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近代竹刻大家金西厓
2023-03-22北京雍和宫管理处北京100007
苏 昊(北京雍和宫管理处,北京 100007)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竹制品的国家,最早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当时的人类已经会用竹子来制作生活用具。在相关遗址中还出土装饰用的雕刻竹器。而真正意义上的竹刻艺术则始自唐朝,唐宋史籍中有关于竹刻作品的记载。日本正仓院所藏的唐代尺八即是一件留青竹刻,尺八用留青技法浅雕侍女、树木、花蝶等纹饰,与当时金银器錾刻风格样式相同。宋代郭若虚在《图画见闻志》中记载:“王倚家藏竹笔管,刻从军行一铺,人马毛发,亭台远水,无不精绝。”
到了明清时期,竹刻变得十分流行,雕刻技艺的精湛程度超越了前代,并由此涌现一大批竹刻名家。竹雕匠超群的技艺,深受皇家的喜爱,许多雕刻匠人受邀进入皇宫专为皇室服务。明清时期的竹刻家,根据各自竹刻技艺和风格的不同,大致分为两派。一派是以朱松鄰为代表的嘉定派,一派是以濮仲谦为代表的金陵派。
清道光以后,竹刻艺术也随着国力的衰败而每况愈下,无论是竹刻数量还是竹刻质量,都无法与前人相比。清晚期时政府腐败,外国势力侵略我国,民不聊生,竹刻艺术几近灭绝。直至民国初期金西厓、支慈庵等大师出现,才挽救了竹刻艺术,使其恢复发展。
一、金西厓与竹刻的缘起
金西厓本名金绍坊,字季言,号西厓,一作西崖,于清光绪十六年五月初九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乌程县南浔镇东大街金氏承德堂。金氏一族为当地名门望族,富甲一方。其祖父金桐(1820—1887年),字竹庭,年轻时曾经营绸缎丝织品,开设协隆丝栈、金嘉记丝行和泰安坊丝号等店铺商号,并在上海担任丝通事。随着生意越做越大,金家的财富也日趋积累,被当地人称为“小金山”,成为南浔巨商“四象八牛”之一牛,后被清廷封为奉直大夫。
金西厓父亲金焘(1856—1914年)字辰三,号沁园,是金桐长子,年少便学习优秀,16岁中秀才,初任缙云县学训导,后改任中书科中书,被清廷封为通奉大夫。他受当时西方学说影响颇深,对西方科学极为推崇,并将其思想传授给子女,希望子女能够在接受传统文化教育的同时也能学到西方的科学技术,这在当时的社会来说思想极为超前。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金焘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将已经接受过传统教育的长子金绍城、次子金绍堂、三子金绍基和女儿金章送往英国留学,这在当地轰动一时。金家子女留学归来后,个个都是社会名流,他们利用在外国学到的知识和技术,使金家在当时社会独树一帜,名满全国。
金西厓的大哥金城(1878—1926年)本名金绍城,字拱北,号北楼,又号藕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开始在英国学习法律、化学、历史、哲学等学科。他在求学期间经常参观英国各大美术馆、博物馆,研究西方人文历史文化,并与自己少年时所学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审美价值观。他从小就显露了高超的绘画才能,十几岁便凭借绘画、金石篆刻等才能闻名乡里。画风成熟后他还被征召进宫为宣统皇帝作画、篆刻印章。其作品深得宣统皇帝欣赏,并赐“模山范水”匾额,名震一时。1920年5月,金城、周肇祥、贺良朴、陈师曾、陈汉第、萧愻、徐宗浩、徐燕荪、吴镜汀、陶瑢等二十余人在北京发起并成立了中国画学研究会,金城被任命为首任会长。画会以“精研古法、博采新知”为宗旨,提倡学习宋元及南北各家,不专宗“四王”,反对革新派,对近代中国美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金西厓的二哥金绍堂(1880—1979年),字仲廉,号东溪,是民国竹刻家,同时也是金西厓竹刻生涯的引路人。《竹人续录》称其刻竹精细有法,刻诸家墨迹均极工妙,刻阳文山水、花鸟,可追踪吴鲁珍、周芝岩。其子金开英是中国石油事业和炼制工业的主要创建者。
