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生“不懂装懂”的隐忧与破解

2023-03-22张艳云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街道中心小学

教书育人 2023年29期
关键词:心理同学老师

张艳云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牛山街道中心小学)

一位老教师深有感触地对笔者说:“你不能过于相信学生的话。课堂上你问他‘懂不懂’,他们都说‘懂’,一到具体运用,就‘原形毕露’了。司马懿破八卦阵——不懂装懂。”这位老师的话可能有些偏激,不过,笔者确实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一个教学环节结束,问问学生“同学们都懂了吗”,他们回答是同一个声音“懂了”,我有些不放心,就提问了一名接受能力一般的同学,结果他的回答不尽如人意。“不懂装懂”一定影响着教学质量提升。据了解,这种“不懂装懂”的现象还非常普遍。

一、“不懂装懂”现象举隅

(一)“完全不懂”却装懂

观察课堂,我们有时会发现有些同学“完全不懂”却装作“全懂”。有的同学虽然眼睛专注地看着老师,似乎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但是事实上他们早已“走神了”,因为仔细观察发现他们目光呆滞,手足无措,思想溜号,这是注意力不集中的信号,当问他“懂不懂”时,明显是言不由衷地点点头。有的同学看似热情高涨地参与小组讨论,但在合作中没有发表个人的见解,对其他同学的观点频频点头称“是”,其实脑海中一片空白。

(二)“似懂非懂”装全懂

课堂讨论,往往会发现有的小组成员很想发言,可是让他表达,却又词不达意,支支吾吾,语无伦次,甚至不知所言。说他一点不懂有些委屈,但表达不清,那只是一知半解。交流展示的时候,也会发现有的同学发言似乎有些道理,但有时大而化之,不够深入细致,其实没有完全明白,却装做全懂。调查发现,有的同学并没有完全掌握老师交给他的学习任务,或对老师所作讲解只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当老师问道“懂了的同学请举手”,很多同学左顾右盼、慢慢腾腾地举起了手,老师满意地赞赏几句,学生美滋滋地将手放下。

(三)“自以为懂”却不懂

课堂提问时,会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同学表现欲望极强,明明没有认真参与学习,对老师的问题却能回答得近乎完美。原因是他们在课前预习时已经按照参考资料准备好了问题的答案,这样虽然能够正确回答,却因为没有参与探究过程,所得便仅限于结果,对于如何得出结论仍然不懂。

二、“不懂装懂”危害透视

(一)“不懂装懂”蒙蔽了质疑问难的眼睛

学校是思考的场所,学生应该带着问题来到学校,带着更多的问题离开学校。“不懂装懂”,则不能暴露问题,当然,无法得到解决,没有解决的问题相当于“定时炸弹”,可能在关键环节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从成长的角度看,“不懂装懂”势必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因为隐瞒,可能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人在心理压力中成长可能造成心理扭曲,甚至变态,对健康成长不利。“不懂装懂”,只好弄虚作假,虚假的东西终有露马脚的一天。南郭先生不懂吹竽,却装作会吹,但只能蒙骗一时,等到换了“主”,只能灰溜溜地退出舞台。

(二)“不懂装懂”阻碍了师生间正常的沟通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学生与老师之间是平等的对话关系。这种平等关系决定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沟通。学生“不懂装懂”,老师若不能明察,就不能准确把握学生认知和理解的真实情况,就会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作出错误的判断,既然懂了,就不会再深入地交流,也不可能试图改变教学策略。“不懂装懂”其实是对老师的大“忽悠”,没有建立在诚信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回答老师的调查问卷,一旦问题暴露,师生之间难免构成信任危机,造成误会。互不信任,则难以建立正常的教育沟通。

(三)“不懂装懂”将对未来社会带来危害

今天的学生,明天将是社会各行各业的劳动者。调查发现,很多同学“不懂装懂”以后对仍然不懂的内容“不再过问”,习以为常,便会养成对一些事情无所用心的习惯。这种不良习惯极有可能发展为在重大的问题上胆大妄为,其社会危害将难以预料。赵括虽熟读兵法,却不懂实际指挥,缺乏战斗经验,自以为是,不仅自命不保,还葬送了赵国四十万精锐部队。假如一位企业领导或项目经理对自己不熟悉的业务妄下断语,“不懂机器乱搅轮”,将会造成极大的危害。

