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阶段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护理中的效果分析

2023-03-22丛培丽

中华养生保健 2023年4期
关键词:置换术髋关节关节

金 娜 丛培丽

(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四肢创伤科,山东 威海,264400)

全髋关节置换术为骨科治疗的重要术式之一,通过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髋关节病变的目的是改善髋关节功能与疼痛[1]。与其他术式比较,经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骻关节功能恢复更优[2]。但值得关注的是,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容易出现各类并发症,如关节脱位等[3]。一旦发生严重并发症,将影响肢体功能恢复,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治疗费用,甚至引起医疗纠纷,增加家庭负担。因此,针对此类患者需加强护理干预,以提高预后。髋关节功能的恢复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本研究针对髋关节功能恢复特点,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将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4 例患者分为两组实施不同的护理方案,对比分析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20 年1 月—2021 年6 月在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4 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7 例。对照组中,男28例,女19 例;年龄56~75 岁,平均年龄(65.58±3.11)岁;病程2~8 年,平均病程(5.05±0.57)年;手术原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4 例,先天性髋关节疾病12 例,股骨颈骨折11 例,其他10 例;学历:高中及以下24 例,大专及本科20 例,研究生以上3 例。研究组中,男29 例,女18 例;年龄55~76岁,平均年龄(65.60±3.13)岁;病程2~9 年,平均病程(5.07±0.58)年;手术原因:髋关节骨性关节炎13 例,先天性髋关节疾病12 例,股骨颈骨折12 例,其他10 例;学历:高中及以下23 例,大专及本科22 例,研究生以上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其家属充分了解研究相关内容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通过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手术标准[4];②首次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手术;③手术区域皮肤完整;④随访时间>1 个月;⑤术前无影响步态的其他疾病。

排除标准:①存在全髋关节置换术禁忌证者;②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③凝血功能障碍者;④合并影响术后康复的其他疾病者;⑤无法接受随访者;⑥严重骨质疏松者;⑦合并肝脏代谢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

1.3 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1)护理评估。术前对患者身体状态、关节功能作全面评估,掌握患者当前病情严重程度,充分意识到术前术后存在的风险。术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分析可能导致关节脱位的各类因素,根据各类风险因素制订针对性预防措施。(2)术前规范性功能锻炼。为提升术后恢复效果,术前加强下肢肌肉训练,指导患者进行呼吸训练,根据病情指导其适当进行膝关节运动及外展髋关节运动等。(3)术后护理。①告知家属麻醉药效未完全消散前,患者可能伴随四肢无力、乏力等症状,待药效消散后症状会消失,使家属放心。指导家属为患者进行基础卫生护理,护理人员做好伤口护理、保持呼吸道通畅及病房环境卫生监督等护理。②患者苏醒过程中,于其两腿之间夹梯形枕,卧床时保持患肢外展中立位15°~30°,术后6 h 内减少翻身次数,待下肢感觉活动完全恢复后协助患者适当翻身。③加强疼痛护理。向患者解释术后疼痛的引发原因,根据疼痛程度实施针对性的镇痛,通过播放音乐、聊天等方式转移其注意力,疼痛感强烈的患者可适当给予药物镇痛。④患者出院前加强健康宣教,叮嘱患者日常注意事项,不可过度锻炼,锻炼强度循序渐进,遵循医嘱,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来院复查,直至骻关节功能恢复,强化患者康复信念。(4)延续护理。患者出院后3 个月内,通过电话或微信进行定期回访,指导患者康复训练,询问近期关节恢复情况,解答患者的疑虑。

研究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在术后3 个月分为4 个阶段进行护理干预。①第1 阶段:术后0~14 d。评估患者体征、假体状况、手术效果等各项指标,针对卧床体位、正确翻身、早期肢体锻炼等开展健康教育。术后1 d,对下肢进行按摩推拿,促进血液循环。术后2~7 d,实施肌力训练,重点实施股四头肌、臀肌、裸关节康复锻炼,5~10 次/d,10 min/次。术后8~14 d,适当进行髋、膝关节屈伸锻炼,增加关节活动范围。②第2 阶段:术后15~30 d。实时指导患者进行自我康复锻炼。鼓励患者站立锻炼,逐渐进行步态训练,2~3次/d,30 min/次。③第3 阶段:术后31~60 d。适当给予负重康复锻炼,初期在家属协助下完成,逐渐过渡至拄双拐负重行走—拄单拐负重行走—弃拐行走。④第4 阶段:术后61~90 d。指导患者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术后90 d,可逐渐进行简单的劳动。

