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理论渊源、探索历程和未来展望

2023-03-23张慧莹

天府新论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国式动力现代化

张慧莹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探索历程中,始终存在着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驱动力量。探究社会发展动力之源,不单单是历史唯物主义研究的重要问题,也直接关系到中国式现代化的目标实现。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1)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因此,聚焦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个中心任务,对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追根溯源,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的理论渊源

虽然马克思、恩格斯并没有明确提出“现代化”这一概念,但是在其著述中包含着许多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设想,以及对将来要达到的社会状态基本特征的描述。 《共产党宣言》一书,在资产阶级、工人阶级、生产关系等词语前面都加上了“现代”一词,“现代资产阶级社会” “现代工业”的使用都体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发展进程的前瞻性。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实现条件的论述

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提出“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6页。,认为人们在实践活动中形成的生产关系和交往方式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预测未来社会要达到“现代”的状态必须具备几个基本条件。首先,极大发展的生产力和由此导致的交往方式的巨大变革,这两个方面是实现现代化的基本前提和根本推动力量。“生产的不断变革,一切社会状况不停的动荡,永远的不安定和变动,这就是资产阶级时代不同于过去一切时代的地方。”(3)②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第87-88页,第276页,第187页。唯物史观认为,生产力和交往形式的辩证运动与社会发展和变革息息相关,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极大变革也是实现社会迈向更加繁荣和进步阶段的关键性要素。生产力的发展是导致社会面貌焕然一新的根本性因素,也是联系和影响社会各方面关系的纽带。其次,市民社会的逐步发育和健全是现代化进程的重要议题。发端于欧洲国家的工业革命促使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市民社会逐渐崛起和成熟,加速推动了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马克思、恩格斯提出, “在过去一切历史阶段上受生产力制约同时又制约生产力的交往形式,就是市民社会……这个市民社会是全部历史的真正发源地和舞台”(4)②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第87-88页,第276页,第187页。。马克思、恩格斯描述的市民社会与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并且会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导致上层建筑的变革。在市场经济的发展基础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开始分离,物质生产、交换和消费等活动逐渐摆脱了政治国家的干预和控制,最终市民社会成为独立于政治国家的现实存在。实现市民社会中经济、政治、文化等各结构要素的发展和完善,也是推动现代化的基本要求。此外,实现“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人民出版社,1979年,第104页。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发展前提必须使个人摆脱对土地和他人的人身依附,从各种现实关系的束缚中挣脱出来,实现个体独立性。但是,这种“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具体表现为对机器、货币等的依赖。随着手工生产转变为大机器生产,在生产效率提高的同时,工人逐渐对机器产生了依赖性。此外,在商品经济条件下,生产不再是以满足个人需要为目的,而是为了实现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从而使得人们的一切活动表现为对货币的依赖性。但是,这种有条件的独立性也为实现人的自由和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是现代化社会中人的存在形式的基本特点。最后,文明的世界性是现代化社会的另一重要特征。“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6)②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第87-88页,第276页,第187页。。马克思、恩格斯突破了狭隘的地区限制,对人类历史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合理的预测。虽然并没有明确提出“全球化”这一概念,但也初步体现了他们的全球观念和科学的世界历史观。

(二)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现代化的动力思想

推动现代化的动力因素并不是单一、不变的,而是需要协调、统一多个方面的复杂影响作用。马克思、恩格斯的历史唯物主义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矛盾、发展规律和未来社会的发展趋势,并注意到影响社会发展的内部客观动因,对现代化的动力思想做出了系统性概括。