三、“不懂装懂”成因分析

(一)学生自身原因

1.虚荣心理

绝大多数同学不好意思说实话,怕说了实话别人会笑话。人人都有自尊心,人人都想表现自己的长处,而掩饰自己的不足,这就是虚荣心,爱慕虚荣,人之常情。作为生命个体,学生也是有自尊心的。在众多同龄人面前,他也想要面子,怕其他同学说自己太笨,怕给学习小组所有成员丢脸,怕同学在背后议论纷纷,更怕老师说“这么简单的问题怎能不会?”所以虚伪地装作“懂了”“打肿脸充胖子”。其实都是虚荣心理作祟。

2.从众心理

其实,在成年人中间往往存在惰性心理,表现在许多事情常常不去审慎对待,而采取“随大溜”的办法敷衍了事。小学生也是这样。既然和我学习水平相差不大的同学都能回答“懂了”,我也可以随声附和。有些同学善于揣测老师的心理,他们感到都说“懂了”,老师就很高兴,如果摇摇头,老师会不高兴,所以一句“懂了”应付过去,还能得到老师表扬。

3.逃避心理

老师苦口婆心不厌其烦地讲解,我也是全身心投入积极思考,可是总有层窗户纸遮挡着,而且眼看着就要下课了,干脆回答“懂了”,什么都解脱了,反正老师也没有时间追究了,可以轻轻松松地走出教室玩我喜欢的游戏了。如果我回答“不懂”,老师会追问我,“刚才是不是开小差了”“上课怎么不认真听讲”,同学们的目光也都聚焦在我身上,感到很难堪也很难受,不如回答一句“懂了”蒙混过关。

(二)教师方面原因

1.教师没有给学生创设直言“不懂”的氛围

无论在课堂上还是在课后,无论是自学中问题还是老师讲过之后不懂的问题,能敢于请教老师的同学寥寥无几。为此,我们做了后续的座谈了解。学生说出了不去请教老师的原因:“怕老师批评”“怕老师厌烦”“怕给老师留下不好印象”“见到老师就紧张”“怕老师再追问一些新的问题,自己难以招架”……有的同学甚至认为“一点小问题,不会也不过在考试时扣一两分”。原来,学生之所以宁可放弃分数,也不请教老师,是因为对老师心存畏惧,师生之间没有真正地实现“平等”“和谐”的对话关系。有的同学谈到,如果老师态度温和,也愿意请教老师。由此看来,学生“不懂装懂”老师也有责任——没有营造让学生畅所欲言的融洽的氛围。

2.“懂不懂”的问题反映出某些教师话语霸权的理念

“懂不懂”之问,如果针对了解老师所讲内容的接受问题,那么多少还表现出“牵着学生鼻子走”——老师主宰课堂的强势理念,即仍然是传统的老师讲学生听的传授方式。但是,老师讲过之后,再问学生“懂不懂”,学生可能会习惯于这种被动的接受方式而形成心理依赖,产生思维惰性,“自主学习”愿望将会渐渐弱化;而且常常如此发问,学生也会感到厌烦甚至产生反感。

3.“懂不懂”的发问多少表现了某些老师虚荣心理

仔细分析,“懂不懂”之问,多多少少还表现了老师的虚荣心理。其实,在问学生“懂不懂”的时候,老师怀着一种心理预期,即希望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懂了”。假如,在学生如实回答“不懂”的时候,老师表现出不满、焦急、无奈甚至恼怒,将会给学生造成压力,他们将会揣测老师的心理,为了让老师高兴,可能言不由衷地作出相反的回答。

四、“不懂装懂”的矫正策略

(一)给学生以心理和学习方法上的有效指导

最有价值的东西是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学会放弃惰性心理,学会学习。

1.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子曰:“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孔子告诉我们说:“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承认不知道,这才是真正的明智”。如果“不知”装“知”,“不懂装懂”,那么许多模糊认识甚至错误认识不会得到化解,而且越积越多,势必造成学习障碍,影响获取正确的知识,不利于健康发展。学生步入学校的大门,是要变得越来越聪明,诸多不能理解的东西像债务一样积少成多,成为发挥自己聪明才智的累赘,构成巨大心理压力,快乐愉悦都谈不上,何谈聪明才智?其实“不懂装懂”还反映学生潜在的隐瞒、虚荣的心理问题,如果任由这样的心理倾向恣情发展,可能催生心理障碍甚至人格障碍。所以老师要给学生恰当的心理辅导,克服“不懂装懂”造成的心理压力,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不以不知为耻,不以知之为骄,培养诚实守信的人格信念。

