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洛阳宫城大内后苑遗址复原探析
2023-03-24姚晓军
姚晓军
暴诗雨
袁 琨
李 卓
田国行*
千年帝都洛阳作为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和中国园林的发源地,这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历经13个王朝的更迭和沧桑巨变,园林也随着其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变化,从先秦到北宋近3 000年时间内,洛阳园林多处于全国的领先地位,北宋洛阳城是汉唐故都,历代名园荟萃,虽因北宋建都开封而稍逊一筹,但当时洛阳作为陪都和文化中心,王公贵亲的宅邸、园林更是精彩纷呈,洛阳仍然是中国园林之中心。洛阳因其优越的自然山水环境,崇文尚礼重教的社会文化环境,和遵循“天人合一”的古代都城营建思想[1]形成独特的城市布局(图1),使园林呈现出自然和人文并重的特征。其中大内后苑的营建,不仅影响了元明清时期中国皇家园林的营建和发展,而且对于今天的造园实践仍有重要的借鉴价值。
关于中国皇家御苑遗址的复原,目前已涌现出了一系列的成果:如傅熹年[2]、林源[3]、张铁宁[4]、张蕊[5]等对皇家御苑的建筑复原研究主要是以考古、建筑规范和现存遗址为依据;林源[6-8]、玛丽安娜·舍甫琴科[9]等是在建筑复原的依据之上,运用了山水界画对皇家苑囿遗址的整体布局进行了复原。
除了《宋史》《宋会要辑稿》、元《河南志》等古籍文献对大内后苑的景物及大致方位进行了描述;关于北宋洛阳大内后苑,前人学者已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日本冈大路[10]、周维权[11]185-186、傅熹年[12]、王铎[13]均对隋唐洛阳大内后苑中九洲池和陶光园的园林布局和景象进行了相关论述或复原;王书林[14]对西京外郭城、宫皇城等城市要素进行了复原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15]、王岩[16]比较详尽地介绍了宫廷园林隋唐宋九洲池遗迹;石自社[17]分析北宋西京大内西部多处规模宏大、布局复杂的大型宫殿的建筑基址;韩建华[18-19]根据考古资料对不同时期九洲池的各个园林要素进行归纳,得出北宋时期九洲池面积变小的结论。张祥云[20]为进一步研究大内后苑的具体位置和范围提供了较为翔实的理论基础。赵春晓[21]通过对《易经》乾卦“九五”爻辞“飞龙在天”的附会分析,指出北宋西京宫城的设计理念,直接影响了元明清统治者设计宫城的尺度。
2018—2020 年,九洲池在此前考古复原基础上建立隋唐洛阳城九洲池遗址景区,为隋唐洛阳宫城遗址的重要组成部分,展现了隋唐洛阳城的盛景。北宋时期洛阳大内后苑在隋唐的基础上体现出新的造园特点,然而纵观前述有关研究,我们发现涉及洛阳皇家园林的研究目前虽然已取得较多成果,但是主要集中于隋唐时期,关于北宋时洛阳皇家园林的研究目前仅有零星的史料和考古印证存在,几乎没有关于北宋时期洛阳宫城大内后苑的造园研究。基于此,本文运用傅熹年先生中国古代宫苑建筑群布局手法、宋代绘画与相关建筑遗存特点相结合的方法,结合北宋经典建筑典籍《营造法式》,首次尝试对大内后苑的整体布局和单体建筑进行推理和复原,并在此基础上对其造园意匠展开分析。
1 营建沿革
大内后苑位于宫城西部内偏中北部(图1),即今洛阳市老城区玻璃集团厂区西北隅。大内后苑中的九曲池①始筑于隋,隋唐时为九洲池,因“其地屈曲象东海之九洲”而得名,九洲池作为盛唐洛阳都城的大内御苑,属于宫城遗址核心展示区,北宋时为九曲池。
“隋城阙古迹”载:“九洲池(其地屈曲,象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中有瑶光殿)。琉璃亭(在九洲池南)。一柱观(在琉璃亭南)。”