首先,人作为现实存在的主体,其利益和需要是现代化动力系统的根本起点,也是推动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的原动力。马克思提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7)②④⑤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75页,第87-88页,第276页,第187页。。恩格斯的观点也是“革命的开始和进行将是为了利益,而不是为了原则,只有利益能够发展成为原则”(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411页。。人的需要和利益满足必须依赖于实践活动,人类的整个历史演进就是在适应和改造变化的环境中不断获得需要满足的过程。人的需要是多元化、不断变化发展的,前一个需要的满足会滋生出新的需要,在需要不断被满足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向前发展。需要的更高层次是以获取利益为目的,不同个人、群体乃至整个国家在争取多样化利益的过程中会产生矛盾和对立,从而在互相竞争和彼此互动中推动社会进步。其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两对社会基本矛盾是推动现代化的基本动力。这两对矛盾贯穿人类社会始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将会从“适合”到“不适合”,“那时社会革命的时代就到来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全部庞大的上层建筑也或慢或快地发生变革”(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2-33页。。这样生产力的变化要求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等社会的各个方面做出调整和变化,于是在矛盾的不断变化和解决的过程中,推动社会向更高阶段变革和发展。此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辩证运动是现代化发展的根本动力。马克思曾指出, “一切历史冲突都根源于生产力和交往形式之间的矛盾”(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5页。,生产力发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根源,也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志。在现代化的推进过程中,要把握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规律,制定合理的制度和规则,不断创新发展理论和发展路线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需要。另外,在社会动荡期,不同阶级为了争取自身利益最大化而产生阶级对立和冲突,引发的阶级斗争直接促进社会形态的改变。在现代化的发展过程中,阶级斗争逐渐趋于缓和,改革作为直接动力推动社会内部各要素的调整和改善。最后,马克思、恩格斯还看到了科学技术在现代化发展中的杠杆作用,意识到科学技术对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强大力量。总之,现代化的动力系统中包含着多个方面的、错综复杂的力量关系,动力系统中的各个要素并不是彼此割裂的,而是彼此联系、相互影响的,在各部分力量的合力作用下推动社会现代化进程。

二、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制的探索历程

(一)近代中国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历史考察

近代中国社会的现代化探索先后经历了技术、制度和文化的曲折历程,其社会发展是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协同作用、互相影响的结果。从经济动力来说,近代落后的中国经济发展深受帝国主义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钳制和压迫。鸦片的流入和清政府的不断妥协,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政府债台高筑,尤其是两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的一再投降,使西方国家控制了中国经济发展命脉。但是,在这一阶段,从洋务派、维新派到资产阶级革命派,中国的各个阶层都在探索中国的发展出路,一定程度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萌芽和发展。所以,近代中国的经济发展整体表现为以自然经济为主的封建生产方式和受西方国家影响的资本主义新生产方式之间的矛盾运动,这两方面彼此交织、此消彼长,成为近代中国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从政治动力来说,鸦片战争惊醒了近代中国统治阶级的“天朝”美梦,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深陷列强侵略、民族衰微的历史漩涡,争取民族独立成为推动现代化的核心任务。近代社会发生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如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以及近代中国在战场上的惨败,都增加了社会推动政治制度变革的迫切性。中国社会在列强控制和军阀混战下进行着艰难的现代化进程,试图学习其他国家的政治体制来完成重建现代化国家这一中心任务。从思想文化动力来看,马克思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两者融合为强大的思想武器,成为中国社会现代化的坚韧动力。近代先进的知识分子扛起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反抗封建主义,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而且,民族认同感和爱国主义作为中华民族最持久、最深层的精神力量,始终推动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献身救国救民道路,承担起为民族谋复兴的光荣使命。

(二)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动力选择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面临着选择一条什么样的国家发展道路的问题。从1949年至1978年改革开放前后,受当时的社会历史条件和我国的特殊国情影响,这一阶段主要以学习苏联式的社会主义为主,在挫折与摸索中逐渐推进中国的现代化进程。苏联式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种高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模式,具体表现在政治上过于强调党内领导的集权模式,经济上重点发展重工业、军用工业的部门管理体制。由于受当时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制约,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容易产生照搬苏联现代化经验的做法。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我国初步建立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也与此阶段重点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型国家战略相适应。就其社会各个方面在现代化进程中的作用来看,其动力发挥也各有侧重。从宏观与微观层面来说,国家方面的动力得到发挥,民间动力受到严重制约。国家方面的全面控制、宏观调控作用充分发挥,最大程度地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制度优势,但是市场的自发调节、资源的自由流动被严重限制。从个体与集体层面来看,以农村公社为代表的集体化的生产方式严重遏制了个体的利益驱动力,不利于长远的动力发挥。而且,由于长期的政治运动,科学技术作为现代化的动力杠杆被暂时搁置。在这一时期,虽然整体上采用了苏联建设社会主义的发展模式,但是《论十大关系》的发表也标志着自主探索中国道路的开始。总之,在这个历史阶段,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受到了严重的挫折,但也为后续社会主义建设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三)中国式现代化动力机制的发展阶段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现代化发展开始逐步迈向自主探索的崭新阶段,走出了一条中国式现代化发展道路。推动现代化的发展动力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动力源各有特点。

