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想衣裳花想容 会向瑶台月下逢
——首届“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电子音乐组获奖作品评述

2023-03-22赖海忠

岭南音乐 2023年6期
关键词:电子音乐星海专业组

文|赖海忠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①人生幸事,莫过于与美好相逢。相逢,总从迟迟不来的翘首期盼,到沉浸其中的光阴易逝,再到离别之后的念念回想。有如诗仙李白笔下灵动、唯美的“云月花草”“春风华荣”与诗人在“瑶台月下”梦幻般的诗画相逢;亦有如笔者相遇的这群音乐少年,以其过人的音乐才情、巧夺天工的精良设计,将原本寻常的声音材料、公式化的规矩、既定化的原则幻化成生动、美妙、富有逻辑的音乐世界,营造一场唯美、灵动的音乐浪漫,在初冬的羊城“星海”②与听者相逢。若问相逢何处美,且听音乐少年的精良之作、心灵之音,娓娓道来。

对民族器乐电子化音色的延拓

首先,向我们走来的是吕建城③的《竹林风影——为琵琶、萧与电子音乐而作》与刘辰烨④的《寻景——为二胡与电子音乐而作》。作为电子音乐(专业组)101首参赛作品中的优胜作品,两部作品的创作技术、完整程度、音乐呈现等方面皆获得了评委们的高度评价。更有趣的是,这两部民族器乐与电子音乐结合的作品同时拔得头筹,无形中折射出评委们对作品多层次“美”的统一认同。从统一性上看,两部作品都以挖掘、延拓民族器乐电子化音色为思路,建构作曲家内心设定的情景与意象,形成“民族器乐—电子音色—音响意象”为宏观架构的创作模式。然而,从两部作品的个性表现上看,其表现内容与表现方式却不尽相同,《竹林风影》属于意境营造式的手法,通过各种电子音乐的音频处理和交互技术将琵琶、箫与电子音色融为一体,惟妙惟肖地刻画出竹林中光、影、风等意象,并在意象基础上建构情爱、搏斗等动态情景。民族器乐的电子化音色极大地扩展了音乐的表现内容与空间。丰富的电子音乐素材在作曲家能工巧手的加持下,音乐画面感与情景感得以完美地呈现,并与听者共感共情。相比于《竹林风影》,作品《寻景》显得稍为深刻,这与音乐文学文本设计密切相关。作品的灵感来源于福建泉州南音四大名谱之一的《四时景》,作曲家将音乐文学文本设计为《四时景》的“新莺出谷”“石上流泉”“清风簌簌”“梅雨濯枝”“暮蝉轻噪”“零露飘玉”“霜钟逸响”“急雪飞花”八个部分。并从《四时景》中提取出音高材料,形成音列,再根据一定的数列排序构成节奏。作曲家努力尝试用抽象的音乐素材、高明的材料整合能力来构建音乐上《四时景》的四季更替。故而,不论音乐构思还是音响呈现都是极为成功的。这部作品除了带给我们音乐、音响、意境的美好体验以外,还带给听众其他方面的启发,如:既定时间(5分28秒)音乐对“八景”的容量问题;诗词文本与音响听感的统一性问题;二胡线性音色对景色描绘的情感化倾向问题;等等。也许,这些思考,也是此类作品创作进一步探索的延伸。

对未知、抽象世界的电子化声音探寻

紧随着,迎面而来的是鲜省⑤的《元》、谭新华⑥的《对峙》与姜彦成⑦的《Plight》。将这三部作品放到一起,当作一个整体来欣赏,主要是基于作曲家们对音乐设计内容的考虑。三部作品体现了作曲家对未知和抽象世界的探索与音响构建。

作品《元》中,作曲家尝试用电子音响去塑造万物之始,天地万物之本源,探寻“起点、根本”之含义。在空灵的大气层声场中,各种具有文化符号含义的声音材料,如代表人类起源之人声、繁衍之人声、病痛之人声,代表人类劳作的工具之声,代表人类音乐文明的钟鼓之声,代表人类斗争兵器之声,等等。整部作品在大地之声、人声、器皿之声的交织发展中不断向前推进,最终在人声喘气声夹杂着器皿敲击声中达到了音乐的高点。可以看出,作曲家尝试通过电子材料建构“大地—人—文明(劳作)”三者关系的“元”的世界。