“唐城阙古迹”载:“陶光园(在微猷、宏徽殿之北,东西数里。南面有长廊,即宫殿之北面也。园中有东西渠,西通于苑)……九洲池(在仁智殿之南,归义门之西。其地屈曲,象东海之九洲,居地十顷,水深丈余,鸟鱼翔泳,花卉罗植)。瑶光殿(在池中洲上。隋造)。琉璃亭(在瑶光殿南隋造)。望景台。(在九洲池北高四十尺方二十五步大帝造。)一柱观(在琉璃亭南隋造)。映日台(在九洲池之西东有隔城南有三堂北有三堂旧皆皇子公主所居)……”
“宋城阙古迹”载:“隔门相对西隔门,门西淑景亭位。又有隔门,以西入后院,内有长春殿[后唐同光二年(924年)建]。殿有柱廊。后殿以西即十字池亭。其南砌台、冰井、娑罗亭。(……其石以水沃之,有林木自然之状。今谓之娑罗石,盖以树名之,亭宇覆焉)。前有九江池(一名九曲池。梁太祖沈杀九王之处)……其南有内园门(在含光殿门之西)。[22]”
唐末广明元年(880年)黄巢起义攻陷东都时,留守刘允章叛变依附黄巢,带百官迎贼东都[23]。唐末中和四年(884年),蔡州秦宗权遣将孙儒攻击河南尹、东都留守李罕之,“据京月余,焚烧宫阙,剽掠居民”,之后洛阳虽连续几年遭战乱破坏,“都城灰烬,满目荆榛”。唐昭宗天复四年(904年)前,朱温准备迁唐都于洛阳,命张全义“缮治洛阳宫城,累年方集”[24]。后唐同光元年(923年)、后晋元年(936年),分别定都洛阳,宫城又略加修复。北宋(960年)以开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宫城大内又经多次修缮,大内后苑内长春殿于元丰七年(1084年)七月四日得以修葺[25]9268,修葺之后,大内后苑呈现出新的园林景象。经文献和考古核实,洛阳隋唐时的行宫御苑西苑(神都苑)到北宋时已完全衰落[26];唐时的离宫御苑上阳宫到北宋时也无遗迹可寻(图1)[27];北宋时帝王大臣在西京大内的园林活动主要集中在后苑,九曲池仍是大内后苑的一部分,为宫城内的园林。
2 总体布局复原设计
2.1 造园范围
隋唐时期遗留的洛阳最大的皇家园林九洲池,遗址保存范围明晰,皇城、宫城的宫殿建筑经多次修葺,到北宋时为九曲池,其造园范围发生了较大变化,根据《宋史》、元《河南志》②和《宋会要辑稿》等史料推断出西京宫、皇城建筑的具体方位,结合目前学者的研究:“唐代洛阳宫城大内之外朝—常朝—后宫—园林为纵南向北的依次递进关系。但到了宋代,情况发生了一些变化,在南北分区的基础上,增加了内外分区。[28]”结合最新考古发掘的建筑基址和门址等位置③,运用傅熹年先生在大型宫城和宫院的布局中,分别采用大小不等的方格网为布置的基准的方法[29],初步推断出北宋洛阳宫城建筑位置分布图(图2)。
图2 北宋洛阳宫城建筑位置图——以50丈、10丈网络为布置基准
北宋洛阳宫城内部大致可分为中部核心朝殿区,西、北部园林、宴殿娱乐休憩区,东部因文献记载和考古均较少,主要为各类藏库。根据建筑对称分布的原则,结合考古发掘较完善的几座建筑基址尺寸得出:在宫城中部核心区,正殿太极殿,整体平面呈“工”字形,分为前殿与后殿两部分,这也一改隋唐时期宫城正殿平面为横长方形的传统,为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注入了新模式,开启了中国古代宫殿建筑模式多样化的先河[17]200。
在宫城西部发掘的宋代建筑基址中,多为由主殿、配殿和多个天井组成的建筑群院落,并以廊道相围合,天井之间亦有廊道相连通。文明殿的开间进深大约为东西残长40m、南北残宽31m[30],垂拱殿东西长40m,南北长20m;文明殿西侧大殿东西长36.55m,南北长18m[31]532-629。其他未考古发掘的建筑的大致尺寸,参考考古宫殿的尺寸,也暂定为东西长40m,南北长20m,规模稍小一些的建筑按照东西长30m,南北长15m进行复原。