从1978年至1991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动力的调动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彻底纠正了过去过分强调阶级斗争的意识形态束缚,做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决策,全社会迎来了思想的大解放。面对国内落后的社会发展和人民温饱尚未得到满足的现实,这就需要先调动推进社会现代化的各种动力因素。首先,将改革作为调动社会发展动力的根本方式,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11)《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370页。,通过改革冲破原来平均主义的分配方式,调动社会的生产积极性和调整计划经济时期资源的过度浪费现象。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制度内部的自我调整和完善形式,旨在变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破除过去僵化的体制机制束缚,充分激活现代化的发展动力。其次,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作为动力调动阶段的思想基础。过去较长时间“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政治运动,使党和国家深陷“左倾”的社会结构和思维观念,严重抑制了现代化发展的活力与动力,延误了我国的现代化进程。以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为开端,全党逐渐确立解放思想、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标准和行为准则,将理论、方针、政策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实际相结合,从而逐步将思想解放的精神动力转化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物质基础。最后,明确主要矛盾并将其作为动力调动的方向和目标。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提出, “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选读》(上),人民出版社,1987年,第528页。,所以改变落后的社会生产的现实是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由此,将解决主要矛盾作为战略目标和重要任务,调动一切社会力量和动力因素提高社会生产力,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实现物质生产和人民利益的统一。

从1992年至2012年,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动力的初步整合时期。这一阶段,结合新的外部环境特征和我国的发展实际,改革持续向纵深推进,现代化的发展动力也在不断整合和提升。其一,明确市场的作用。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13)《江泽民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529页。,遵循市场的发展规律,将社会主义和市场经济逐步结合,使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转化为市场的推动力。而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不断完善和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效率不断得到提高,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不竭动力。其二,国家宏观调控体系的初步形成与发展。市场作为一种利益驱动式的经济手段,在生产、交换和分配等环节具有盲目性和趋利性,所以需要发挥国家的宏观调控作用来保障现代化动力的持续和有效发展。此外,随着21世纪初我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获得更加开放、多元的市场以及宏观治理环境,有益于政府经济管理和国家治理理念的不断创新和完善。其三,所有制结构的逐渐确立。党的十五大明确提出,“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14)《十五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人民出版社,2003年,第2273页。,打破公有制和非公有制对立的经济格局,为各种经济主体的公平有序、蓬勃发展创造了崭新的局面。同时,不断探索和创新公有制的实现方式,发挥微观经济主体的力量,重视和保障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各类经济形式的活力作用。其四,社会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关系民生福祉、人民幸福,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息息相关。改革开放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国家财政对社会保障的投入力度,加快建立并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社会保障体系。我国现代化发展依靠市场拉动力,有效发挥微观活力和宏观调控力,并以社会保障力作为后方支撑,达到现代化动力的初步整合。

2012年至今,是我国现代化发展动力的提升突破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涌现出了一系列新情况、新问题。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15)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新特征的高度概括和新的定位,也包含着对现代化发展动力的深度凝练。首先,人口规模巨大既是现代化发展的现实国情,又为现代化注入了不可替代的人才优势。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既要充分利用人口红利以及规模可观的市场需求,发挥国内市场的巨大潜力,又要以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的现代化以及全面发展为目标。面对人口因素这一现实国情,必须提高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充分调动全体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主动性、创造性和凝聚力,有效发挥中国式现代化的现实动力源。其次,共同富裕作为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愿景,是推动现代化发展的目标动力。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对中国式现代化和共同富裕内涵的不断丰富。党的十八大以来,在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探索中,对共同富裕的认识和实践也更为深化和具体。中国共产党始终秉持人民立场,坚守初心和使命,从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优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升公共服务质量和水平等各个方面,逐步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最后,将协调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人与自然以及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作为发展现代化的重要手段和方法,这也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稳定动力。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之间是相互促进、相辅相成的,必须高度重视两者的协调作用,既抓物质文明又抓精神文明,不偏不倚,这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关键。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基于我国经济发展特点、生态环境现实和人民群众的主观需求而提出的生态发展理念,也与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要求相一致。同时,要实现我国的现代化目标,需要和平稳定的外部发展环境和友好合作的国家关系,坚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

