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2023 年第1~12 期(第31 卷,总第339~350 期)总目次
2023-03-24
◆旗帜方向
1-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 年)》
2-1 习近平: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 切实抓好农业农村工作
3-1 习近平: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4-1 习近平:当前经济工作的几个重大问题
4-4 习近平:坚守党校初心 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5-1 关于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案
6-1 习近平致云南大学建校100 周年的贺信
6-2 习近平:教育要同国家之命运、民族之前途紧密联系起来
6-3 习近平:加快建设教育强国 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7-1 习近平论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
8-1 习近平: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 努力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9-1 习近平: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10-1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做好二〇二三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
11-1 习近平: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处理好若干重大关系
12-1 习近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推进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决策部署
1-3 云南省实施招大引强专项行动若干措施
2-4 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王 宁
3-4 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 /王 宁
4-6 致人民网网友的一封信 /王 宁
4-7 云南省人民政府印发《2023 年推动经济稳进提质政策措施》
5-5 中共云南省委办公厅印发《关于在全省大兴调查研究的实施方案》
5-9 让边疆各族人民更加幸福安康 /王 宁
6-5 王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 抓实三年行动计划 全力推进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
6-7 领导干部如何识别和防范“政治骗子” /冯志礼
7-3 王宁: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守好祖国西南大门
8-3 坚定文化自信 建设文化强省 /曾 艳
9-7 中共云南省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着力解难题促发展惠民生的意见
9-13 学深悟透力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以“三检视三克服”推动主题教育走深走实 /王 宁
9-17 在以学增智中着力提升“三种能力” /李 刚
10-8 树牢严实作风坚决抓好问题整改 推动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见实效 /王予波
11-4 王宁:以好作风高效能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11-5 王宁: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云南篇章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12-3 云南: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和核心要义 推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建设
◆学习贯彻二十大精神
1-6 奋力推进新时代云南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融入新发展格局 /段金生
1-11 加强干部斗争精神 提高干部斗争本领 /杨国庆
2-8 坚持不懈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作为行动指南 /陆 江
2-11 中国共产党持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密码 /张 悦
3-9 高质量党建引领云南边境县乡村振兴——以普洱市江城县国庆乡为例 /周琴芳 石绕慧
3-13 深刻把握“两个行”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邱峙澄
3-16 全面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走好中国式现代化人才之路 /杨思林
3-19 努力建设高水平开放型医科大学 助力云南乡村振兴和健康扶贫 /尹向阳 于 强
3-22 常态化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应做到“四常”与“四不常” /卢 松
4-14 坚持和发展“两个结合”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王易晗 苗 丽
4-18 “党建红”引领“生态绿” 激发乡村振兴活力——以洱源县探索党建引领绿色发展赋能乡村振兴为例 /赵正诚
5-11 筑牢中国式现代化人才根基必须解放人才生产力 /安 敏
5-13 激励干部担当作为 打开事业发展新天地 /杨志超
5-16 依靠顽强斗争精神做好新时代的纪检监察干部 /刘婷婷
6-12 奋力书写新时代贡山组织工作崭新篇章 /黄彩云
6-16 奋力书写镇康组工事业发展新篇章 /周 权
7-7 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时代考量、科学内涵和实践要求 /李秋风
7-12 深刻把握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目标之变的重大意义 /蒋 健 杜 琼
7-15 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 探索腾冲边贸的发展路径 /黄 彪
8-6 始终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 /和 戎
8-9 以党的建设高质量推动乡村振兴高质量 /周明武
11-7 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是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的制胜法宝 /赵丹娟
11-11 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张 巍 徐鹏俊
◆创造论坛
1-15 领导干部要有过硬的雷厉风行、拼搏担当作风 /木 子
2-16 领导干部要有过硬的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作风 /木 子
3-25 不能担当重任的干部就不是新时代的好干部(上) /木 子
3-33 在唯物史观的视野中把握创新 /师英杰 李心蕊
