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企业财务核算中的业财融合分析
2023-03-23贾磊
贾磊
山西长治经坊煤业有限公司
作为传统能源产业的核心与支柱,煤炭企业不仅起步时间早、发展历程久远,且管理体系也较早实现了配套化发展。其中,财务核算工作早已形成了相对成熟的机制与模式,也在企业漫长发展历程中发挥了显而易见的重要作用。然而,随着外部环境急剧变化,社会经济整体增速有所放缓,诸多因素导致企业财务核算传统模式难以适应快速变化的客观环境。在市场不确定性与日俱增的宏观背景下,企业财务核算亟待加紧转型升级。而业财融合正在成为解决财务核算管理痛点与堵点的突破口。
一、企业财务核算中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
(一)提升财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
一段时间以来,有关某些企业财务数据造假的新闻屡屡见诸各类媒体报道的头版头条。尽管导致数据造假的原因多种多样,但由财务数据失真、失实引发的造假危机应是数据造假最主要也最常见的情况之一。企业之所以出现财务数据失真或失实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财务核算过程中缺乏全面性、整体性。特别是当部分业务项目发展未严格遵循财务核算要求,或业务数据汇总不及时等情况下,企业财务核算必然出现不同程度的虚假性问题。
因此,从避免财务核算失真、失实的角度讲,企业财务核算中加快业财融合的重要意义之一就是提升财务信息真实性、可靠性。换言之,业财融合发展就是基于业务与财务从制度到模式的融合实现对数据的全面覆盖,同时确保财务核算始终与业务发展保持同步。在此基础上,企业财务核算及其各项管理工作才能面面俱到,进而确保财务信息及其各项核算结果始终真实可靠。
(二)提升内控监督的系统性与规范化
企业财务核算管理不仅是为得益相关方面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与报表,还包括对资金、物资、信息等各种控制与监督。然而,传统模式下,企业财务核算普遍存在事后管理有余,而事前与事中管理不足的问题,这必然造成财务核算监督不力、管控失灵的风险隐患。而这也是业财相互分离的管理格局在根本上的缺陷与弊端。
企业财务核算加快业财融合的又一重要意义,就是提升内控监督的系统性与规范化。即,业财融合管理是将业务发展始终置于财务核算监管之下最行之有效的机制与模式。融合发展意味着业务与财务彼此互联互通,各种数据信息随时保持紧密联系。一旦财务核算中发现业务项目脱离了原定规划方案,财务核算便可及时预警、提示。当这种监督控制成为常态化,企业业务发展便能始终处于缜密的财务监管体系下,也能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系统和规范的内部控制。
二、企业财务核算中业财融合的常见问题
(一)局部性、分散化问题长期存在
受到传统管理思想限制,部分企业长期存在业务与财务管理相互割裂、各自为政的显著问题,由此导致企业财务核算中业财融合局部性、分散化问题长期存在。
一方面,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在机构设置上的不同会在客观上产生割裂问题。但在另一方面,更为关键的则是业务部门生产经营目标与财务核算管理目的之间存在根本性差异。具体而言,业务部门发展生产、扩大经营的目的在于更多获利。这会促使部门及其成员热对风险隐患的敏感度下降。相反,财务部门历来重视资金、资产安全管理,对于风险的高度警惕往往促使财务核算调低收益预期。如此,业务与财务极易在管理实践中出现意见不统一的矛盾冲突。
(二)粗放化、随意化现象屡禁不止
除了局部与分散化问题,传统模式下企业财务核算粗放化、随意化现象屡禁不止,这也是阻碍业财融合的重要因素。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一段时期里,企业生产经营的外部环境相对良好,即便财务核算相对缺乏精确性、精准性,企业仍然可以通过快速扩张、大幅拓展市场份额得到弥补。这在很大程度上掩盖了陈旧落后管理方式的局限性,也会导致财务核算停留在简单、刻板的初级化发展层面。久而久之,企业财务核算粗放、随意的模式逐渐固定,无论是管理思想还是工作实践均形成了难以突破的套路。一旦外部环境恶化,来自于市场的竞争冲击严峻之际,企业业财不相融的弊端便迅速暴露。而粗放与随意的管理更加阻碍了企业财务核算提质增效。这也成为新时期企业财务核算格外需要加快业财融合的现实背景之一。
