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视野下台湾梵呗的形成与发展*
2023-03-22周景春
周景春
内容提要: 台湾梵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历史渊源和唱诵风格,台湾梵呗主要分为两个流派:源自福建的“鼓山调”和源自江浙的“海潮音”。两个流派的仪式仪轨相同,但唱诵语言和唱诵风格不同,可谓“和而不同”,也即费孝通先生所言的“多元一体格局”。就“鼓山调”和“海潮音”而言,同一流派、不同法师的唱诵大同小异。文章结合“鼓山调”和“海潮音”的历史渊源和唱诵风格,探讨中华文化多元一体视野下台湾梵呗的形成和发展。
1988年,费孝通先生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理论。之后他又对该理论进行了深入阐释:“从中华民族整体出发来研究民族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及其规律,提出了‘多元一体’这一重要概念。多元一体理论并非单纯是关于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的理论,也是我对中国社会研究的一个总结。”①费先生还指出,多元一体格局也是“中国传统的经验里所一直强调的‘和而不同’思想的反映”②。
该理论对应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性和共通性,台湾梵呗③也符合这一特征。根据历史渊源和唱诵风格特征的不同,台湾梵呗一般被分为“鼓山调”和“海潮音”两个流派。“鼓山调”源自福建省,“海潮音”源于江浙,两个流派梵呗的唱诵风格各有不同,也有共性,即“和而不同”。本文结合两个梵呗流派的历史渊源和唱诵风格特征,探讨台湾梵呗的形成和发展。
一、“鼓山调”:福建梵呗在台湾的衍变
(一)闽台汉传佛教梵呗的关系
梵呗是佛教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发展与佛教同步,福建梵呗亦然。福建佛教历史悠久,如福州的历史上就创建了很多古老的知名寺院。南宋时梁克家《三山志·寺观》载:“自晋太康始寺绍因于州北既而终晋。”④《永乐大典》也载:“灵塔台在候官县永宁里,旧记灵塔寺。晋太康三年置,武德二年赐额。”⑤
由上述文献可知,福州的绍因寺和灵塔寺都建于晋太康年间。福建佛教从唐朝、五代至宋朝,达到鼎盛阶段。宋朝《许国公奏议》载:“寺观所在不同,湖南不如江西,江西不如两浙,两浙不如闽中。”⑥“闽中”,即指福建省。宋朝徐经孙《福州即景》诗曰:“一别居诸岁月增,遥闻此景画难能。潮田种稻重收谷,道路逢人半是僧。城里三山千簇寺,夜间七塔百枝灯。”⑦诗中的内容,就充分呈现了当时福州佛教的发展盛况。
在福建佛教发展兴盛的同时,梵呗亦蓬勃发展,佛教和梵呗也随着福建移民和来鼓山受戒的台湾僧人传播至台湾。自福建赴台的移民,包括赴台湾弘法的僧人,也包括佛教信众。福州鼓山涌泉寺是闽台僧侣受戒的主要场所,对台湾佛教及梵呗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闽台佛教之间有颇深的渊源,台湾早期影响较大的寺院,都与福建关系密切,如基隆月眉山灵泉禅寺、台南法华寺、台北龙山寺和苗栗法云寺等。在清朝,鼓山涌泉寺曾是官方指定的僧尼受戒的道场。《敕赐鼓山涌泉禅寺戒录》载:“应请通饬各属,按照庵、堂、寺、观,遍行出示,谆切晓谕,凡有僧尼,年在二十以上、六十以下,应行受戒者,即赴闽县鼓山涌泉禅寺受戒。其虽系丛林,未奉清朝敕赐字样,亦不得开坛秉戒。”⑧可见,按照清朝规定,没有政府的指令,寺院不得随意开坛受戒。
