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青年群像涵濡家国情怀素养*
2023-03-23李小锋深圳科学高中
李小锋 深圳科学高中
情感来自于知识的理性体验,情境是感性认识走向理性体验的桥梁。新课标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设法引领学生在历史情境中展开学习活动,对历史进行探究。”[1]高考考查方式也强调,注重加强真实情境设计,增强学生学习兴趣。[2]可见,情境化是知识、能力本位的教学向素养本位的教学转变的关键。而新课标强调以唯物史观为引领,唯物史观的出发点是“人”,归宿点也是“人”。有鉴于此,在讲授《纲要(上)》第20 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新文化运动的开展”子目时,笔者尝试通过创设历史情境、别搆虚拟情境、建构生活情境,刻画历史转型时期的青年群像,以人育人,达成情感共鸣,让新时代青年洞达百年前同处历史关键时期新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在正确认识历史、认识现实、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坚定理想信念。
一、创设历史情境,探赜时代阴霾下青年的悲剧
历史情境指利用具象化的历史史实(如历史人物活动、规章制度等)所创设的符合学生认知的情境。笔者选取1915 年3 月31 日《时报》中记载一位就读于爱群女校、名为朱佑荣的女子以身殉夫的遭遇,以及1915 年1 月《妇女杂志·发刊词》中反对女权、倡导女德的言论等一手史料创设历史情境(材料略),并设问:朱佑荣在爱群女学校就读,说明她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她为什么以身殉夫?结合《妇女杂志·发刊词》与时代背景,概括《妇女杂志》的办刊宗旨,分析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并说明原因。
在创设历史情境时,使用一手史料和时代背景,尽可能客观地还原部分历史场景。利用发生在1915年的个案与女性杂志的办刊宗旨,刻画该时代的女性青年群像,帮助学生切实体会民国初年被社会落后风气裹挟的女性青年的悲剧。造成该悲剧的现实原因是窃权后的袁世凯渐渐背离承诺,企图复辟帝制,掀起尊孔复古的逆流,让整个社会笼罩在封建思想的阴霾之下。朱佑荣虽受新式教育,但控制其思想、主导其行为的仍是封建伦常。由此让学生理解,若要变革社会实现民族独立与复兴,思想启蒙非行不可,而青年是担此重任的先锋与主力。
二、别搆虚拟情境,索隐关键时代对青年的塑造
新课标在“实施建议”部分指出,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转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以适应信息时代人们的个性化、多样化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促进教与学的互动交流。[3]因此,在立足史实的同时,利用微信朋友圈和微信群辩论等方式,别搆符合高中生认知的虚拟情境,将虚拟情境与理性思考相结合,变概念化、符号化的历史为具象化与生动化的情境,剖析新文化运动倡导者理想中的新青年及其对新青年的塑造。本文所指的虚拟情境是在一定史实基础上,结合现代技术,对历史进行重新表达的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生动的具体情境。此情境在历史上或许并未真实发生,但虚拟叙事中所涉及的人、事、思想等在历史上有据可依,且符合一般逻辑。
(一)利用朋友圈建构虚拟情境,洞悉社会变迁之于新青年的指意
将历史信息以朋友圈的形式呈现,利于增强历史的现实感、提升学生课堂参与度。为增添课堂趣味性,制作朋友圈时,除了文字内容,还可增加点赞、评论及回复。这不仅是历史人物之间的互动,也是现实与历史之间的联动。朋友圈的内容、回复和点赞须以史实为依托,而非肆意捏造,历史课堂允许合理想象,但绝非超脱史实的天马行空。比如,陈独秀的朋友圈(图略)由以下元素组成:配图源于《青年杂志》易名为《新青年》后的第一期封面,其时为1916 年9 月1 日;配文源自陈独秀发表《新青年》一文对何为“新青年”的阐释;点赞者除了其长子陈延年外,还有原本与其因刊名而有纠纷的《上海青年杂志》。梁启超朋友圈(图略)的配文则融合了《少年中国说》一文的相关片段和后世学人汤奇学所撰《“救国”与“救人”》一文对梁启超培养新民问题的论断,评论区的内容则基于对梁启超与其他评论者的人物关系的梳理。通过朋友圈呈现关键性材料,比单纯展现文字材料更能驱动学生参与课堂深入探究的热情。在此基础上,设问:根据上述两个朋友圈,指出陈独秀理想中的新青年形象与梁启超的理想中的新民有何差异,并说明原因。
梁启超认为救国需推翻封建专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代议制,为此要培养具有现代政治意识的青年,此为青年的政治觉醒。受梁启超影响,陈独秀也将青年人视为实现民族独立与复兴重任的生力军,呼吁锻造20 世纪的新青年。与梁启超不同,陈独秀期待青年的伦理觉醒。在《青年杂志》创刊时,他在《敬告青年》一文中便旗帜鲜明地指出新旧青年的差异是精神上的,认为新青年是“自主的、进步的、进取的、世界的、实利的、科学的”。
两者思想上的差异根植于时代的变迁及对时代变迁的洞察。梁启超关于新民的一系列文章写于1900—1906 年之间,彼时八国联军侵华,清政府再次战败,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梁启超认识到封建专制下的满清政府无法使中国实现民族独立,出路在于另立政府,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制度,所以他呼吁培养“具有现代政治意识的国民”。此后,资产阶级革命派推翻清政府,建立中华民国,但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政治体制的国家并未立于中华大地,封建思想依旧充斥于青年脑中,所以陈独秀大声疾呼再造伦理觉醒的新青年,民主与科学是新青年六准则的基本精神。
(二)利用微信群聊搭设虚拟情境,洞晓伦理革命之于塑造青年的意蕴
如何塑造新青年?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认为非伦理革命不可。他们深知想要传播新思想,更要剔除人们头脑中的旧道德,遂将矛头直指被包装成旧思想灵魂人物的孔子,与《新青年》的读者进行激烈的思想交锋。为了让学生对这段历史感同身受,遂以微信群聊的方式展示陈独秀与读者之间的文笔交锋。由于彼时文笔交锋为文言文,为降低阅读难度,将难于理解的部分文字译成白话文。在群聊过程中,引导学生结合所学与陈独秀进行辩论,让现实与历史交互。
