APP下载

中国古代剧场看楼研究

2023-03-24车文明

关键词:男女有别戏台男女

车文明 刘 容

看楼,顾名思义,是为了观看演出而设立的二层楼房。本文讨论的看楼,特指明清时期中国古代剧场中专门为妇女儿童设立的观剧场所。看楼的设立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实施成年男女分隔观剧的制度习俗,以便符合“男女有别”的礼教规定。

“男女有别”首先是指人类性别区分,从生物学角度看男女差异是显而易见的,属于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一种基本自然关系。其次,从社会学角度看,男女关系也是人类各种天然关系中最基本、最自然、最有力、最具创造力,同时也是非常复杂的一种必然的社会关系。男女有别是人类告别了“男女无别”的原始与蛮荒之后,逐渐形成的一种具有社会属性的基本人类关系原则: 成年男女之间须有严格的区别。在农耕文明时代,以家族与村落为主要聚居方式的环境下,由血缘关系、熟人社会构成的社区居民群里,为了保证家族传承与人类繁衍的正常运行,为了维护社区乃至整个社会的稳定有序,处理好男女关系是最主要的问题,而男女有别则是解决这一问题的首要原则与核心要义。此原则先是基于家庭、家族的伦理关系,进而扩展至村落、社区乃至整个家国之中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成为一种制度原则。

意识到男女有别,并开始自觉执行,大概是从人类进入文明时代开始的。中国先秦文献中对此多有论述。《礼记·效特牲》曰:“男女有别,然后父子亲;父子亲,然后义生;义生,然后礼作;礼作,然后万物安。”(1)《礼记·郊特牲》,《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456页。大意就是: 男女有别,然后才有父子之亲,父子相亲,然后产生出有关父子关系的原则;父子关系的原则产生了,然后礼才据以制定出来;有了礼,万物才会各得其所,天下太平。《仪礼·丧服》亦有类似表述,主要是为了达到“则男女各有分别而无淫乱也”的目的。(2)《仪礼·丧服》,《十三经注疏》汉郑玄注,“名著而男女有别”,唐贾公彦疏,“名著而男女有别者,谓母妇之名著,则男女各有分别而无淫乱也”。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114页。《礼记·大传》讲到圣人治理天下时,有些制度习俗是应该且可以改变的: 包括统一度量衡、国家立法制度、改定历法、变换服饰、改变器物等,但是有些制度规则是不可以改变的: 包括血缘亲疏关系、长幼尊卑有序、男女有别等。(3)《礼记·大传》,《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506页。

人是高等动物,但毕竟是从动物进化而来的,在这个基本事实下,人就必须依靠礼法来约束自己,否则就可能堕落为禽兽,美好的人世间也就有可能堕落为动物世界。也正是基于对这个人类亘古不变的自然现象与社会常识的敏锐洞察,所以历代有识之士都不断强调这一点,不忘从反面讨论这个问题,体现出社会伦理学说的底线思维。“无别无义,禽兽之道也。”(4)《礼记·郊特牲》,《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456页。无区别而又无原则,那是禽兽的相处法。“鹦鹉能言,不离飞鸟。猩猩能言,不离禽兽。今人而无礼,虽能言,不亦禽兽之心乎?夫唯禽兽无礼,故父子聚麀。是故圣人作,为礼以教人。使人以有礼,知自别于禽兽。”(5)《礼记·曲礼上》,《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231页。只有禽兽,父子才共同与同一异性交配。如果公公与儿媳发生关系,那就是如同禽兽。“重男女之会,所以远别之于禽兽也。”(6)(清) 朱彬: 《礼记训纂》,饶钦农点校,北京: 中华书局,1996年,第769页。之所以注重男女会面的礼仪,也正是为了使人类远离禽兽。