清时,台湾僧尼主要赴鼓山涌泉寺受戒,梵呗唱诵是受戒期间必须习学的重要内容。因为“在清代,台湾隶属于福建省,因此清代的台僧,主要是到闽北的福州鼓山涌泉寺,除接受其传戒仪轨、戒牒外,也往往驻寺学习各种丛林规矩和早晚课诵等音声佛事”。⑨
台湾僧侣在涌泉寺受戒修行两三年后,可以熟练掌握戒律和仪轨仪程等相关佛教文化,回台湾后一般都担任寺院住持等重要职务。如此,通过这些受戒的僧侣,鼓山的戒律和梵呗唱诵在台湾得到了传承和弘扬。正如笔者曾总结的:“赴台受戒的台湾僧侣对鼓山的各项仪轨和唱念都非常熟悉,法会中两岸僧人也有互动合作。台湾僧人将学到的仪轨和唱念流传至台湾,致使当时台湾的佛教音乐与福建鼓山的佛教音乐一脉相承。”⑩
除了受过戒的真正僧侣外,在特殊的环境中,有些普通人也迫于生计而进入僧界,他们也传承着闽派寺院的正统梵呗。释慧平指出:“本岛的佛教,传自福建鼓山、西禅二丛林。康熙、乾隆年间奉佛的官绅建立寺刹,延请二丛林道德崇高的出家人到台湾住持寺刹。嘉庆以后,禅规大弛,僧纲落地,穷夫寒贫之徒,剃发法衣,作度日之计。”⑪
前述文献中所言“剃发法衣”之“穷夫寒贫之徒”,也应该含括以音声佛事谋生的香花和尚。香花和尚的唱诵内容是从寺院学来的,所以与正统寺院的唱诵一脉相承。台湾东和禅寺的住持源灵法师所说的“乌头(狮公)”就是类似的群体。他指出:“台湾的‘狮公’是从福州传来,古时候‘狮公’被佛寺请为‘长工’。……他们也参加早、晚课,学唱诵,当他们学成后,心里就想:我在这里当长工,一个月没多少钱,你们出去念经一次相当我一年的收入。于是他们与其他‘狮公’结合,自组诵经团,收费比和尚还便宜,并且加入佛教所没有的仪式,如过桥、装观音等道士的绝活。整套忏仪时间比佛教经忏还长,且收费比佛教还便宜,所以渐渐兴盛起来。”⑫
由上可知,乌头(狮公)也是台湾香花和尚的一部分。他们的唱诵内容,学自福州,与鼓山涌泉寺也有渊源关系,只是有选择地融入了道教文化的内容。所以,这些香花和尚对台湾闽派梵呗也起到一定的传承作用。
(二)台湾梵呗“鼓山调”的名称来源及风格特征
按照历史渊源及唱诵风格,台湾汉传佛教梵呗一般被分为两个流派:“鼓山调”和“海潮音”。前者于20世纪40年代之前传入台湾,后者为1949年前后由江浙僧人传入台湾。二者的语言和唱诵风格,以及唱诵速度均有所差异。“鼓山调”的唱诵运用闽南语,也会运用客家话,唱诵的速度较快,装饰音比较丰富,唱诵风格较为活泼。“海潮音”的唱诵运用普通话(国语),唱诵速度较缓慢,一般较少用装饰音,更能体现出神圣庄严的特征,演唱难度也相对较大。台湾很多法师两个流派都会唱,如悟禅法师、心悟法师、宗谛法师等。
“鼓山调”源自福建,延续了“福州调”活泼热闹的唱诵风格。笔者在相关研究中总结过:“‘鼓山调’最早命名于何时,尚不可考,但结合其名字及相关史料可知,其与福州的鼓山涌泉寺有着剪不断的亲缘关系。”⑬
