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培育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的成长环境
2023-03-23山西经建投集团公司党委
□ 山西经建投集团公司党委
山西经建投集团公司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大力培育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积极构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人才队伍体系,全面提升人才工作管理水平,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好五个机制,为多角度“识才”提供支撑
建立人才政治素养培育选拔机制。加强人才队伍全周期政治素养建设,突出政治培养与思想培育,在人才队伍引育工作中,教育引导人才队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精准识别政治上靠得住、作风上过得硬、职工群众信得过的人才进入关键岗位。
建立人才引育运行管理机制。深入把握人才工作内在规律,科学运用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统筹考虑人才的识别、引进、培养、使用、评价、管理、监督等工作机制,明确人才“能引能培”,确保人才工作识才有道、聚才有法、育才有方、用才有力、管才有规。
建立人才统筹管理机制。准确认识和把握人才的识别、培育、使用的辩证关系,坚持干部工作与人才工作统筹谋划、一体推进,把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融入大人才格局中谋划部署,以扎实有效的人才工作,为领导班子建设、干部队伍建设、青年干部培养等提供坚强有力的支撑。
建立人才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相结合培养机制。发挥教育培训在人才队伍选拔中的先导性、基础性、战略性作用,有针对性地提高人才队伍政治素养、理论水平、专业能力、实践本领。探索轮岗实习,加大各层次优秀人才的交流力度,丰富实践锻炼平台,让人才在实践锻炼中补齐短板、增长才干。
建立人才资源储备机制。通过岗位观察、培训选拔、梯次培育、重点培养等方式,储备一批有思想、有潜力、有干劲、有创新的人才队伍,在资源共建共享、人员交叉流通、岗位推陈出新中,形成职业生涯的有序流动机制,实现培育识才到岗位用才的合理开发。
启动五大工程,为各领域“爱才”创造条件
实施青年人才培养工程。经建投集团创新开展“智汇经建投”人才计划,实施开展“本领大提升”中青年干部研修班,着力培养一批35 岁以下的优秀青年业务骨干。通过与山西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共建人才培养基地,着力为职工填补知识弱项、补齐能力短板、消除实践盲区,建立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员工队伍。
实施专家型人才培养工程。
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广泛推动“干部学理论”和“科研进企业”,以玄武岩产品开发为关注,建立院士工作站、中乌创新中心、北京研究院“三大科技创新平台”,建立“山西省玄武岩纤维及其复合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使更多的技术人才走进研发殿堂。
实施骨干型人才培养工程。立足从更高层次和更高质量推动经建投事业发展,坚持“优中选优、优中育优”原则,开展了“中层干部进讲堂、青年干部上讲台”活动,为培养一批政治素质、领导能力、专业功底、理论基础、工作业绩、群众口碑、创新能力、作风纪律兼优的复合型人才打下了坚实基础。
实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立足国际国内两个大局,结合相关人才库建设,着力培养一批专业对口、技能实用、岗位匹配的紧缺人才。
实施专技人才“传帮带”培养工程。开展“师带徒、结对子、传帮带”活动,接续实施“智汇经建投”人才工程,在培育打造一支学习型、实干型、创新型的职业化、专业化人才队伍,构建由优秀专技人才支撑新格局建设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传承作用。
构建五种保障,为全要素“敬才”培育环境
