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合保温护理在老年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效果分析

2023-03-22张立媛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体温髋关节保温

张立媛

(赤峰市医院手术室,内蒙古 赤峰,024000)

髋部骨折或病变会严重影响老年患者生活质量并导致持久性身体素质下降,临床表现为髋部僵硬、肿胀、疼痛等,致残率高达53%,且容易引发其他疾病,增加病死率[1]。髋关节置换术是髋关节疾病终末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其目的为减轻患者髋关节疼痛、最大化保留或恢复老年患者髋关节功能,提升患者后续生活质量[2]。但由于髋关节置换术步骤繁杂,手术过程中需要完成截骨、扩髓、置入假体等诸多操作,手术时间较长,手术创伤性较高,出血量较多,而术中需要大量液体输入和冲洗手术区域,容易导致低体温和其他不良情况发生[3]。为此,术中体温监测和保暖已经成为当前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既往采取的常规护理,虽也包括术中保温措施,但老年患者体温调节功能以及各个器官功能均弱于年轻患者,单一的保温措施效果较差。而复合保温衍生于康复外科护理理念,通过各种保温措施的叠加使用达到保温效果,具体包括调节室温、液体加热、病床加热等,其护理特点更加符合优质护理理念,提高患者舒适度,加速患者术后康复[4]。本研究现选取赤峰市医院2020 年2 月~2021年10 月收治的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2 月—2021 年10 月赤峰市医院收治的80例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已通过赤峰市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查。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s)/n(%)]

组别 例数 性别 年龄(岁) 疾病类型男女股骨颈骨折 股骨头坏死观察组 40 25(62.50) 15(37.50) 69.85±2.65 26(65.00) 14(35.00)对照组 40 24(60.00) 16(40.00) 69.84±2.66 27(67.50) 13(32.50)t/χ2 0.053 0.017 0.056 P 0.818 0.987 0.813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成人股骨头坏死临床诊疗指南(2020)》[5]相关标准,且具备手术指征;②术前行心电图和血压监测无异常者;③年龄≥65 岁。

排除标准:①入室体温>37.5 ℃或<36 ℃者;②对手术应用麻醉药物过敏或不耐受者;③合并心、肝、肾、肺等重要脏器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④合并恶性肿瘤者;⑤合并内分泌、免疫系统、神经系统等疾病者;⑥合并凝血功能异常者;⑦有药物或者酒精依赖史者。

中止标准:手术过程中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手术开始前,护理人员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4~25 ℃,湿度50%~55%,术中调节手术室温度至23 ℃,患者周身包裹毛巾被,切口部位应用无菌手术巾保暖,每间隔15 min 使用红外线体温枪测量患者额头体温。对于体温持续性降低者,打开手术床温度调节毯,并加热静脉滴注液体。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增加复合保温护理。护理流程如下:(1)术前保温。①患者在运送至手术室过程中应佩戴棉帽、覆盖棉被,加速转运速度。并于术前1 h 控制手术室温度>22 ℃。②手术床温度调控,术前将手术床保温毯调节至36.5 ℃左右,护士测量温度,温度达标后协助患者转移至手术床,盖保温毯前需覆盖无菌手术巾,避免保温毯直接接触患者皮肤,待患者体表温度与保温毯温度一致时,护理人员可通知麻醉师开展麻醉。(2)术中液体温度调控。护理人员使用电子恒温水箱将术中所需冲洗液、静脉输入液体等加热至36~37 ℃。麻醉药效发挥后,对患者手术切口进行消毒时,可适当加热手术床温度,但护理人员需注意患者体表温度需低于37.2℃。(3)非手术部位肢体温度调控。护理人员可使用双层敷料包裹患者棉被无法覆盖的非手术区域肢体,但需保障敷料的透气性、保温性和覆盖厚度,松紧适宜,避免压迫血管。对于头部温度的调控,护理人员可为患者佩戴保暖帽,减少裸露部位散热。(4)麻醉恢复期保温。患者手术结束前15 min,护理人员应调控麻醉恢复室的室内温度、湿度与手术室一致,并将病床和暖风机等设备调节至保温状态,患者转运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肢体暴露。

1.4 观察指标

T1代表手术开始即刻,T2代表手术开始60 min,T3代表手术开始90 min,T4代表手术结束。

①详细记录两组患者在T1、T2、T3、T4时间段下体温变化情况,进行组间对比。

②收缩压正常值100~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正常值60~80 mm Hg;心率正常值60~100 次/min。记录两组患者T1、T2、T3、T4时间段下的生命体征,进行组间对比。

③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术中总尿量、麻醉苏醒时间,进行组间对比。

④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术后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术后躁动)例数/总例数×100%,进行组间对比。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6.0 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行t 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行χ2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水平比较

T1时间段下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段下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患者术中体温水平比较 (±s,℃)

组别 例数 观察组 对照组 t P 40 40 T1 36.65±0.17 36.66±0.21 0.234 0.816 T2 36.23±0.35 35.95±0.37 3.477 0.001 T3 36.21±0.31 35.65±0.34 7.698 <0.01 T4 36.11±0.29 35.56±0.32 8.055 <0.01