傅熹年先生对隋唐洛阳东都宫城进行分析,认为“大内方350丈……隋建洛阳大内时,极可能是利用方50丈的网络为基准的”,此外,他还指出“古代在规划院落时,是以丈为单位的,而且大型的多以5丈或10丈为单位;主体建筑采用‘择中’的做法,即置于院落的几何中心位置”[32]。北宋洛阳城整体布局沿袭隋唐旧制,宫城仍按50丈的网络进行布局,在大内中、西区发现的遗址中,按宋尺约长0.31m④分别画方5丈和10丈网络在平面图上核验,发现它所用为10丈网络:大内中区主殿院东西占8格,南北占13格,西区殿院建筑东西占4格,南北占3格,九曲池东西占8格,南北占4格。结合北宋时洛阳建筑群分布的特点,现将宫城和皇城的整体布局复原,依据考古发掘和史实文献考证出大内后苑总面积约为18.5hm2(图3)。
图3 北宋洛阳宫城大内后苑总体范围示意图
2.2 平面布局
隋唐九洲池,居地10hm2,池中有岛,岛上有亭,环池有殿、亭、观、台等建筑。根据考古遗迹可知:20世纪80年代所确定的九洲池范围正是宋代九曲池的范围,在九洲池南端修建廊庑,说明在宋代时唐代水道已完全废弃,九洲池的南岸发生很大变化[15]766-818。现整理出大内后苑的北宋考古遗迹主要有九曲池、4个岛屿(图4)、一座水榭基址⑤等,北宋时九曲池呈近长方形,东西长250m、南北宽130m。
图4 北宋洛阳宫城大内后苑考古遗迹分布图——以10丈网络为布置基准
根据《河南志》中的宋西京城图中有大内后苑各景物的示意图(图5),《河南志》保存了大量宋本原文,虽然现有图文与考古有所偏差,但所附图纸从图像学的角度记录了城市格局,目前仍是研究宋洛阳城不可或缺的文献材料[33]。大内后苑的景物中,九曲池是文献和考古并存的景物,作为后苑南部的几何中心,其次根据景物方位的描述,推测目前池北岸清理出的水榭基址为绿漪亭。再次形制描述最为详尽的是十字池和十字池亭,十字池和九曲池的形态、尺寸和位置已确定,至于亭的大小,池北岸清理出水榭基址一座,呈方形,夯筑,四周包砖,大约东西长13m,南北宽8m⑤,按照《营造法式》规定,亭榭的殿身使用六等材,即材广6寸、材厚4寸;标准攒档125份合宋尺5尺,总面阔和进深3丈,合约10m。综上推测出大内后苑内亭的边长应为8~10m,十字池亭位于中轴线的正北端,形制应比衙署内的稍大,所以推测为10m。
图5 元《河南志》宋西京城图(底图引自参考文献[34]203)
长春殿,建于后唐同光二年(924年),位于后苑以南,“西京大内后苑南有长春殿,后唐建名”“大中祥符四年(1101年)三月八日,车驾驻西京,命从臣射于后苑淑景亭,移宴长春殿。帝作《赏花》《开宴》诗[25]9298”“门西淑景亭,又有隔门。以西入后苑,内有长春殿,后唐建石殿,有柱廊。后殿以西即十字池亭,其南砌台、冰井]”[34],可知长春殿主要作为帝王及皇室人员的宴集活动场所。根据文献所述的大致方位,推测九曲池北最新发掘的建筑遗迹很可能为长春殿,是以廊庑围合而成的院落,后苑中描述的亭、廊等8处建筑均随水形、环境、意境而建,以此类推苑中建筑皆“因地而选型,因境以成景”,在这些研究基础上,大内后苑平面呈右“凸”型布局(图4),西侧长方形东西向350m,南北向460m;东侧侧长方形东西173m,南北141m。按照10丈的方格网进行布局,东西占17格,南北13格,基本可以推测各个景物的形态和位置。
2.3 山水格局
根据钻探资料,唐代九洲池的东北隅和西北隅各有一条宽约5m的渠道向北延伸,至玄武城南墙附近向内折,相交处被晚期淤土破坏。此2条渠道为九洲池的引水渠。引水渠钻探南北长皆250m,东西宽皆3~5m。“流杯殿东西廊、殿南头两边皆有亭子以间山池。此殿上作漆渠九曲,从陶光园引水入渠,隋炀帝常于此为曲水之饮,在东都”[35]。唐时陶光园的一号水渠与玄武城的二号水渠相连,玄武城的三号水渠与二号水渠相连[31]653-655[15]882, 由此可知,陶光园的水源于玄武城,而玄武城的水最终是从位于西北部的谷水引入,唐九洲池的水源应该是从陶光园引入,九洲池的入水口方向大致在西北侧,现已探明池南面东南角也有一条渠道遗迹,可能是九洲池的出水口。因未见文字中记载相关水口的内容,北侧仅保留了原有主要的入水口和出水口,北宋时池四周尚未发现引水和排水渠道,故其理水方式仍待探究[19],水的流向和形态在原有地貌的基础上进行了想象推测。池北面有引水渠进水,东南有水道排水。由此可推测,大内后苑的水源即从西北流入,从东南流出。