古代男女有别之制有许多规定与禁忌,如“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7)《礼记·内则》,《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471页。,“男女不杂坐,不同椸架,不同巾栉,不亲授。叔嫂不通问”。(8)《礼记·曲礼上》,《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240页。“故君子远色以为民纪,故男女授受不亲……姑姊妹女子子,已嫁而反,男子不与同席而坐。”(9)《礼记·坊记》,《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623页。“外内不共井,不共福浴,不通寝席,不乞假,男女不通衣裳。”(10)《礼记·内则》,《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462页。

这些清规戒律在当今工业化、信息化、全球化时代,有的早已经转化为社会法律法规(如不准近亲结婚),有的成为人们世代认同的道德准则(如不准乱伦),有的变成社会行为准则(如男女分厕、不同浴)。也有的已经落后了,早已被人抛弃(如男女授受不亲)。但许多主张与要求还是很有现实意义与借鉴价值的。联想一下人类文明史,有许多因男女关系而突破道德底线的人伦惨剧、社会丑恶现象,我们就更有理由感受、理解古代圣贤制礼作乐、构建和谐社会的良苦用心,以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信念。

为观看歌舞百戏表演而设的专门观众席——看棚、看楼,大约出现在汉魏时期,汉武帝时长安未央宫立的平乐观就是一座气势恢宏的楼阙(11)《汉书》卷六“武帝纪”: 元封六年“夏,京师民观角抵于上林平乐馆”。北京: 中华书局点校本,1962年,第198页。张衡《西京赋》、后汉李尤《平乐馆赋》皆有描述。,用于观看百戏表演。隋唐时此类文献记载甚多。《隋书·音乐志》载:“每岁正月,万国来朝,留至十五日,于端门外,建国门内,绵亘八里,列为戏场。百官起棚夹路,从昏达旦,以纵观之。”(12)《隋书》卷十五“音乐下”,北京: 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381页。这里的“棚”就是看棚,专门的观众席。《旧唐书·音乐志》说玄宗“每初年望夜,又御勤政楼,观灯作乐,贵臣戚里,借看楼观望。”(13)《旧唐书》卷二十八“音乐一”,北京: 中华书局点校本,1973年,第1051页。《太平广记》载:“杜仆射亚在淮南,端午日,盛为竞渡之戏。诸州征伎乐,两县争胜负,彩楼、看棚照耀江水,数十年未之有也。”(14)(宋) 李昉: 《太平广记》卷二七八“梦三”,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1990年,第1045—1046页。书中还有达官贵人拥有自家看棚,邀朋友一起观乐的描写。《鸡肋编》载:“成都自上元至四月十八日,游赏几无虚辰。使宅后圃名西园,春时纵人行乐……自旦至暮,惟杂戏一色。坐于阅武场,环庭皆府官宅看棚。棚外始作高橙,庶民男左女右,立于其上如山。”(15)(宋) 庄绰: 《鸡肋编》卷上,《景印文渊阁四库全书》,台北: 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年,第1039册,第142页。这里的表演场所多数为街道、庭院、广场,内容主要是歌舞百戏,看棚、看楼高高突出,可以俯瞰地面上的演出,所以基本上为达官贵人垄断,一般平民百姓是很少能够登楼享受的。需要注意的是,宋代成都的广场观演场所安放了高凳,这已经是男女分隔观演了。

现存常熟翁氏旧藏明人绘《南都繁会图》(现藏国家博物馆)展现出一幅南京城街市临时搭台演戏图: 都市街道上搭杆栏式戏台一座,木柱席棚,前台为歇山式,后台为平顶式。三面敞开。前台正表演“天官赐福”一类内容,一桌二椅,前有人,戴局脚幞头,穿圆领红袍,右手从左袖中拉出一黄色长条。桌后四乐工,所执乐器为拍板、平面鼓、笛。后台几人正在化妆,有上下场门。台前挤满观众,左前方为妇女看台。台左侧过街为银铺商号,楼上回廊亦有人看戏。另外,图中其他地区还绘有不少高跷、斛斗、喇、筒子、马弹解数、烟火水嬉等“杂耍把戏”。

