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2023-03-22席爱军

家长·下 2023年2期

席爱军

教师要深入把握并研究教学的有效性。认识有效性可从以下两方面进行:一个方面就是在课堂教学之后有没有达到教师所制定的目标,学生知识的增长与能力的提高,有没有沿着教师所制定的方向去发展。另一个方面就是在相同教学时间内学生是否能得到更多知识。这两方面都与教师的教学方法紧密相关。如果能将二者很好结合,就会在极大程度上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最关心的就是学习成绩。那么如何才能让成绩得到有效提升呢?方法是至关重要的。方法得当则事半功倍,效果显著。不管从哪一个角度来讲,教师的教学效果实质上都表现为学生对课堂知识的吸收情况,以及教师的教学目标是否有效完成。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始终保持在课堂的中心地带,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意义

由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新课改的全面深化,对教育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对于语文这门学科的教学教师要充分了解其基础性,不断总结和创新改进教学方法,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小学阶段是学习语言和文字的关键时期,也是培养语感以及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所以,教师需要重视小学生语文课堂效率的提高。首先,教师可以通过将教材上的课文与生活相结合呈现给学生。小学阶段,学生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兴趣对学生来说是最好的老师。在当前的教育背景下,教师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需求制定出相应的教学计划,并且找到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将知识教学与提高学生的各项能力相结合,让每一节课都能发挥具体的意义,达到更好的效果。

在当前这个教育环境下对语文学科教学进行改变,能够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提出的要求。语文这个科目基础性强、内容相对较多、系统性较强,但实际教学时长有限,没办法将很丰富的内容展现到课堂。语文教材上的内容选择也有一定的篇幅限制,不能完全展现文章之美。因此,就更加有必要对语文教师提出高要求。教师要在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同时,节约时间为学生扩大知识面,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让学生意识到语文这个科目的美妙之处。教师始终要保持学习的上进心,对自身的教学不断进行反思并加以改正,優化自身教学上的缺陷,结合具体情况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

教师必须重视情感教育,加强课外阅读指导并强化实践活动。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国民教育之根本。但许多学生却没有认识到这一点,主要是因为他们认为语文科目只是背诵而已,表明学生对语文学科存在很大的误区。在语文科目学习时要求学生提高自身建构和应用语言文字的能力,同时也要提高思维能力、鉴赏能力等,而这也正是科目核心素养所要求的特定内容。语文课堂教学要想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就要不断增加课堂容量,加大对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力度。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策略分析

教师需要以课堂为主、以学生为主导,增强教学的有效性。教师不仅仅是在课堂上单方面输出知识,更需要结合课前、课中、课后来辅助学生参与课堂。教师在不断进行教学反思的过程中,改变以往传统的方法,以适应学生身心特点。

(一)课前——自发预习

提高课堂的利用率,就需要做好前期铺垫工作。课前预习是提升课堂效率必不可少的条件。课前学生对课文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预习,对课文有基本了解和把握,就不会觉得教师在课堂上的讲解生硬、突兀,学生接受相应的知识也会更加贴切融合。当然,一般情况下学生并不能进行有效的课前预习,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和帮助。学生先自主学习新课内容,产生自己的思维理解模式。学生在课堂上通过教师的教授更正自己的认知,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理解上所出现的问题。学生在不断养成自发学习的意识后,遇到问题不会一味地依赖于教师的帮助。课前预习不仅培养了学生学习知识的能力,更加提升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需要为学生提供“先学后教”的学习模式,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并能在较短的时间内进行基础知识的讲解,极大程度上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知识传输的时间成本。语文教学过程中,除了白话文、文言文,还有大板块的古诗词需要讲解。古诗词句式精简短小,内容蕴含丰富,词句优美。这一特点,需要学生在课前进行充分预习和感受,不论是诗词表达的基础含义,还是古诗词作者的基本信息,学生都需要在课前进行充分准备。如果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能力,仅仅靠教师来获取知识,教师就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解释诗词基本含义上,深化主题的时间就非常有限,学生学不到内容的精髓,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会大大降低。

课前的预习工作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自查方式。学生个体之间接触的知识层面互不相同。课前预习让学生自己面对一篇新文章,靠自己的理解接受并收集知识,再进行整合学习。有些学生接受新知识能力强,和教师课堂上的输出内容相差无几,大大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提高了学习动力。有些学生接受新知识比较迟钝,在教师的带领下,也能对自己掌握的知识进行改正,提高了学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增加了课堂互动。语文教师在古诗词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安排课前任务,督促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如让学生自行了解作者生平以及古诗词的创作背景,并结合古诗词总结出作者透过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合理预习,教师在课堂上的分析就能更加有效,学生的接受度也会更高。

(二)课中——师生合作

语文作为文科中意蕴丰富的学科,不论是思想内涵还是内容本身都需要教师和学生进行深远探讨。在传统教育模式下,教师是课堂的中心,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导致学生缺乏自主学习能力。素质教育背景下,学生占据主导地位,增强了学生上课的主动性,这就体现出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学生可以自发或者由教师分为几个小组。课堂上出现有争议的内容时就可以在小组内共同探讨,还可以进行小组与小组之间的探讨,提高语文课堂的学习效率。

