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唐宋书论看初唐三大家

2023-03-22郑润奇广州美术学院广东广州510000

收藏与投资 2023年2期
关键词: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

郑润奇(广州美术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0)

一、《书后品》中的评价

《书后品》是唐朝李嗣真所著,此著继梁庾肩吾(487—551年)《书品》之后,文章为六朝骈俪之体,对书法的品评以隐喻为主,较为晦涩。李嗣真叹息当时不遵守古人的典范,而倾向于以我为主,他站在尊重古人的立场上。值得注意的是,在规定书品时,以获得神技者为最上,并以此为准绳定位品格的上下,这一点与六朝以来的品第法并无二致。该著在九品的基础上加了逸品,分为十个等级。在该书中对欧阳询书法的评论用“欲飞之剑”来比喻。虞世南小楷能上承魏晋,“萧散洒落”。褚遂良学的是王羲之,“亦为高足”。

虽然《书后品》肯定了三者,但是欧阳询和褚遂良的书法,也有令人遗憾之处。欧阳询以草书笔势少为憾,褚遂良以缺乏自然性情,只是在技巧上竭力精工为憾。虞世南,没有列举特别遗憾的地方。

此外,对于欧阳询和虞世南,可以看到关于其字体的评述内容,而对褚遂良则没有提及。关于欧阳询的书法,除草隶书、飞白外,还有勒书、篆书、隶书、楷书;虞世南书法有楷书、草书。欧阳询的飞白被比喻成武器,另外,在对褚遂良书法的评价中,“丰艳”意或许指宽松的结构。

二、《书断》中的评价

著有《书断》的张怀瓘活跃于8世纪,精通书学书论,是唐代第一人。《书断》是他最早的著作,724年起稿,727年完稿。《法书要录》所收《书断》,由上、中、下三卷组成。上卷,初有序和目录,对十种书体分别述源流、加赞,终有总论。三者隶(楷)书、行书均列入妙品。欧阳询四体入妙品,三体入能品,与虞世南、褚遂良书法相比,各字体俱佳。

《书断》评欧阳询书法全能,最精到的是篆体,飞白之体比古人要险峻,风采神态上比智永要严谨,但是也有劣势,在润色上比虞世南要差一些。

虞世南被太宗称为“出世之才”“五绝”之人,虞世南性格刚烈,敢于进谏,太宗说“群臣皆若世南,天下何忧不理”,可谓极高的评价。“欧之于虞,可谓智均力敌”,欧阳询、虞世南被认为实力相当,只是在评价的尺度上存在谁更高的分歧。尤其是关于虞世南,不仅在书上,在人物上也颇有评价,而就褚遂良而言,单单是“博学通识,有王佐才,忠谠之臣也”这样的评价还不够,关于欧阳询和虞世南的描述很多,褚遂良似乎被轻描淡写了。

尽管欧阳询在相关方面获得了诸多高度评价,但人物评价却没有被标注,这是为什么呢?与其他二者相比,欧阳询被认为是更专业的书法家。笔者认为,在当时任职资格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尽管欧阳询身容不佳,在隋朝他却能够出任太常博士,在唐朝唐高祖时升为给事中,贞观年间任太子率更令、弘文馆学士太常卿等,最后还被封为渤海县男。欧阳询除了书法受到好评,并无其他特别之处。当然,书法并不是唯一的评价标准,但是欧阳询却能够与其他响当当的人物为伍,并且对于书法还有自己的主张,实属难得。欧阳询擅长各种字体,这就体现了他有才能,为之付出了不懈努力。《新唐书》中记载过这样一个故事:欧阳询出行时看到一块索靖写的古碑,立刻停马观摩,过很久才离开,之后又返回来站立在碑前继续观摩,直到站累了才坐下,到困倦时又睡在旁边,直到第三天才离去。由这件事看得出,对于书法,欧阳询付出的努力非同一般。值得注意的是,据说他专学世南,长后学王羲之。褚遂良行书入妙品,另两家亦为妙品,但“其行草之间,即居二公之后”。综合考虑,可知褚遂良的行书,虽妙品精彩,却被认为在其他两家之下。

1.《褚遂良 雁塔圣教序》

2.《欧阳询 化度寺碑》

3.《虞世南 孔子庙堂碑》

三、《续书断》中的评价

《续书断》是北宋具有代表性的书论,将唐初至宋熙宁年间(1068—1077年)的书法家,分为神品、妙品、能品,并分别评论。成书于1074年,著者朱长文(1039—1098年)虽然想效仿《书断》,但朱长文和张怀瓘的价值观却大相径庭。《书断》认可张芝、钟繇、二王至高无上的艺术性,并以典雅的王羲之书法为典型。《续书断》则高度评价颜真卿刚正不阿的革新性,并给出了颜真卿、张长史、李阳冰三位神品的评价。此外,与张怀瓘艺术至上的立场不同,朱长文的立场是详述人物的品行,以书为人格的反映。其中,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皆被奉为妙品。

关于欧阳询的记载,朱长文说虽然欧阳询其貌不扬,却聪敏过人。他似乎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在他读书识字时都一目数行,博通经史。之后,在隋朝任太常博士。欧阳询在高祖还未即位时便与他私交甚好,因此高祖即帝位,他多次获得提升,他的正书,“纤浓得中,刚劲不挠”,并且点画工整精妙,意蕴态势精密,很难学习,行书上能够自成一家,八体尽能。

关于虞世南,太宗曾经与他论书,称虞世南为“书翰之绝”。他外表儒雅,学术渊博,性格刚烈。他的书法,“气秀色润,意和笔调”,法度严谨,他的隶书、行书皆入妙品。太宗尝与之论书,言亦至于妙,而称世南为书翰之绝,此言谅矣。当时虞世南的声望在欧阳询之上。