西京的大内后苑总体是以水景为主,以建筑、花木辅水的构园布局,聚中有散,随势造景,采用中轴设水的方法(图6),将全园分为东西两部分,西部以贯穿九曲池中部南北向为主轴线,可分为南北2个景区,南北均有水,北部水景以规整的几何形方池围合成十字池,池上建有亭。南部水景以自然的驳岸环绕成九曲池,池中有岛,九曲池以北有娑罗亭,娑罗亭前有绿漪亭,亭周围有竹有水,有娑罗石,有娑罗树,南部空间视野较北部稍远,水池较开阔,南临长廊,长廊中部即内园门。东部分布有淑景亭和隔门,淑景亭为赏花、宴射之所,植物均因其境类聚成景,也因景不同而景异。
图6 北宋洛阳宫城大内后苑总体平面复原示意图
3 造园意匠——九曲通苑定乾坤
3.1 崇尚德行之尊位
大内后苑位于北宋洛阳宫城西北部,西京宫城内地势呈西高东低,等高线由160m逐渐递减至130m,从西北向东南呈弧形分布,宫城位于西北隅居高临下,不仅符合宫城“居高”的营建原则,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又利于安全防御[36]。北宋东京艮岳选址于东北就是源于宋时风水堪舆术之盛行。洛阳皇城、宫城位于洛阳城西北部,北倚龙脉,南面洛水,其苑园内又有风水中认为蜿蜒的路径,聚散的水势,能够“藏风聚气”,成为兴建皇家宫苑的理想场所。大内后苑位于宫城的西北方,这应该与北宋帝王崇尚道教,信奉风水有一定的关联。西北方在《易经》中为乾卦,代表京都、大郡、形胜之地、高亢之所。园林的选址相地,首先要考虑水,大内后苑南、北皆有水,十字池位于大内后苑偏西北,南有九曲池,其东南为出水口。
3.2 曲直相宜之水脉
大内后苑内北有规整式的十字池,南有自由式的九曲池,有方有曲,九曲池的形态是临流曲水,方中有曲。大内后苑的理水艺术则凝聚了两者池沼之美。根据水流在地表的流势认为来水要屈曲,横向水流要有环抱之势,流去之水要盘桓欲留,汇聚之水要清净悠扬为吉。九曲水在风水术中从形状上说属于吉水,在后苑内凿成曲池,引水造海,以九曲池为向心布局,也正是帝王对九洲同心,归一统的治政理念的体现。
3.3 简约典雅之建筑
北宋时廊庑多呈现出曲尺形或直线形,这无形影响着园林空间也趋于规整,规整的几何形建筑空间也影响了北宋园林空间布局更多地呈现出灵活多样,已没有唐代时庞大的规模和恢宏的气势,考古发掘的九洲池中的岛屿和岛屿上的唐代建筑,到北宋时均不存在,九洲池南的3座大型建筑北宋时由南廊取代。唐时,以廊庑建筑作为池殿之间的交通路径,并以廊院组合形成的建筑组群空间已经出现在皇家御苑的遗址中。
北宋时洛阳不仅建筑布局出现了工字型,矩形等多种形式,园林中建筑的造型上也有了新的变化,这里仅以后苑中较为独特的十字亭为例进行具体的复原论述,其他的建筑复原采用了相同的方法。所谓十字池亭大致位于大内后苑之西北,长春殿内后殿以西(图5)。后苑中的十字池亭在五代后蜀已有模仿,据王明清《挥麈录》余话卷一,后蜀“兵部尚书珪题亭子诗,其一联曰:‘十字水中分岛屿,数重花外建楼台’。[37]”十字池亭估计是在方形水池中设类似于晋祠圣母殿前的飞梁,正中设亭,是当时流行的一种园林手法。“唐宋以后的理气派则以阴阳之气说和八卦学说为核心内容,这显然与当时兴起的宋明理学大谈特谈《周易》阴阳八卦紧密相关”[38]。北宋时多位皇帝都信奉道教,西京洛阳受宋初理学思想的影响,促进了风水术的盛行[39]。十字池亭在洛阳宫苑园林中应该也受到道教和风水术的影响,将建筑设在四周有水处,仿佛置身于水上,被水所环绕,从而引发神游之趣。由此推断十字池亭即四周应为方形水池,中央为建在高台之上的十字亭组合而成的规则型园林形态。从宋画中《明皇避暑图》[40](图7)也可以窥视一二,如回廊、平座、栏杆等相连接,布局主次分明又灵活多变,使建筑与水景、林木浑然一体。北宋的建筑体量较唐代缩小,但有繁复巧丽的倾向,这在宋代洛阳皇城东区出土的陶房屋模型[41](图8)和宫廷楼阁界画中反映了这一特点。
