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家“和文化”思想的学校文化建构
2023-03-22张爽爽宁夏大学
张爽爽 (宁夏大学)
一、“和文化”思想的内涵
“和”是儒家文化的核心理念,在古代“和”始见于战国金文中,本义是指声音的相应和谐,后来又引申为和谐、和睦、调和、祥和。在现代意义中,“和”是指同一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或许多不同的事物在一定系统结构里保持相对稳定的平衡状态,形成多样性的统一。而“和文化”也被称作和谐文化。在当今社会,“和谐文化”是指以和谐为思想内核,以倡导和谐理念为主要内容,融思想观念、价值体系、行为规范、体制机制、管理制度为一体的文化形态。在几千年前的儒家思想中,同样也闪烁着“和谐”思想的智慧光辉。比如,孔子所言的“礼之用,和为贵”;孟子所言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先贤智者的这些言论无不透露出“和文化”的价值与内涵,即认为“和”是一种内在的、持久的、本质的精神追求和理想状态,“和”是儒家具有内在超越性的核心价值。追本溯源,“和文化”的思想是儒家传统给中国留下的宝贵的思想遗产,不仅影响了中国,对世界也有深远的借鉴意义。其中“和睦相处”“以和为贵”“家和万事兴”这些词语都蕴含着“和文化”的深刻智慧。
二、儒家“和文化”思想的精髓
传统的“和文化”思想是以儒家文化为主体所形成的一种关于人类社会和历史的积淀物,同时也是世界管理思想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和源泉。从追溯传统中可以看出,无论是从“礼之用,和为贵(《论·学而》)”还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公孙丑上》)”都反映出儒家思想普遍认为宇宙万物都不能背离“和”的状态,“天地和而万物生”,只有当天地自然处于和谐的状态时,万物才得以生长,阴阳接而变化起,万物的轮回变化和有序存在也是“和”的必然结果。因此,“和”是一切的基础,是事物存在和运作不可缺少的要素。而传统的儒家“和文化”思想中主要涉及:以义统利、群己和谐的社会伦理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和而不同、并蓄发展的文化观;天人合一的自然观等。两千多年来,深层内嵌的儒家“和文化”思想在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民族团结、经济繁荣等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
(一)儒家思想中“以人为本”理念
在儒家思想中“仁”和“礼”是其思想基础,仁即是人,仁德与人性是完全相通的。从历史典籍中可以看出中国儒家非常重视人在天地万物中的地位,正如《中庸》中所言“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意思是指人在宇宙中占据中心地位,天地万物莫贵于人。因此,儒家“和文化”思想就强调了“仁者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都体现出以人为本,重视人的主体精神和感受的观念。他们认为,只有做到了真正的“仁”,以人为本,才能最终达到和谐的最高境界。
(二)儒家思想中“系统共生”理念
著名学者钱穆曾说:“中国文化过去最伟大的贡献,在于对天和人关系的研究”。其中儒家对“天人合一”哲学做出突出贡献,并把它作为一以贯之追求的境界,这与西方管理思想中的“系统共生”的观念不谋而合。儒家思想主张从宏观层面运用整体思维去把握事物,把宇宙人生或自然界与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是相互联系、和谐、平衡的,认为一切人事都应该顺应自然规律,从而使万事万物在整体上得到和谐统一的发展。
(三)儒家思想中“和而不同”理念
“和而不同”是儒家要求人们在为人处世时所追求的一种至上的价值取向。子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他认为,这里所提到的“和”并不单单是表面意义的“和谐”,单一的雷同,而是建立在差异基础上的“和谐”,是一种包含着多样性的和谐,不否定,不盲从,追求至上的和谐。“君子”之“和”,讲求对话、兼容,从善如流;而“小人”之“同”,囿于一团和气,唯唯诺诺的背后是面和心不和。在这里,孔子把“和”看作是分辨君子和小人的标准,显示出来孔子对“和”的重视。同时,又进一步阐述 “和”这一概念更深层次的见解即和而不同。
三、基于儒家“和文化”思想的学校文化建构
文化是根,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源泉;文化是魂,是一个学校砥砺前行的动力引领。在一所学校的风雨发展史中,学校文化以其独有的感召力,凝聚力,牵引力引领学校不断变革与完善。因此,要重视学校文化建设,发挥学校文化独特的引领价值。酌古御今,我们可以从儒家“和文化”思想中汲取智慧,用以建构学校文化,推动学校整体朝着质性发展的方向前进。
(一)构建独树一帜的学校本土文化
