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标准》背景下基于同一理论的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研究

2023-03-23童若瑜

英语教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译林英语教材课程标准

童若瑜

引言

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以通过电影、海报、歌曲和漫画等多模态话语获取信息,“看”这项技能显得日益重要。《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课程标准》)将“看”列为五种语言技能之一,指利用多模态语篇中的图形、表格、动画、符号及视频等理解意义的技能(教育部2020)。插图是插入文本中的装饰或视觉解释,其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视觉说服力的课程资源。作为英语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在提升学生“看”的能力方面起重要作用。

伯克(Burke)是新修辞学的代表人物,提出的同一理论主要包括“内容同一”,而“内容同一”又包括“同情同一”“对立同一”和“误同”。“同一”指对话的双方因为共同认可的事物,如物品、行为、价值观等而达成统一。“同情同一”指双方因为积极美好的事物而达成统一;“对立同一”指双方因为共同的对立面而达成统一;“误同”则指修辞者利用象征性的手段让观众想象成修辞者所描述的模样(Burke 1973)。

在我国中学英语教学中,教材中的插图往往未得到有效使用,更不用说探究插图背后的修辞手段。本研究拟基于伯克的同一理论,对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必修一、二、三册)教材中插图的修辞手段进行探究,以促进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对教材插图的理解和应用,为培养学生“看”的技能提供借鉴。

一、教材插图通过呈现积极、美好的事物达到“同情同一”

“同情”通常指对别人遭遇在感情上产生共鸣,从广义上说,它也包含同意和支持的意思。有些积极、美好的事物是人类所共同提倡的。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通过以下五种途径达到“同情同一”:采用中外文化插图,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采用共同价值观插图,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采用人文知识插图,开阔学生的视野;采用人际关系插图,引领学生构建社会纽带;采用体现良好生活方式插图,引领学生拥有健康人生。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的“同情同一”具体见表1:

表1: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的“同情同一”

(续表)

(一)通过展示中外文化习俗提升学生的文化意识

从表1不难发现,外国文化(如里约热内卢嘉年华)仍然是文化习俗插图的主体部分,占比为70.18%;本土文化仅占29.82%。

虽然学好一门外语需要接触大量相关文化知识,但在中国文化日益“走出去”的大背景下,培养学生在比较、鉴赏、批判和反思不同文化的过程中,开阔国际视野,增强文化认同和自信,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情感,真正成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教育部 2020),是每位教材编写者和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

(二)通过展示普适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普适价值观指全世界人民共同提倡的思维取向。在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中,在价值观方面,运动和健康(如图1,一个与健康生活方式有关的路标图)占26.23%,环境与动物保护(如手心中的一颗绿树)占11.48%,文化认同与自信(如舞狮)占22.95%,友谊与亲情(如图2,一张关于家庭的图片)占22.95%,良好品质与自我提升(如读书与锻炼)占16.39%。

图1:健康和锻炼的路标图

图 2:亲情

在课程思政发展的今天,很多教师认为,要想将其融入日常教学,就必须使用本土教材。其实,无论是西方的还是本土的英语教材,教师要做的都是探究语言背后所要传递的价值观,挖掘话语的思政元素,提高学生判断力和批判思维能力,让其Think ideologically-politically(黄国文 2020),而不是一味地“走极端”。

(三)通过展示人文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

人文知识包括名人(如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和艺术经典(如《阿甘正传》)、名胜古迹(如庞贝遗址)和著名事件。其中,名人占人文知识插图总数的38.46%,文学和艺术经典占46.15%,名胜古迹和著名事件所占比例相同,均为7.69%。

这些插图非常经典,贴近学生已有的认知,既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产生认同感,又能开阔其视野。然而,“名胜古迹”和“著名事件”这一类别的插图数量明显不足,建议结合单元主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场景和热点事件。例如,在讲授必修三Unit 4谈到科学家精神时,可将相关插图融入其中;在讲授必修二Unit 2“运动与健康”这一主题时,可将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相关插图融入。

(四)通过展示人际关系引领学生构建社会纽带

在人际关系插图中,主要表现为三种人际关系:同伴关系(如图3,两个印有“最好的朋友”的杯子)、家庭关系(如图4,父母为子女遮风挡雨)和其他关系。它们分别占人际关系插图总数的23.81%、42.86%和33.33%。

图3:同伴关系

图4:家庭关系

人处在社会环境中,需要靠一定的关系构建社会纽带。高中生正处在渴望参与社会时期,同时会遇到交友不慎、人际关系出现隔阂等问题。此类插图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交友观、亲情观和社会观,增强其社会参与度和角色认同感,为今后的人际交往和迈向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通过展示良好生活方式引领学生拥有健康人生

保持均衡的饮食和一定的锻炼是良好生活方式的两种主要方式。在良好生活方式插图中,31.25%是关于饮食(如均衡饮食)的,68.75%是关于锻炼(如一名女性正在跑步)的。