2.2 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比较

T1时间段下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2、T3、T4时间段下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比较 (±s)

表3 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比较 (±s)

舒张压(mm Hg)T1 T2 T3 T4 T1 T2观察组 40 110.84±7.52 110.61±7.47 110.37±5.81 110.46±5.35 70.61±6.54 70.35±6.41对照组 40 111.94±7.69 107.34±6.28 107.29±5.53 106.67±5.82 71.67±6.82 67.24±5.37 t 0.647 2.119 2.429 3.032 0.709 2.352 P 0.520 0.037 0.017 0.003 0.480 0.021组别 例数收缩压(mm Hg)

续表3 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比较 (±s)

续表3 两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比较 (±s)

心率(次/min)T3 T4 T1 T2 T3 T4观察组 40 70.24±6.22 70.35±4.58 79.95±6.27 79.58±6.34 78.59±5.35 78.37±5.14对照组 40 66.95±5.34 66.88±4.93 79.31±6.09 75.87±6.21 75.27±5.23 74.86±5.18 t 2.538 3.261 0.463 2.644 2.807 3.042 P 0.013 0.002 0.645 0.010 0.006 0.003组别 例数舒张压(mm Hg)

2.3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总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麻醉苏醒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s)

表4 两组患者术中相关指标比较 (±s)

组别 例数 术中失血量(mL)术中总尿量(mL)麻醉苏醒时间(min)观察组 40 291.82±64.36 356.56±65.72 8.98±2.45对照组 40 332.67±76.57 320.19±77.81 10.54±2.89 t 2.583 2.258 2.604 P 0.012 0.027 0.011

2.4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术后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欧盟曾发表报告表明,1990 年全球髋部骨折病例大约166 万,预估至2050 年全球65 岁以上髋部骨折患者将高达630 万[6-7]。髋关节置换术作为治疗髋关节疾病的主要手段之一,治疗效果显著,但因手术时间较长、老年患者体质较差,以及麻醉药物等对患者体温调节系统的抑制作用,在手术治疗时更易诱发术中低体温[8]。而复合保温护理通过各种科学保温措施的叠加使用,对维持老年患者机体各项生理功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T2、T3、T4时间段下观察组患者术中体温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人体体温恒定十分重要,本研究术中数据虽然变化较小,但对于麻醉之后进行手术的老年患者来说,低体温仍然为消极影响,甚至会引发不良后果[9]。而复合保温护理通过各种保温措施维持患者术中体温恒定,不仅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手段,也是快速康复外科的必备条件。本研究结果与乔锦艳等[10]的研究中观察组手术结束时患者体温高于对照组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T2、T3、T4时间段下观察组患者术中收缩压、舒张压及心率等生命体征变化较对照组更加平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是因为手术过程中如果失血量过大会导致患者出现血压降低、心率迟缓等现象,另外,老年患者年龄较大,体质相对虚弱,在麻醉药的影响下也容易出现各项生命体征的波动[11-12]。而血压和心率水平持续降低将增加患者心脏负担以及休克、血钾量过低等情况发生率,不利于患者手术顺利进行和术后良好恢复[13]。本研究结果与吴鸿雁[14]的研究中干预组患者血压水平较于对照组更加稳定的结果一致。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术中总尿量显著高于对照组,麻醉苏醒用时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体温水平稳定可维持患者凝血酶活性、血小板功能以及凝血因子的数量,可减少失血。复合保温护理可减轻麻醉状态下冷液体和冷环境的刺激,促进患者血液循环恢复正常,减轻肾脏负担,维持肾小球血流量稳定、肾功能正常,维持正常尿量;低体温可影响肝脏代谢麻醉药物的活性,致使麻醉药物半衰期延长,延长苏醒时间,故正常体温可缩短麻醉苏醒时间[15-16]。上述结果与张雪等[17]的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恢复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的结果一致。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现术中低体温、术后寒战、术后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体温变化可能会损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减少胶原蛋白合成,使伤口愈合延迟[18]。术中低体温可降低血小板功能,减弱凝血物质活性,延长出血时间,增加术中出血量,加重机体应激反应,增加寒战、躁动等并发症发生率[19]。寒战是体温过低时全身不由自主的颤抖,躁动是患者出现情绪反应和反射性对抗的表现,会增加不良事件的发生,而这些均与体温过低有关。复合保温护理能够保持患者正常体温,降低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这与刘宏春[20]的研究中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结果一致。

综上所述,行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术中应用复合保温护理模式,可有效维持患者术中不同时间段下体温水平、各项生命体征,可减少术中出血量、增加术中排尿量,且可减少麻醉苏醒用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体温髋关节保温
体温低或许寿命长
门窗是外围护保温中的难点
髋关节活动范围
能“保温”的雪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体温小问题,引出大学问
体温值为何有时会忽然升高?
保温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老年人的体温相对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