关于欧阳询的记载,说他“博涉文史,工隶楷”。当时虞世南死时,唐太宗曾经叹惋无人可与他谈论书法了。这时魏徵举荐了褚遂良,皇帝便让他侍奉书法方面的事。在太宗广泛征集王羲之的法帖之时,大家都争相进献,但是没有人能够辨别真假,唯独褚遂良能够辨别出有无错误假冒,由此可见其看书法作品之细致。

这里必须注意的是,很少看到有人评书的优劣上下之品第。“虽称欧虞同,德义乃出询右也。”即便如此,也不过是从德义的角度来分高下而已。这可能是因为书的思想更加以人为本,人们更推崇书的灵性而不是书法,把它作为一个人的书法来考虑它的特性,而不是书优劣上下的品第。

另外,品评的方法淡泊。宋人崇尚意,厌恶装饰性,以平淡韵味为主。宋代的艺术以平淡之美贯穿始终,且在平淡中浸润着崇高的精神,书法书论都如此。从评价方法来看,宋代也可以被看作是从相对评价性转向绝对评价性的时代。考虑到这种情况,在这里再次比较对初唐三大家各自的评价,从绝对评价中推导出相对性,可以考虑优劣和书法的特质。欧阳询虽然其貌不扬,但是聪明,悟性高,读书一目数行,因而贯通经史。虞世南外貌儒谨,学术渊博,为人正直,褚遂良广泛涉猎文史,工于隶书与楷书。从这些评语可见,三人的人品和才能,都是值得推崇的。至于欧阳询,则说他年轻时候以王羲之为师,呈现劲险的书法风格。至于虞世南,则说“尽得其法,而以过之有矣”。关于褚遂良,王羲之书法真伪质证者,又说:“其书多法,或学钟公之体,而古雅绝俗,或师逸少之法,而瘦硬有余。”值得注意的是,初唐三大家总以某种形式奉行王羲之之流。此评与《书断》的思路不同。关于字体,《书断》中说欧阳询的楷书,粗细适中,刚劲有力,笔力精到,在点画上也工整严谨,意蕴态势精密,没人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他的楷书受到赞誉,“行书黝纠蟠屈,如龙蛇振动,戈戟森列,自成一家。八体尽能,而飞白尤精,今恨不及见也”。《书断》说:“飞白冠绝,峻于古人,扰龙蛇战斗之象,云雾轻笼之势,几旋雷激,操举若神。”虞世南“其隶、行皆入妙品”。褚遂良“工隶楷也”“至章草之间,婉美华丽,皆妙品之尤者也”。虽然欧阳询对各种字体都很熟悉,但古人并没有因此而认为欧阳询比其他两者更好。对虞世南的评价为:“故其为书,气秀色润,意和笔调,然而合含刚特,谨守法度,柔而莫渎,如其为人。”古人认为书法和为人相同,虞世南在德义上高于欧阳询。

对褚遂良,关于书法字体的评价为:“至章草之间,婉美华丽,皆妙品之尤者也。”但与人物评价相比,他获得的更多是技法方面的评价。从这个意义上看,对褚遂良的评价似乎没有欧阳询、虞世南那么高。

四、《宣和书谱》中的评价

《宣和书谱》是宋徽宗宣和年间内府所藏书迹的辑录。传记几乎囊括了东汉经隋唐至北宋末年的主要书人,是宋朝的代表,具有很高的书论价值。特别是传记中引用了很多前人的书论。有很多尖锐而出色的评论,也有不少其他书籍中没有保留下来的记录。关于欧阳询的评价,我们既可以看到引用《新唐书》《旧唐书》中记载的内容,也可以看到引用《书断》中的内容。《化度寺碑》被视为欧阳询晚年楷书中最杰出的作品之一。《宣和书谱》卷八中记载了欧阳询以书法成名。《化度寺》石刻墨本为世间至宝,学习的人就算是尽力也不能达到。古人对其正楷书赞不绝口,而张怀瓘又称:“其飞白、隶、行、草入妙,大小篆、章草入能。”欧阳询的楷书被奉为“翰墨之冠”,他的行书变化多端,在楷书其后,也甚为精妙,当是正书之亚。此得其行字为多焉。欧阳询各字体皆通,既认可了楷书成为大家这一点,又认可行书是变化多端、妙趣横生的。

五、结语

在书法领域,既有现存的作品,又有对书法的评价理论,两者紧密相关。因此,想要研究某一人物书法时,需要综合对该人物所写作品本身的研究和对该人物的书论的研究。通过《书后品》《书断》《续书断》《宣和书谱》对初唐三大家的评价可知,欧阳询、虞世南、褚遂良书法的优劣不易论断之,历代书论也少有尝试比较的。由于时代的影响,评价、论点也有微妙的不同。但是,也有通过各书论连贯地被评价的情况。本文作一个初步的总结:1.欧阳询在字体上,八体尽能,胜于其他二者,具有更多专业技术。2.褚遂良虽然整体看略低于其他二者,但楷书的婀娜多姿,却优于其他二者。3.初唐三大家,关于三者都有相当高的评价,但《书后品》认为是上下品,《书断》认为是妙品,《续书断》认为是妙品,并未列入最佳品藻。

猜你喜欢

虞世南褚遂良欧阳询
书法家欧阳询貌不如字?
春夜
唐欧阳询《用笔论》
咏萤火
历史
唐代书法家欧阳询
唐·褚遂良《雁塔圣教序》集古诗
唐.欧阳询《九成宫》集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