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传统民俗文化资源化建设

2023-03-22王兴关贵州省黔西市铁石苗族彝族乡铁石小学

教书育人 2023年29期
关键词: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族

王兴关 (贵州省黔西市铁石苗族彝族乡铁石小学)

民俗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民族长期以来在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世代相传的文化传统。民俗文化丰富多样,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民族性,它既包括物质文化,也包括非物质文化。在当前小学语文教育中,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引入传统民俗文化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一)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丰富课文内容。民俗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其中包括传统节日、民间传说、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等各种形式。将这些民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例如,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作为阅读材料,将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等作为插图或辅助教学资料。拓展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述民间传说、介绍民间艺术等方式,将民俗文化知识融入教学过程。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也能了解和感受民族文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文化认同感

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民俗文化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结晶,是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通过民俗文化教育,可以使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感受民族文化的独特魅力。例如,在教学中讲述民间传说,让学生了解民族的智慧和勇敢;介绍民间艺术,让学生感受民族的审美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通过学习民俗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认识民族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学生在了解和尊重自己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形成包容和谐的文化观念。

(三)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民俗文化中的民间艺术、民间文学等,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将这些民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例如,在教学中欣赏民间绘画、剪纸、刺绣等艺术作品,让学生感受民族文化的美学价值。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民间艺术和民间文学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学习和欣赏这些作品,可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尝试用民间艺术的形式进行创作,或者让学生自己编写民间故事,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四)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际交往能力

弘扬民族道德观念。民俗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民族道德观念,如孝顺、忠诚、诚信、友善等。将这些观念融入小学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同时学会做人的道理。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民间风俗中的礼仪、习俗等,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和遵循社会交往的规范,提高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例如,在教学中介绍民间的拜年、婚礼、寿宴等习俗,让学生学会如何在不同场合表现得体,与他人和谐相处。

二、民俗文化资源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开发模式

(一)课程资源开发

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作为阅读材料。在编写小学语文教材时,可以选取一些具有代表性和教育价值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作为阅读材料,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民族文化,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将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等作为插图或辅助教学资料。在教材中穿插一些民间艺术作品的图片,如剪纸、刺绣、陶艺等,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民间艺术的美感;同时,可以通过辅助教学资料,介绍一些民间风俗的由来和传承,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民间风俗的内涵。在设计小学语文课程时,可以设置一些与民俗文化相关的专题课程,如“传统节日与民间风俗”,通过讲解传统节日的由来、习俗和象征意义,让学生了解民俗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文化认同感。“民间艺术欣赏”,通过欣赏和分析民间绘画、剪纸、刺绣等艺术作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活动开发

教学模式方面,可以开发以下课堂教学活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讲述一些有趣的民间传说,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寓意,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道德品质。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各种民间艺术的特点、技巧和发展历程,让学生了解民间艺术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除课堂活动之外,还可以开展丰富的课外活动项目。制作民间工艺品。组织学生动手制作剪纸、泥塑、编织等民间工艺品,让学生亲身体验民间艺术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参加民间文艺表演。邀请民间艺人到校进行表演,或组织学生参加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如舞龙、舞狮、变脸等,让学生感受民间文艺的独特魅力,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三)教学资源开发

阅读教学资源开发方面,收集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图书资料。为了丰富学生的阅读材料,可以收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图书资料,供学生在课余时间阅读。整理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等图书资料。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民间艺术、民间风俗,可以整理一些相关的图书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学习。

此外,利用网络平台,搜集、整理民俗文化资源,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便捷的网络支持。例如,搭建民俗文化资源网站。将收集到的民俗文化资源整理成电子版,搭建一个专门的民俗文化资源网站,供师生在线学习和交流。建立民俗文化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一个民俗文化资源共享平台,让更多的师生能够方便地获取和分享民俗文化资源。

三、民俗文化资源化建设的基本构想

(一)建立民俗文化资源库

收集整理。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包括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分类归纳。将收集到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分类归纳,形成系统的民俗文化资源库,便于师生查阅和学习。

(二)开展民俗文化教学活动

将民俗文化知识融入小学语文教材,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教育价值。以民俗文化为主题,开发一系列民俗文化教学活动,如民间传说讲述、民间艺术欣赏等,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充分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三)培训教师队伍

