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理想课堂” 的深度教研实践
2023-03-23黄华斌
□黄华斌 李 香
随着教育部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 的实施, 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义务教育质量进入攻坚期。 深化课改必须坚持育人为本、 素养立意, 还要坚持问题导向、 系统思维和整体变革。 课堂变革与教研转型,不是一道 “单选题”, 而是同步做好的 “必答题”。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 (以下简称 “松滋实小”)从2021 年开始, 以新教育实验“构筑理想课堂” 行动为载体, 启动教学改革, 建构起 “备—教—评—学” 一体化的深度教研机制。
一、 强化学科共识
松滋实小从2020 年开始以朱永新教授 “理想课堂三重境界六个维度” 为理论支撑推进课堂改革。 理想课堂以 “六维度” 和 “三境界” 交织的经纬线, 编织出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新课堂。 2021年, 基于 “学生核心素养” 这一时代新命题, 松滋实小 “核心素养视域下理想课堂建设的实践研究” 课题成为荆州市教育科学 “十三五”规划课题。 通过近三年研究, 学校赋予了 “理想课堂” 丰富内涵, 聚焦核心素养如何在课堂落地, 于学生落实。 尤其是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 (2022 版)》 颁布后, 聚焦新课标的精神如何转化为松滋实小特有的 “学科共识” 和生动的 “理想课堂”。
(一) 理想课堂之“道”
从 “道” 的层面, 松滋实小建构了理想课堂 “一个核心、 三大原则、 四个重构、 三重境界” 的理念体系。
聚焦一个核心: 大道行简, 学为中心。 松滋实小致力于改变课堂教学 “过程繁琐” 和 “被动学习”这两大通病, 提出 “理想课堂” 这一核心价值追求。 所谓 “大道行简”, 即情境简洁, 内容简约, 过程简构, 语言简朴, 技术简化。这一理念, 直指当下课堂教学中情境创设过于花哨费时、 教学内容主次不分明、 教学过程结构不清、 教师语言碎问碎答和课件运用喧宾夺主束缚手脚等现实问题。 所谓 “学为中心”, 即以生为本, 学为主线; 以学定教, 少教多学; 以学论教, 以评促学。 这一理念, 直指当下教师不敢放手, 学生被动学习、 参与度不高、 缺乏思维过程等突出问题。
坚持三大原则: 充分相信学生, 高度解放学生, 全面赋能学生。 这三大原则是 “面向全体”的全民教育观和 “成人之美” 的全人教育观的体现。 “理想课堂”的 “理想”, 首先是让学生充分参与其中, 才能学有深度。 松滋实小倡导让问题 “活” 起来, 激发学生思考力, 创设从传递知识走向启迪学生智慧的课堂, 充分相信学生; 让课堂动起来, 激活学习内驱力, 创设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发展的课堂, 高度解放学生;让关系暖起来, 激增学生认知力,创设温暖的、 有生命力的、 有创造力的课堂, 全面赋能学生。
深化四个重构: 重构教学地位、 重构教学关系、 重构教学模式、 重构教学流程。 一变地位,学是中心, 是目的; 教是手段,是条件。 二变关系, 时空占用上体现 “少教多学”; 教学依据上体现 “依学定教”; 先后顺序上体现“先学后教”; 评价标准上体现“以学论教”。 三变模型, 从传统讲授式的教学走向对话式教学;从传统教师牵引式的模型走向任务驱动式的模型。 对话分享、 展示交流、 小组竞赛等成为课堂上的主要内容。 四变流程, 以学生为主体, 流程再造的着力点体现在更加重视前置学习、 合作学习和拓展学习。