4-21 不能担当重任的干部就不是新时代的好干部(下) /木 子
4-28 为党献策:新时代党校系统的独特价值与重要职责 /洪向华 于 欢
4-31 践行好党校初心的实现路径 /储 峰 蒋诗晨
5-19 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堪当重任(上) /木 子
5-30 生态文明、政治伦理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蕴含的创新价值解析 /刘 然 王 瑛
6-19 新时代的领导干部必须堪当重任(下) /木 子
7-19 新时代的干部工作必须堪当重任(上) /木 子
8-13 新时代的干部工作必须堪当重任(下) /木 子
8-25 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方法论 /刘余莉 聂菲璘
8-32 创新文化的探讨 /安平原 刘 然
9-20 与干部谈做人(一) /木 子
10-12 与干部谈做人(二) /木 子
10-17 以历史主动精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方 堃 吴泌龙 刘巳烁
11-16 与干部谈做人(三) /木 子
12-6 与干部谈做人(四) /木 子
◆学思想 强党性 重实践 建新功
9-25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金书
9-29 党校人要在做到“两个维护”上作表率 /张志军
9-32 深刻领会“第二个结合”的重要意义/孙 雄
9-36 牢牢把握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的总要求 /邱鹏飞
9-39 扎实开展好主题教育 切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李军亭 王必香
9-43 深刻把握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实践要求 /刘稳权
9-47 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走好新时代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 /谭 鑫 张 欣
9-50 从四个维度深刻理解全党大兴调查研究——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重要论述 /熊黎明
9-54 准确把握大兴调查研究的核心要义 /董辉虎 陈 辞
9-57 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制胜看家本领 /张光雄
9-60 坚持思想建党、理论强党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实践逻辑 /彭红波
9-63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理论特质 /王云强
9-66 适应建设教育强国要求 系统推进高校思政课改革创新 /李维昌 王书祥
9-70 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三个基本问题 /勾 英
9-74 深学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马子兴
9-77 感悟思想伟力 汲取真理力量 共建幸福家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耿旭东
9-80 以新思想指引新实践 以新作为建功新时代 /朱海滨
10-35 中国共产党代表什么? /张巨成
10-39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为基层减负的回顾与展望/罗添仁 施雁红
10-42 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中不断深化育人实效/史 强
10-44 广南县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策略 /田 莉
◆领导论坛
1-32 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云岭大地落地见效/本刊编辑部
1-40 朝着共同富裕的宏伟目标扎实迈进 /魏 宏
1-43 奋力谱写腾冲乡村振兴崭新篇章 /马子兴
2-33 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云岭大地落地见效(二) /本刊编辑部
2-38 打造“一带一路”中国直达印度洋大陆桥 推进德宏高水平对外开放跃上新高度/卫 岗
3-37 坚定不移推动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在云岭大地落地见效(三)/本刊编辑部
3-43 奋力打好“八大攻坚战” /杨 军
4-35 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引领 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楚雄崭新篇章 /刘 勇
4-38 从百年党史中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 /杨林兴
5-34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积极推动办事处驻外工作创新发展 /龙乔忠
5-37 坚定不移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 全力推动普洱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李旭东
11-21 市县政协要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知责担责尽责 /李银峰
11-23 脱贫攻坚实践的哲学辨识 /杨伍荣
11-28 党组织领办合作社 探索乡村振兴新路径/ 张长宏
11-32 做好“五篇文章”赋能云南国企改革发展 /张文学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100 周年贺信精神
6-29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贺信精神 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金幼和
6-33 赓续红色基因 加快建设高水平师范大学 /王德强
7-28 牢记殷切嘱托 担好育人使命 /张祖武
7-31 推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海亭
8-36 争当表率 争做示范 走在前列——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云南大学建校 100 周年贺信精神 /阮朝奇
8-40 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教导 努力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门大学 /朱 江
12-11 扎根云岭边疆 培育强国人才/索昕煜
12-16 弘扬“至公”精神 谱写教育强国云南篇章/王 果 王 菊
◆学习交流
1-46 锻造担当时代重任的高素质干部队伍 /陇俊伟
1-49 加快建设战略人才力量 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 /汪 燕
2-43 把握思政课主阵地 讲好我们党“坚持自我革命”的历史经验 /颜瑾瑾
2-47 传播马克思主义火种 坚持党的自我革命 /朱尧绯
2-49 全面学习贯彻习近平青年观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赵 锋 王友琛
2-52 全面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引领“三农”工作步入新征程 /侯 立
