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的创新探索
2023-03-22张程
张程
实施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是不断深化高校共青团改革,完善学生发展服务体系的积极举措和关键路径。进一步深化新时代第二课堂育人功能,科学构建“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体系,是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改革创新、融入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迫切需要。
从高等教育的育人载体上看,第二课堂主要指在第一课堂教学以外,结合实际和育人需要,引导和组织学生开展的各种有意义、健康的课外活动,包括政治性、学术性、知识性、文娱性、体育性、公益性、双创性的活动等,从而提升学生综合素养,提高综合能力,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高校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時代新人的重要形式。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在高校育人全过程中有着无可替代的地位,对学生的个人成长和全面发展起着巨大作用,要牢牢抓住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这个重点,不断加强顶层设计,提高思想认识,推进工作融合。
一、加强顶层设计,整合资源,构建合理的第二课堂制度体系
完整的“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应该由课程项目体系、记录评价体系、数据信息体系、动态管理体系、价值应用体系等构成。要以课程项目体系为基础,充分利用资源优势,打造一批第二课堂精品活动项目。要以记录评价体系为牵引,针对学生参与课程项目表现进行客观记录、科学评价,结合实际,采用学分制、记录式、综合式等方式进行记录评价。要以数据信息体系为支撑,以“云记录”的方式实现“集约化”在线管理和有效管控,从而提供翔实可靠的数据支撑。 要以动态管理体系为保障,对学生参与情况进行分析评价,动态调整项目体系,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动态指导;对教师指导第二课堂情况的认定、管理、监督等评价体系,成为激发教师科学指导学生的外在动力。要以价值应用体系为关键,突出“第二课堂成绩单”结果应用和价值发掘,全方位、立体式、多角度展示学生综合素质。
二、提高思想认识,整合载体,创造浓厚的教育共识新氛围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目标一致,与第一课堂是同等重要的人才培养教育活动。“两个课堂”均是立德树人的主阵地,不是矛盾体,而是共同体。要交互嵌入,从教育体系的角度重视“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学生在第一课堂获得知识,在第二课堂应用知识、实践知识、创新知识,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蕴含“两个课堂”深度融合,是学生在校期间综合素质测评、评奖评优、升本推研、推优入党等的重要评价,也为招聘单位选人用人提供具有规范性、公信力的科学参考依据。要发掘内涵,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推进“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第二课堂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与爱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还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更加丰富、形式更加多样。在全面实施“课程思政”的视阈下,充分发挥第二课堂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将“思政活动”转向“活动思政”,让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更“浓”、教育空间更“暖”、教育细胞更“活”、教育范围更“广”、教育速度更“快”、教育效果更“优”。
三、推进工作融合,整合力量,保障完善的协同育人新格局
高校共青团“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推进有利于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现思想政治工作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第二课堂成绩单”制度及相关工作体系的构建,有利于推动高校共青团工作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升工作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水平;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增强“对人民的感情、对社会的责任、对国家的忠诚”。要充分整合校内力量,加强各部门协同育人。组织保障是刚性需要,在学校层面自上而下抓落实,在人、财、物各方面提供保障,协调各部门联合建立协同育人新机制,充分发挥师资队伍、学生组织、平台载体等教育资源优势,整体设计第二课堂教育内容、项目供给、评价机制和运行模式,保障第二课堂活动高质、有效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