追求三重境界: 落实有效教学框架、 发掘知识内在魅力、 追求知识生活生命的深刻共鸣。 这三重境界直接指向课堂教学的三大目标。 第一重境界, 落实 “课有结构、 训练有素” 的教学目标。第二重境界, 落实 “学习充分、 思维通透” 的教学目标。 第三重境界, 落实 “多维关联、 滋养生命”的教学目标。
(二) 理想课堂之“术”
从 “术” 的层面, 建构理想课堂 “结构化教学与多样化学习” 为基本特征的课堂教学模型, 简称“3+4 生本课堂”。
一是坚持 “结构成好课”。 遵循新课标精神, 以结构化课堂落实“知识结构化” 到 “学习的结构化”。 所谓 “3”, 即以引学、 导学、拓学为主要板块的学习结构。 引学不同于传统教学的导入新课。 引学主要以三种方式呈现: 预学反馈(提问、 检测、 展示)、 引学铺垫(以旧引新、 知识关联)、 情境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 真实的问题情境)。 导学体现的是以学习为中心任务驱动式的教师主导。 它的关键表现是: 自学为基础, 合作是标配, 动口动手积极展示是亮点, 教师点拨最看 “功夫”。 拓学是体现资源整合度、 教学延展度和思维训练度的重要载体, 要突出主攻难点和高阶思维, 追求以关联设计, 为迁移而教。
二是坚持 “灵动式学习”。 坚持素养立意导向, 在变革和丰富学习方式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 所谓 “4”, 即以自学、 共学 (“同桌对学+小组合作”)、 体验探究、 分享对话为主的学习方式。 从呈现特征上看, 体现为无声自学、 小声交流、 大声展示、 回声反馈等动静相宜的 “四声特征”。
结构化教学与多样化学习的有机融合, 保证了课堂既有结构支撑保底, 又有丰富学习样态, 形成有结构而又灵动的课堂。
松滋实小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 通过充分理解吃透新课标精神, 提炼新课标最核心的教学价值观, 提出富有学科特色的教学表达——“学科共识”。 让 “学科共识” 成为每一个学科组的共同教学遵循和课堂价值取向, 并倡导和支持有个性、 有研究的教师公开提出并发布自己的 “教学主张”。 学校每年举办 “新教育年度论坛”, 发布共识、 分享成果, 以课为媒, 让课说话, 起到很好的效果。
二、 深化备课改革
备课, 作为教学的基本功, 直接决定着教学的品质。 松滋实小根据教学改革的新形势, 对学校备课管理进行变革, 实现减负提质。
分级管理, 多元备课。 将 “分级备课管理” 作为解放教师的制度化设计。 一是分级备课有标准。 教龄满10 年的教师, 或者满6 年且成为县、 市级骨干的教师, 可以不再要求统一的手写纸质备课, 自主选择在教材或教参上手写备课, 也可以使用PPT 课件代替手写备课。基于教材的简约备课必须有学习目标、 学习活动设计等基本要素; 基于PPT 的简约备课必须有基于学情的修改和再造。 二是契约管理,全校公示。 对于申请教材或PPT备课的教师在常规检查中未达标的, 恢复其常规备课要求。
一课三备, 一科一案。 学校统一 “结构化备课纸” 模板, 各教研组根据本学科教学实际和新课标精神, 对本学科 “结构化备课模板” 进行微改造, 实施 “一科一案” 备课管理。 去掉备课繁杂的程式, 推行 “一课三备”。 一备目标,基于大单元框架下的目标设计 (总体目标+课时目标; 核心目标+其他目标), 简化目标个数, 单课时目标不超过3 个。 二备结构, 围绕预学、 导学、 拓学三大板块设计教学结构, 变 “细节化备课” 为“框架式备课”。 详略案由教师根据自身实际设计, 不作统一要求, 更不要求教师备 “逐字稿”。 