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的融入路径研究
——以译林版必修教材为例

2023-03-23

英语教师 2023年1期
关键词:译林中华课文

陈 固

引言

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近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新时代,走进人们的生活,不断为社会发展赋彩。2017年春节前夕,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2021年4月,中央宣传部正式印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十四五”重点项目规划》。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同科学社会主义价值观主张具有高度契合性。”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应有意识地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做到师生共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记忆、传承、创新、传播的过程。阅读教学是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主阵地。下面结合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教材探究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

(一)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

在与学生沟通、总结教学经验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对西方文化有较浓厚的兴趣,如部分学生习惯关注感恩节、圣诞节、万圣节等节日的日期和相关活动;部分学生对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传统美德、优秀人文精神等兴趣不足。其实,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其成就、影响举世罕见,在传承与发展过程中对其他国家也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张静、梁盛楠 2021)。学生应形成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在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的同时,全面、系统地挖掘与探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彩。阅读教学强调学生深度挖掘文本信息和内涵,展开辩证思考,在积累语言知识的同时认真探究文本中的人文元素。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使学生以正确的态度看待中外文化,强化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学习、传承、发展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二)让学生有效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近年来,很多西方国家的友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有很多学生会选择到西方国家研修学习、旅游等。学生应抓住中外交流的机遇,认真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知识分享给外国友人,让不同国家的文化进行交流,促进各国文化的发展(袁泉 2021)。然而,不同国家文化的交流离不开跨文化语言交际活动的开展,很多人在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时产生了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想法,即不了解如何使用准确的语言,在尊重他国文化的前提下介绍中国绘画、传统音乐、古典舞蹈、书简典籍等文化元素。教师可以通过在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助力学生避免遇到上述困境,即巧妙为其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使其自然探究如何用英语阐述自己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其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二、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一)文本讨论,向学生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

教师通过分析不同版本的高中英语教材发现,只有少部分课文直接介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多数课文中虽然蕴含一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但是需要学生进行深度挖掘。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为例,Reading和Extended reading部分的课文主题归纳如表1所示:

表1: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Reading和Extended reading部分的课文主题

通过分析这八篇课文,结合学生初步阅读课文后对课文的理解,发现很多学生难以感知所学课文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间的关联。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要适当与学生展开讨论,引导其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补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阅读教学自然结合。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 1 Back to school Reading板块课文Realizing your potential为例,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结合课文内容与学生展开深度研讨,巧妙补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例如,在学生分析课文中的“When you rise to the challenges,you will have the opportunity to acquire great knowledge and enjoy personal growth.”时,教师让其分享对这句话的理解。在学生提出“Challenges make me stronger.”“If we step away from challenges,we will not get better development.”等观点后,教师在肯定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儒家文化知识,即在总结环节分享孟子对逆境的看法:“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从而自然融入儒家文化,教导学生以积极的态度面对逆境和挑战。在完成课文讲解后,教师进一步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分享司马迁《报任安书》中的片段:“盖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并辅助学生学习其中的历史事件,从而在进一步证明“挑战和逆境可以激发潜能”这一论点的同时,让其意识到不怕困难、迎难而上、勇攀高峰等一直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倡导的精神品质。

这样,教师通过深挖课文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并巧妙组织师生对话,自然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使学生在深度解析语篇内涵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达成在阅读教学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目标。

(二)对比分析,引导学生理解文化差异

受历史和地域因素的影响,不同民族的文化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教师可以适当组织学生对比中外文化的差异,使其理解中外文化的差异(徐恒栩2019)。实践证明,教师在引导学生对比分析中外文化差异的过程中,既可以有效发展其跨文化意识,突出英语学科的特点,又可以让其在对比过程中深度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教师可以结合课文主题提出对比分析话题,并为学生提供对比分析材料和多个对比分析的方向。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3 Festivals and customs Extended reading板块课文A precious family dinner为例,课文细致介绍了春节相关活动。教师在补充春节相关文化知识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春节与圣诞节进行对比,使其在对比节日的过程中感知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为保障学生文化差异的系统性、深入性和细致性,教师补充阅读材料,并提供思考角度,如象征物、时间周期、表现形式等。这样,学生在对比分析象征物寓意的过程中发现,圣诞树这一圣诞节象征物代表伊甸园的乐园树,圣诞树上挂着的小甜饼、周边的蜡烛等都与其信仰相关,而中国春节中常见的金鸡、桃子、鱼等象征物分别代表吉祥、长寿、富余等对美好生活的期待;在对比分析时间周期的过程中发现,西方人庆祝圣诞节的活动多从圣诞节到新年,前后约一个星期;在我国,从腊八节开始便可以嗅到年味,直到正月十五结束,新年活动才画上句号;在对比分析表现形式的过程中发现,中西方的庆祝活动和庆祝饮食有所差异。这样,在对比春节与圣诞节的过程中,学生自然地感知历史影响、文化信仰、生活习惯等因素对节日文化的影响,并在对比分析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对春节文化的理解和感悟,体会自古以来人们对春节的重视,增强文化自信。需要注意的是,在引导学生参与对比分析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避免其养成完全依赖汉语思维和中文表达的习惯,鼓励其探索如何使用英语恰当、准确地表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例如,在讨论“鱼”这一象征物时,学生不知道如何准确使用英语表达“年年有余”的寓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介绍不同的英译方式,如“abundance”“Having more than need every year.”“nian nian you yu(meaning every year there is leftover)”等,并鼓励学生分析不同翻译方式的妙处。这一过程可以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春节的探究深度,提升中西方文化对比的效果。