构建党组织联系支持专家保障。突出党管人才原则,各级党组织持续做好联系支持专家工作,加强与专家人才的定期沟通,充分尊重信任专家人才,通过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专家人才广泛参与“三重一大”议事等形式,虚心听取专家意见,认真对待专家成果,使专家人才广泛参与到企业重大事项决策和重点工作任务中,持续提升专家人才的活跃度。
构建依托专业技能水平优先选拔任用保障。持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精准实施员工分级分层管理,设置由职员、主办、主管、高级主管,直至资深主管等层级的员工岗位,在设置岗位差异化薪酬、畅通员工职业生涯晋升通道的过程中,重点向具有专业职称、执业等级证书的员工倾斜;科学推行全员绩效考核,形成量化分值,确定考评等级,特别对立足岗位作出突出贡献、主动带头开展创新管理的员工设置加分项,为成熟的人才走向更重要管理岗位顺畅了发展通道。
构建引导员工职称晋升和取证激励保障。以提升全员素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鼓励员工踊跃考取专业技术职称和高技能证书,设立技术职务工资予以正向激励,充分体现人才的知识和创造性劳动的价值,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激励人才提供了有力保证。鼓励一专多长。以“人人持证、技能社会”建设提质增效暨全员素质提升工程为统领,全系统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持证工作。鼓励一专多能。开办职工技能大赛,营造了学习技能人才、争当技能人才的浓厚氛围,提高了职工队伍的整体素质。
构建支持专技人才研发经费保障。近年来,以绿洲公司打造麻纺织品出口加工基地、华远科创打造铝镁合金铸件出口加工基地、玄武岩公司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基地为核心任务,经建投集团持续加大研发力度,给予必要资金保障,广泛吸纳专技人才投入研发工作。
构建倾斜人才考核评价保障。结合各子公司功能定位、行业特点、发展阶段等不同因素,以依规考核、分类考核、对标考核、激励与约束并重为原则,针对性引入科技成果转化、“六新”培育、人才管理等考核指标,推动全系统对人才管理工作的重视。各子公司结合自身特点,提高与青年人才的沟通频率,广泛采取生活走访、定期座谈、个别交流、谈心交心等方式,全方位对技术人才、管理人才进行交流指导,收入分配向一线管理人才和业绩突出的专业人才倾斜,突出重点,鼓励创新,通过项目创效兑现奖励、经营开发奖励等,有效激发干部人才的工作热情。
激活五类人才,为多维度“用才”搭建舞台
改革路上,高水平企业管理人才超前谋划,规划发展。经建投集团充分汇聚企业管理人才的聪明才智,在“十四五”规划中,形成了“一引擎三驱动N 助力”的战略设计,“重点项目倍增”计划启动实施,为经建投高质量发展增添了新的动力。
市场前沿,高素质经营业务人才迎难而上,逆势突破。找准四大业态精准定位,对标一流,对内挖潜,在品牌重塑、品质提升的实践中,推动资产板块回收权益取得新突破,促进“三大基地”核心竞争力持续提升,助力传统服务板块分批实现向现代服务转型。绿洲公司、华远科创、玄武岩公司产品被我省选定为参加东盟博览会、中东欧博览会的特色展品,为书写华远陆港集团打造对外开放新平台战略使命夯基垒台。
生产一线,高知型技术骨干人才改进革新,提质增效。技术人才有效担负起联轴器的中枢作用,一端关注市场发展和客户需求,一端紧盯生产现场和上下工序,以精益管理推动生产工艺路线持续优化。华远科创技术人才组建攻关小组,通过对加工刀具利旧优化、除气氮气替代、浇铸过滤片改善等措施,推动铝镁合金生产在线加工降本增效;绿洲公司多措并举,主导产品成本降低2500 元/吨,优化工艺减少污水处理成本15.7 万元。
研发阵地,高端化科技攻关人才集聚优势,勇于创新。在玄武岩纤维材料院士工作站,在绿洲公司麻纺织品研发工作室,以专家引领、校企合作为驱动,广大科技人才牢记使命,放眼行业领域发展方向,以“产学研用”一体化为抓手,驱动科技创新发展。绿洲公司获得1项发明专利,成功试纺出有大麻粘胶、天丝、棉混纺纱线,领先世界水平取得技术突破,为企业增加68个新品种。
车间班组,高层次技能应用人才比学赶超,争当工匠。在大力培育人才干事环境的基础上,岗位技术工人已不再局限于日常操作,更加体现出“智汇”应用。从玄武岩公司、华远科创等生产制造企业,到经建投集团各个业态、各子公司,识才爱才敬才用才氛围愈发浓厚,各类人才集聚优势愈发显现,人才优势正在焕发出勃勃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