倡导“学习结构备在心中, 备忘知识备在书上” 的简约备课。 三备学习,以 “问题驱动+学习活动” 为基本架构, 引导教师将备课的重点放在问题设计、 任务设计、 活动设计和训练设计上, 提升备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微集备, 共享成长。 以年级学科组为单位, 每周一次集体备课。 常态化的集备, 建构 “微主题学习、 微话题探讨、 微课例研究”集备模式。 微主题学习, 体现“学”, 落实每周一个主题的共读共学活动, 提升专业素养; 微话题探讨, 体现 “备”, 侧重本周教学单元中的热点难点或近期教学中碰到的疑难困惑来展开讨论; 微课例研究, 体现 “磨”, 聚焦本学科组的公开课进行切片诊断式研究,改进完善, 探讨好课的更多可能。
三、 追求深度教研
深度教研, 是 “人人都是参与者, 个个都在研究中”。 松滋实小的教研活动, 努力追求 “三去三心” 的生态: 去行政化、 去功利化、 去形式化, 设计用心、 活动走心、 教师上心。 学校形成 “一课三磨+一课三评+双创双优” 教研机制。
深耕 “一课三磨”。 遵循 “教学相长”, 坚持 “好课多磨” 和“好老师在磨课中成长” 的理念,守住师生共享成长的主阵地。 一磨 “课形”, 守住常态常规的课堂底线, 追求 “课有定则、 底线有守、 训练有素” 的学习氛围。 松滋实小将课堂规范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作为新教师的第一门必修课, 以常年坚持 “家常课创双优”(优质教学、 优秀习惯) 作为课堂打磨的第一项基本功, 并作为观课评课的基本要素。 二磨 “课程”, 贯穿 “学为中心、 思为主线”, 体现知识结构化到学习结构化的学习过程。 如何建立高质量的课堂结构? 学校画出这样的路线图: 结构 (知识体系) —解构(问题化) —重构 (任务驱动) —建构 (学习探究)。 通过标杆课、达标课、 研究课、 竞赛课等系列活动, 推动基于 “3+4 生本课堂”基本模型的 “一科一模” 教学范式建设, 把各学科的课堂结构 “磨”成形、 “磨” 成熟。 三磨 “课品”,聚焦 “素养目标” 和 “育人为本”,追求思维训练、 实践提升、 生命共鸣的课堂价值。 什么是高品质的课堂? 关键指标在 “学科核心素养”是否真正在课堂落地, 在学生身上落实; 关键指标在育人为本、 学为中心的理念是否真正得到充分体现, 学生在学习中是否得到历练和成长, 也就是理想课堂的“第三重境界” 是否得以呈现。
倡导 “一课三评”。 遵循新课标精神, 课堂观察聚焦教学过程“五个视角” 和学习质量 “六个维度”。 “教学过程五个视角”, 即目标设计、 课堂结构、 实施策略、教育教学价值观和现场生成。 “学习质量六个维度”, 即目标达成度、 资源整合度、 师生亲和度、 教学延展度、 学生参与度、 学生思维度。 每一次教研, 观课教师从师与生、 过程与质量进行立体式观察,记载师生在课堂上的关键表现,进行对标反思。 课堂评议则建立“育人理念” “教学策略” “学习质量” 三大体系共20 个评议要素。每一次教研活动, 观课教师需从三个层面逐一进行说课和优课。
推行 “双创双优”。 建立常态化的 “双创双优” 主题教研机制。每学期聚焦一个教研主题, 开展深度研修活动。 基本范式为: 组内创优, 校级展示。 组内创优阶段,以 “同课异构” 和 “同课同构” 的方式进行, 同备、 同教、 同研,“一课教三次、 三人教一课”, 通过比较找出差距, 改进教学方法, 提高教学效率, 实现资源共享。 教研组长是第一责任人, 在共同研究的基础上形成2—3 人的展示团队。校级展示环节, 按照集中观课、分组讨论、 多维评议、 专家点评的流程进行, 每轮展示时间半天,确保观好、 议透、 共识。 全员卷入、 全程卷入、 全面卷入, 聚焦问题、 生成主题, 众筹智慧、 编织教案, 沉入现场、 深耕课堂, 呈现课例、 成人成事。
