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松滋:建设口岸江城

2016-01-29李高产何辉

支点 2016年1期
关键词:松滋阳河工业园

李高产+何辉

核心提示:如果说松滋过去是在封闭的区域内自我内生发展,那么现在的松滋正敞开胸怀嫁接外部资源,引入外部资金,加大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转向内外并举发展。

大概上午10点半,当记者刚刚到达临近长江边的松滋临港工业园办公大楼时,工业园负责人陈双胜刚刚接待完一拨客商。

陈双胜原是松滋市招商管理局副局长,一直负责招商工作。一年前,他调任临港工业园负责人。

对于两个岗位的调换,他颇有感触地说:“原来都是想尽一切办法出去招商引资,现在则坐等企业上门。早上到现在,一分钟都没有停下来,已有3拨客商前来洽谈投资事宜。”

这种境况的反转,仅仅经历了3年时间。松滋是怎样做到的?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战略支撑?

如今,松滋正借助铁路、公路、水运的协同联运优势,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奋力建设口岸江城。它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吗?它是口号,还是行动?

近日,带着这些疑问,《支点》记者走进松滋,采访相关人员,一探究竟。

过去的松滋,像一座经济孤岛

滚滚流逝的长江,被很多人描述为“黄金水道”。但在过去很长的岁月里,长江对松滋而言,却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

坐落于长江之南的松滋,处于武陵山余脉向江汉平原的过渡地带,气候宜人、雨量丰沛、光照充足。在传统农业社会,风调雨顺的气候是发展农业得天独厚的条件,只要百姓勤劳耕作便能衣食无忧。所以,这里的居民比较富足,有“金松滋”之称。“在上世纪80年代,松滋是周边县域经济老大哥。”松滋市委研究室副主任刘永华非常留恋那段辉煌时光。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全国各地都在如火如荼地发展工业,但制约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不是气候和资源禀赋,而是交通条件——便利的交通能让先进的市场要素进入,也能让生产的产品辐射更大的市场。然而,松滋长期以来却“临长江无深水港口,有公路无高速一级,有焦柳铁路无货运”,交通不便严重制约了其经济发展。

没有去过松滋的人,可能感受不到松滋人对于交通条件改善的渴望。但在松滋大大小小的会议材料中,在各级领导和企业家的口中,总会不厌其烦地重复这样一句话:交通不便,一直是制约松滋发展的突出瓶颈。

从空间上看,松滋偏于湖北一隅,周边有宜昌、荆州、常德、岳阳四座大城市,但因长期以来是全省交通布局的真空,成了经济发展的死角:至今宜昌至岳阳高速公路宜昌段没有修通,松滋与宜昌经济无法大规模互动;在2014年12月28日松滋至石首段没有通车之前,松滋跟常德联通不够;在2016年底石首至岳阳段没有修通之前,松滋和岳阳也无法联通;松滋通往荆州的唯一一条道路S322省道还有一座危桥,大货车难以通行;荆州至松滋一级路,到2016年6月方能通车。

松滋市区距离现在的车阳河码头约25公里,2009年之前那里还是一片荒山,零星几户村民居于其中,仅有一条狭窄的普通公路与市区相连。刘永华介绍,因为从来没想过长江能给松滋带来什么经济价值,历届政府都把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临近市区的城东工业园,招商引资项目也多放在这个工业园内。

因道路通达性差,松滋无法在更大区域范围内接受上述四座城市的辐射带动,也无法跟周边县域经济实现互动发展,它像一座孤岛孤零零地自我封闭发展。更为尴尬的是,因交通条件差,产品和原料运出运入困难,市场辐射半径有限,一些外来企业到松滋考察之后就没了下文。

如今的松滋,发展空间拓宽

变化始于2009年。

那年,湖北省委、省政府制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了“两圈一带、双轮驱动”经济发展战略。为推动长江经济带开放开发,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省发改委批准宜昌至岳阳的高速公路建设规划(石首至松滋段又称江南高速)。

2014年12月28日,江南高速正式通车。对中国而言,这条总长210.5公里的高速公路可能不算什么,但它却结束了松滋境内无高速公路通过的历史。随着2015年底宜昌至岳阳高速公路宜昌段的修通,以及2016年底石首至岳阳段的修通,江汉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才能真正实现经济互动,松滋“经济孤岛”的困境方能根本解除。

但在2009年时,松滋市委、市政府领导思考的是:如何站在全省战略高度,立足更大的区域范围,将长江经济带开发和松滋实际相结合,并利用规划建设的江南高速以及要规划建设的荆松一级路,拓宽松滋的经济发展空间。