进行心理疏导最好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课堂上一起问大家“懂不懂”,他们可能碍于情面人云亦云。单独谈话,他们就会少了一层心理防范——没有其他同学知道;而且个别谈话拉近了师生间的感情距离,学生可能会感到老师的信任和宠爱,说真话,言真情的可能性更大。

2.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

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人,教师的“教”应以学生的“学”为前提条件,科学的学习方法应以学生的“先学”为基础。“学”而“不懂”,其实正是问题的产生的正常路径,可以说没有问题的学习过程是不真实的,学而生疑符合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学”而“不懂”不是耻辱,坦率地提出自己“不懂”之处,则是一种胆量、勇气,一种正确的学习方法。“不懂装懂”倒是缺乏勇气、不会学习的表现。“教”而“不懂”也不足为怪,“心有灵犀一点通”并不是对每个人都放之四海而皆准,“不懂”不可怕,可怕的是置之不理。因此,要让学生认识到学习是自己的事,不是在他的头脑中强行装载沉重的东西,而是自己要掌握与生俱来的能力。引导学生在“教”而“不懂”的时候,应该首先反省自己有没有认真听取老师入情入理的讲解,然后针对自己不理解的地方或理解不够深入的地方,提出疑问,你的问题对其他同学可能带来许多有益的启示。

(二)优化自身教学行为

学生之所以能够“不懂装懂”,说明我们自身的教学行为存在一定缺憾。

1.想方设法实现老师与学生之间感情零距离

新课程实施以来,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已经成为老生常谈的话题。但是,学生能够“不懂装懂”,反映出与老师之间存在心理距离,没有真正实现“平等和谐”,学生没有充分的安全感坦诚说出自己“不懂”。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学生有不懂之处不敢问老师,学生对老师总是心怀畏惧。这就要求老师要多一伤爱心,多一分体贴,创造平等和谐的交流情境,让学生敢于说出自己的“不懂”之处。其实,学生有时“不懂装懂”也许是认识上的偏颇,他们认为即使说出自己哪儿“不懂”,老师也许并不在意,相反,可能得到老师的质问。从这个角度出发,老师应给学生足够的心理暗示,让学生放心说出自己的“不懂”,及时给予满意的解答。

2.反观自身的教学行为

老师往往习惯于自己业已熟悉的教学方法,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自我感觉良好,这种“飘飘然”的感觉往往会形成自以为是的教学作风,一旦刚愎自用,固执己见,自然不利于改进、提升和完善。教师的“教”必须植根于学生的“学”,为学生的“学”服务,叶澜教授说:“在教学中,学生不仅是教学的主体、对象,而且是教学的资源,是课堂生活的共同创造者。”调查课堂就是充分利用学生资源。调查自身的教学行为能否为学生所乐意接受,能否实现课堂高效,理应成为一种良好的习惯。通过调查,才会发现问题,才会进行深入反思。深入反思,我们发现“不懂装懂”其实是在平时教学中过多地注重了问,尤其是面向全体学生的笼统地问,就好像齐宣王听竽,给南郭先生以可乘之机。所以,接下来应该注重个体地问。

3.改善自己的教学方法

坦率地说,学生“不懂装懂”的根本原因是“不懂”,为什么会“不懂”呢?从老师的角度而言,这证明老师自身教学方法欠成熟或当堂评价的方法欠思考。比如,是否还热衷于“灌输式”教学,只顾自己讲得天花乱坠,不顾学生听得恹恹欲睡,没有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他们“不懂”是不足为奇的。又如,学生是否真正有主见地参与了自学和讨论,假如他们只是一知半解或是脑袋空白,就组织课堂交流,他们当然只能做“忠实的听众”。再如,是否过分关注热热闹闹的课堂气氛,只顾表面轰轰烈烈,忽视学生认知的正常过程。如果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让学生轻松接受,透彻理解,那么“不懂装懂”的现象也就不复存在了。

好学的人往往“懂装不懂”,以求弄得更懂。“不懂装懂”是心理惰性的表现,更是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态度不端正的表现。要全面提升教学质量,必须彻底摒弃“不懂装懂”的思想和行为。人生是不断求知的过程,“知而获智,智达高远”,只有规避“不懂装懂”的心态,才能真正地获取知识,习得能力,从而取得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与提升。

猜你喜欢

心理同学老师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心理感受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让心理描写点亮全篇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