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使用“批注式阅读法”的几种策略
2023-03-23潘鑫
潘鑫
《乡土中国》是一部学术论著。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阅读这本书,我们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大体需要引导学生经历粗读、精读、研读这三个阶段。《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中指出,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学习体验,引导学生获得丰富的审美体验",帮助学生“学习运用评点方法,记录自己的感受和见解,不断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可见,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有必要引导学生使用“批注式阅读法”阅读整本书,使其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内涵。接下来,笔者就详细谈谈。
一、引导学生粗读《乡土中国》,勾画出其中的重要概念和主要观点
粗读就是“观其大略,不求甚解”地浏览整本书。我们可以带领学生浏览书籍的封面、版权页、作者简介,了解作者及其主要著作;浏览目录、前言、后记、内容摘要,大致了解整本书的主要内容;对书进行一目十行的扫描式阅读,大致了解书的结构;根据一定的目的或需要,跳读部分章节或段落,了解本书的内容体系,用5至10个关键词概括本书的内容;快速地通读全书,圈出各篇的核心概念,勾画出各篇的主要观点;用简洁的语言撰写内容梗概或提要,概括整本书的主要内容。
例如,学生可以勾画出书中重要的概念和观点,尝试用自己或文本中的语言解释“乡土社会”“乡土性”“土气”“不流动”“礼俗社会”“法理社会”“熟悉”“陌生”“愚”“面对面社群”“差序格局”“团体格局”“社会圈子”“横暴权力”“同意权力”“长老权力”“时势权力”等重要概念的意思;对各篇的逻辑结构、论证方式、论证语言、具体例子等有一个粗略的了解,了解这本书的编写体例以及十四篇文章之间的内在联系。
从整体上看,第一篇《乡土本色》是全书的总论。在文章中,作者提到中国基层社会的本质就是“乡土性”。其主要表现在:1.乡下人离不开泥土。乡下人主要通过种地来谋生,最明白土地的宝贵。2.乡下人具有“不流动性”。从人和空间的关系上说,乡下人必须与土地在一块儿,是不流动的。3.乡村生活具有“地方性”的特点。从人与人(村与村)的关系来看,因“聚村而居”而形成的乡村相对封闭,相对“孤立”。
《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篇从“愚”切入,从乡下人是否需要“文字”展开讨论,具体讨论了中国“乡土社会的本质”是“乡土性”,以及乡土社会文化经验的积累与传承问题。中国乡土社会是“熟悉”的社会,是“面对面的社群”。在乡土社会中,“不但文字是多余的,连语言都并不是传情达意的唯一象征体系”。在这样的社会,“语言足以传递各代际的经验”。“时间里没有阻隔,拉得十分紧,全部文化可以在亲子之间传授无缺”。
《差序格局》《系维着私人的道德》《家族》《男女有别》这四篇可以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这四篇文章是在讨论中国乡土社会的组织结构。其中的核心概念为“差序格局”。作者由此生發,从道德层面、家庭层面、家庭成员关系的层面来阐释“差序格局”的特征。
《血缘和地缘》《名实的分离》《从欲望到需要》可以归为一个“单元”。这三篇文章围绕“社会继替”与“社会变迁”展开,重点在论述社会变革的问题。中国乡土社会非常安定,缺乏变动,是“血缘社会”,“长幼之间发生了社会的差次,年长的对年幼的具有强制的权力”。
二、引导学生精读《乡土中国》,写下自己对文本的感悟和理解
“精读”就是咬文嚼字,深入细致地阅读整本书。具体来说,学生需要做到如下几点:
①仔细阅读,边阅读边写下自己的见解和感受。
②结合原文,勾画出重要的语句及段落。
③认真思考,对重要的概念及问题进行分析。
④学会质疑,标注出难以理解的句子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与老师、同学沟通交流。
⑤理清思路,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为文章划分结构层次。
⑥整合归纳,摘录关键词,利用思维导图整合文本中的重要信息。
⑦理清逻辑,了解作者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⑧鉴赏技巧,鉴赏文章中的写作手法,探究文章的风格特点。
⑨适时评价,用通俗的语言在文本的空白处写下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和评价。
以《长老统治》为例。
分析、归纳类的批注:
原文:回到我们的乡土社会来,在它的权力结构中,虽则有着不民主的横暴权力,也有着民主的同意权力,但是在这两者之外还有教化权力,后者既非民主又异于不民主的专制,是另有一工的。
批注:“长老统治”的特征是拥有“不民主”的横暴权利、“民主”的同意权力和两者之外的“教化权利”。
以《再论文字下乡》为例。
赏析类的批注:
原文:谁也不能剪断时间,像是一条水,没有刀割得断。
赏析:作者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时间比作流水,写出了时间的易逝和难以中断。正如《论语》中所说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时光就像河水一样日夜奔流,一去不复返了。
以《乡土本色》为例。
补充式的批注:
原文:我初次出国时,我的奶奶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后来,她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补充:这段文字让我想起了出国在外的游子,他们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回归祖国,比如台湾的一些老兵,他们会托一些能够回到大陆的人为自己带一点家乡的泥土。有的老兵在临终前还嘱托亲人将自己的骨灰带回故土。可见,故乡是每个游子心中真正的家。这种乡土情是无法被时间消磨干净的。
三、引导学生研读《乡土中国》,一边思考一边批注
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研读《乡土中国》,真正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在小组内交流与讨论,一边思考问题一边写下自己的观点。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研读作品,教师可以出示以下思考题:
①结合《文字下乡》《再论文字下乡》两篇文章的内容,你认为,从基层看,中国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原因是什么?
②原著的题目是“乡土中国”,第一篇文章的题目是“乡土本色”,开篇第一句是“从基层上看,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可见,“乡土性”是《乡土中国》中的核心概念。那么,什么是“乡土性”呢?
③作者从《礼记》《论语》《孟子》等文化典籍中选用了一些语句或语段。请你在阅读《乡土中国》的过程中将这些语句或语段勾画出来,然后摘抄到作业本上,并试着将这些文学翻译成现代汉语,分析其在书中分别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并适时在书中批注。
比如,针对第一个问题,有的学生提到:一个人在乡土社会中长大,家乡可以说是他这一生中最熟悉的地方了。他了解这里的人、这里的物。周围的人是他从出生起就认识的。身边没有陌生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非常亲密的。在这种社会里,人们不需要书面合同,大家都彼此了解,大多数时候只需要口头上的契约。乡下人不识字,不是愚,而是因为文字在乡土社会里是多余的。
正因为在乡土社会,大家是如此的熟悉,因此“文字”并不会在这里扎根。经验从上一辈传到下一辈,多采用的是口口相传的方式。这种口口相传在一个小的范围内作为信息传播的途径是非常有效的。此外,人们的生活方式是固定的,不需要文字来帮助记忆。
费孝通先生认为,在乡土社会,人们处于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大都是面对面交流的。乡土社会没有文字的另一个原因是圈子比较小,使得人们面对面沟通变得非常容易。乡土社会中没有用文字来帮助人们生活的需要。文字作为表情达意的交际工具,易受时间和空间的阻隔限制。因此,孤立的乡土社会根本不需要文字。人们有更直接、便捷的表情达意的工具,如“行话”“特殊语言”“眉目传情”“指石为证”等交际语言。
总之,“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整本书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帮助学生掌握“批注式阅读法”,让他们采用这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培养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
(作者单位:河北省枣强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