上述《南中繁会图》中亦有一城乡临时搭台演剧场面: 杆栏式戏台,前台布棚平顶,后台席棚歇山式,面阔三间,明间较大,进深两间,前后台以屏风相隔。三面敞开,前台正中台面铺红氍毹,上摆桌椅,一男一女坐于桌旁,桌上摆酒器,旁立侍女。左右两边各立乐队3人,守旧前左方亦摆一桌,上摆花瓶、扁鼓,旁坐一人似敲鼓,守旧前右方亦有一人举小鼓作舞蹈状。后台男女二角正欲上场。台前广场有观众数十人,右侧设看台,上坐妇女。廖奔先生据图中前方露出的神庙钟楼,推断“这座戏台就是在神庙门外搭设的”(16)廖奔: 《中国古代剧场史》,郑州: 中州古籍出版社,1997年,第153页。,所言甚是。

中国戏曲形成于宋金时期,成熟的剧场亦同步出现。宋元时期的瓦舍勾栏里,设有观众席,但是没有男女分隔观剧的记载。神庙剧场是指在神庙里建立戏台并有观剧场地的场所,是中国古代绵延不绝、范围最广、数量最多的剧场形式。由于占地较大、功能驳杂,神庙剧场的平面布局基本为传统的(长方形)四合院,必然有庭院空地,所以,观剧场地除了殿宇屋檐下及献殿外,基本上是露天的。在明代中后期,神庙剧场出现了一种新的建筑“二层看楼”(妇女儿童专用),它建于庙院两侧(多数为东西相向而列),下层屋发挥原来厢房的作用,上层则作为专门的观剧场所(当然仍无固定座席),上下层前檐多出廊,上层前檐又设栏杆。山西省阳城县凤城镇下孔村明正德十六年(1521)《重修土地庙记》载:“五谷之祠建之于左,土地之祠树之于右。列看楼于兑方,起崇门于离方。”(17)参看《下孔村志》,深圳: 世界华人艺术出版社,2001年,第355页。可知在庙院西边建了看楼,南边建了山门。这是目前所见明确提到“看楼”一词的最早记载。

山西高平市王河村五龙庙过路台与正殿均建于天启五年(1625,正殿脊枋题记、山门门楣石制横批刻字均为天启五年六月)。从建筑结构看,庙内各组建筑风格比较一致,均为明代建筑。该庙保存完整,院两侧北部为东西廊庑,南部为东西硬山顶二层看楼各九间,虽然看楼未与戏台耳房相连通,但也相距很近。浙江衢县北游兰氏宗祠崇祯十五年(1642)戏台与前厅合一,院两侧亦有二层看楼。江西玉山官溪胡氏祠堂伸出式戏台改造于崇祯年间(1628—1644)。其过路台前台3间,面阔10.1米,进深4.6米。后台5间,面阔18米,深5.75米,其中中间三间深3.85米。左右再跨耳房各3间,一排11间,除中间3间以外,皆前面敞开,设木栏杆,与东西看楼相通。院两侧之厢楼即为看楼,各五间,通阔18.5米,再加一小间,阔2米,进深6.15米,护栏高1米。看楼明间高耸,为歇山顶,余悬山顶。看楼之北又有二层厢房各3间,通阔10.25米。院北为正厅,成为一种典型的四合院式祠堂剧场。

