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背景下初中班主任管理方法概述
2023-03-22孙玉红
孙玉红
现在的教育工作模式逐渐根据社会的发展变化进行调整,目前针对学生课业负担繁重,心理和身体健康受到影响的问题,教育部门发布“双减”政策。“双减”政策的核心就是减轻家庭作业负担以及课外辅导班的负担,既能减轻学生的身心压力,又能减轻家长的经济压力。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在学业发展和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时期,作为班主任教师,要积极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双减”的背景下,积极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为学生创造良好的身心健康发展条件。本文主要针对“双减”政策分析初中班级管理问题,为班主任工作的优化提供可行措施。
一、“双减”政策特征分析
近年来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普遍面临着教学负担过重的问题,教师往往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布置的作业量较大,部分学生家长还会让学生在课外时间接受课外辅导,导致学生长时间处于学业的压力中,身体和心理健康受到影响。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门提出了“双减”政策,主要目的是解决作业管理缺少科学性、校外辅导机构严重影响学校教学秩序等问题,以提升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责任心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更好地优化教学工作。班主任承担着学生学业管理和学生身心健康管理的重要使命,“双减”背景下,优化班级管理策略势在必行。
二、初中班主任现存管理问题
(一)管理理念落后
结合当前管理现状分析,很多教师坚持传统的管理模式,以学习成绩为主,发现学生不遵守纪律或学习成绩下降,一味地说教、批评甚至惩罚,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全面发展,对学生形成一定束缚。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一味的惩罚或批评容易让学生对教师的管理产生反感,部分学生因为自己的实际需要没有得到满足和关注而质疑班主任自身管理能力,对师生关系产生不良影响。这种落后的管理观念不符合新课改要求,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严重影响,甚至容易导致学生厌学。此外,落后的管理理念容易使学生和班主任之间形成心理隔阂,不利于学生的三观教育。
(二)过于侧重学业成绩,忽视全面发展
传统教学活动受应试教育影响,初中班主任更重视学生成绩,忽略了学生审美、道德以及各种层面发展,认为分数管理是班级管理最重要的目标。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提升学生成绩方面,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帮助学生升学,但该种管理模式相对单一,导致学生的心理健康、身体健康以及劳动能力的发展受到影响,难以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要。从初中生发展角度分析,班主任使用单一的管理策略,过于重视学生成绩,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容易降低活动效果。很多时候教师将成绩好的学生视作好学生,以学生的成绩提升为主要目的实施各种班级管理工作,导致很多学生的思想观念无法得到认同,其他优点也难以被教师肯定,没有反馈意见的机会,达不到理想沟通效果。现阶段,重成绩,轻德育、体育以及劳动等,是班主任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双减”政策要求教师更多重视个体化辅导,不再布置过多的作业,要时刻关注学生发展,深入了解学生内心需求,密切迎合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特点,做好交流沟通。
三、“双减”政策下初中班主任管理策略分析
(一)更新教育管理观念,在班级管理观念上与时俱进
初中班主任在实施各种管理活动和教育活动中,需要不断根据班级管理实际更新教育理念,与时俱进,积极学习多种策略,接受新的班级管理理念,立足于学生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采取有效应对措施进行处理。基于教育全面改革背景下,“双减”政策的主要目的是帮助学生减轻学业方面的沉重负担,班主任也应该积极响应,改变传统观念,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降低学习压力,帮助学生通过建立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等方式提升成绩。观念的更新可以帮助班主任更好地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比如有的学生纪律差,缺乏自我约束能力,违反学校规定,在教室内吃东西或者不认真学习,班主任可以从关心的角度分析学生不良行为的成因,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关键时期,可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营养难以得到满足,通过及时饮食补充身体需要以及调整学习状态,如果教师一味地进行批评,反而会影响学生正常学习活动,导致学生出现叛逆心理。较多的课外辅导以及繁重的练习作业无法帮助学生提升整体学习效果,教师需要从提升课堂质量入手,更新教学观念以及班级管理观念,多鼓励、少责备,从批评向帮助过渡。