三、企业财务核算中业财融合的主要途径
(一)提高认识水平,强化制度供给
企业财务核算实现业财融合存在不同程度的客观障碍。一方面,传统模式下财务核算通常只涉及与财务信息直接相关的数据,这会在制度设计、工作形式等各方面产生规则设计不兼容等问题。因此推动业财融合将在顶层设计、制度供给等核心环节存在不少盲区或空白点,也必然会因此造成各种各样的缺失或困境。
另一方面,业务发展与财务管理在根本目标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业务发展倾向于对外扩张,也就是积极争取市场份额,以促进收益和利润快速增长。这会在管理思想及实践层面侧重于高风险带来的高收益,也就是更具冒险精神。然而,财务管理关注的焦点更多集中在资金、资产的安全性,也就是最大限度防范和控制风险。换言之,财务管理本质上具有极高的风险特点,一切管理措施均围绕降低风险、减轻隐患损害而展开。
可见,业务发展与财务管理在探索融合发展进程中其实存在不少相对、相悖之处。这也会使企业财务核算实现业财融合遭遇大量难以预料的冲突与矛盾。因此,企业财务核算实现业财融合首先需要打破长期以来固化、僵化的思维定势。尤其是企业领导和决策层更加需要转变忽视财务管理、轻视业财融合的落后观念。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针对业财融合发展加快完善顶层设计、强化制度供给。
比如针对业财融合发展制定适应业务与财务实现统一核算的管理标准。一方面,应就现有财务核算管理中的机制、形式、内容等予以扩展,使有关财务管理的措施与要求同样能够适用于业务管理。另一方面,应对现有业务发展的各项标准、制度等进行可用于财务核算的适应性转化,也就是参照财务管理标准将业务数据的规格、类别等进行优化调整,从而使业务数据能够直接用于财务核算管理。
又如,进一步细化标准体系,尽快构建一套全面覆盖业务与财务的精细化标准体系。一方面,高度精细化的标准体系是确保业财融合精准性、精确性发展的根本前提。只有尽快构建足够精准、细致的标准体系,企业财务核算才能形成一张横到边、纵到底的管控网络,才能防止似是而非、模棱两可等问题。换言之,高度精细化的标准体系是形成一一对应关系的先决条件。这将从根本上奠定更加扎实的业财融合发展基础。
另一方面,细化标准体系是防范管理盲区的根本抓手。业财融合是企业探索科学管理的创新之举,通常不具备现成的模板或参照物,只能“摸着石头过河”。这种不确定性会在更大程度上潜藏管理盲区或空白点,进而导致业财融合发展缺乏针对性、可靠性、有效性。企业必须竭尽所能细化标准体系建设。只有在标准设计的起始点做好源头控制,业财融合才能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品质与效率。
(二)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模式
业务与财务相融合不仅是两个部门或分支机构间简单合二为一,更是业务数据、财务信息的集中、融合。随着企业不断发展壮大,财务核算管理面临的数据体量本就持续扩大,一旦叠加业务数据,企业财务核算势必需要处理远远超过原有工作能力的海量数据。因此,企业加快业财融合还需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模式,只有构建全面覆盖的信息化管理体系、通过机器换人的方式解放管理人员的双手与大脑才是应对业财数据大爆发的根本路径。
考虑到企业发展规模、成长阶段等各不相同,在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过程中也需立足企业实际、因地制宜形成更具个性化、特色化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与模式。
比如,对规模较大、实力较强、业务与财务数据体量庞大的企业而言,构建数据共享中心是实现业财融合最直接、最有效的信息化管理机制与模式。从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分别抽调骨干力量组建起数据共享中心,将企业从业务到财务在内各类数据完全汇聚于此,由共享中心负责处理从业务到财务的所有信息。