入清以后,看楼发展迅速。一般而言,看楼为悬山或硬山顶,有的为卷棚,前为廊,设高度1米左右的栏杆。多数不设斗栱,个别施斗口跳或三踩。苏州乌江区盛泽镇济宁会馆供奉金龙四大王,创建于康熙十六年(1677),二十七年(1688)建造戏楼,三十六年(1697)“造东西看楼六间,两过楼”。(18)康熙六十一年(1722)《大王殿置田立庙建楼台南月碑记》,碑高2.56米,宽1.05米。参见江苏省博物馆编: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北京: 三联书店,1959年,第444页。苏州江西会馆创建于康熙二十三年(1684),数年后重修。“祠大门稍进,则分中门、东西两角门。中门域内,则设演戏台,拱立北面,以祝寿诞,以歌太平有道修征,奏敷功也。中有大院……两旁各建回廊,深邃而直上,有廊楼以便同尊严。”(19)雍正十二年(1734)《江西会馆万寿宫记》,参见江苏省博物馆编: 《江苏省明清以来碑刻资料选集》,第359页。这个同尊严的廊楼就是看楼。山东省聊城市山陕会馆创建于乾隆八年(1743),二十八年(1763)重修时“旁增看楼两座”。(20)乾隆三十一年(1766)《山陕会馆重修戏台建立看楼碑记》,陈清义、刘宜萍编: 《聊城山陕会馆》,香港: 华夏文化出版社,2003年,第94页。山西省泽州县周村镇土地祠始创无考,清康熙年间重修,乾隆年间末再修,“于正殿而崇高之。东西上为看楼,下为憩所。南改为演戏台,并大庙各殿补葺,不胜枚举”。(21)据《重修土地祠碑文》,庙已毁,碑存本村东岳庙内,高2米,宽0.86米,1996年9月18日考察传拓。碑刻无纪年,作者为时任泽州府学教授施璇枢,查光绪八年刻本《凤台县续志》卷二“学职”,施为山西榆次人,进士(乾隆二十六年),乾隆五十六年(1791)任。山西省阳城县中庄村汤帝庙于嘉庆二十一年(1816)将原来五间客房看楼改为六间。(22)阳城县中庄村汤帝庙嘉庆二十一年《重修东西客房看楼钟鼓楼山门门外市房并补葺一切碑记》:“两客房、看楼旧制五间,基址殊狭,今则改为六间,上为客房看楼,下为禅室,展其基址而扩大之。”碑存庙内。河南周口关帝庙嘉庆二十年(1815)“起看楼十间而眺望于以骋”。(23)河南省周口市关帝庙道光二年《山陕会馆春秋阁院创修碑坊两廊看楼客厅工作等房铺砌甬路院落碑记》,碑存庙内,2003年10月6日传拓。广西龙州江西会馆原有看楼,经兵燹坍塌,光绪十年(1884)又建看楼四楹。(24)广西龙州县万寿宫光绪十年《龙州万寿宫碑记》。南方尤其是江南一带的庙宇一般规模较小,构造精巧,看楼多与戏台耳房(戏房)相通。浙江省绍兴县王坛镇舜王庙院两侧看楼硬山顶,各8间,通面阔23.56米,进深3.83米。下层安石栏板,上层设木栏杆。南端与戏台耳房相通。已迁入豫园的上海钱业会馆西看楼10间,通进深20米,东看楼只剩6间(戏台下山门已封,通道改在正厅侧),看楼进深3.5米,前为廊,上层设栏杆。正厅名“还云楼”,单檐歇山顶,二层,上层三面围廊,西看楼与之相通。上海三山会馆东西看楼各4间,通面阔12米,南面与戏台后台相通,北面第四间上再加一层为钟鼓楼。看楼相距12米,组成方形天井院。神庙剧场坐北面南之正殿前献殿、看亭可以作为雅座,院两侧看楼为妇女儿童专座,院内空地可为普通观众观剧场地(可坐可立),戏台与耳房耸立南面(可根据正殿坐向发生变化,遥对正殿),形成一个四合院露天剧场。经过长期的探索实践,一种新兴的、相对完善的神庙剧场形制终于诞生了。

清代城市中还有一类行业性剧场比较流行,那就是以茶园酒馆命名的戏园子。这属于全封闭式剧场,虽然也设置二层包厢,但是由于平常不准妇女入园看戏,所以包厢变为雅座(官座)。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堂会演剧,其功能才变更为妇女专座。清包世臣对北京茶园描绘甚详:

嘉庆十四年春,予以随计,始至都下。夙闻俳优最盛,好事招携,遍阅各部。其开座卖剧者名茶园,午后开场,至酉而散。若庆驾雅集,召宾客,则名堂会,辰开亦酉散。其地度中建台,台前平地名池,对台为厅,三面皆环以楼。堂会以尊客坐池前近台。茶园则池内以人起算,楼上以席起算。故坐池内者,多市井儇侩,楼上人谑之曰“下井”。其衣冠皆登楼。面楼近台之右者,名上场门;近左名下场门,呼为官座。下场门尤贵重,大率佻达少年前期所预定。堂会则右楼为女座,前垂竹帘。楼上所赏者,目挑心招,钻穴逾墙之出,女座尤甚。(25)(清) 包世臣: 《都剧赋并序》,李星点校: 《包世臣全集》“管情三义”卷二,合肥: 黄山书社,1997年,第26页。

《清稗类钞》记述道光时“京师戏园演剧,妇女皆可往观,惟须在楼上耳”。(26)(清) 徐珂: 《清稗类钞·戏剧类》(第11册),北京: 中华书局,1986年,第5065页。

对于看楼之功能,古人亦有不少论说。山西省阳城县“城南刘家腰村,旧有汤庙,肇始无稽,惟于嘉庆二十一年,有重新舞楼之纪”,“至道光二十一年”“又于下院,建禅房看楼上下六间,西南角房上下六间;更换舞楼脊兽。盖吾阳土俗,凡遇献戏赛神,皆许妇女入庙焚香。恐殿庭拥挤,故俾其升楼停止,以肃礼仪,亦庙制所恒有也”。(27)碑存庙内,参见段飞翔: 《阳城县古戏台调查与研究》,山西师范大学2014年硕士学位论文。建立看楼因妇女入庙而避免拥挤是次要因素,主要原因还是为了严肃礼仪,遵守礼制。山西高平市王何村三嵕庙光绪三年(1877)《重修看楼记》曰:

戏之有台,所以载歌舞也。而台侧之建楼,或以为便登临也,或以为壮观瞻也。余曰: 不然。一村之大,讵乏胜地名区可以赏心而悦目?名曰“看楼”,其必有所取也。《礼》曰:“男女有别。”意在斯乎!意在斯乎!村之东北隅,有歌舞台焉。台侧又有看楼七楹,代远年湮,渐将倾圮,且台前地狭,容受不多。村人佥欲阔而新之。于是增其旧制,庀材度工,不数月而告厥成。斯举也,非特登楼者无混杂之嫌,亦且观戏者免拥挤之苦。余故曰: 非徒便登临也,非徒壮观瞻也,总之不离乎别男女者。(28)常书铭主编: 《三晋石刻大全·晋城市高平市卷》,太原: 三晋出版社,2011年,第726页。

碑文明确指出,看楼有两大功能: 遵从礼法“男女有别”之原则(29)《礼记·郊特牲》,《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456页。;扩充观戏场地,避免拥挤。同属高平的另一通碑记还指明了看楼“避风雨之患”的功能。(30)山西省高平市米山镇郭村清光绪二年(1876)《创修墙垣碑记》载:“看楼者,所以别男女之嫌,避风雨之患也。”颜伟: 《山西高平神庙剧场调查研究》,北京: 中国戏剧出版社,2019年,第347页。浙江绍兴王坛镇舜王庙同治十二年《禁碑》中明确规定“公禁两廊看楼上,不许男人混入。如违,罚瓦一千张”。(31)谢涌涛: 《越境“万年台”的衍变和格局蠡测》,《戏剧艺术》,1991年第4期。1999年5月28日考察抄录。