四、 涵养专业根基
当下, 很多学校教研活动精彩纷呈, 教研项目不断创新。 值得反思的是, 教研活动仅仅留存于 “课堂” 层面, 却忽视了背后深层的东西——专业素养。 为教而教, 为课而研, 窄化了教研的意义和价值;缺乏理论引导, 后劲不足。 如何避免日常的教学研究处于形式化和表层化状态, 破除 “浅层生长”,推动教师的 “生命扎根”? 学校必须给校本教研的 “土壤” 注入鲜活的 “精神养料”, 以涵养和夯实教师的专业根基。 只有这样, 教师才能在日常的备课、 上课、“磨课”、 议课等活动中, 从 “经验型教研” 走向 “专业型教研”, 既凸显校本教研的深度, 又实现自身专业进阶。
理论提升, 打开教研 “宽度”。教师最难突破的 “瓶颈”, 唯有认知。 松滋实小坚持把传统的 “教研组织” 建设成 “学习共同体”,推动 “无学习, 不教研”。 遵循新教育 “学习在窗外, 他人即老师,世界是教材” 的成长理念, 引领和影响教师们广泛吸纳新时代前瞻性的教育思想和育人理念。 我们以新课标的 “学—考—讲—赛”系列活动为载体, 推动教师形成系统的课程意识和课标意识, 建构学科育人的系统思维, 回到课程土壤来推动课堂变革。 以 “眼中有课程, 心中有课标” 为专业标准, 开展新课标培训、 讲座、 讨论和课例研究活动, 提升和拓展教师的视野和格局。 2023 年秋季, 针对语文、 数学、 英语三大学科开展“大单元整体教学” 的主题教研,推动教师对 “大单元教学” “大概念” “大任务” “大情境” 等新理念的理解和践行。
问题攻坚, 提升教研 “精度”。为避免大而化之的 “泛化” 教研,松滋实小聚焦 “构筑理想课堂”这一行动, 开展叙事研究、 课例研究、 细节研究和问题研究。 “宁在点上挖井, 不在面上挖坑。” 通过提前发布小课题, 给予教师以明确的研究指向。 例如, 好课堂有好故事、 理想课堂的 “理想”、 我心中的理想课堂、 理想课堂的 “好声音”、 理想课堂是怎样 “磨” 出来的、 理想课堂的 “模样”、 “学为中心” 的实践策略、 “育人为本” 的学科实践、 “结构化教学” 的学科范式、 “核心素养” 如何落地、“小组合作” 的有效性研究、 “大单元教学” 的实践研究、 理想课堂中的 “教” 与 “学”、 如何体现“生命立场”、 如何实现理想课堂的 “三重境界”、 课堂 “行简” 策略等。
专业领航, 提升教研 “高度”。提升教研实效, 放大教研价值, 这是学校教研一直在追求的高度。 一场好教研的高度在哪里? 主要看三个方面: 一是有没有形成充分交流的氛围; 二是有没有呈现可观的研究样本; 三是有没有形成对教育教学的价值共识。 而这三个方面, 则取决于三个关键人物: 主持人、 发言人、 点评人。 教研活动要有 “一石激起千层浪” 的涟漪效应, 关键在 “石”。 因此, 每一次教研, 对三类主角, 都要用心、 精心, 以专业的态度对待教研, 以专业的思想引领教研, 以专业的对话撬动教研。 尤其是 “点评人”, 必须彰显专业的 “话语权”, 提升教研的思想格局, 带领教研团队走向认知的高度, 发挥 “点石成金” 的功效。 所以, 真正触及灵魂改变思维的教研, 要从讨论 “面” 走向讨论 “心”, 这才是名副其实的“深度教研”。
课堂的理想承载学生的理想,教研的深度决定课堂的深度。 新时代的学校教研转型, 要从 “华而不实” 的热闹中走向 “潜心育人” 的真实课堂、 深度教研。 在追寻 “理想课堂” 的征途上, 我们不仅看到正在奏响 “生命交响乐” 的课堂, 也看到了教师的成长。 我们会循着 “理想课堂” 的脚步, 让深度教研引领 “理想课堂”,以 “理想课堂” 支撑深度学习, 让教育看见思考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