近年来,由于不合理的饮食和锻炼引发的事件比比皆是,而高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期,如何树立合理的饮食和锻炼的观念,对他们的学习乃至今后的成长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此类插图,学生不仅能够意识到科学饮食和运动的重要性,还能够采取必要的行动,规划符合自身实际情况的健康生活。

二、教材插图通过揭示消极、对立的事物达到“对立同一”

“对立”指大多数人厌恶的事物。这些在自然、社会和自身中都有体现。因此,本研究依据《课程标准》的三个主题语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我”,分析教材插图中蕴含的对立同一。含有消极对立事物的插图具有较强的视觉渲染力,能激发学生的是非观念,培养其思辨意识。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通过以下三种途径达到了“对立同一”:通过展示妨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通过展示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通过展示不良品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的“对立同一”具体见表2:

表2: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的“对立同一”

(一)通过展示妨碍可持续发展的行为提升学生的国际视野

在表现妨碍全球可持续发展行为的插图中,自然灾害(如图5,洪水)所占比例最高,为64.29%,环境污染(如图6,水污染)和狩猎动物(如动物皮毛)所占比例分别为28.57%和7.14%,而跟资源浪费有关的插图没有显现。

图 5:洪水

图6:水污染

可持续发展关系到人类未来的命运,除了上述四种行为外,类似战争、疫情、返贫等问题也会影响全球的可持续发展进程。由于在新媒体时代,学生可接触到的讯息纷繁复杂,如果能够在英语课堂和教材中加入高立意、高深度的话题插图,对提升国际视野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识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通过展示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有违社会道德的行为包括破坏公物、扰乱公共秩序等,这类插图通常在谈及社会公德、保护名胜古迹等主题时出现。由于三册必修教材中没有明显的插图表现类似的不文明行为,故此类插图的占比为0.00%。

《课程标准》强调了高中英语课程的首要目标即为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德”既包括个人品德,又包括社会公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或多或少见过、听过甚至制止过类似的行为,此类插图以反例呈现,能够更好地起到警示作用,促使其“照镜子、正衣冠”,树立正确的社会道德感和责任感,立志成为具有良好素质的社会公民。

(三)通过展示不良品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反思

不良品质通常指诸如贪婪、自私、冷漠等性格特征,这类插图通常在谈及人际交往、学习与生活等主题时出现。由于三册必修教材中没有明显的插图表现该类品质,故此类插图的占比为0.00%。

个人品德的培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点。在学习和生活中,学生可能存在欺骗、自私、冷漠等表现,若不及时加以教育,不仅有碍于自我提升,还会破坏整个社会的道德风气。通过呈现此类插图,能够使学生“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激发其向善、向美的品质。

三、教材插图通过虚拟象征手段达到“误同”

“误”的意思是“不准确的性质或状态”。然而,对于这一术语的翻译,学界有不同的意见。有学者认为应译为“误同”(鞠玉梅 2005),也有学者认为应译为“不准确同一”(邓志勇 2011)。本研究采用“误同”这一说法。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通过以下两种途径达到“误同”:通过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世界,提升学生的思辨意识;通过广告标语创生的虚幻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判断。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的“误同”具体见表3:

表3:译林版高中英语教材插图的“误同”

(一)通过信息技术营造的虚拟世界提升学生的思辨意识

信息技术主要包括互联网及其衍生出的科技手段。其中,互联网(如人们似乎因为社交媒体而站得很近)占此类插图总数的73.33%,而科技手段(如电影中使用的技术)占比为26.67%。

随着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产品和手段充斥着生活的各个角落,带给人们方便快捷的感受。然而,互联网真正让人们更加靠近彼此了吗?虚拟现实下所看到的场景是真的吗?通过对此类插图的学习,学生能更好地辨别真实生活与虚拟世界,提高思辨意识。

(二)通过广告标语创生的虚幻情感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判断

广告和标语本身就是一种具有说服性的活动,商家利用这种手段诱使顾客购买他们的商品。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中没有广告插图,只有2个标语(如图7,一个“起跑线”标志和远方的太阳,让人感觉自己将从起跑线出发奔向希望的未来),占100.00%。

图 7:标语

学生对广告和标语并不陌生,电视、手机、杂志甚至校园的宣传栏里都有它们的身影。学生可能由于广告诱人的宣传效果购买了本不需要的产品,也可能由于鼓舞人心的标语激发了内心昂扬的斗志。然而,这种感受是真实的吗?会持久吗?通过学习此类插图,学生能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避免盲目肯定和否定。

结语

运用同一理论分析教材插图,能更好地探究其背后的修辞效果,培养学生“真善美”的品质,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锻炼其思辨意识。教材编写者和教师应明确插图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认真学习与插图相关的理论,如视觉语法理论、多模态学习理论及修辞理论等。同时,平衡好各类插图之间的比例,设计和选取适合学情的插图进行教学。只有如此,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看”的技能,助力其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猜你喜欢

译林英语教材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多版本高中英语教材红色文化融入的比较研究
高中英语教材中的中国文化的配置研究及启示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国外优秀英语教材词汇和语法的布局、复现及练习方式
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
基于需求分析的高职高专护理英语教材编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