这样,很多学生能够正确看待中西方文化,在体会西方节日文化内涵的同时,不忘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尊重并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三)读后拓展,引导学生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在传统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很多教师非常注重语言知识的传递和阅读技巧的讲解,导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深度不够、广度不足(张北平2020)。为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适当组织读后拓展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一步思考,广泛搜集并深度分析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感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在读后拓展环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课文内容和主题,自选拓展探究方向,深度参与读后拓展活动。活动模型如下图所示:

读后拓展活动模型

需要注意的是,读后拓展活动四个环节需要形成闭环,即当学生完成第一阶段的探究任务并形成结果后,可能会发现新的问题,从而开展第二阶段的拓展探究活动。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 Be sporty,be healthy Extended reading板块课文Finding a balance:my tai chi experience为例,在完成基础教学任务后,教师鼓励学生重新阅读课文,提出自己感兴趣的拓展探究角度。在调查学生兴趣的过程中,教师得出如表2所示的探究问题:

表2: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二Unit 2课文Finding a balance:my tai chi experience拓展探究角度

教师将归纳的探究角度以表格的形式呈现给学生,鼓励其结合感兴趣的拓展角度与同学成立拓展探究小组,参与读后拓展活动。这样,学生自由地开展课文深度探究活动,并在探究过程中不断通过分析、合作、总结获取新知识,发现新问题,提升拓展探究的深度和广度,最终从太极文化探究拓展到中华传统武术文化探究,并延伸到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相关问题的思考活动中。

(四)线上教学,拓宽学生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平台

随着互联网和现代教育的发展,很多教师形成了一定的线上教学能力(罗建军 2021)。适当开展线上教学活动,有助于学生获取更多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机会,在阅读教学中进一步强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深度。教师可以适当结合单元话题补充课外阅读资源并组织教学活动,也可以进一步延展课内语篇教学活动,让学生适当分享读后拓展活动中的探究成果。

以译林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 4 Scientists who changed the world为例,在完成单元教学活动后,教师组织线上补充课外阅读教学,搜集袁隆平、屠呦呦等自然科学领域伟大人物的故事并将其改编为符合学生阅读水平的语篇,组织其参与线上学习活动。为保障线上教学质量,让学生享受线上学习的过程,保持深度思考的动机,教师提供多个语篇,鼓励学生找出最感兴趣的1—2个语篇,有选择地参与线上学习活动。同时,教师联合本校或外校的英语教师,分别负责不同文章的讲解。这样,既降低了教师的线上教学备课难度,又实现了不同教师群策群力,共同参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工作的目标。这样,通过组织线上教学,学生阅读与袁隆平“在高产杂交水稻穗下乘凉”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两个梦相关语篇时进一步强化对“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扶危济困”等中华传统美德的理解;在阅读中药相关文章的过程中体会中医的魅力。此外,在线上教学期间,教师鼓励学生分享单元学习过程中的拓展研究成果,进一步强化他们参与线上学习活动的意愿,如在教学中药相关补充文章时,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拓展研究的成果。

结语

简言之,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让学生通过课堂阅读活动在积累语言知识、提升阅读理解能力的同时习得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知识,并将其与西方文化进行对比,感知课文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通过拓展探究、线上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参与课外阅读活动,提升其阅读的深度和广度,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入效果。长此以往,通过有效的课内外阅读教学活动,可以有效促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提升其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

猜你喜欢

译林中华课文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基于学习活动观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以译林版《英语》必修第三册Unit 1 “The Amazon Rainforest: a Natural Treasure”为例
背课文的小偷
Satiric Art in Gulliver’s Travels
An Analysis of "The Open Boat"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Naturalism
On the Images of Araby and Their Symbolic Meaning
A Study of the Feminism in Mary Shelly`s Frankenstein
背课文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