2-55 牢记总书记回信嘱托 坚定不移走党指引的光明道路 /李曦淼
2-58 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民族精神家园 /曾 波
2-61 以敬畏心、进取心、包容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邵 然
3-47 以高质量决策咨询研究工作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鲁泽强
3-50 在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中提升社会管理服务水平 /刘仕全
3-54 深刻把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郑方春
3-57 推进新时代地方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 /王方渝
4-43 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与引领“Z 世代”青年群体的思考 /周怀君
4-47 共同富裕理念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周海涛
5-40 在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中感悟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源泉 /尹一杰
5-42 从《实践论》中汲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前进力量 /余 平
5-45 浩荡的长河 共有的家园——《向南流的河》出版价值深层探析 /吴学云
6-37 从经典原著中汲取知行合一的力量 /高 波
6-40 学习马克思主义原理 做新时代合格青年干部 /和 蓉
6-42 感悟思想伟力 坚定为民情怀 /徐 政
6-44 推进傣文书法数字化应用 共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繁荣发展 /张春华
6-47 把握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的内涵 /张云婷
6-50 汲取智慧力量 彰显青年干部使命担当 /耿 攀
6-52 扎西会议对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贡献 /邹 林
6-56 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 /周天洪
7-33 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筑牢西南边疆安全稳定屏障 /高 波
7-36 建强“三个机关” 用统计服务新时代新征程 /谢桥良
7-40 做好调查研究 助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读《反对本本主义》 /车志伟
7-43 中央红军巧渡金沙江历史意义探析 /李 祥
8-44 城市地名与城市历史文脉延续的关系 /陈庆江
8-48 中国传统家教文化的内核及其时代价值 /李 雪
8-52 抓好新时代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 /李长平
11-44 共同富裕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与实现路径 /王国新 黄亚如
11-49 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云南的机遇与挑战 /曹冬英 王少泉
11-53 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云南高质量发展路径探索 /周玉忠
11-56 增进民生福祉应着力把握好“四对关系” /朱 秦
11-59 坚持以“两个结合”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王兆宁 杨增辉 张思博
11-64 推动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的建议 /付守芳
12-20 宁德民族地区经济工作经验对云南的启示 /丁 源
12-24 宪法教育融入爱国主义教育的思考/庞瑞翰
12-29 新时代高校党外知识分子引领研究/闾 彬
12-33 马克思主义“行”蕴含的四个特征/柴文全
◆ 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 周年庆祝大会暨2023 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10-21 奋力推动新时代党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沈秋龙
10-24 深刻把握党校初心使命 全面推动党校各项工作高效运行 /谷吉华
10-27 坚守党校初心 努力为党育才为党献策 /黄 玲
10-31 以求真务实之举忠诚践行党校初心 /杨春林
◆理论辅导
1-53 创新实践的含义、类型、动力和路径 /刘 然
1-56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创新概念的多维阐释 /刘红玉 窦鑫宇
2-64 运用多向思维深刻理解中国式现代化 /张子睿
11-35 党的二十大报告的马克思主义哲学意蕴 /孙慧明 杨卫军
11-39 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比较 /夏旭晖
◆经典解读
1-59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的真理光芒和新时代意义 /粟 岚
4-51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的批判启示 /冯 歌
4-56 重温《建设一个成熟的有战斗力的党》 /孔 川
◆调查研究
1-64 以强有力监督保障选人用人风清气正——南华县加强选人用人监督的实践与思考/王春香
2-66 加强富民县非公经济党建工作的思路对策 /赵 春 李雪梅 李兴德
2-71 易门县有色稀贵金属产业发展情况调研 /杨万俊 陈贵华 许建萍
3-61 凤庆县高质量打造康养旅游产业调查思考 /唐纯国 杨澍春
3-66 云南易地扶贫搬迁大型安置区群众生计生活调查思考 /吴海燕 李 林 刘 伟
4-59 云南深化职业院校产教融合的思考 /杨利红
4-62 云南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经验 /包兴荣
4-65 弘扬滇缅公路文化 助推区域旅游发展 /黄志忠
4-69 海尼村“五户联帮联保”乡村治理模式的经验和启示 /李隆伟 杜春燕 王雪娇
5-48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破解云南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问题 /宋晓林
5-53 加强云南乡村特色风貌保护的调查思考 /刘 婷
5-56 推动云南“文旅+影视”产业融合发展的思考 /高 源 汪 俊
5-60 党的十八大以来德宏州全面从严治党的主要做法及经验启示 /张国平
5-65 地方党校科研高质量发展的现实困境与突破策略 /冯育林
5-68 蒙自市打造水果产业全产业链发展的调查报告 /沈 群
5-72 推动东川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调研思考 /张 昆 黄大龙 胡德娟
5-77 易门县挖掘农村发展用地潜力的对策思考 /杨永泽 王希平 刘永昌
6-59 云南全面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思考 /谢兴龙
6-63 党建引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体系建设的调研报告 /王树刚
6-68 棠梨凹村以乡村文旅助推乡村振兴的经验启示 /李庆忠