针对“鼓山调”的名称和曲调特征问题,笔者在博士论文《台湾汉传佛教梵呗“鼓山调”研究》⑭中进行了详细论证。“福州调”和“鼓山调”的曲调是一样的,只是语言不同。鼓山赴台的法师,法会中用福州话唱诵,台湾人听不懂,只好学习闽南话,在音声佛事中结合‘福州调’的曲调唱诵,以满足谋生的需要。这些唱诵的曲调后来在台湾都被称为‘鼓山调’。“福州调”到“鼓山调”的衍化,主要是从语言特征等方面进行了调适。在福建省的闽南地区和福州地区,分别用闽南话或福州话唱诵,在台湾省则用闽南话或普通话。“鼓山调”之名称富有深刻的意涵,不仅体现了唱诵者对鼓山涌泉寺的感怀和敬仰,也体现了鼓山涌泉寺在闽台佛教僧众中地位之神圣性和重要性。
“鼓山调”最初应指从鼓山涌泉寺传入台湾的“福州调”,此外,还包括源自厦门、漳州、泉州等闽南地区的梵呗唱诵。学者蔡俊抄在《佛曲》的扉页中阐明了“福州调”和闽南调的关系:“‘福州调’,实际上是闽南调,唱念闽南音。因长期习惯叫‘福州调’,故沿用之。”⑮也就是说,“福州调”从福州地区传到闽南地区,为了适应当地的方言,改用闽南话唱诵。从前述关系来看,传入台湾的“福州调”,也应该包括用闽南话唱诵的梵呗。所以,台湾闽派的“鼓山调”不仅受到福州鼓山涌泉寺梵呗的影响,也吸收融合了闽南一带的梵呗唱诵曲调。但由于鼓山的权威地位及僧众对鼓山的崇敬等原因,源自福建的梵呗唱诵在台湾都称为“鼓山调”。
在台湾省,台湾本地人和福建人都被称为“本省人”,而1949年前后入台的大陆移民被统称为“外省人”。以此类推,福建传入台湾的梵呗唱诵除了叫“鼓山调”外,还有“本地调”“本省调”之称谓。而自江浙一带传入台湾的梵呗则被称为“海潮音”,也叫“外省调”。这些正体现出台湾梵呗的丰富性特征。
1949年前后,大批江浙籍精英僧侣纷纷赴台,江浙佛教在台湾地区得到迅速发展。随之传入台湾的江浙梵呗,也在台湾佛教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台北临济寺、台北吉祥寺和新竹关西潮音禅寺等都改唱“海潮音”。虽然“鼓山调”的生存空间受到一定程度的排挤,但是依然活跃于台湾南部、中部及北部等鼓山法脉的寺院。
台湾“鼓山调”是福建“福州调”的衍变形式,与台湾地区的语言等文化环境相融合,形成了自己的特征。
二、“海潮音”:江浙梵呗的跨海峡移植
台湾梵呗“海潮音”源于江浙,主要由于国民党败退台湾而使江浙梵呗得以跨海侠移植。江浙一带自古就是佛教兴盛之地,从魏晋时期起,就有诸多梵呗高僧以唱诵出众而被载入史籍。明清以来,江苏天宁寺和南京宝华山隆昌寺皆以梵呗唱诵而全国闻名,在香港、台湾及东南亚等诸多华人佛教群体中都有颇高的知名度。天宁寺梵呗和宝华山梵呗即是台湾“海潮音”的主要渊源。
(一)江浙梵呗深厚的历史积淀
1.天宁寺梵呗
江浙一带的梵呗唱诵具有深厚的历史积淀。在六朝时,江苏等地就出现过多位因梵呗唱诵而闻名的高僧。西晋末年,帛尸梨密以“高声梵呗”名闻江南,其弟子觅历也是史上有名。宋齐年间(489 年),为了“制呗新声”,司徒竟陵文宣王萧子良举办了一次梵呗高僧的聚会,可谓中国佛教史上的第一次“梵呗学术研讨会”。此次聚会召集了京师多位擅长梵呗的高僧,如龙光朴智、新安道兴等。
晋宋时出现了诸多梵呗高僧,其中大部分源自江苏南京或南京附近。田青指出:“仅以慧皎《高僧传》中《经师篇》《倡导篇》为例,共设传二十一篇(不包括附传),在这二十一名僧人中,来自西域的三人(皆寓居建康),建康人五名,来自建康附近的六名。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中国佛教的唱诵音乐,从一开始便受到江苏地区音乐的深刻影响。而千百年过去了,一直到今天,江苏及其附近地区,依然以出经忏法师闻名于世。”⑯常州天宁寺和江都开元寺、南京建初寺等,都有诸多法师以唱诵而在全国享有很高的知名度。
