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与表演技巧

2023-03-23舒朵朵

艺术家 2023年12期
关键词:表演者人物形象戏剧

□舒朵朵

戏剧表演对演员的生活感悟、演出技巧、艺术修养、舞台素养等有较高要求。表演者若缺乏生活经验或表演技艺不佳,则无法精准塑造人物形象,影响戏剧表演效果。因此,戏剧演员应精准把控人物形象表演技巧,并懂得如何进行人物形象塑造,如此方能让观众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获得启迪,增强审美感知能力。基于此,本文从语言技巧、动作技巧、行腔技巧、交流技巧四方面分析了戏剧人物形象表演技巧,并从生活体验、表演技巧和舞台修养三方面分析了表演者如何塑造戏剧人物形象。

从整个戏剧表演流程来看,表演者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运用艺术表现力赋予舞台表演魅力,借助真情实感与高超的技艺完美塑造戏剧人物形象。戏剧演员在塑造人物形象时,应懂得结合生活体验剖析剧中人物形象,并利用各种表演技巧塑造人物形象,使观众在观看过程中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此外,表演者需关注技艺的提升,不断实现自我成长,提高表演水平,赋予戏剧表演艺术性,优化戏剧表演效果。

在表演实践中,表演者在掌握人物表演技巧的基础上,应给予人物形象塑造充分关注,确保能通过人物带动故事情节发展,体现戏剧的主题思想与核心内容,而这恰恰关乎观众对戏剧表演的评价。基于此,以下内容分析了戏剧表演与人物形象的关系,分析了表演者应该掌握何种人物形象表演技巧,以及如何进行人物形象塑造。

一、戏剧表演与人物形象关系

(一)戏剧表演体现人物特征

尽管戏剧表演人物塑造与生活息息相关,但戏剧中的人物性别、经历、性格等各有差异,致使同一部戏剧中的不同人物均有独特的性格特点。因此,戏剧表演中的人物形象各有不同。表演者只有充分抓住人物性格特点,方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特征。在表演前,表演者需做好充分准备,认真研究人物性格特点,从其生活经验或者剧情中人物设定入手,通过戏剧表演展现人物形象,体现人物性格。

(二)人物形象反映戏剧内容

表演者应结合剧情需要,传递戏剧思想情感、寓意宗旨,展示剧情中的人物生活状态。从表演实践来看,展现戏剧内容的常见方法即为人物形象塑造。表演者所塑造的不同人物形象均会有戏剧特定背景的影子。此外,演员可通过塑造人物形象将戏剧内容精髓展现给观众,顺利实现戏剧表演的根本目标。

(三)戏剧表演塑造人物形象

戏剧表演质量与表演者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息息相关。为精准塑造剧本中的人物形象,表演者要在舞台道具、灯光、环境等外在条件的支持下,采用多样化的表现手法进行人物形象的塑造。此外,表演者需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提高自身表演技能。

二、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表演技巧分析

(一)语言技巧:把控声音,关注声调变化,体现人物特征

在表演前,表演者需做好演出前的准备工作,精准分析剧中人物性格及心理特征,熟练掌握性格化语言,以便精准运用气息与声音,实现对人物形象的塑造。从语言要素来看,表演者需保证语言准确性与流畅性,达到引领观众,吸引观众的目的。为精准把控声音,表演者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方面,演员要合理把控声音,结合人物特点、心理特征、剧情需要,合理调整声音大小,确保观众能听清楚所要表达的内容。此外,表演者要结合剧中人物特征或特定表演场景,适度调整语言节奏与重音,使语言有轻重缓急之分。另一方面,表演者要精准把控声调变化。在戏剧表演过程中,表演者通过稳定把控声调变化,可赋予戏剧演出情感色彩。而改变语言声调有利于表演者精准地展示剧本情节及人物形象。例如,在演出过程中,表演者可通过升调方式表达疑问句,即从最低音调提升到最高音调,并在最高音调处结尾。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表演者需用平直调,即从头到尾的语调较为平稳,没有什么变化。