通过让学生参与微信回复,直接与历史人物展开对话,让学生亲身体会陈独秀通过耐心回复青年读者的来信,给当时青年人传达新青年的新道德,即独立自主、自由平等、批判质疑等精神。当然,陈独秀的言论也好,经过引导的学生回复也罢,均源自一手史料,按序分别摘编自陈独秀《孔子之道与现代生活》、《独秀文存(卷三):通信·答常乃惠》、《独秀文存(卷三):通信·答程演生》等史料(材料略)。
布鲁纳指出:“为了给学生呈现一个多角度的、多种情形下的人类图景,我们在教学设计过程中,应该认真地考虑如何使用戏剧这种表现性极强的形式来展现人类的生活状况。”[4]因此,亦可运用影视作品片段营造虚拟情境,洞达文学革命之于塑造新青年的意义。诸如《建党伟业》、《觉醒年代》等献礼类影视作品,虽对历史有艺术化渲染,但与其他影视作品相比,则更忠于史实。笔者在课堂上播放电影《建党伟业》中“新旧文化之争”的片段,展现新文化运动宣传者与固守传统者之间的论战,创设虚拟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白话文与新文学的魅力,理解文学革命之于塑造新青年的意义,感悟趋时更新、适度革新传统文化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观念。
三、建构生活情境,升华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新课标强调:“以新情境下问题的解决为重心,学生能否应对和解决陌生的、复杂的、开放性的真实问题情境,是检验其核心素养水平的重要方面。”[5]王继平教授认为,情境教学具有基于生活、形象具体、内含问题、融入情感等特征。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总是基于已有的知识、经验与情感,在某个特定的情境中来同化或顺应所学知识,以达到意义建构。[6]所以,在刻画百年前为民族独立、国家富强而斗争的青年群像历史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促进学生的情感共鸣,培育家国情怀,笔者在课堂的最后一部分创设生活情境,设置开放性问题,在检验知识迁移运用能力的同时,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升华家国情怀。
《青年杂志》创刊伊始,陈独秀便指出创刊是为与青年一同探讨修身治国之道,让青年肩负改造社会之责任。经过新思想洗礼的新青年,肩负起时代重任,中华大地革命景象焕然一新。1919 年,当巴黎和会外交失败的消息传回国后,大批青年学生走上街头,要求“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北洋政府最终未在协议上签字,中国人保留了自己的尊严。“像毛泽东这样的先进的青年人,在全国各地有一大批。他们在《新青年》的影响下成立的社团和创办的报刊,如雨后春笋,纷纷出现……如果没有他们的领导和带动,五四运动是很难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就形成一场伟大的群众运动的。”[7]之后,马克思主义广泛传播,启迪青年觉醒。1921 年7 月23 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召开,与会代表平均年龄仅27 岁。在民族危难之际、国家兴亡之时,一批批有志青年勇挑时代重任,使历经百年磨难的民族赢得独立。
在此基础上,创设贴近学生、贴近时代的生活情境:当今中国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业已开启,面对新的战略任务、要求、机遇和环境,历史给出了新的“时代之问”。作为处于中华民族复兴和实现美好生活关键时期的新时代青年,同学们应如何回答“时代之问”?
在“耳濡目染”百年前女性青年的时代悲剧以及经过思想启蒙的新青年勇于抗争的群体画像后,有位同学做了精彩的回答,其言曰:星霜荏苒,居诸不息。纵观近代历史,无论是“雄关漫道真如铁”的革命年代,还是“人间正道是沧桑”的建设年代,抑或是“长风破浪会有时”的深化改革新时代,历史的书写从未离开青年的责任与担当。桑榆非晚,柠月如风。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的人生征途或许前路漫漫、道阻且长,吾辈当以先辈为榜样,以奋发有为的精神,主动肩负时代重任,在时代的号角中奋楫扬帆,奔逐霁月光风,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时代之问”,用实际行动托起中国梦,推动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备的人文追求,它无法依赖说教与灌输而习得,需通过情境化体验而内化。“德国学者有这样一个比喻:将15克盐放在你的面前,无论如何你难以下咽,但将15克盐放入一碗美味可口的汤中,你就会在享用佳肴时,不知不觉地将15 克盐全部吸收了。”[8]情境与家国情怀素养涵濡的关系就像汤与盐的关系。通过利用不同手段,创设多种情境,还原百年前同处历史关键时期的青年群像,为同学们熬制一碗醇香浓郁的“汤”,使学生在品味的过程中提升思维品质,自然而然地生成认同核心价值、坚定理想信念的思想认识,提升服务国家、奉献社会的优异品质,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注释】
[1][3][5]教育部:《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 年版2020 年修订)》,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20 年,第51、53—54、59 页。
[2]教育部教育考试院:《加强教考衔接 助力高中育人方式改革——2022 年高考文科综合全国卷试题评析》,《中国考试》2022 年第7 期,第33 页。
[4][美]布鲁纳著,姚梅林、郭安译:《教学论》,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8 年,第143 页。
[6][8]王继平、张汉林:《有效实施情境教学的若干问题》,《历史教学》2012 年第19 期,第42—43 页。
[7]郭德宏:《毛泽东为什么说陈独秀是五四运动的“总司令”》,《武汉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年第5 期,第669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