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下“历史解释”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
2023-03-23马小荣
马小荣
甘肃省环县第四中学 (甘肃省庆阳市 745700)
“历史解释”素养指的就是学生在面对历史人物或历史概念时,能够依据历史事实做出客观且符合唯物历史观的解释。历史是没有对错的,每一件历史事件或是每一个历史人物都具有其独特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具备了“历史解释”素养就能更好地对历史事实做出自己的判断,以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上的大小事件和人物,这对于历史学习是十分重要的。在“新高考”的背景之下,身为历史教师就需要在自己的教学中融入“历史解释”素养,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逐渐具备“历史解释”的素养。
1 拓宽学生视角,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要想让学生全面客观的看待历史问题,首先就需要学生的视野足够开阔,能够从多个角度去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教师在讲授历史知识点时也要从不同的维度去讲解,让学生感受到全方位的历史信息。但是历史书上的知识是精简的,这就需要教师在上课之前提前准备好其他角度的资料,来帮助学生全方位的理解。学生了解到的信息越全面,就越能站在一个客观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从而提高“历史解释”素养。
例如在讲解《秦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拓宽学生视野的角度入手,让学生从多个角度了解到中央集权形成的意义,以及能够形成对于这个历史事件的“历史解释。这一章节主要讲述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大致过程和中央集权的形成过程,由于篇幅有限,书本上对于这一概念的讲解十分精简,并且都是从客观角度,不带任何感情地描述事件。对于学生来说,这只是一些干巴巴的文字,学生无法真正感受到这个历史事件的意义和重要性,只能从文字的层面简单了解,这对于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是十分不利的。“历史解释”素养是基于学生对整个历史事件有着充分的自我理解而形成的客观表达,如果只通过书本上的描述,学生是很难产生自己对于历史事件的理解的,这时就需要教师给予学生一些历史事件的补充,来开拓学生的视野。这一章节有两个主要历史事件:统一六国、中央集权的形成,还有一个主要人物:秦始皇。首先关于两个历史事件,教师可以补充书本上没有描述出来的细节,以及从不同方面去讲解这两件事带给中国的影响。比如教师可以从底层百姓的角度来讲解,教师可以收集一些事件发生时底层百姓生活变化的资料,可以是文学作品,也可以是历史事实,还可以是一些民间故事。从这些角度分析历史事件,让学生看到历史事件带来的真实影响,学生就会产生自己独特的思考和理解,这是培养“历史解释”素养的前提。
2 丰富史料佐证,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讲授历史就是将一个个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串联起来,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大量的史料来佐证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以教师可以通过丰富史料的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在历史课堂当中,学生接受到的大多都是文字信息,这会让学生觉得学习十分的枯燥,补充的音频和图片史料就可以让学生受到视觉和听觉的刺激,使整个课堂的气氛活跃起来,课堂的效率也会随之提高,这对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是有利的。
例如在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补充史料的方式,让学生了解到这些古代工具的构造,从而钦佩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对这些劳动工具产生不一样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这一章节主要讲诉的是古代劳动人民运用智慧生产出来的劳动工具,但是在书本上只提供了几张这些工具的图片,学生也无法通过文字描述了解到这些工具的运作方式,这不利于学生理解这些工具是如何让农业生产进步的,自然也就无法得出客观且符合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所以教师可以在课前搜集好关于这些工具的史料,然后在上课的时候,借助多媒体等技术手段,将这些史料投屏在黑板上面。在观看视频史料的时候,学生可以清楚的的看到这些工具是如何运作的,教师可以从节省时间的角度去引导学生,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这些工具生产出来之后就能够让农业生产进步。只有通过这些史料的补充,才能让学生亲眼看到古代生产工具的高效便捷,从而对于这一历史事件做出客观的“历史解释”。需要补充的是教师在选择史料时需要注意,这些史料一定是要经过认可的真实史料,那些没有得到证明的野史是不适合放在历史课堂上作为佐证资料来进行补充的。另外,教师要选择关联性较大的史料,如果教师选取的大多都是关联性不强的史料,那么既会浪费课堂时间,还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这将大大影响历史课堂效果。最后就是教师在选择完史料之后,可以将重点的内容标记出来,让学生能够一眼就看到,这会大大节约课堂的时间,也会让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
3 优化教学设计,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知识的来源大多都是教师的讲解,如果教师带有情感倾向地去讲解历史,那么学生也会受到影响,对历史事件或人物就会产生片面的看法,这不利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教学设计是一堂课的主要依据,是教师上课的方向标,教师要想摆脱这种情感倾向就可以从优化教学上设计上入手,在教学设计上教师可以选择多个维度来讲解这一知识,运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将多维度的知识联系到一起,让学生可以多角度的理解这一知识。
例如教师在讲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教学设计上入手,将这一章节的知识划分为不同的维度,丰富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这一章节以思想文化为主要内容,那么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的时候就可以从文化、思想、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维度去设计,适当的补充教学内容,将这几个维度串联起来。比如教师在讲到“百家争鸣”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将教学内容进行拆分和拓展,进行多维度地讲解。在春秋时期有许多的国家,这些国家都具有自己的思想体系,因此就有了“百家争鸣”的盛景,教师在讲解各大家的文化思想时,就可以结合政治等因素来讲解。政治和文化思想是不可分割的,只有在特定的政治环境中,这种文化思想才具有可行性,这也能帮助学生了解为什么战乱的年代往往是思想爆发的时代。除了政治,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来分析,有怎样的文化思想就会有怎样的社会,社会中的每一个细节都在体现着文化思想。教师可以向学生讲解不同国家的社会状况以及所对应的文化思想,学生就能够理解为什么善于骑射的民族国家他们的文化思想会相对开放,善于礼乐的民族国家他们的文化思想会相对保守。对这些有了充分的了解之后,学生的历史观念得到更新,学生就能够更加客观和全面地看待历史,这有利于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