学校文化的发展是植根于学校组织的情境下发生的,因此每所学校文化都应该带着自身校情即师生情来生成其独有的校本文化,动态发展的校本文化也是对师生情动态发展的反映。校本文化是一所学校独有的特征,独特的校本文化有利于增强学生和教职工的文化认同感和荣誉感,失去了独有的校本文化,那么整个学校的发展就会进入无根化的状态。因此,要重视学校本土文化的建设与生成,构建独树一帜的学校本土文化。首先,应充分挖掘学校特色,以本土文化为生长点,精益求精地打造校本课程,并将校本课程的开发、实施、评价、改善等后续工作落实到位。其次,可以把校史作为校本文化形成的契机,精选记载和延续着学校文化精神的历史进行讲解和弘扬,使得带有自身特色的本土文化精神激励学校职工个体奋发向上。最后,学校领导班子可以适时地开展学校本土文化培训工作,带领全体职工系统地梳理学校的校训、校风、教风、学风,学校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特色以及治校理念等,不断增强学校系统各要素人员的凝聚力以及文化认同感与拥护感,带领师生员工共同推动学校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
(二)构建以人为本的学校制度文化
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是指学校师生对学校某种制度或学校整个制度体系的价值判断和行为方式,因此构建和谐健康的制度文化对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深远意义。正如儒家思想中强调如此“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是组织中最重要的参与要素,人具有能动性、创造性和巨大的发展潜力,要重视人的创造价值。但事实上,不少学校在发展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限制,已逐渐偏离“人本”价值取向,当前学校教育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就是使学校文化回归本质即做到真正的以人为本。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人”具有双重属性,不仅泛指抽象意义上的人本理念,更具体的是指校园里活生生的师生群体。因此,在我国现代学校管理工作中,我们也要充分践行人本的柔性制度文化,关注教师群体与学生群体的健康发展。一方面,从教师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学校首先要把教职工看作是独立自主的人,积极鼓励教师参与学校教学管理决策与行动中,尊重教职工的利益,把“控制”变为“尊重”“关心”,提升教师的主人翁意识。同时,学校应充分信任教师,实施科研兴师、青蓝工程等战略,努力为教师的专业成长创造条件,提供全面发展的机会。其次,要重视教职工物质和精神的双需求,正如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所提到的,当人的生理、安全等基础需求满足之后,就开始追逐高层次的需求即自我实现的需要。为此,学校应在保证教师群体的物质需求的基础上着力开发教师的精神需求,尽力将学校建设成学习型组织,鼓励教师终身学习,注重教师的在职培训,打造研究型教师队伍,提升教职工的工作幸福感。最后,要加强学校领导与教职工,教职工与教职工之间沟通,实行情感管理。了解彼此的真实想法,沟通到位,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开诚布公,相互尊重,逐步形成稳固的人本制度文化。另一方面,从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出发,首先,应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这是素质教育理念下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为此,学校应制订科学的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等,尽力为学生服务好、将学生培养好。其次,尊重学生的自主权,认识到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在不压制学生的天性的前提下,辅以科学的引导,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最后,重视学生的全面发展,摒弃“唯分数论”理念,始终将培养未来完善的人作为教育目标。
(三)构建系统共生的学校精神文化