(二)优化管理模式,提升德育质量
“双减”政策下,初中班主任在开展教学管理活动中要进行规范化管理,既要让学生遵守班级管理制度,又要培养学生关心集体、关心他人以及积极劳动的优良品质。为此班主任要選择科学管理方法和教育手段实施班级管理工作,比如采用值日班长以及德育文明相关奖励制度,以提升学生的责任感以及关心他人的品质,增进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
(三)积极进行家校沟通
大部分学生家长对“双减”政策的了解不足,认为“双减”政策会导致学生不重视学习,为此初中班主任要发挥相应的辅助功能,积极引导学生和家长,帮助其适应这一政策。首先,初中班主任要和家长积极交流,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耐心倾听家长的意见反馈,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状态,以帮助家长更好地理解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要。其次,对学生日常表现、优缺点、学生考试成绩以及日常活动表现等内容进行详细说明,了解学生居家情况,例如生活习惯、劳动习惯、为人处世风格等。最后,班主任要科学地引导家长陪伴学生,关心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帮助家长认识到家庭环境中存在的问题,形成良好的家校合作。
(四)更好地了解学生的个体化需要
“双减”政策背景下,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帮助学生答疑解惑。学生拥有更多的课后时间,但不代表教师放任学生,相反,教师要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进行科学指导,立足学生的个体化需要,给予针对性的帮助。要想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需要及时了解学生存在的问题,将课后辅导与课堂内容相结合,充分利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指导,而不是一味地布置抄写或练习作业。课后时间内,教师还可以通过访谈等多种方式,关心学生现实发展状况,了解学生成长需要,帮助学生减轻自身压力。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对不同的学生实施不同的管理措施,比如针对一些文化成绩不够理想,但是德智体美方面比较突出的学生,可以组织相关活动发挥每个学生的优势,避免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初中班主任可以利用榜样作用进行班级学风以及思想道德建设,发挥学生的学科优势,对弱势学科给予适当包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控制学生作业中的抄写次数,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灵活性。对想要提升成绩的学生,可以鼓励成绩好的学生对其一对一帮助,并对互助效果好的小组进行奖励。针对学习兴趣不足的学生,可以通过尊重学生成长、提升学习兴趣以及鼓励等多种方式提升学生的积极性。
(五)加强师生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双减”政策的顺利执行,让学生拥有了更多的自由支配时间,也给教师减轻了批改作业的负担,教师可以腾出更多时间与学生沟通,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发展要求。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发育和心理发育较快,这一阶段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理能力,但是很多方面还不能完全独立,需要教师和家长给予帮助。这一时期的学生看待事情有了自己的想法,教师和家长如果与学生沟通不足,容易导致学生产生叛逆心理,不利于心理健康成长。初中班主任与学生相处的时间较长,有更多的沟通和交流的机会。班主任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身心发育情况、内心状况和心理变化状态,才能得知学生的实际需要,更好地对其实施帮助。
初中阶段的学生会随着年龄增长形成独特个性,如果班主任一味地严格要求,不考虑学生的内心感受,将会导致学生厌学情绪加重,甚至产生严重的心理问题。初中班主任要舍得为学生付出时间和感情,尊重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双减”政策和初中学习生活,帮助学生顺利化解各种难题,保障学生健康发展。例如,对寄宿制的学生,用餐时班主任可以选择与学生一同用餐,注意观察学生的饮食情况,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对走读的学生,教师可以利用社交软件以及多个网络平台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比如借助QQ、微信以及电话等方式深入了解学生日常生活、学习、情感以及家庭状况等。通过查看学生的动态、一对一聊天或一起游戏等多种方式融入学生的生活,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为后续给予学生一对一帮助打下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初中班主任实施班级管理工作应结合“双减”的主要目标以及特点,根据学生的需要科学安排各项班级管理工作。要及时更新观念,创新班级管理模式,与学生深入沟通,以提升班级管理质量,为每一名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