(二)动作技巧:善于观察与总结,赋予人物动作以生活气息

在进行戏剧表演时,表演者应使肢体动作与真实生活状态契合。表演者可实际观察与体验生活,了解剧中人物动作特点,并结合表演需要进行动作设计。表演动作只有与实际生活相契合,方能赋予戏剧表演真实性与生动性。为满足此项表演要求,表演者需不断积累生活经验,发挥想象力,为表演动作注入生活气息。如在日常生活中,表演者可多观察、多总结身边人的行为举止,分析不同行业人士动作特点,继而在表演时精确还原特定人物的动作行为,赋予表演感染力。

(三)行腔技巧:融合不同唱腔,展现人物性格与形象

行腔技巧多以舞台独唱形式体现出来。通过将两种特别唱腔融合,可将唱腔划分为常派唱腔与唱腔独特元素,帮助表演者较好地表达人物情感,呈现人物的思想动态。在实际表演过程中,板式变化是戏曲表演的常见表现,可精准演绎剧中人物想要传达的思想情感,这恰恰成为行腔的独特之处。因戏曲表演情境不同,所以声腔旋律与色彩调试形式呈现出差异性。表演者借助声腔可展现不同的作品以及人物形象,亦可提升自身的整体表演素养。此外,表演者可运用行腔技巧精准地传达人物情感,展示人物性格。

(四)交流技巧:善于沟通交流,与观众实现情感共鸣,赋予人物“生动性”

在戏剧表演过程中,演出现场并非一成不变,会涉及多个场景。表演者在表演实践中要善于观察与融入周围环境,与其他剧中人物进行沟通,这也是部分表演者易忽略的环节。例如,部分表演者未及时与观众进行适当的交流,导致无法与现场观众实现情感上的共鸣,或者无法带动观众情绪,启迪观众思考,影响演出效果。

三、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塑造对策

(一)注重积累生活体验

表演者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是演活人物与精准塑造人物形象的先决条件。从表演实践来看,虽然部分表演者的表演符合程式标准,但整个表演缺乏感染力与活力,无法带给观众视听上的审美感受。究其原因,表演者缺乏生活体验,致使表演过于程式化。表演者需认真揣摩剧情,了解剧中人物的经历、心理、性格、气质、思想等,体会人物所处环境以及情感变化,进而将人物活灵活现地呈现给观众,使观众动容。

表演者要做有心人,在日常生活中积累素材,观察生活,将观察体验所得与表演程式融通,赋予舞台表演活力。表演者只有用生活体验合理调整表演程式,才能让观众切实地体会到人物的真情实感。例如,有些表演者在表演哭或笑时,说停就停,程式化严重,给观众一种虚假的感觉。抑或者,部分表演者在了解戏的框架后,按部就班地表演,未投入相应的情感,致使表演过于机械。为了有效规避以上表演弊端,表演者需在每次表演前归零,像演新戏一样投入情感,运用生活经验与对生活的感悟进行“再体验”。

(二)具备良好的表演技巧

第一,表演者要懂得辩证看待艺术与生活。艺术高于生活,艺术是对生活的提炼。因此,生活中的东西并不能与艺术上的东西等同。若戏剧与生活一模一样,反而有可能体现不出艺术美。在表演中,表演者若将生活中的摇头晃脑、咧嘴等动作搬上舞台,则会让艺术表演失去艺术美感。艺术来源于生活,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要求演员要真,亦不可脱离生活,违背生活。总之,戏“真”,艺术真,演得“像”,也是艺术像。好的表演应融合艺术与生活,既要符合真实情境下的人物特征,也需要适度运用夸张手法,对人物进行艺术化处理。只有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表演者才能借助合理的表演技巧对人物进行塑造。

第二,表演者要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表演者拿到剧本后,在导演创作剧本的基础上,也需要结合自身体验以及对人物的分析与把控等,对剧本进行二度创作。表演者在深度研究剧本后,要反复推敲,理解剧中人物,确定表演主题,对人物形象进行深度加工与完善。在琢磨剧本的过程中,表演者要审视自己的每个想法、每次交流、每句台词、每个动作,判定表演元素是否源于生活,是否对生活进行了艺术化处理。此外,表演者要合理利用自身的艺术积累,力争实现融会贯通,即将积累的生活经验与艺术表现融入角色的言谈举止中。

