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分析
2023-03-23高燕
高 燕
(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山东 淄博,255095)
母乳喂养是国际母乳学会推荐的一种喂养方法,它既能促进新生儿的消化吸收,又能提高新生儿的免疫功能,是新生儿的理想食物。母乳不仅是新生儿的自然食物,对新生儿的生长有着独特的生理作用,其次哺乳还能增进母子间的关系,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大出血的发生,防止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等[1-2]。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导致部分新生儿出生之后,必须送到新生儿科进行特殊的治疗和照顾,导致母子之间的分离,产妇在分娩后,由于没有得到及时、高效的吸吮,导致泌乳时间延迟,产妇易焦虑、紧张,导致哺乳量减少,哺乳成功率降低[3-4]。为了让新生儿可成功得到初乳和返回妈妈怀抱的时候顺利哺乳,本研究选取2021年6月—2022年12月在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00例母婴分离产妇,分析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在促进母婴分离产妇母乳喂养中的应用价值,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在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100例母婴分离产妇,按照随机数表法分观察组为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初产妇37例,经产妇13例;年龄26~38岁,平均年龄(29.21±1.12)岁;顺产14例,剖宫产36例。对照组初产妇38例,经产妇12例;年龄26~37岁,平均年龄(29.25±1.06)岁;顺产15例,剖宫产35例。两组年龄、产次、分娩方式等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知情同意,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山东省淄博市妇幼保健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单胎,无任何妊娠并发症,无哺乳禁忌,胸部发育完全正常;②智力正常,依从性好,能配合治疗和随访。
排除标准:①精神异常者;②合并心理疾病者;③合并乳头严重凹陷、乳腺癌等疾病者;④吸毒、药物滥用者;⑤中途退出或资料缺少者。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健康教育、手法挤奶、对症护理及心理疏导等。常规给予产妇介绍自然分娩的优势和早期母乳喂养的重要性,并告知产妇如何按摩和热敷乳房,指导其加强产褥期卫生护理,预防产褥期感染的出现,对于有明显焦虑抑郁的产妇,需要多给予关怀和疏导。
观察组在给予产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按照“无缝隙护理”的概念与要求、整体护理的内涵、护理工作特点及产妇的住院需求,实施“无缝隙护理”的护理管理模式。建立护士无缝隙护理服务模型,制订护士岗位职责、行为规范、服务规范和工作流程,并对操作流程、服务流程、临床路径等进行量化,并制订持续、专业、主动、及时、方便、全方位、人性化、个性化的无缝隙护理服务的具体措施:(1)合理的床位分配,减少不良刺激。产妇与新生儿分开后,将其他产妇转移到非母婴同室病房,避免因新生儿啼哭或产妇在母乳喂养过程中受到的不良影响而想念自己的子女,可以有效地减少产妇的焦虑。(2)早期行乳房保健和指导。产后1 h对乳房进行按摩和揉捏乳头,起到类似婴儿吸吮的作用。产后第1天,负责护士对其进行2次乳房护理,并对产妇乳房进行热敷、按摩,手把手指导产妇自我护理。(3)开通新生儿远程探视。新生儿转入新生儿科后,因产妇对新生儿身体状况的担忧而影响其情绪。紧张、焦虑会引起中枢神经和内分泌腺体的调节,从而引起泌乳减少、产后出血等。因此,利用新生儿科5G床旁诊疗系统开通远程探视,产妇可通过手机视频了解新生儿状况,以减轻焦虑,预防产后抑郁和影响泌乳。(4)做好产妇家属的工作,争取产妇家属的支持。母婴分离的家庭一般更加偏于重视新生儿的情况而忽略了产妇的心理健康,因此引导家属采用正面的态度鼓励与开导产妇,精心照顾产妇起居,最大程度给予产妇心理支持。(5)多种教育方式结合,提高母乳喂养的效果。我国目前的“母婴同室”健康教育无论从内容还是方法上都是一成不变的。但是,由于母婴分离的特殊性,健康教育的方式也应该发生变化。①利用模具进行宣教。因无新生儿陪伴,产妇对一般口头宣教及书面宣教资料缺乏深刻印象,可藉由各类模具来强化宣教成效。使用新生儿模型,教会产妇正确的喂奶姿势、沐浴、穿衣等方法,并将新生儿模型放在产妇身边,以便随时进行训练和复习。②运用多媒体教学,使产妇印象更加深刻。录制科普视频如母乳喂养姿势、挤奶手法等公布在医院公众号,产妇可根据自己的了解来选择观看内容,以提高对母乳喂养的认识与了解。③建立母婴分离新妈妈交流群,定期推送母乳喂养、新生儿护理的方法、技巧及最新喂养指南。鼓励产妇及家庭成员参与微信交流,以了解到更多的护理方法和建议。(6)教导产妇和其家属正确管理母乳。告知母乳储存、冷藏、保鲜时间等,以保证母乳品质、保证母乳的营养成分、保证母乳不受污染。(7)出院后网约护士上门服务。出院后网约护士上门服务,为产妇提供后续护理,如果有问题可以随时进行网约和咨询。再次叮嘱产妇家属,在出院后要全力配合产妇哺乳,并评估、记录产妇的哺乳情况。
1.4 观察指标
①观察两组母婴分离初产妇乳汁分泌情况。泌乳始动时间、泌乳素水平、分娩后72 h不同时间段乳汁分泌量、乳房肿胀疼痛程度。泌乳始动时间:胎儿自母体娩出后至乳汁最初从乳房溢出的时间。泌乳素:空腹抽静脉血,采用垂体泌乳素(PRL)定量测定试剂盒测定泌乳素水平,正常值1.61~18.77 ng/mL。利用吸奶器或手法挤奶收集记录产后24 h、24~48 h、48~72 h不同时间段的泌乳量。乳房胀痛度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评估,总分0~10分,评分越高胀痛程度越严重。②观察母婴分离初产妇产后抑郁情况。干预结束时应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进行产后抑郁程度测定,包括10项内容,根据症状的严重度,每项内容分4级评分(0 、1、2、3分),10个项目分值的总和0~30分,总分相加≥13分者可诊断为产褥期抑郁症,得分越高症状越严重。