在语文学科中,阅读和写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课文阅读上,通过不断研究和更新,选取具有深远意义的文章。这些文章的深刻思想,应该由学生自发探讨并挖掘出来。如果教师一味输出,而不给学生留有思考的空间,素质教育就无法贯彻落实。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可以提前设置好和文章有关的小问题,让学生自发研究并发现其中的深刻含义。教师设置的问题可以启发学生以往的惯性思维并进行创新。教师在这一过程中也需要引导学生循序渐进地对课文进行分析。不论是课堂上的哪一个环节,教师都应充分考虑到合理性。例如,在小组的划分上,教师就不能完全依靠学习成绩来划分,或者依赖于学生关系来划分,这样对学生来说打击了他们的自信心。教师始终要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依据学生的不同表现进行小组的划分,让学生思维能够产生碰撞。所以,小组的划分要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科学性,可以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观察,促进彼此之间的学习。

(三)课后——强化巩固

这部分内容与课前预习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也一样容易被学生所忽略,因此,想要促进教学的有效进行,就必须注重课下巩固练习。而过去学生对巩固练习并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课后作业太过机械化且千篇一律,教师通常情况布置课本上的原有作業为课后作业。这些作业一般都是抄生字或背课文,学生产生了厌倦的心理也能理解。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改变课后作业和巩固练习等传统方法,教师需要想办法让学生感到新奇、有趣,从而让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复习语文知识。

另外,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充分考虑学生发展的特点,学生学习水平参差不齐,因此作业设置要多样化、多元化并且趣味化。教师给学生一个选择空间,学生做作业就更主动了。根据学生的真实反馈,后续跟进学生的变化发展,在作业布置上可以适当增加难度。

教师也可以在一开始就布置水平不等的课后作业。学生根据自身的掌握情况自行挑选水平不同的作业,知识掌握比较全面的可以选择难度大且意义深远的作业;知识掌握不够充分的可以选择基础性的作业,进行查漏补缺。

(四)培养学生良好习惯

语文学习内容不一样,学习策略与重点也就有所不同。例如,学生阅读时,可以采用“确定重点信息策略”,教会他们怎样从一篇较长的课文中确定重点信息,并迅速得出文章大意。此时教师要求学生着重从文章标题、开头段落及结尾段落、每段首句及结尾句子、文章字体加黑部分等方面进行分析,这也是阅读文章时值得注意之处。

比如,在看完《晏子使楚》这篇课文之后,要让学生先思考这个故事的主旨是什么?然后再读一读这篇文章,这样学生对文章理解会更加透彻。教师要帮助学生培养阅读文章的好习惯,有助于发散学生思维,提升学生的思考能力。

教师也要教学生养成好的阅读习惯——随手勾画或随文批注,即当看到某一处你认为有感而发的内容时,随手进行勾勒,把感受写到一旁。阅读要求详略有致,有时因为研究一个问题而寻找大量材料,在这个过程中,不可能将一篇文章或一本书从头至尾通读一遍,但又不能草率省略,要心中牢记所需要获取的材料,略读并精准找到所需信息,其他的可以大致略过。

刚开始读书时随手勾画是学生们读书时需要培养的习惯。小学生学习时往往会碰到许多认不出来的生词,此时教师不能直接给学生参考答案。教师要鼓励学生动手查字典,使学生一边关注生词的发音,一边观察字典中生词的释义,以及这个字经常与哪个字组词、生词的含义。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提高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总结和创新,进一步提高自我价值和教学质量。教师要把重点放在提高教学效率上面来,并有意识地积极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例如,在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注意以下几个方面:仔细研读文章内容、抓住关键词语、准确把握段落层次、注重细节描写、培养语感能力、提高语言表达技能。

(五)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真实的实践运用,才能展现学生的真本领。教师应该为学生带来获得感、成就感、幸福感,使学生学过的知识能够充分实践并应用到每节语文课的实践部分。

同时,教师要很好地去实施并践行,这样能够帮助教师在备课时更注重语文学科价值。另一方面也能够使学生学过的每节课都有收获。通过语文课堂当堂实践与语言应用,能够省去过去课堂上很多填鸭式教学,实现学与练高效融合,构建高效课堂。教师要巧用“随文练笔”,提高学生语言表达水平、增加阅读量,促进知识内化。“随文练笔”是培养学生语言文字应用技能的重要途径之一。

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随文练笔?首先需要教师进行正确引导;其次是课堂上的良性互动并让学生进行成果展示;再次,需要教师的合理科学评价以及对学生的激励策略。

三、结语

有效课堂的打造和实施,需要教师的不断研究和探索。教师之间可以探讨并总结经验,教师自身可以根据学生学情,不断进行教学反思,改进教学方式方法。语文学科又极具特色,蕴含着中华民族的文化素养,学好语文可以帮助学生更新文学思维。学好语文可以促进学生思维逻辑的缜密性,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他学科的语言逻辑。语文是一门全民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学科,教师身负重任。要想提高教学课堂的有效性,教师始终要把学生的主体性彰显出来,始终要以学生为中心,增强学生学习的自发性和积极性,做到课前、课中、课后的互相促进教学。课前学生有效预习,课中教师解难答疑,课后巩固练习。教师也需要不断地尝试创新,改进教学,社会不断进步对教育的要求就会随之提高。语文教师需要顺应时代潮流,善于发现并挖掘学生的优点,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一定的教学措施,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始终贯彻落实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