作为完全独立的管理机构,数据共享中心可以将原本分散的数据汇集在一处,无论是业务数据还是财务数据都可在此实现统一分析、整体研究。这将从根本上解决长期以来业务与财务部门之间相互割裂、数据信息彼此阻隔的重大问题。同时,数据共享中心的建设也能在最大程度上实现各种数据与信息的集中式、集约化管理。这不仅可在最大限度提高业财融合管理的专业性、权威性,也能从根本上杜绝各种人为干扰因素的负面影响。特别是对其中存在利益纠葛的部门或人员而言,单独设置的数据共享中心是阻隔人情关系或暗箱操作最直接也最有效的屏障。
又如,对中小企业而言,完善信息化管理模式不妨从打通业务与财务两个平台数据传输着手。即,首先转换业务与财务平台的数据传输标准、格式、机制,确保业务数据与财务数据能够在两个平台之间顺畅传输。其次,将业务与财务平台有机整合,无论是以业务平台覆盖财务平台还是用财务平台叠加业务平台,此信息化平台都需要既涵盖业务与财务的所有数据,又能满足从业务到财务的所有管理项目和内容。
在此基础上,随着企业逐步发展成熟,一个统一的平台可以从自动收集整理业务与财务数据开始,循序渐进地发展成为自动核算、智能分析直至完成基础报表的完整体系。而管理人员可以借助系统提供的分析报告掌握业务与财务数据实时变化情况,进而为企业不同阶段发展提供更具建设性的规划建议。
(三)重视人才培养,强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
无论是发展业务还是进行财务核算,业财管理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管理实践操作。而当企业财务核算发展到业财整合的更高阶段,专业人才队伍中愈发需要更多足以跨专业和跨领域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企业财务核算加快业财融合进程中,重视人才培养,强化复合型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比如,在企业数据共享中心增设人才培训中心。针对业财融合发展的现实需要,企业可在数据共享中心选择理论知识全面、实践技能过硬的优秀人才进行重点培养。具体而言就是对业务人员开展有关财务核算的基础知识与实践技术教育,而对财务人员全面普及业务基础知识,并分阶段或结合项目任务进行实践技能培训等。
有需要且有条件的企业也可以尝试以老带新的人才培养方式。即,从中层或高层管理人员中挑选具备跨专业能力的管理者,由其参与业财融合的人才培养工作。该管理人员既可以同时兼任培训导师一职,也可与人力资源部门协作挑选具有跨专业潜质的管理骨干,由其进行重点培训。
至于中小企业也可面向社会公开招聘,通过更加市场化的人才选拔程序,企业可以更加直观地聘用胜任业财融合领导岗位的优秀人才。这些优秀人才将成为企业夯实人才基础、壮大复合型人才队伍的星星之火。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核算中的业财融合是在探索科学管理进程中的创新发展路径。业财融合不仅是业务发展与财务管理在技术层面破除数据与信息的阻隔,也是在促进业务部门与财务部门的协作与协同。因此,业财融合管理才能帮助企业财务核算实现更为整体性、全局化的管理。不仅如此,业财融合是解决长期以来财务管理失真、监督失灵等问题的最强抓手,因而在更大程度上具有防范和化解潜在风险隐患的积极作用。然而,从更为长远的战略视角看,企业财务核算加快业财融合还是在促进制度与思想、理论与实践的深度融合。即,基于业财融合有利于企业财务管理突破单一化、局部性、滞后性等痼疾。这不仅有助于企业财务管理实现三流合一并构建全面覆盖的立体模式,而且有利于大幅提高管理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在此基础上,企业财务核算更有机会和条件深入战略决策环节,进而为提高企业宏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可靠性建言献策。这既是新时期企业财务核算加快业财融合的根本路径,也是新形势下企业基于业财融合促进财务管理全面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