从清初到当代,天宁寺的梵呗一直被公认为全国梵呗唱诵的范本。中国音像大百科编辑委员会出版的《宗教音乐系列·中国佛教音乐·天宁寺唱诵》录音带说明书注明:“自近代以来,天宁寺以擅长于显、密二教的唱念讽诵而闻名于全国,为近代寺院仪轨唱念公认的楷模,各地寺院常派人往天宁寺学习唱念与仪轨,至今我国大陆及港、台的各地寺院,仍以天宁寺唱念为正宗……全国流行的曲调虽然同出一个蓝本,而天宁寺独居其上。”⑰田青也明确指出:“《宝鼎香赞》系常州天宁寺唱法。在过去的时期内,这个寺的唱念一直被视作典范,目前中国一些大丛林都喜欢称自己的唱念学自常州天宁寺。”⑱
“天宁梵呗天下宗”“天宁寺唱念盖三江”等佛教界流行的诸多俗语,都可说明天宁寺梵呗的权威性。正因如此,天宁寺吸引两岸的僧人争相前来,使天宁寺的梵呗唱诵在中华大地上遍地开花。不仅在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都有相当的影响,也传播至东南亚各国及美国和日本等诸多国家。天宁寺的梵呗在全国各地的称呼各有不同,主要有“下江调”(西南地区)、“外江调”或“外腔调”(福建)、“海潮音”“外省调”(台湾)等。
2.宝华山梵呗
宝华山隆昌寺是明、清以来影响最大的传戒道场,是知名的佛教律宗道场。隆泉法师在《隆泉梦影》中提道:“国内各省县市凡欲求受具足戒的僧尼,莫不以宝华山为受戒第一志愿,纵然他山传戒,亦莫不以请到宝华山出身的开堂师引礼师为光荣,其所以历久而不衰普为教内重视者,皆由受戒后僧像具足,威仪庄严,戒行相应由以致之。”⑲由此可见宝华山隆昌寺戒牒的品牌效应之一斑。
宝华山隆昌寺的梵呗唱诵被称为“律腔”,其水陆法会和焰口法会的唱诵都很有代表性。焰口唱腔又称“宝华山大板焰口”,唱诵时的速度较为缓慢。释默如在《大宝华山大板焰口录音卡带》一文中对大板焰口有过阐释:“大版(应为“板”之笔误,下文同)唱念,名曰律腔,森严而有棱角,钟鼓是单版,调严整性,不稽假借,挺特而昂扬也。小版,敲版多而昔(应为“音”之笔误)声快;大版,敲版少而音声慢,是其特异处。小版,四铛两铅(应为“铪”之笔误);大版,两钟一鼓,所以说小版,是双版,大版是单版。版愈多,昔(音)声愈随和;版愈少,晋(应为“音”之笔误)声愈整肃。和则流于杂,整则达乎一,此所以大版通乎神明而感动诸佛者也。”⑳
“宝华山大板焰口”韵味独特,十分庄严。因唱诵难度大,擅长大板焰口的法师不多,在国内的普及性也不高。宝华山云岭法师、自江苏赴台的戒德法师和隆泉法师,都擅长宝华山大板焰口的唱诵。
(二)“海潮音”:江浙梵呗的跨海峡移植
台湾梵呗“海潮音”为江浙梵呗的跨海峡移植,其名称与江浙男众法师的唱诵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常州天宁寺、宝华山隆昌寺等知名寺院,一般都有几十位男性法师。他们在唱诵时声音浑厚,气势恢宏,但并没有统一整齐的声部。法师们往往轮换呼吸,使唱诵声音具有连绵不断的持续性。这种集体唱诵中,在保持总体风格特征的前提下,每个法师都有自己独特的唱诵特征。所呈现的整体唱诵风格,就形成高低起伏,类似海潮涨落的声音。“海潮音”之名称,也可视为江浙梵呗的唱诵风格,与台湾闽派“鼓山调”的唱诵风格有较大的差异。台湾梵呗“海潮音”的形成,与自江浙赴台的僧侣有直接的关联。