刘永华介绍,经过多番思考、讨论,松滋最终确定了与全省战略协同的“沿江开放开发”发展战略,将“十二五”经济发展的主战场转向长江沿线。

随后的2011年,松滋又依托穿境而过的江南高速和荆松一级公路,利用优质的22.5公里长的长江深水岸线资源,规划建设荆州港松滋港区车阳河综合码头,在港区周围划出76平方公里的土地,建设临港工业园。

2013年元月,历时一年半建设的车阳河码头一期工程完工,两个泊位正式投入试运营,当年即完成货物吞吐量20万吨。等2016年二期工程完工,年吞吐量可达50万吨。

“不管是改善了松滋的投资环境,还是促进了松滋的转型发展;不管是加快产业向松滋聚集,还是促进区域经济的互动协调发展,松滋港对于松滋经济发展的意义,无论如何强调都不过分。”陈双胜在说这句话时显得特别激动。

接下来的事实,也证明了政府战略选择的正确。正是看到松滋即将形成的焦柳铁路、江南高速公路、车阳河深水港口码头等联运的协同交通优势,宜化集团、葛洲坝水泥、嘉施利、荣成纸业、中哈能源等28家大型企业,纷纷在港区工业园选址,概算总投资过100亿元。其中5家企业已经投产。

“‘十三五期间,松滋市区通往港区的荆松宜一级公路两边,将布局更多的产业企业,港城将连接互动起来,以港兴城、以园兴港的步伐将进一步加快。”松滋市委书记李恒说。

未来的松滋,内陆口岸城市

梳理松滋的过去,记者发现,它除了是一个相对富裕的传统农业县市,还是一个资源富集型城市——煤生产量占全省的七分之一,有全省第一家煤矿松宜煤炭矿务局;建有全省第一家坑口电站松木坪电厂。

“上世纪80年代末之前,我们唱的是山歌,卖的是资源,吃的是第一产业饭,农业、矿产采掘及关联产业的工业产值和税收占总体的70%,经济发展内生封闭。”李恒说,“之后,青山变老,矿产减少,松滋慢慢变成资源枯竭型城市,白云边酒一直是松滋的经济发展支柱。但一支独大的产业局面,不足以支撑松滋的未来。”

向何处去?松滋彷徨了很多年,进入了转型的真空期。

当时,招商引资、发展工业的浪潮如火如荼,几乎成了全国各地的“一号工程”、“一把手工程”——沿海城市到海外招商引资,内地城市到沿海招商引资。一支支流动的招商大军,使出浑身解数,把企业家请过来,视为座上宾。

作为一个县级市,松滋是整个中国内地招商引资的一个缩影。其手段跟其他地方没有太大区别:划一片地,建一个工业园,然后以地价低、服务巧、税收少、基础设施配套好等措施,吸引企业投资。为了招大商、引大资,各路招商队伍北上南下、西进东出,跑断了腿,说破了嘴,但效果并不理想。

陈双胜坦陈,为了吸引企业投资,政府甚至跟企业签订很多补充条款——在出让工业用地的同时,再附送一些商业用地。因为发展的渴望过于强烈,省委第一巡视组曾这样批评松滋:饥不择食,“捡到篮子里就是菜”,项目非常低效,有些成了“僵尸项目”,厂区内杂草丛生。

直到2012年,松滋“招商难”的现状都没有出现多大改观。陈双胜介绍,因为松滋港车阳河码头的建设,再加上规划建设的宜昌至岳阳高速公路,以及荆松一级公路,企业对松滋的未来有了发展预期,松滋才有底气地说,“5000万元及以下的投资项目,免谈!”

“如果说松滋过去是在封闭的区域内自我内生发展,伴随着焦柳铁路货运站、车阳河港口码头、宜岳高速公路和荆松一级路的陆续完工,松滋正敞开胸怀嫁接外部资源,引入外部资金,加大工业化和市场化进程,转向内外并举发展。”李恒说。

“松滋的未来是可期的。”李恒说,在我们的规划里,想把松滋打造成为内陆口岸城市、江汉平原的商业明珠、生意人的天堂。我希望在外的松滋人永远不再出现这样的尴尬:(支点杂志2016年1月刊)

猜你喜欢

松滋阳河工业园
湖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松滋礼俗——毛把烟、砂罐茶
河南商城与湖北松滋葬礼习俗环节比较
松滋八宝镇龟咀村一瞥
㵲阳河守护行动计划
中秋的灯
村口
德奥新在安庆建表面处理工业园
投资建设海外工业园的前期工作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