牢牢把握正确方向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2023-03-23
□ 本刊记者 梅 生
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是党中央、国务院继实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之后,面向新时代新征程作出的一项全局性、战略性重大决策部署。
12月1日,山西省委召开常委会。会议指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牢牢把握国有企业改革的正确方向,始终聚焦新时代国企使命任务,围绕全省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大局,以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为重点,深入推进功能性改革和体制机制性改革,不断优化国有经济布局结构,健全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监管体制,加强分类指导,精准施策,切实发挥高质量党建的引领保障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充分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我省发展全局。
那么,山西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如何推进呢?
全力推动省属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省委十二届六次全会将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确定为加快转型发展的八大抓手之一,作出安排部署。山西省国资委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要求,聚焦转型发展,突出抓好国有企业科技、效率、人才等各项工作,全力推动省属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
向管理要效益。启动实施省属企业对标世界一流价值提升行动,持续完善中国特色国有企业现代公司治理。纵深推进提质增效和扭亏减亏两个“三年行动”,深入开展省属企业经营管理成本偏高问题专项整治。扩大转型有效投资,推动业务归核、布局优化。持续做好煤炭企业战略性重组“后半篇文章”,稳慎推进“三类煤矿”治理。
向创新要动力。推进省属企业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首批研发项目取得阶段性成果。持续搭建高水平研发平台,推进产业链提升优化。推动能源领域“五个一体化”落实,加快打造科改示范企业。
向市场要活力。落实董事会对经理层选聘职权,推动省属企业在下属企业中试点开展经理层市场化选聘工作。完善市场化薪酬分配机制,鼓励省属企业灵活开展中长期激励。提高资本运作水平,提升市场竞争力,为省属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创造良好发展环境。
推进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要求坚持正确改革方向,锚定目标任务,以更高站位、更大力度把国企改革向纵深推进,更好地履行新时代新征程国资国企的新使命,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山西篇章。
山西省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侯国伟介绍说,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省国资委正在完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山西省方案。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方案的重点是明确的,就是要通过改革,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增强核心功能;导向是鲜明的,就是要围绕服务国家战略,推动国有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切实发挥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立足山西的资源禀赋,结合山西国有企业的实际,重点工作主要是抓好以下几点。
科技创新方面,大力推进省属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支持国有企业承担煤炭开采及洗选加工、重型机械、新材料等国家和省级重点攻关任务,推动省属企业深度参与怀柔实验室山西研究院建设,实现山西国有企业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产业控制方面,大力布局高端装备、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数字经济、信息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加快建设智能矿山、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等示范场景,推动山西传统产业数字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安全支撑方面,要推动省属企业加强煤炭、金属矿产、煤层气资源国内勘探开发和增储上产,确保省属企业原煤产量稳定在7 亿吨水平,全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坚决遏制过度负债、“多元”、“多层”、“虚增”、“空转”、“走单”、融资性贸易、民企挂靠、控股不控权等问题,坚决守住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
除此之外,注重巩固深化制度性改革,打造真正按市场化经营机制运营、充满活力的国有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保障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
优化国资布局,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重要任务。省国资运营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刘巍介绍说,结合新一轮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有关要求,省国资运营公司将在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方面重点突出“四聚焦、四优化”。
聚焦核心功能,优化产业布局。加快解决煤企专业化重组遗留问题,理顺省属燃气企业产权关系,稳妥推进粮油集团改革,确保重组彻底落地。支持省属企业积极承担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任务。深入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带领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聚焦转型发展,优化存量结构。大力推进省属煤企“五个一体化”融合发展,鼓励省属企业加大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投入,加快从产业链中低端向中高端迈进。打造煤炭工业互联网平台,同步推进制造业、农业、服务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
聚焦战新培育,优化增量布局。培育壮大化工、高端装备、信创、文旅、酿造、农业科技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收购、兼并、新建等方式引导增量资本加速布局,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占比,增加非煤产业利润收入。
聚焦主业实业,优化资源配置。动态调整省属企业主业目录,进一步厘清主责功能和主业标准,提升主业板块竞争力。有序推动省属企业开展内部专业化整合,持续压减亏损企业,建立“两非两资”处置长效机制,推动存量国有资本逐步从缺乏竞争优势的一般市场竞争性领域有序退出。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
科技创新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企业能力的体现,更是国企必然的责任担当。近年来,省国资委坚持将科技自立自强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不断提升省属企业科技创新引领力和核心竞争力。下一步,将不断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着力提升省属企业创新体系效能。
突出战略导向,加大政策供给,强化要素保障,厚植创新氛围。
加快原创技术策源地建设,在煤炭绿色高效开采、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新能源等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突破性成果;打造能源、化工领域原始创新主要策源地。
鼓励支持省属企业与央企、高校院所组建创新联合体,联合申报一批国家重大专项、重点研发计划。
布局建设一批国家、省级重点创新平台,构建以全国重点实验室为引领,层级多样、品类完整的创新体系。
实施柔性引才专项行动,健全引进高端人才配套政策,“一事一议”“一人一策”解决引进高端人才保障事项。总的来讲,就是要充分发挥省属企业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科技创新、产业控制、安全支撑作用。
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必将进一步推动山西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山西篇章贡献国资国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