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023-03-22王小平

家长·下 2023年2期
关键词:导图科学思维

王小平

新时期小学科学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教师不再局限于基础科学知识,而是要将跨学科内容融入科学的教学之中,使学生的技能得到突飞猛进。同时,新时期也越来越重视在教学中把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到极致,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从而激发其对科学探索的兴趣。因此,在小学科学教学中,要正确地使用“思维导图”,并传授“思维导图”的运用方法,引导学生在学习与探索科学知识时,建立起知识结构。

一、思维導图在小学科学课堂中的应用价值

把思维导图和小学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正确的认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更好地了解和掌握科学知识,并能有效运用科学知识。但是,相对来说,绝大部分的科学课程都是无趣的,因此,在科学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们对于这些知识的理解和掌握都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在授课的过程中,老师们需要培养学生对于思维导图的制作能力,这样可以使他们更好地了解知识框架的结构,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有用的科学知识,从而达到提高思想的目的,增强思考能力。另外,将思维导图引入小学科学教学中,可以帮助学生巩固和复习已学知识。通过将思维导图运用到课堂教学和测验中,加强对学生忽略或遗忘的知识的巩固。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会画出一张思维导图,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知识脉络,从而使他们更好地认识科学课堂。把思维导图与教学有效地结合起来,可以使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更加准确积极,从而进一步引导孩子们对知识进行思考,了解课堂知识。就目前来说,小学的课程教育中,对于学习的内容还处于探索阶段,有无限有趣的知识等着学生们去探索,因此使用思维导图将学生与知识串联起来,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既可以节省老师授课的时间,还丰富了课堂生活,同时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终把整个教学质量也带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重要性

(一)明晰知识主线,辅助教学设计

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通过思维导图的运用,让学生主动探索、建构科学观念,使同学们对于细节把握得更加精准。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可以利用思维导图使学生参与到知识框架的构建当中,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知识,通过一定的指导帮助他们填充关键字或补充思想,从而实现对已学知识的内化。

与单纯依赖文字的学习方法相比,视觉传达更能使学生们直观清晰地认识到学习的方法,从而促进学生们对于知识的理解与构建。因此,在教育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思维导图来使学生们认清楚各个知识点之间串联的关系,使知识的脉络更加清晰,以此避免脱离教学的主体。

(二)响应课改要求,改善教学现状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学习、思考、实践、创造的能力。目前,我国小学科学教师对理解新课程理念、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认识还不够深刻,无法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的发展。因此,小学的科学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与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不同,使用思维导图,教师先提问,再公开回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逻辑思维,对解决小学科学教学中的一些问题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优化教学路径,提高学习效率

由于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要利用发散式的思考方法,将知识点进行深度融合,利用思维导图对各个层次的科学观念进行合理理解,同时利用各种色彩符号来表现出对所学知识的深刻认识。思维导图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它有助于教师对教学过程进行有效调整,增强了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达到更加集中、简洁、条理清晰的目的,同时也可以通过图形来展现自己的学习成果,从而有效地促进了课堂的学习。只要有一定的知识和生活经历,就可以使用思维导图,从而提升自己的思维潜能。

(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锻炼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思维导图可以让学生将看不见的知识变成有形的东西。例如,利用色彩、符号、词汇等将文本内容转换成丰富的色彩。思维导图是具有较强逻辑性的图像,能够充分利用左脑的逻辑思维和右脑的想象力,使其由抽象思维向逻辑思维转变,使逻辑思维水平得到提升,为接下来的步骤做好准备。在课堂上应用思维导图,能使学生的学习热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良好的思维习惯。思维导图可以帮助学生全面、系统地描述和分析自己所想的问题,使他们能够更深入、更具创造性地思考问题,并能帮助他们发现问题的关键点。

三、小学科学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基础教育中的科学教学已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需求。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驱动下,科学教学正在发生着变化和提升。但是,在我国的科学教学中,存在着诸多制约因素。目前,中小学科学课堂教学还面临着许多问题。

(一)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对课堂教学活动的科学、合理应用,可以使学生产生探究意识。然而,很多教师在小学科学课上组织的教学活动过多,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进行深度、扩展和创造性思维的延伸。大多数情况下,课堂上的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们只是觉得很有趣。在课堂上,教师没有对学生进行有效指导,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能充分考虑教学的内容、方法等。由于一些教师将大量的时间投入到了具体的活动中,减少了对问题的思考和对问题成因的探究,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上缺乏有效的思想训练。

(二)教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脱节

在小学科学课中,虽然很多教师都会组织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但并不一定都能通过实际操作来掌握所学知识;在小学的科学课教学中,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教师们不能把全部的教学活动都带到教室中去;教师在运用个案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意识到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人生经历的局限性;教师在课堂上进行理论灌输,或将脱离实际的实例带入教学,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

四、思维导图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对于思维导图来说,这是一种非常有意思的教学方法,它可以使学生们对于知识的认知更加清晰,使知识的构建更加合理,进而使学生们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望,使他们自己不断向未知的知识进行探索,最终使教学质量提高,丰富教师的教学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例如在遇到《水遇冷以后》时,学生们就可以完全进行自助探索,老师在运用多媒体展示过整个过程后,只在一旁观看同学们自己的操作,在出现问题时进行一定的指导就可以。通过同學们自己动手实验使水转换成冰,并且在实验中把相关的数据记录下来,可以使学生们增强观察能力、记录能力以及分析能力,进而达到对知识点更加深刻的理解,保证教学是以学生的思想为中心进行的,这样更加有效地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们积极参与到课程活动当中,为教育教学提高质量与效果。使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更加准确,促使学生们对科学知识更加理解和感兴趣。