三、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动力的未来展望

“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16)《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61页。,现代化发展动力的理论落脚点最终也要归于现代化的实践。进入新时代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取得一系列重大突破和关键性进展,现代化发展动力也更加强劲有力,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正在以不可阻挡的势头不断向前迈进。

(一)领导力量:中国共产党坚强的领导核心作用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 “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7)④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党的坚强领导作用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前提和保障。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致力于实现中国现代化的理想目标,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成功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具有无可替代的思想优势和组织优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从思想优势来看,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和观点,不断用先进的思想理论武装头脑,坚持结合新的时代问题持续创新和发展自己的理论和思想。面对风云变幻的国内与国际环境,敢于以开放包容的胸怀学习和接受新思想、新理论,坚持在借鉴、学习与创新中不断发展自己的理论、观点,并在实践中使理论得到检验和发展,努力锻造成为拥有先进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从组织优势来说,中国共产党始终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拥有严格的组织制度和组织纪律。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党的有关会议中指出:“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18)《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第560页。进入新时代,站在新的历史阶段,有效发挥党组织优势事关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全局,必须不断加强党员干部队伍和基层党组织建设,完善党组织的考核、任免和培养机制,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先进性。此外,民主集中制作为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必须做到民主和集中的充分结合,有效调动全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结全党智慧,保证决策的科学和有效。

(二)创造主体:执政为民和发挥人民能动性的内在统一

人民立场和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初心,也是发展中国现代化事业要坚持的基准。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初,就充分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并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观点,提出了一系列关于人民群众的理论和观点。习近平总书记在一次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曾指出:“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1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314页。一方面,人民至上反映了执政初心,也是中国共产党在长期的实践奋斗中的智慧结晶。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无论是战争与革命年代,还是建设与发展时期,都始终将人民的需要放在首位,以人民满不满意作为一切工作评价的标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需要正确认识和调整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不断满足人民变化了的需求,想群众之所想。另一方面,要坚持群众观点,动员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人民是实践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具有无可比拟的创造性和智慧。因此,在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必须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能动作用,凝聚团结社会各个主体的不竭动力,鼓励每一个人都成为现代化的建设者、历史的创造者和发展的受益者。

(三)现实基础: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中国式现代化的实现需要创新和改革社会治理体制,同样构建现代化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 “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20)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这是对社会治理目标的高度凝练。社会发展面临着新情况和新问题,这对社会治理体制也提出了新要求。首先,打破社会治理主体的片面性,发挥政府、企业、个人等多主体共同参与的社会治理合力。面对各主体利益需求的复杂化、立场和观点的冲突性等问题,发挥政府的管理、引导和鼓励作用,努力建设社会治理人人参与的系统性工程。其次,培育和发挥社会各组织治理效能,提高基层组织治理水平。基层组织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基层治理水平直接关系到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基层治理水平直接与人民群众的满意度相联系,也与社会正常运作、人民群众利益和公共服务水平息息相关。因此,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难在基层治理,关键也在基层治理。最后,增强社会治理中的风险防范意识和矛盾化解能力。通过完善矛盾化解机制,畅通反映人民群众利益诉求的通道,全力防范和化解社会各类风险冲突,坚持在处理实际问题中维护人民群众利益和社会安定团结,构建社会治理新格局。

猜你喜欢

中国式动力现代化
边疆治理现代化
中国式民主
学习动力不足如何自给自足
不要让中国式焦虑,废掉了你的孩子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10)
中国式教育的“逆袭”
动力船
Hair Highway--Studio Swine 的现代化诠释
基于多动力总成的六点悬置匹配计算
中国式性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