4 联系实际理解,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在历史的学习当中,学生会学习到很多专有名词,只有在了解完历史背景之后,学生才能大概知道这些词语所要表达的意思。但是对于一些比较难懂的知识,教师就可以采用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还有一个好处就是学生可以加深对这个知识点的印象,联系生活实际产生形象客观的理解,让学生在解释这些词语的时候摆脱不知如何解释的尴尬境地,这能提升学生对于历史的理解和解释能力,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也会得到提升。
例如在讲解《辽宋夏金元的文化》这一章节的时候,对于课本中难以理解的知识,教师就可以采用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理解。其中就比如王阳明的“格物致知”,学生对“格物致知”这个成语并不陌生,但是这是成语层面的“格物致知”,对于王阳明提出的“格物致知”理念却知之甚少。很多学生会习惯性地将成语的意思当作王阳明的文学理念,这是错误的,在独特的历史背景之下,“格物致知”不再是我们熟悉的意思,而是作为王阳明的文学理论独立存在。对于学生来说,解释这个难点概念会心有余而力不足,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来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将这几个字拆开,得到两组词和四个字,前一组词“格物”,教师就可以给学生讲述“格竹”的故事,首先让学生明白这两个字指的是什么。但是有部分学生会很难理解王阳明“格竹”这件事情,教师就可以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明白这件事的意义。后一组词“致知”,教师就可以首先和学生解释这个词是“致良知”的意思,接着教师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找出一些做到了“格物致知”的文学家的例子去帮助学生理解。只有对这个词语有了充分的了解,学生才可以明白王阳明的思想在宋明理学思想中的地位,从而帮助学生产生客观且符合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
5 巧妙创设情境,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历史从来不是枯燥无味的,而是生动有趣的,作为历史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来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对历史事件或人物有一个深刻理解。很多时候学生无法做出客观的“历史解释”是因为学生缺乏一个客观的立场去阐述,受于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生无法真正处于当时的历史背景之下去思考问题,这就导致学生经常带有主观思想去看待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创设情境可以让学生置身于当时的历史背景去进行客观的思考。
例如在讲解《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中的商鞅变法部分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客观看待这件历史事件。这一章节主要讲诉的就是商鞅变法的内容及影响,教师可以在讲解完变法的主要内容之后开展一场模拟辩论。教师挑选学生,组成正反方两队,以“商鞅变法到底好不好”为主题,正方的角色是当时的贵族、奴隶主,反方则是当时的普通百姓及农民。每位学生都有自己的角色定位,在辩论的过程中,所有的学生都可以看到当时不同阶层对于这一变法的态度,而且这一态度都通过辩论选手的语言和情绪体现了出来。经过知识的讲解和辩论赛的开展,学生仿佛置身于当时那个时代,成为社会上的一员,对“商鞅变法”有着自己的理解。在辩论结束之后,再通过教师的引导和总结,学生就能全面了解到这一历史事件背后的影响以及意义,从而用客观且全面的态度去理解这一史实,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理解”素养。
6 培养辩证能力,培养“历史解释”素养
新高考背景之下需要学生具备科学思维,而辩证能力就是科学思维的基础,同样也是“历史解释”素养额基础,如果学生没有辩证的思维,不会从辩证的角度去看待历史问题,只会片面地思考,那么学生在历史的学习当中将会带有强烈的主观性和片面性。
例如在学到《秦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建立》中讲到“秦始皇”这个人物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辩证能力入手,让学生能够辩证地看待这个历史人物,而不是一味地夸赞或者批判。“秦始皇”是历史上不可缺少的人物,也是政治历程上的关键一环,他做出了十分多的贡献,同时他也做出了一些极端的事情。在贡献和极端之间,教师需要选择一个平衡点,然后让学生站在这个平衡点上思考,感受这个人物的复杂性,是完全没有办法单纯用好或者不好去概括的。在历史的长河中,有着许许多多的人物,这些人物没有善恶,需要将他们放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进行分析。在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时,就需要让学生全方位的了解这个人物,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这些人物。通过辩证的过程,学生的科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学生对于所要了解的历史人物的理解也会更加深刻,那么在课堂中,学生就能凭借自己对于历史人物的理解,结合他所做的事件做出客观且符合唯物史观的历史解释。学生在辩证的看待这个历史人物的时候就是在进行科学理性的思考,只有培养好学生的辩证能力,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素养。
总结:总而言之,在新高考的背景下,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要求越来越高,教师在上课的每一个环节都到渗透到“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教师可以通过拓宽学生视角来加深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可以用大量的史料作为佐证并提升课堂氛围;可以从教学设计入手,将教学内容分为多个维度来加深学生理解;可以在遇到难以理解的知识点时联系实际,让学生轻松理解;可以巧妙创设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去看待每一个历史事件;可以培养学生的辩证能力,让学生看待问题的思维变得更加科学等等。以上这些方法都需要教师在实际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并不断地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最终达到在新高考背景之下培养学生“历史解释”素养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