学校精神文化是学校的风向标,决定着学校整体的习气,反映了学校的“精、气、神”,在学校精神文化的引领下,学校的工作态度,思维方式都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对学校的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而儒家思想向来主张“天人合一”,它把宇宙万事万物的发展变化都看作是相互联系、和谐、有序运动的,主张万事万物要和谐统一发展,其思想有利于社会的和谐,极大地推动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学校整体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它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的要素集合而成的系统,具有牵一发而动其身的特征,学校发展是涉及群体层面的事业。因此,构建学校的精神文化时,要考虑到把儒家“和文化”中天人合一的思想融入其中,从系统的理念出发,强调各成员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使整个学校系统处于一种和谐的动态平衡状态,在命运共同体的合力建设下,最终达成学校系统工作的整体最优化,构建系统共生的精神文化。首先,学校应努力为教师群体搭建交流合作平台,通过组织微课、公开课等活动,使经验丰富的骨干教师倾囊相授,也可以使初入职场的年轻教师倾吐疑惑,共同研究教学问题。其次,学校内部各主体之间也应该注重分工协作,为提高工作的科学性和效率,可根据学校规模情况,建立专门的部门处理相关工作。最后,应建立相应的协调机制,注重学校各部门的互相协作、紧密配合,从而保证学校内部各项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四)构建以境化人的学校物质文化
学校物质文化就是学校物质环境中注入的独特文化和精神内涵,会对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校园建筑、校园文化设施在建筑时都要加以充分考虑把“和文化”的思想融入物质环境的建设中,发挥以境化人的功能。首先,鉴于儒家“和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要综合性地考虑到建筑设计自然、文化、社会、人、环境相协调,追求建筑的生态系统,从而使校园建筑设计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以及人的心理层面在整体上达到和谐。可以依据学校办学特色,打造花木文化。如,错落有致的花草树木、每块草坪和树木上的规范学生行为提示的牌匾等,这些都可以成为师生工作学习之余的立体“教科书”,使师生感受到学校浓郁的物质文化氛围。其次,建筑是凝固的文化,学校建筑还具有传承、宣传、创新文化的功能,在外形设计、结构设计、材料的选用上,校园建筑要把历史因素、人际因素、美的因素都充分考虑在内。为充分发挥建筑的传承文化、宣传文化的作用,学校可以尝试拓展空间、开发每一处墙壁内容,分板块分主题为学校墙壁张贴班级之星、圣者先贤故事、唐诗宋词、手工作品等,让墙壁担任起“无声小老师”的角色,充分彰显学校的走廊文化。最后,也应加强校园的文化设施建设,例如,校园的图书馆、博物馆、校园网络建设等,既要不断丰富校园的图书资源,又要切实提高图书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还要加强校园网络建设,为师生提供优质的网络资源检索服务,解决师生群体的个性化学习需求。以上措施都可以增强校园物质文化底蕴,促使学校文化与校园建筑设计的有机融合,使“和文化”的理念可视化、具象化、立体化,为师生营造出一种“和而不同,系统共生”的学习场域和心理场域,使校园建筑的激励功能得以淋漓尽致地发挥,助推校园文化的蓬勃发展。
(五)构建和而不同的学校组织文化
组织文化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特有文化形象,是一个组织精神层面的力量之源。建设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组织文化,以及如何培育学校独有的组织文化是值得深思的问题。在我们现代的学校教育管理中,也要从先贤的言论中汲取智慧,把“和”作为我们组织文化建设的核心发力点。基于学校管理中参与者特质和性格以及能力的不同,考虑到如何把“和”的理念融入我们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同”。也就是不强求一致、不重复别人。在大目标不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才能化解矛盾,共存共荣。其中,校长是建设学校组织文化的灵魂,校长要有高瞻远瞩的智慧和见识,在工作中知人善任,科学地选用和培养干部,建设团结向上的领导集体,同时要不断强化“和而不同”的参与理念,尊重教师的个体差异性,承认每位师生员工的独特性和价值,带领师生员工追求学校系统的整体最优化;其次,要增强师生员工对学校的组织文化的认同感,自觉地拥护学校“和文化”理念,增强在组织中个人价值的认同感,充分发挥出“1+1>2”的整体功效,引导教师群体在致力实现共同发展的美好愿景基础上,努力实现教师群体的思想契合、理念相容以及彼此和睦;最后,学校的组织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需要全体师生以及学校管理者们的积极配合,更需要在长期的实践与磨合中达成文化共识,使“和文化”的组织文化精神驻扎在每位师生员工的心中。
学校文化是学校所追求的核心价值,既内化为精神气质,又外显为行为方式和物质标识的整体表征,是一所学校发展的根基与源动力。因此,学校改革,应从文化本身开启。在学校文化建设中,我们要积极汲取儒家传统优秀的“和文化”思想,助推学校文化创生。从发展中汲取经验,在守成中变革,才会突破发展的内卷化,实现学校效能新一轮的质性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