看楼纯为观剧而设,只允许妇女儿童使用,它在不增加观剧广场平面(若广场太大,无疑不利于后面的人观看)的前提下扩大了观众席(可以容纳更多的观众),同时因为有顶盖,还可以遮风避雨。尤其是对于伸出式过路戏台来说,坐在看楼上观演可以一览无余,确实是个角度特别的好位置。更为重要的是,二层看楼的设置,进一步严格规范了男女分群看戏的规矩与习俗,能够最大限度地体现“男女有别”,压实“严男女之大防”,这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礼教的盛行与严厉。这样一项一举多得的创举,是继北宋时专为敬献歌舞百戏与供品的献殿——舞亭(舞楼)、金元时专门化的戏台——舞厅(乐厅、乐楼)出现之后,神庙剧场产生的又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创新。这一创举对清代神庙剧场以及茶园剧场的布局有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成为中国古代剧场形制的典范代表。

中西剧场史上之观众席均有等级区分,有的是依据观众身份认定,有的是凭借票价认定。例如,中国神庙剧场里的位于戏台前方的看亭与献殿、戏园里的官座等就是为官员以及有身份地位者准备的专座。古希腊剧场有供主祭师看戏的荣誉席,古罗马剧场里主持演出官员的包厢设在拱券通道的上面,元老们与权贵们坐在半圆形池座内看戏;不同阶级的观众坐在不同部位看戏,中有矮墙分割。英国伊丽莎白时期的剧场,观众入场需交费,每人的金额都一样,但仅仅能站在院中场地看戏,有更高需求者,要再交费,上到楼廊里坐长凳观看。17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的公共剧场里,社会各阶层的人均可看戏,当然也要为一些有身份的贵族世家设一些带有一定私密性、不与一般观众混杂的座席。

世界戏剧史上,不少地方在不同时期出现过男女观众分席观剧的现象。如古希腊、古罗马可能有专攻妇女看戏的座位与包厢,16、17世纪西班牙庭院剧场后部二层观众席有妇女专座,古印度梵剧剧场也有在舞台正前方场地,妇女坐在右侧、男人坐在左侧的区分。然而,这只是一些局部的暂时的现象,且楼廊上除了妇女专座外,还可以设置贵族包厢等。不过,中国古代剧场,尤其是明代后期至清代(广大乡村一直延续到民国时期)的剧场,在观众席设置上有一个独特的现象: 女座的设立(包括看楼与女性观众区域),主要目的是将成年男女观众分隔,实行男女分区观剧的制度。究其原因,首先是明清时期封建礼教盛行,基于“男女有别”的教条,对妇女的种种限制尤盛于前代。朝廷与地方官府不断下令禁止妇女参加庙会、外出看戏等,不少家族利用族权在家训中颁布禁止妇女看戏的规定。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妇女看戏属于屡禁不止的人间常态,且有愈禁愈烈之势。为了有效化解矛盾,切实解决问题,古人创造性地想出了男女分隔观剧的主意,这样既满足了广泛的现实需求,又符合“男女不杂坐”(32)《礼记·曲礼上》,《十三经注疏》,北京: 中华书局影印阮刻本,1980年,第1240页。的礼教规矩。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二层看楼的设立,直接导致了明清神庙剧场(包括会馆剧场)以及后来的茶园剧场的基本格局: 在一长方形平面内,作为中心建筑的戏台在一层或二层,戏台正前方为空地,供观众站立或围坐桌凳观剧;左右两侧为二层楼廊建筑且只有二层,下层为一般观剧席,上层为妇女儿童专用席(后期戏园演变为“官座”等高价包厢);戏台正对面远处为神庙正殿,正殿前或有献殿,可作为看亭,戏园里则为二层观剧包厢。清初,随着建筑防水技术的进步,将两栋或多栋单体建筑联结为一体的勾连搭建筑广泛流行,出现了全封闭的会馆剧场与戏园,完成了中国古代剧场“标准”形制的最终建构。而这一剧场形制最初的创意则离不开为妇女儿童设立专座的看楼,其意义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剧场的看楼也由此成为世界古代剧场史上一道独特的风景。

猜你喜欢

男女有别戏台男女
雍和宫戏台及其献戏活动考略
戏台送到家门口
狸猫戏台
男女有别
男女有别
男女交往最忌讳什么
感觉那时男女很平等
身体健康 男女有别
山西古戏台掠影
搞笑男女的幽默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