1949年前后,江浙大约有70位僧人迁居台湾,其中江苏籍人数最多。江苏天宁寺、宜兴大觉寺等寺院有多位僧人以军人身份到了台湾。这些赴台的僧人中,有多位已在唱诵方面颇有造诣,如戒德法师、广慈法师等;还有多位僧人已在佛学研究或弘法等方面有一定的成就,如白圣长老、印顺法师、星云法师等。这些高僧为江浙佛教和梵呗在台湾的传播和扎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佛教在台湾的传承和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前述多位精英型的高僧进入台湾后,逐渐在台湾建立起正信的中国汉传佛教。江浙佛教居于主导地位后,又为“海潮音”在佛教界的主流地位奠定重要的基础。在台湾重建江浙佛教的实践活动中,戒德法师、广慈法师等梵呗高僧在音声弘法的过程中,以天宁寺和宝华山为代表的梵呗唱诵在台湾得到广泛传播,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力。与原来闽派的“鼓山调”相比,新来的“海潮音”唱诵风格焕然一新,不仅能满足诸多大陆赴台人士的精神诉求,也受到相当一部分台湾民众的喜爱。江浙佛教的正统性和享誉一方的江浙梵呗的盛名,加上语言的相通性,“海潮音”唱诵尤其受到赴台大陆人士的青睐。
作为台湾“海潮音”重要渊源的宝华山律腔唱诵,学起来有较大的难度,可谓梵呗中的阳春白雪,曲高而和者寡。1949年前后赴台的大陆籍僧人中,擅长宝华山唱诵的也屈指可数,自江苏赴台的戒德法师、续祥法师和隆泉法师等是擅长律腔唱诵的代表人物。
戒德长老赴台后,对江苏梵呗在台湾的传播和弘扬作出了重要贡献。戒德长老天赋异禀,既擅长天宁寺梵呗也擅长宝华山律腔梵呗,在台湾佛教界有很高的威望。默如长老有对戒德长老唱诵实践的记录:“法师老诚朴实,通晓佛理,尤善梵呗,精于音声佛事。……法师在宝华山受戒,住版堂挂引礼号时,德宽方丈令其呼唱千华台上卢舍那佛,赞叹欣赏不已,着即录取进单。”㉑
由于出色的唱诵能力,戒德法师被誉为“建立台湾佛教正统仪轨第一人”。1981年,戒德长老唱诵的焰口,以《宝华山大板焰口》之名称,以录音带形式在台湾出版,成为很多台湾僧侣学习的样本。同时,诸多台湾僧侣纷纷投至戒德法师门下学习梵呗唱诵,宗谛法师、志德法师、真闻法师等都是其弟子中的佼佼者。
赴台的江浙僧人运用音声弘法,极大地满足了台湾民众的需求。同时,自己的生活也渐趋稳定下来。广慈法师、法振法师等在佛学院教唱梵呗,对“海潮音”的发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三、台湾梵呗的融合与发展
台湾汉传佛教梵呗主要有源于福建的“鼓山调”和江浙的“海潮音”,也有部分梵呗源自广东等地,只是影响远不如前两者。台湾诸多学者对台湾梵呗的研究,主要也是针对两个流派而展开,在研究中,一般都是把“鼓山调”和“海潮音”二者作为相互参照的对象,这也体现出二者“和而不同”的特点。
早在1979 年,台湾学者吕炳川就提出,台湾梵呗可分成两个系统:“目前在台湾的佛教音乐(即梵呗)大体分成两个系统,一为属大陆北方系统的海潮音,一为属大陆南方系统的鼓山音。”㉒此观点被学界普遍沿用,影响颇大。吕炳川和林久惠皆认为“海潮音”和“鼓山调”的差别在于:“海潮音与外省韵的唱赞是长而悠扬,速度上是缓慢的,尤其在寺院的大殿中更讲求庄严的气氛。而鼓山音与本省韵则短而急促,速度比外省韵快,且装饰音多。”㉓