金西厓的三哥金绍基(1886—1949年),字叔初、叔础,号南金。金绍基于1905年毕业归国,在高等实业学堂任电学科教习,1927年参加组织北平博物学协会并进入博物学研究所,后任北平美术学院副院长、北平博物学协会会长。1936年,他被推举为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秘书兼执行委员,是我国著名的电机专家和实业企业家。
金章(1884—1939年),号陶陶,亦称陶陶女史。从小她便跟随大哥金城学习书画,天资聪颖,尤善画鱼藻图,是民国时期著名的女画家。中国画学研究会成立后,金章任画鱼指导,其所撰写的《濠梁知乐集》,为专论画鱼之书。其子王世襄为现代著名的文物鉴赏学家。
金西厓在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的美国万国函授学校“圣芳济学院”,学习土木工程,并于1911年毕业。从1914年起任上海汉口建筑商场副工程师、督办南运河工程局工程师、浙江省公署工程咨议等职。本以为他会以工程师的身份一直从事建筑工作,没想到金西厓却在刻竹这个行当大放光彩,并因此广为人知。金家是艺术世家,金西厓的父亲金焘曾在杭州西湖南高峰西侧翁家山南麓烟霞洞口题写“烟霞此地多”篆书石碑,落款为“光绪二十二年南林沁园甫金焘题”。其字体笔法遒劲有力,线条流畅自然,书法颇具底蕴。就这样,在家庭氛围的熏陶下,金西厓逐渐对书画、金石产生兴趣。他常在大哥金城身边学习绘画,与兄长探讨绘画流派和绘画心得。没有多久他便练就不错的绘画功底。就在他一心想在绘画界有所建树时,大哥金城却劝他说:“现今社会上学书画的人很多,你难以出头。但刻竹的人很少,你可以考虑跟二哥东溪学刻竹,也较易成功。”金西厓对社会上书画行业的残酷竞争早有耳闻,经过深思熟虑之后接受了大哥的建议。1917年,金西厓正式开始跟已有些许名声的二哥东溪学习刻竹,开启了属于自己的一个辉煌时代。
图1 金西厓早年画作
二、金西厓竹刻风格
金西厓开始学习刻竹后,进步神速,没有多久水平就超越其二哥,显示了极高的天分。金西厓早期雕刻的纹样,大部分为其兄金城所绘。他本人虽然有一定的绘画功底,但作为刻竹的样稿不尽人意。金城的绘画水平很高,加上西厓高超的雕刻技艺,二人相辅相成,使作品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西厓曾说:“伯兄北楼,能作寻丈巨帧,但画尺许之臂搁、扇骨,亦如狮子搏兔,必以全力。每见其把竹凝视,心有所会,方肯落笔。一稿甫就,便告曰‘某处用阴文,某处用阳文;某处宜深刻,某处宜浅刻;某处求对比,某处是呼应’。盖其构思时,已预见刻成之全貌矣。”当时的作品款识上多写“北楼画,西厓刻”或“拱北画,西厓刻”,这也成为竹刻历史上独特的一笔。可惜好景不长,金城于1926年去世,“拱北画、西厓刻”遂成绝响。虽然兄长去世,但西厓还时时临仿其兄的画稿镌刻于竹。除了金城外,他还与很多文人墨客、社会贤达、书画金石大家合作刻竹。先后与其合作的名家有郑孝胥、吴昌硕、张大千、齐白石、陈师曾、王雪涛等。有了这些大家的加持,西厓的竹刻在当时名震全国,奠定了其竹刻大师的地位。
清代嘉定文人刻竹大家,通常是诗词、书画、篆刻、金石皆擅长,刻竹只是其中一项。因而文人刻竹在思想和境界上与普通市井匠人不一样。从作品构思到所用雕刻手法甚至雕刻选材等多方面都有独特的文化思想体现。西厓从小在父亲和大哥的熏陶下,对文人画作及金石学有独到的见解,其作品充分体现了他的思想境界。虽然他认为自己“夙疏文墨”,在诗文方面并不精通,但其创作起点之高、眼界之宽广、浸墨之甚深、涉猎之广泛显然不是一般工匠所能比拟的。他认为刻竹应该按照不同的绘画风格来选择雕刻的手法,要辩证地看待每一幅作品。他这种不同于常理、按照自己对作品的理解来雕刻的理念贯穿其一生的艺术创作。他擅长用浅刻和深刻交替的方式构建书画的笔墨层次和艺术意境。画面简洁流畅之处用浅浮雕表现,背景及底色深厚之处则用深刻来表现。有些地方甚至需要通过大量的留白体现整幅作品的意境。不下刀则已,下刀就要线条精准,刀刀到位,这体现了文人的思想意境。这种灵活运用雕刻技法的理念,彻底摒弃了一般雕刻匠人过度追求繁缛和精细效果的创作思想。
金西厓几乎精通各类竹刻技法,唯对圆雕抱有遗憾。他曾感叹:“于圆雕自愧试制不多,理解甚浅,竹刻之难,圆雕居首。愚以为圆雕宜先从小品入手,便于习作。如遽尔大器,一生疵谬,兴致索然,遂难竟其事。倘能循序渐进,刻苦研习,则天下无难事,定能推陈出新,超轶前匠。”除圆雕外,金西厓擅长各类浅刻技法。从其传世作品来看,除了陷地浅刻未见到外,阴文深、浅雕刻、隐起阳文、减地阳文、留青阳文等均登峰造极,作品精细程度丝毫不逊于前代嘉定竹刻大师。西厓竹刻的品类繁多,主要有扇骨、笔筒、臂搁、手杖、仿生果蔬、印规等。其中绝大部分作品为扇骨,这些扇骨作品大都由合作的书画大家提供画稿,由西厓雕刻完成。