1.5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s,h)
表1 两组泌乳始动时间比较 (±s,h)
组别 例数 泌乳始动时间观察组 50 32.83±3.31对照组 50 20.83±1.31 t 23.836 P<0.001
2.2 两组分娩后72 h不同时间段乳汁分泌量、泌乳素水平比较
观察组产后72 h乳汁分泌量、泌乳素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产后72 h不同时间段乳汁分泌量、泌乳素水平比较(±s,mL)
表2 两组产后72 h不同时间段乳汁分泌量、泌乳素水平比较(±s,mL)
泌乳素水平(ng/mL)观察组 50 40.86±3.25 60.86±12.25139.86±18.25 18.19±3.26对照组 50 31.54±2.39 46.52±6.31 110.45±12.39 15.83±2.31 t 16.336 7.359 9.428 4.177 P<0.001 <0.001 <0.001 <0.001组别 例数 产后24 h泌乳量产后24~48 h泌乳量产后48~72 h泌乳量
2.3 两组乳房胀痛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观察组产后乳房胀痛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产后乳房胀痛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s,分)
表3 两组产后乳房胀痛度、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s,分)
组别 例数 乳房胀痛度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分观察组 50 3.43±0.29 11.43±1.29对照组 50 5.11±1.47 15.11±2.47 t 7.928 9.221 P<0.001 <0.001
3 讨论
3.1 母婴分离对母乳喂养的影响
哺乳是婴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方式,但新生儿因为刚脱离母体,抵抗力较差,很容易感染多种疾病,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而母乳喂养的新生儿病情恢复和生长发育状况都要比非母乳喂养的新生儿要好,因此要重视给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5-6]。母婴同室是指新生儿出生后与产妇同住一个房间持续24 h以上,有利于尽早进行母乳喂养[7]。但由于很多原因导致母婴分离,无法实现早期母乳喂养[8]。相关调查结果表明,分娩后立即进入监护病房的新生儿与正常新生儿相比,母乳喂养率明显下降,所以,母婴分离是导致产妇泌乳不足的主要因素[9-10]。另外,相关的调查数据也表明,产妇与新生儿分开对新生儿哺乳的影响并不只是暂时的,其影响效果可能会持续4个月,从而影响母乳喂养,主要是因为新生儿出生后没有及时进行母乳喂养、婴儿不适应母乳的味道等[11-12]。
3.2 无缝隙护理管理对促进母乳喂养和减轻产后抑郁的影响
本研究中,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两组产妇泌乳量、泌乳素水平、乳房胀痛度、产后抑郁程度均有明显改善,并且观察组改善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护理后观察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工作既是一种职业化的工作,也是一种充满了人性化的工作。护士对患者的照顾,既要照顾患者的身体,又要照顾好患者的心理,以保证他们的身心健康。患者对护士的评价,不仅是对护士工作状况的反映,也是对医院管理水平的反映,都会促使医务人员的自我提升,从而推动医院的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无缝隙护理管理是一种充满人性化的护理管理模式,其提出了一种从产妇住院分娩到出院的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护士对工作内容、工作要求、职责范围、工作流程等都明确的理解,才能在工作中顺利地完成工作,并能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产妇在母婴分离之前获得一定的知识支持,且在住院期间可以获得优质的护理服务,出院后持续给予健康指导,能提高产妇的满意度[13-14]。从本质上说,无缝隙护理管理工作是弥补目前护理工作存在的诸多缺陷和不足,其应用将成为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重大变革。无缝隙护理管理下,护理干预包括早期乳房护理、信息护理干预和产妇心理护理干预,各项措施落实,提高了产妇对母婴分离过程乳房护理和母乳喂养技巧的认知,从而有利于尽早泌乳和提高母乳喂养率[15-17]。在无缝隙护理管理下,健康教育和远程支持的多样化形式,有利于对母亲进行母乳喂养的健康教育和支持干预,可以促进乳汁的分泌,并就泌乳的启动知识、挤奶的次数和时间、乳汁的收集、保存和运输等进行指导,能明显提高泌乳量。另外,鼓励新手妈妈们进行交流,同时也可以带来有价值的资讯。家庭成员的帮助都能提高产妇对母乳喂养的信心,从而间接提高她们的泌乳量。所以,通过无缝隙护理管理,并鼓励产妇家属共同努力,可以提高哺乳质量[18-20]。
综上所述,对母婴分离产妇采取无缝隙护理管理模式能有效促进乳汁分泌,减轻乳房胀痛,减少产后抑郁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