作品《Plight》意为困境,站在“云想衣裳花想容”的视角上看,《Plight》是最具有实验性的作品。作为一部实验性电子音乐,在音乐听感面前,文学文本显得如此的力不从心。《Plight》将所有的声音材料通过电子手段使其抽象化,成为一种抽象的音响信号,再将抽象化的材料以特定的逻辑秩序编织在一起,形成了特定秩序下的抽象音响。这种剥离了人的情感体验与意象营造的电子世界,也许是作曲家心中独有、向往、坚守的精神“园地”,一块作曲家经过“冲突—和解—重建”后建构的心灵栖息之所。

作品《对峙》与前两者不同,标题意为“两相对立抗衡,相持不下谓之对峙”,属于二元对立题材的作品。作品的标题与音乐极为相符,以宏观与微观两方面建构作品的“对峙”观念。宏观上,通过对器乐音频的实时变形处理和对乐器采样素材的预置加工两种方式,运用反转、冻结、延迟等电子手段处理原声音色,将马林巴音色与经过处理的马林巴音色与电子音色的相互对抗,形成宏观维度的“对峙”,以表现持续紧张、不安、焦躁等情绪推动乐曲不断向前发展。微观上,马林巴的原声音响,将马林巴设置为“点状”“线状”“面状”三种音响,“点状”音符变形成“线状”音响,再由多个线交织成“面”状音响,从而达到错综复杂的“对峙”效果。整体而言,音乐在宏观与微观之间形成一种特有的微妙统一与平衡。

对影视实用电子化音乐的关注

随后,走来的是郑伟文⑧的《冰尘》。作为此次比赛唯一获奖的Midi管弦融合电子音乐作品,作品无不体现作曲家高深的管弦乐写作能力。通过管弦乐和声、织体、音色的转换,清晰准确地呈现了冰川、海洋、故事等音乐场景画面,是一部优秀的影视类实用性电子音乐作品。对于实用性电子音乐的关注,是当今电子音乐创作与教育不可忽视的问题,这也是此次星海音乐学院举办“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重要主旨之一,通过赛事与研讨会使得“音乐—人才—高校—产业”四者互通互联。使现代电子音乐在影视、游戏、人工智能等领域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使得“音科技·乐时代”的现代电子音乐飘进寻常百姓家。

最后,祝贺赛事的成功举办,为这群少年筑下千里“瑶台”,以供其和乐相逢。进而,祝贺这群少年电子作曲家们,他们技术娴熟,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并已有建树。在感叹年轻人的才华和卓著的成就之际,若仍稍有寄语:秉持电子音乐世界的探索精神,通过电子化声音材料的挖掘,延拓声音材料的边界、将新音响材料逻辑化地编织成音乐,走进寻常百姓生活,带给听众新的音乐体验,不断地提升创作者、听者、演奏者的音乐认知边界与审美水平。

注释

①[唐]李白:《清平调·云想衣裳花想容》。

②星海音乐学院,2023年11月17—19日举办首届“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

③吕建城,首届“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电子音乐专业组一等奖获得者,星海音乐学院2021级研究生。

④刘辰烨,首届“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电子音乐专业组二等奖获得者,星海音乐学院音乐科技系2020级本科生。

⑤鲜省,首届“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电子音乐专业组二等奖获得者,星海音乐学院2020级研究生。

⑥谭新华,首届“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电子音乐专业组三等奖获得者,华南理工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

⑦姜彦成,首届“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电子音乐专业组三等奖获得者,星海音乐学院现代音乐与戏剧学院2020级本科生。

⑧郑伟文,首届“粤港澳音乐科技设计大赛”电子音乐专业组三等奖获得者,星海音乐学院研究生。

猜你喜欢

电子音乐星海专业组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详解:“专业(类)+院校”VS“院校专业组”
新高考志愿填报模式详解:“专业(类)+院校”VS“院校专业组”
浅谈电子音乐在电影配乐中的体现与运用
璀璨夺目的陇原国宝星海
电子音乐视觉化分析的多元理论与视角
中国药学会中药和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动物药专业组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电子音乐在舞台艺术中交互思维模式的应用
20世纪西方音乐概览(之十三)电子音乐
灯海和星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