此两个唱诵流派的特点各有不同,“鼓山调”倾向于民间的世俗性,“海潮音”则倾向于敬佛的神圣性。佛光山永富法师认为佛光山梵呗就有两个流派:“佛光山梵呗有‘海潮音’及‘鼓山音’两种,‘海潮音’是教学的主流,多用在早晚课诵,‘鼓山音’则应用在法会。在学习梵呗时并不会特别分‘海潮音’及‘鼓山音’,唱梵呗掌握的原则是以场合的需要而变化,庄严肃穆的场合就使用‘海潮音’,需要热闹的气氛就使用‘鼓山音’”㉔。
福建传入的佛教,主要在台湾的民间发挥着重要作用,张新鹰指出:“在台湾光复及大陆江浙佛教力量涌入台湾并取得某种主导权之前,福建佛教对于台湾佛教的影响一直以所谓‘地方性’‘草根性’的形式存在着,给中国佛教系统迅速替代日本佛教系统提供了思想准备,且至今不仅未尝消失,还有波涛再起之势。”㉕
作为佛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福建梵呗“福州调”播迁台湾后,同样以“地方性”和“草根性”的特点深深扎根于民间,以强大的生命力传承着闽派梵呗的法脉,为中国传统文化在台湾的传承奠定一定的基础。20世纪50年代之后,随着江浙佛教在台湾确立了主导地位,“海潮音”逐渐占据台湾梵呗的主流,“鼓山调”的生存空间则有所萎缩。
经实地调查及对音乐本体的比较分析,“鼓山调”和“海潮音”所运用的仪轨基本相同,诸多仪轨都运用江苏天宁寺或宝华山隆昌寺的版本。但两个流派的历史渊源、唱诵语言和唱诵风格皆不同。“鼓山调”源自福建,运用闽南语或客家话唱诵,唱诵速度较快,轻松活泼,倾向于娱人的特征,符合民间音乐的特征。“海潮音”源自江浙一带,用普通话唱诵,唱诵速度较慢,神圣庄严,倾向于敬佛的礼仪性。
此两个流派是按照总体风格而类分,就每个流派而言,即使同样的仪式仪轨,由于梵呗流传的口头性,不同的法师均有各自的唱诵特征。台湾“鼓山调”代表性的法师,主要有台北临济寺真光法师、台北艋舺龙山寺心悟法师、台南毗卢精舍宗悟法师等。真光法师自鼓山赴台,在台湾学习的闽南语,夹杂有福州方言,其唱诵的“鼓山调”具有鲜明的“福州调”特征;心悟法师和宗悟法师等是台湾出生,台湾长大,但心悟法师是台北人,宗悟法师是台南人。各位法师生活背景不同,唱诵语言和具体风格在“鼓山调”总体特征基础上,均有小的差异。
台湾“海潮音”代表性法师,主要有台北竹林寺戒德法师、桃园龙潭佛照净寺广慈法师、新竹关西潮音禅寺悟禅法师、宜兰中华寺宗谛法师、台北妙法寺志德法师等。戒德法师和广慈法师皆自江苏赴台,但二者的唱诵各有特色。与广慈法师相比,戒德法师唱诵速度非常缓慢,气息十分悠长,具体的唱腔处理亦各有不同。戒德的弟子们,如宗谛法师、志德法师等,唱诵也是各有各的风格和特色。悟禅法师唱诵的“海潮音”自成一派,被称为“悟禅法音”。其唱诵得续祥法师唱诵真传,唱腔曲折婉转,高亢而不失庄严。
综上,台湾汉传佛教梵呗大致分为“鼓山调”和“海潮音”两个流派。无论是就“鼓山调”和“海潮音”两个流派的唱诵风格而言,还是就每个流派的各个法师而言,唱诵特征都是既有共性又有个性。前述台湾梵呗共性和个性的融合,皆符合中国传统文化“和而不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