图2 金西厓雕 留青窗梅纹笔筒
金西厓每刻一竹,便造册登记,几十年来已汇集成册,编成《金西厓刻竹目录》,此目录共记录扇骨、臂搁、笔筒、手杖等作品总计436件。其中最早的作品记录时间为1920年,彼时他刚刚崭露头角,雕刻技法略显稚嫩,自身风格尚未形成,雕刻数量也相对稀少。从1922年开始,金西厓的竹刻风格明显趋于成熟且雕刻技法稳定,此时作品数量猛增。此后5年间金西厓共刻制扇骨130余件、臂搁27件、笔筒5件,其雕刻风格已然成熟,雕刻技法娴熟全面。1926年,其大哥金城去世,此后十多年里竹刻作品明显减少。每年少则1件,多不过30件。1934年和1937年不知为何一件作品都没有记录。从1942年开始,作品数量又开始增多,不过此时期的雕刻技法过于单调,基本上以浅刻为主。新中国成立后,金西厓已年逾六旬,眼睛及身体条件每况愈下,作品数量也日趋稀少。1950年到1956年已停止刻竹。但从1957年开始,又少量产出作品,但雕刻精细程度已不如盛年,刀法稍显疲软,线条尚且流畅,所雕之物也多以扇骨为主,一直到其离世总共刻制扇骨不过十余件。其有记录可查的最后一件作品是1965年6月24日刻成的阴文张大千行书又山水竹扇骨。
1973年金西厓的外甥王世襄从湖北咸宁调回北京工作,此时多年未见的舅甥二人开始互通信札。从1973年到1976年底,二人共通信札41封,大部分都围绕竹刻展开讨论。王世襄将金西厓多年积累的竹刻经验及竹刻历史整理编辑成册,出版了近代以来最为重要的竹刻巨著《刻竹小言》。此书从简史、备材、工具、作法、述例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中国竹刻艺术,堪称竹刻艺术集大成之作。学界对此书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社会名流文人墨客皆赞叹不绝。
图3 金西厓晚年像
图4 金西厓雕刻木质果蔬
三、金西厓木雕
《竹人续录》中记载:“西厓精刻竹,日夕奏刀,无间寒暑,三年中刻扇骨至三百余枋,可谓勤矣。”由此可知,金西厓在仅3年间就刻成扇骨三百余枋,这个数字与他自己记录的竹刻目录相差甚远。其中有部分竹刻或许因为各种原因而未被收录,所以西厓一生所刻数量应远不止自己记录的436件。在其众多的作品当中,有不少为木雕。这些木雕作品或许是作为竹雕的练手,抑或是为体验不同材质的雕刻乐趣而作。其中最为著名的是上海博物馆收藏的一套木雕仿生果蔬,其外盒上还有民国书法家谭泽闿题诗两首。此套果蔬大大小小一共19件,其中花生6件;栗子4件;蘑菇2件;菱角2件;核桃、茄子、葫芦、荸荠、竹笋各1件,分别由黄杨木、酸枝木、紫檀木雕刻而成。这些果蔬雕刻十分精细逼真,栩栩如生,若混入真果当中,一般人恐难以甄别,足可乱真,可见其雕刻功力之深厚。
西厓还雕刻了大量木笔筒,2010年北京保利拍卖会拍出了一件金西厓雕刻的黄杨木笔筒。笔筒器型周正,比例协调,大小合适,一掌可握,方便随身携带,随取随用。黄杨木为浅黄色,清新淡雅,表面包浆深厚,器表温润光滑。筒身以浅刻庭院人物故事纹为主,刀法干净利落,线条自然流畅,仅用寥寥数刀就将人物刻出,表情丰富,活灵活现,其落款为“癸亥夏拱北画西厓刻”。由此可知,此筒为金西厓与大哥金城合作的一件作品。笔筒还配有柳宗元的诗文:“城上高楼接大荒,海天愁思正茫茫。惊风乱飐芙蓉水,密雨斜侵薜荔墙。岭树重遮千里目,江流曲似九回肠。共来百越文身地,犹自音书滞一乡。”落款为“癸亥夏至西厓金坊刻”。字体雕刻遒劲有力,笔画线条清晰,笔锋提拉转折之处刚劲有力,体现了金西厓极高的雕刻技艺。除此之外,他还雕刻了众多木臂搁以及各种材质的扇骨,是一位多产的艺术家。
四、结语
自金石学兴盛以来,“金石美学”一直是文人墨客所追求的最高境界。金西厓从小浸墨甚深,继承了嘉定派文人的优良传统,重视作品的金石气息,深得世人称赞。1926年,83岁的吴昌硕为金西厓书斋题名“锲不舍斋”,取《荀子》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之意,并题写款识:“西厓仁兄精画刻,业业孜孜,无时或释,神奇工巧,四者兼备,实超于西篁、蛟门之上,爰摘荀子语以颜其斋。丙寅初冬,安吉吴昌硕老缶年八十有三。”齐白石也曾在金西厓刻竹拓本上为他题写“金石筼筜”。启功先生更是评价他为“于五百年来竹人之外独树一帜”。金西厓为当代海派竹刻的中流砥柱,一生取得的成就使其当之无愧地成为20世纪中国竹刻艺术的代表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