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孩别怕

2023-03-23田静小北

检察风云 2023年5期
关键词:生活照跑步诈骗

文/田静 小北

结伴或组团夜跑,能提高夜跑的安全性 (图/视觉中国)

书名|《女孩别怕》

作者|田静 女孩别怕团队

出版|中信出版集团

女性夜跑安全指南

夜跑是很流行的运动方式,很多上班族都希望通过夜跑来锻炼身体,尤其在夏天,夜跑人数会与日俱增。很多女性想通过夜跑减肥,但又担心夜间安全问题。作为一个有4年夜跑经验的人,我和跑友们,一起整理出了这份夜跑安全指南,供大家参考。

跑前准备

▷穿带反光条的运动装

选择舒适、透气的运动装。晚上光线暗,服饰上最好带反光条,或佩戴LED小装饰,让路上的行人和司机能看到你。

▷手机随身带,贵重物品放家里

手机、紧急救助卡、小手电等,都是夜跑必备物品。大量现金或银行卡、首饰等贵重物品,夜跑时不建议随身携带。紧急救助卡上的信息应包括跑步者的姓名、血型、紧急联系人电话,还可以写出过敏史等医疗信息,这样万一在跑步中发生意外,可以方便他人第一时间进行救助。

▷规划几条路线,时不时更换

规划夜跑时,要选择熟悉的路线,有监控、路灯、人流为宜。学校操场、有人管理的公园都是较好的夜跑场所。在公路边跑步时,尽量避免路况复杂、车流较多较快的路线。记得要不定期换一换路线,不按套路出牌就不会让坏人有机会下手。

▷提前下载运动App,方便家人随时找到你

有些运动App不但能记录跑步数据,还能将跑步者的实时位置通过微信分享给家人朋友,方便家人随时了解跑步者的动态;万一发生危险,警方也能通过App分享的位置第一时间赶往现场。

▷结伴组团跑,保护好隐私

结伴或组团夜跑,能提高夜跑的安全性。可以在贴吧、微信、QQ群以及运动软件的约跑论坛里就近加入跑团,多个伴儿多份安心。不过,也要提防跑团中居心不良的人,不要轻易向陌生跑友透露个人信息。

警惕朋友圈照片被恶意盗用

结婚20年的林女士莫名其妙地“被征婚”了。林女士的先生下班回家后就冲她发火,细问才知道,是有朋友在相亲网站上看到了林女士的照片,个人资料一栏还写着“离异”。原来是林女士的个人信息和照片被盗用了。

有记者实测过,在不少相亲网站和App上,只要上传一张照片,再胡乱填上名字、职业和薪酬信息,就可以完成注册。不法之徒正是利用这些漏洞,先注册,再打着相亲的幌子实施诈骗。网络时代晒照片很普遍,盗用照片也同样普遍,而被盗取的照片除了被用于征婚诈骗,还常被用于其他的非法活动中。

有的骗子会用你的生活照在微博上做出一个“高仿的你”,再向你的微博好友“伸手要钱”。盗照片的案例屡屡被曝光,不禁让人好奇:不法分子是如何盗取照片的?难道是主动搜索某个人的微博,然后把照片一张张存下来吗?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调查了网上的生活照贩卖者。随着调查的深入,一条生活照贩卖的黑色产业链(以下简称“黑产”)也渐渐浮出水面。

很多人得知自己“被高仿”后都会感到意外:我不是明星也不是网红,怎么就被盯上了?不过,从骗子的角度来看,你的微博中有多少可以用于诈骗的素材才是他们真正关注的。真实又平常的生活照,就是假冒一个人最好的素材。

《女孩别怕》一书,以科普、访谈、社群交流等不同形式,为女孩提供安全方案、看待世界的新角度、自我成长的勇气,从而让女性远离恐惧。

生活照贩卖早已催生出了专业化的产业链,有卖家专门负责批量下载生活照,做成套图,打包出售,而下游的买家基于人物剧本,给照片的主人打造全方位的虚拟身份,实现营销引流或诈骗的目的。隶属《南方都市报》的“南都个人信息保护研究中心”,曾在文章中描述这一过程:黑产人员会伪装成一个虚拟的人物,在聊天过程中,发送套图里的生活照等给受害人,使对方以为自己是美女或帅哥。获取对方信任后,再通过各种手段进行诈骗,比如讨要红包、推荐股票、贩卖色情视频等。

为了塑造一个真实的美女形象,生活照贩卖商提供了一系列配套服务:

有的商家会提供图片、视频的编辑处理服务。无论图片什么来源,都可以抹去水印、编辑裁剪,甚至可以个性化定制。

有的商家出售的每张图片都标有参考日期和文案,方便客户用来发朋友圈。比如,某商家的套图中,在校学生和成熟女性配的文案就不同——前者比较软萌,后者则更高冷。

为了让角色更逼真,有的商家提供了变声软件。哪怕对方要求发语音、打电话、连麦,角色也可以一直演下去;哪怕是个“抠脚大汉”,照样可以发出迷死人的“女神音”。

为了充分模拟真人操作,那些黑市上最“高级”的玩家,手里还有一套成文的剧本。甘肃警方曾破获一起特大网络诈骗案,79 人的团伙,以“美女卖茶叶”为幌子,批量添加好友,诈骗总金额高达200 多万元。

另外,还有专门针对女性开办的男性账号,发一些“小鲜肉”照片,配上积极向上的文案,借此接近女性、诈取钱财。

不仅如此,这些预先设计好的剧本和台词可以借助群控系统,由计算机自动批量完成。

所谓群控系统,简单地说,就是通过一台群控设备控制无数台手机,同时和上百人聊天,发布上万条信息。有了它,只要在一台电脑上发出“查找附近的人”“添加好友”或“发出聊天问候”等指令,就可以让无数台手机执行操作。

虽然技术便利了生活,却也降低了犯罪成本。在这种花几块钱即可购买几千张生活照的网络环境里,我们的生活点滴几乎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

因此,事先避免生活照泄露很重要。在社交平台上发布涉及隐私和日常生活的照片要适度,还可以采取一些自我保护措施,比如给朋友圈分组、对陌生人不显示朋友圈、减少被添加好友的渠道等,以避免不法分子的恶意盗用。

(选摘:罗妞)

猜你喜欢

生活照跑步诈骗
做到七点跑步不伤膝
跑步穿什么
生活与“生活照”
趣图
趣图
带表跑步
合同诈骗
电信诈骗
擦亮双眼,谨防招生诈骗
跑步为何让人如此痴迷?跑了就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