(二)梳理知识脉络

教师在科学课程的教育教学当中,首先应该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方法,要充分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进行教学,构建自己的知识储备系统,使学生们在老师的指导下更加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从而建立适合自己的知识网,更好地掌握学习到的科学知识。例如,在《不同环境里的植物》的章节中,老师就可以运用思维导图的形式,使教学内容更加具象化、逻辑化,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列举树木的特点,使学生们更加了解树木生长的相似性与差异性,并进行有效的讨论与分析。思维导图不仅加深了学生们对知识的记忆,还使课堂增加了趣味性,使学生们在学习中更加快乐。

(三)重建知识框架

因为小学科学教育过程中存在大量的抽象知识概念,这样就会要求学生们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思维导图在教学当中的运用可以更好满足这一需求,通过图文结合的形式,把抽象的知识简单化,使学生们更容易掌握,从而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使学生们自己构建知识框架,实现新旧知识的转移,这样可以有效提高学生们的具象思维和逻辑思维,进而提高整个的学科素质。为使学生们更有效地理解科学知识,老师们一定要掌握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把握合适的教学内容,建立更加适合学生们学习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自主探索科学知识,实现对知识的自我构建。

(四)教师板书应用思维导图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板书是最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在小学理科课堂中,板书是教师与学生间进行交流的桥梁,而板书的设计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质量。作为辅助教学的工具,板书既是教师“教”的过程,又是学生“学”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构造的思维导图,就是要将所教授的知识,通过一个框架串联在一起,让学生对课堂上的知识有更深刻的了解。在课堂上,采用思维导图进行教学,其优势是直观、易于记忆。教师通过思维导图来设计板书,可以让学生有学习的模板,久而久之,就可以画出自己的思维导图。

(五)测试学习效果

思维导图既可以帮助学生进行学习,也可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不同主题的思维导图,使学生能够在主题学习结束后,整理出自己的思想。与传统的考试相比,用画法进行思考,能更好地反映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呼吸和血液循环》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以这个主题画一张思维导图,以此来展示自己所学到的东西;协助学生整理相关知识,完成自我检讨,并做好查漏补缺。思维导图虽然不是万能的,但是可以帮助学生对科学知识的脉络进行合理的梳理,并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成绩。通过课堂教学和考试,使学生有创造性地积累科学知识。

(六)完成知识过渡

教师在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应该主动设置问题激活学生对于问题的思考,在老师的指导下,使他们出发主观能动性,自主探索知识,进而对知识的结构掌握更加牢固。例如,在《树叶变黄了》学习中,老师们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要求每位同学带来一片叶子,要想办法保留叶子最初的样子,尽可能地使同学们选择相同的叶子,包括大小、尺寸、颜色都尽可能一致。老师先让学生们自己观察叶子的细节,然后把叶子收上来并且打乱顺序放到一起,学生们根据自己观察到的细节特点在众多叶子中找出自己的那一片。在研究过程中,学生们对于同种树木的叶子有了更加深刻的认知,从而培养了学生们的观察兴趣,并为后续的细致观察打下了基础。之后老师对学生提出要求,让学生们自己运用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出自己手中的叶子,通过小组讨论,确定自己找到的叶子是否是最初的那一片。小学作为学习生涯的初始阶段,学生们对于细节的掌控能力并不强,因此当他们想要通过细节来找到属于自己的叶子,就要更加自己的观察,并加强对自己看到东西特征的描述,让学生们根据观察到的内容进行绘制,运用视觉、触觉、嗅觉的方法来描绘树叶的形态,从而增强学生的专注能力和观察能力。在活动结束后,老师可以让小组代表汇报自己本组的经验,并整理归纳。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使学生们从细节上了解东西的结构,把实体的东西转化为科学的观念,进而实现物体与知识的转化,建立学生们自己的知识系统。

(七)思维导图运用到作业中

将思维导图运用到作业中,使他们能够在巩固知识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和探索的兴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多数教师的作业安排并不合理,从而造成了学生对作业的抵触。教师要从学生的视角来安排作业,使学生对所要完成的任务有更多的了解。而思维导图就是很好的解决方案。通过动手画、写,创作出各种不同的艺术形式,能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他们的创作水平。思维导图是一种非常灵活、不受任何限制的工具,其目的是传达作者的思想、创造意图、发展思维、增强思维能力。学生在做功课时运用思维导图,借由绘制的过程,能理清学习的思路,更好地完成作业。

(八)在科学活动中使用思维导图

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教学,其优点之一是可以使学生产生对问题的求知欲。在小学科学课中,探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运用思维导图进行探究,可以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考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从而防止学生出现学习方向上的偏差。运用思维导图进行科学课堂教学,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思维的视野,让学生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可以更好地发展自己的思考能力。

在科学研究中应用思维导图,可以改善学生的思维模式,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同时,也可以清晰地反映出学生思维发展中的薄弱环节,在教学中要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教学,使其发挥出应有的作用。

猜你喜欢

导图科学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烃思维导图
借思维导图算24点
角的再认识思维导图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第6章 一次函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