6-73 发挥石林民族特色优势 走“乡村旅游+”发展振兴之路 /唐丽芬
6-77 晋宁区花卉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调查思考 /蒋聪萍 张海萍 顾双雪
7-48 以协同治理为云南边境疫情防控注入新动能——云南边境疫情防控经验探析 /周翔宇
7-52 德宏州边境联防联控体系建设及其功能升级的思考 /杨 啸 张国平
7-57 云南数字政务“一网五通”服务体系构建的调查与思考 /杨玉富
7-62 元谋县高原特色现代种业发展的调查思考 /赵淑娟 高 晨
7-67 昭通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与启示 /杨照伟
7-71 普洱市边疆民族地区社会治理情况调研报告 /金 晶 杨益英
8-55 昆明市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调研报告 /高 慧
8-60 乡村文化振兴背景下新都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现状及思考 /叶星星
8-65 边疆少数民族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对策思考 /唐 伟
8-70 独龙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及其当代价值 /祁永超
10-47 以城乡融合发展推进云南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建设 /赵 涛
10-51 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大中小幼一体化教育研究 /王海云
10-56 嵩明县新型集体经济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的调查 /李晓洪
11-67 金沙江下游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业的云南思考 /王 婧
11-72 云南民族地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并列标牌标识使用情况调研报告/王永华 蜂 燕
11-77 大理州以“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推动村庄规划编制工作的实践 /高 兴
12-36 怒江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调研报告/付文敏
12-40 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红河实践/李 成
12-44 新时代迪庆州加强统一战线人才队伍建设的调查思考/杨绕才
12-49 边疆党建长廊建设的“临沧经验”/李美强
12-54 全面深入持久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的新平实践/祝 升
12-58 芒市出冬瓜村发展文旅产业的实践及启示/段春勇
◆智库论政
1-75 让城市变得更安全——关于临沧韧性城市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杨 雷
1-79 上海推进区块链发展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石 涛 朱泓达
3-75 以数字化改革系统推进“数字云南”建设 /吴 韬
3-79 加快推进以水富为重要节点的多式联运双循环物流大通道建设 /课题组
8-75 以文化统战推进云南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 /刘从水 念兴昌
8-79 祥云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 /李树华
10-61 推进“两个革命”走深走实的建议 /调研组
10-64 化解云南产业园区土地供需矛盾的建议 /黄自辉
10-68 全面推进云南省新型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郭凯峰 胡学伟
10-71 加快昆明市花卉产业集群建设的对策 /梁 园
◆基层视窗
1-68 云南沧源:守护好神圣国土 打赢边境疫情防控战 /周翔宇 吉龙华
1-71 云南玉溪: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构建营商环境新生态 /程菲菲 王双金 王 华
2-76 昆明市呈贡区:数字化提升公共安全事件应对能力 /徐宏远
2-79 镇沅县木厂村:整合干部资源 助力乡村振兴 /王生云
3-72 安宁市:乡村振兴奏响民族团结进步之声 /赵 丽 刘倍越 马超润
4-73 麒麟区:以高质量组织工作服务高质量发展 /孔 博
4-76 安宁市:以工业大发展推动县域经济大提升 /徐宏远
4-79 保山市:创新工作机制 做活引才文章 /黄 凯
7-76 勐海打洛:党建引领构筑“红色边防线” /孟 洁
7-79 彝良县角奎街道大河边社区:坚持多元化发展 铺就集体经济创收之路 /袁银泽
10-76 泸西县菊畹村: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 /严志华
10-80 奏响“加减乘除”四部曲 筑牢战斗堡垒主阵地 /俞思鋆 杨芫芳 杨 斌
11-80 元谋县:创新农田水利改革模式 打造现代化灌区建设标杆 /陈国宏
12-63 昆明市第一中学:以“信仰的力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王倡剑 税光华
12-67 晋宁区上蒜镇小渔村: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现代美丽乡村/蒋聪萍
◆《创造》2024 年栏目设置和重点选题
12-71 《创造》2024 年栏目设置和重点选题
◆2023 年总目次
12-73 《创造》2023 年第1 ~12 期(第31 卷,总第339~350 期)总目次
◆封二
1 中央访问团访问云南
2 剑川木雕《宋时大理国描工张胜温画梵像卷》
3 久熔成器 滇之瑰宝——乌铜走银五福捧寿墨盒
4 尽显滇铜之美的生熟斑铜
5 绣于背扇 承其文化
6 “华永宁边区夷务指挥”印章
7 “只此蓝绿”——云南永胜银胎掐丝珐琅酒具
8 戥秤——云南少数民族传统衡器
9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学习材料
10 精雕细磨 熠熠生辉——十二吉象斑锡茶储
11 屋脊上的神兽——云南瓦猫
12 云南民族服饰上的海贝
◆封三
1 《创造》2023 年栏目设置和重点选题
2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彝族撒尼叙事长诗《阿诗玛》
3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阿昌族创世纪神话史诗《遮帕麻和遮咪麻》
4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拉祜族口传创世叙事长诗《牡帕密帕》
5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哈尼族民间歌谣《四季生产调》
6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藏族英雄史诗《格萨尔王》
7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彝族创世史诗《梅葛》
8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彝族创世史诗《查姆》
9 弘扬红船精神 走在时代前列
10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哈尼族民间歌谣《哈尼哈巴》
11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12 云南少数民族口传经典史诗——德昂族创世神话史诗《达古达楞格莱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