第三,表演者要理顺剧本情理。表演者在具备较好艺术素养的基础上,应懂得运用自身积累的表演经验对剧本进行解读,并发表自身见解,确保剧本符合情理,领悟到剧本主题思想。表演者若缺乏生活积累或者必要的表演素养、表演知识与技能等,则演不活人物。反之,具备较高舞台修养的表演者则可以运用表演经验与生活感悟演活剧本,演活人物。

第四,表演者要会做戏。在戏剧表演中,表演者要具备会做戏的技巧,即艺术技巧。以小品表演为例,表演多被细化为动作与语言。动作又被细化为外部动作与内部动作。外部动作包含形体、肢体动作,内部动作多以心理活动呈现。在舞台表演中,表演者若只做外部动作,则会显得表演虚假。外部动作是人物内心情绪的外化。例如,人们悲伤时不会有蹦蹦跳跳的动作。因此,人物情绪不同,做出的动作也会不同。为了更好地体现形体动作,表演者需接受专业训练与实践,确保形体动作能结合剧情、人物情绪等一气呵成,不存在表演痕迹。舞台语言是经过艺术加工的语言,为了符合剧情需要,在部分表演时段,表演者需要小声说话,但又需保证观众听得到。此时,表演者就需对语言进行艺术加工,合理处理语言重音、停顿、语调。这对表演者艺术素养、技能技巧提出更高要求,要求表演者精准把控人物所要表达的思想情感,不可随意停顿,保证表演的生动性。

(三)具备较高的舞台修养

一是要传承传统优秀的表演技艺,即在接受传统演技的基础上,把老前辈留下来的表演程式传承下去,做到学好会用。二是要懂得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分析剧中人物的生活依据,赋予人物形象生活气息与鲜活性。三是在传承基础上求发展。表演者要富有创造性,可结合传统美学规律,创新表演程式。

(四)掌握好表演分寸

表演者可立足剧目,合理把控角色表演分寸,有效区分含蓄与奔放的界限。例如,在欣赏戏剧时,观众发现部分表演者表演太过,无法有效把控表演分寸,让人觉得不适,容易跳戏。因此,表演者需把控好表演分寸,可在演出前有序开展准备工作,充分解读剧目中人物情感,积极参与实战演练,防止在表演过程中手忙脚乱。此外,表演者需合理调整气息,结合角色心理活动、思想情感等,科学把控表演分寸,切勿矫揉造作,防止演出失去审美价值。

(五)分析剧中人物,了解人物情况

一是需细致剖析剧本与人物。表演者在全面分析与研究人物形象的基础上,可收集与人物形象相关的年龄、性别、身份、所处环境、经历、思想情感等各项信息。表演者通过整合信息,深入角色,可与角色实现交融,为塑造角色提供信息支撑。

二是可积极体验角色。通过体验角色,演员可在心中树立角色形象,深度理解角色特征,并与生活中的素材相融合,认真揣摩与表现内心活动,更好地展现人物形象。

三是进行角色形象演练。在演练过程中,表演者可进一步感知角色内心,并将感知到的内心与情感与自身生活体验相结合,实现与角色的深度交流,进而更好地表现角色形象特征。

综上所述,好的戏剧演员既需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也应熟知表演技巧,拥有良好的艺术素养与舞台修养,继而精准塑造人物形象,将人物以饱满、真实的形态呈现给观众,赋予舞台表演感染力,努力与观众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丰富观众的审美感知。

猜你喜欢

表演者人物形象戏剧
有趣的戏剧课
如何做好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
论近年来中国网络剧人物形象创新
戏剧“乌托邦”的狂欢
戏剧观赏的认知研究
辛弃疾田园词中的人物形象
巧用侧面描写,丰富人物形象
戏剧类
妙猜两数
2012年龙年网络春晚节目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