提高教师的民俗文化素养。通过培训、研讨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民俗文化素养,使其具备民俗文化教育的基本能力。培养专门的民俗文化教育队伍。选拔一批对民俗文化有研究、有兴趣的教师,组建专门的民俗文化教育队伍,负责开展民俗文化教育工作,为小学语文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民俗文化资源化建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一)制定突出民俗文化特色的文化育人目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了解民俗文化,使其能够深入了解民间传说、民间故事、民间艺术、民间风俗等民俗文化知识。通过学习民俗文化,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的内涵,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此外,了解民俗文化还能够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为其日后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基础。

在学习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的民俗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民间艺术创作、民间文艺表演等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通过实践活动,学生可以将民俗文化知识转化为实际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在小学语文教育中,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参与民俗文化的传播,使其能够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学生在参与民俗文化传播的过程中,可以更好地理解民族文化的价值,增强民族自信心。此外,参与民俗文化传播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为其未来的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二)多角度实现育人目标

1.积累文化知识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了解民俗文化是提高学生文化素养的基础。教师应通过讲授民间传说、民间故事等内容,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独特魅力。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地方特色,引导学生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使其形成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此外,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的兴趣爱好,引导他们选择适合自己的民俗文化学习内容。例如,对于喜欢绘画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民间绘画技巧;对于喜欢音乐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学习民间歌曲等。通过这种方式,学生可以在了解民俗文化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兴趣点,从而更好地投入学习中。

2.开展实践活动

实践是检验学生民俗文化学习成果的重要途径。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使其能够将所学的民俗文化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具体做法包括:组织学生参加民间艺术创作活动,如剪纸、泥塑、编织等,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提高自己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开展民间文艺表演活动,如舞龙、舞狮、变脸等,让学生在参与表演的过程中,学会与他人合作,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组织学生参观民俗文化景点,如民俗村落、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馆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族文化的魅力,拓宽视野,增强民族自信。

3.推进文化传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民俗文化的传播,使其能够将民族文化传承下去。具体做法包括:教导学生如何向他人介绍民俗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鼓励学生通过各种途径传播民俗文化,如制作民俗文化手册、举办民俗文化展览、参加民俗文化交流活动等,让更多的人了解和传承民族文化。培养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使其能够在传播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发现民俗文化中存在的问题,对民俗文化进行创新和发展。

(三)提升民俗文化融入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重点

1.关注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兴趣

在将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首先要关注的是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的源泉,只有让学生对民俗文化产生浓厚的兴趣,才能有效地将民俗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相结合。教师需要在开展教学之前,关注学生对于民俗文化拥有怎样的兴趣和着眼点。了解学生的民俗文化知识背景。教师需要了解学生的民俗文化背景,包括家庭、社区等,以便挖掘学生身边的民俗文化资源,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了解学生的民俗文化兴趣。教师可以通过课堂互动、问卷调查等方式了解学生对于民俗文化的兴趣,从而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民俗文化情境,如民间故事、民俗活动等,让学生亲身体验民俗文化的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对民俗文化的兴趣。结合学生的实际,设计有趣的教学活动。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爱好,设计富有趣味性的民俗文化教学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民俗文化。

2.强化民俗文化与教学内容的融合

教师在将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时,需要精准处理民俗文化与语文内容之间的关系,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明确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联点。教师需要在教学前期明确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关联点,如主题、情感、价值观等,从而确保民俗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的有效结合。突出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突出民俗文化的教学价值,让学生明白学习民俗文化的意义,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的整合。教师需要将民俗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通过民俗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感受民俗文化的魅力。

3.提高教师对于民俗文化资源的运用水平

教师在将民俗文化资源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还需要关注自身对于民俗文化资源运用的水平。具体来说,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提高自己的民俗文化资源运用水平。加强对民俗文化知识的学习,教师需要加强对民俗文化知识的学习,了解不同民族、地区的民俗文化特点,以便更好地运用民俗文化资源。学会挖掘民俗文化资源,教师需要学会从生活、教材、网络等渠道挖掘丰富的民俗文化资源,为教学提供充足的素材。提高民俗文化资源的教学设计能力,教师需要提高自己的教学设计能力,将民俗文化资源与语文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教学活动。注重民俗文化资源的评价与反馈,教师需要关注民俗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民俗文化资源的有效运用。

猜你喜欢

民间艺术民俗文化民族
我们的民族
家乡的民俗文化街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建筑立向民俗文化泛谈
多元民族
首届湛江市民间艺术大师颁证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两岸民俗文化荟萃福州
畲族民间艺术述论
《诗经》宴饮诗中的民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