图7 北宋郭忠恕(传)明皇避暑宫图局部(引自参考文献[40]第七卷第二册:14)
图8 宋代洛阳皇城东区出土的陶房屋模型(引自参考文献[41]彩版23)
《营造法式》是北宋官订的建筑设计、施工的专书,因此《营造法式》[42]主要作为复原单体建筑比例的依据。潘谷西和何建中先生在《<营造法式>解读》中写道:“房屋的深、广、高三者直接影响立面,按照《法式》大木作制度又可剖析为8个因素”[43],采用宋代营造尺(简称“宋尺”)作为复原研究的尺度单位,即1宋尺=0.309 1m④,这些均为十字池亭复原设计(图9)提供了参考依据。
图9 北宋洛阳大内后苑十字池亭平面图
3.4 雅俗兼存之花木
大内后苑内的植物种类以牡丹、娑罗树、绿竹为主,但从“以水沃之,有林木自然之状”,北宋时皇宫内苑对花卉的品赏又十分讲究,仅从洛阳大内后苑几处以植物命名的赏花之地可以看出,如“淑景亭”“娑罗亭”“绿漪亭”等,来配合花卉的欣赏主题,这种主题式栽植的原则不仅是北宋时出现的花木造景美则,而且也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丰富了园林的文化内涵和人文意趣。因此植物配置采用中部以规则式花圃布局,东西两部分随地形呈自然布局的方式(图6、10、11)。
图10 北宋洛阳宫城大内后苑鸟瞰想象复原图
图11 北宋洛阳宫城大内后苑剖面想象复原图
4 结论
大内后苑的整体布局是以九曲池为中心,连通全苑而构成园景即“九曲通苑”;“定乾坤”则暗含了2层园境:一是因风水术,大内后苑的位置在西北,西北为乾位;二是乾坤表示天与地,彰显皇权尊位和国力。宫城内大内后苑的总体造园意匠可归纳为“九曲通苑定乾坤”。北宋洛阳大内后苑的整体空间布局虽然继承发展了唐代皇家御园以廊院分割空间的手法,但与隋唐以自然式布局的园林空间相比有了较大变化,北宋时因园林构筑中平面呈几何学形态的流行,影响着园林空间的布局也出现规则型分布。大内后苑内园林活动呈现宗教性和文化性。目前因受到现有的文献记载和考古发掘成果的局限,以上对其大内后苑遗址考证和复原想象设计只是做了初步的探析和推测,遗址内建筑的具体位置和植物布局还有待更多的历史文献信息和考古来进一步解释和完善。
注:文中图片除注明外,均由作者绘制。
致谢:特别感谢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赵鸣教授给予本文的指导与帮助!感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考古队石自社研究员和韩建华研究员提供考古、文献和图片资料的帮助!
注释:
① 北宋时九曲池,又名九江池,即隋唐时九洲池,文中统一用九曲池。
② 由于北宋末期(宋徽宗时期)宫城大内发生较大变化,并且存在时间较短,又因主要复原依据《河南志》成约撰成于宋皇祐三年(1051年)至至和元年(1054年)敏求任职洛阳期间(来源:田青刚《宋敏求与宋代方志编纂》),为更能突出北宋时宫城内的主要园林布局特征,北宋宫城若出现早晚两期的地方,均以北宋前期考古遗址为依据进行考证。
③ 宫城东西廊、九曲池、部分宫殿基址的考古位置引自韩建华《试论北宋徽宗时期西京宫城格局》《故宫博物院院刊》待刊稿。
④ 来源:闻人军《中国古代里亩制度概述》文中1宋尺=0.309 1m。闻人军.中国古代里亩制度概述[J].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9(3):125-128。
⑤ 引自韩建华《试论北宋徽宗时期西京宫城格局》《故宫博物院院刊》待刊稿:2021年(最新)考古发现北宋九曲池内清理出4座岛屿,池北岸清理出一建筑基址大约东西长30m,南北宽15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