1.4 观察指标

①关节脱位发生率。关节脱位发生率= 关节脱位发生例数/总例数×100%。②干预前后髋关节功能。采用髋关节Harris 评分评估,共包括4 个方面,关节功能、疼痛、关节活动度、畸形,评分分别为48 分、44 分、4 分、4 分,满分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髋关节恢复佳[5]。③日常生活能力。采用Barthel 指数评价,包含10 项内容,共计100 分,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能力越强[6]。④护理满意度。采用山东省文登整骨医院自制问卷调查满意度,内容包含健康指导、护理态度等,分为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不满意3 个方面,满分100 分,>90分为十分满意,80~90 分为一般满意,<80 分为不满意。满意度=(十分满意+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100%。⑤干预前后生活质量。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估,包括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一般健康状况、精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 个维度,各维度评分0~100 分,采用李克累加法,最后用标准公式转化分数,评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高[7]。

1.5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进行统计推断;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采用独立样本t 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关节脱位发生率比较 [n(%)]

2.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干预前,两组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rris 评分提高,研究组患者Harri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s,分)

表2 两组髋关节功能比较 (±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关节活动度 畸形 总分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研究组 47 28.85±6.48 37.71±6.02* 21.23±5.44 37.00±5.24* 1.65±0.36 3.27±0.29* 1.59±0.26 3.44±0.31* 54.19±5.72 72.12±5.08*对照组 47 28.43±6.70 32.22±6.66* 21.15±5.29 30.44±5.11* 1.62±0.34 3.05±0.21* 1.54±0.28 2.89±0.37* 54.46±5.53 61.15±5.74*t 0.309 4.192 0.072 6.145 0.415 4.212 0.897 7.811 0.233 9.812 P 0.758 <0.001 0.943 <0.001 0.679 <0.001 0.372 <0.001 0.817 <0.001组别 例数关节功能疼痛

2.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术前及出院前,两组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及6 个月,两组Barthel 指数评分提高,研究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s,分)

表3 两组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s,分)

注:与同组术前比较,*P<0.05;与同组出院前比较,#P<0.05;与同组术后3 个月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术前 出院前 术后3 个月 术后6 个月研究组 47 46.68±6.73 57.75±7.22* 86.69±6.65*# 91.26±3.03*#@对照组 47 46.73±6.65 56.59±7.13* 80.00±6.32*# 85.90±3.18*#@t 0.036 0.784 4.999 8.366 P 0.971 0.435 <0.001 <0.001

2.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n(%)]

2.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SF-36 各项评分均提高,研究组患者SF-36 各项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s,分)

表5 两组生活质量比较 (±s,分)

注:与同组干预前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精力 社会功能 躯体疼痛 一般健康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研究组 47 干预前 54.49±8.02 60.67±7.05 57.87±7.21 56.60±6.32 55.54±6.02 55.55±8.70 57.85±6.41 60.67±6.23干预后 70.04±8.25* 75.58±7.66* 71.23±7.56* 74.10±6.48* 72.90±6.76* 72.01±8.36* 77.80±6.47* 81.11±6.06*对照组 47 干预前 54.59±8.11 60.70±7.11 57.69±7.14 56.66±6.19 55.74±6.35 55.38±8.66 57.87±6.40 60.69±6.27干预后 63.43±8.27* 70.00±7.84* 64.48±7.50* 67.76±6.54* 62.66±6.08* 63.40±8.69* 71.13±6.88* 76.56±6.09*t组间干预前 0.060 0.021 0.122 0.046 0.157 0.095 0.015 0.016 P组间干预前 0.952 0.984 0.904 0.963 0.876 0.925 0.988 0.988 t组间干预后 3.879 3.490 4.345 4.721 7.721 4.895 4.842 3.631 P组间干预后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3 讨论

全髋关节置换术是当前治疗髋关节疾病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案,通过手术可对畸形的髋关节进行矫正,可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疼痛,提高关节活动度及稳定性[8]。但术后容易发生假体脱位等不良反应,假体脱位是导致全髋关节置换术失败的主要原因[9]。一旦发生此类并发症,将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明显延长患者治疗时间,增加治疗费用,不利于预后,并容易引起医疗纠纷[10]。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恢复不佳的因素有多种,如翻身不当、锻炼不当、运动不当等,究其原因,在于术后护理不当,尤其是术后移动不正确、术后康复锻炼不科学[11]。术后功能恢复不仅仅在于精湛的手术技术,优质的护理干预同等重要[12]。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关节脱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4 例患者发生关节脱位,分析原因,与患者年龄高及术后制动不严格有关。干预前,两组Harris 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Harris 评分提高,研究组患者Harris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张雅莲[13]的研究结果相一致。常规护理干预模式下,关节脱位发生情况明显增加,这与术后康复训练不足或康复训练不科学有关[14]。阶段性护理是为满足现代临床护理需求而兴起的一种全新的护理模式,建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汲取护理路径与延续护理的精华,为患者提供针对性、持续性、实时性的护理措施[15]。阶段性护理围绕全髋关节术患者实际需求展开,结合实际情况制订各阶段护理目标,并严格执行,确保各阶段护理内容准确落实至日常护理工作中,不仅体现临床对患者浓厚的人文关怀,同时为患者后续功能恢复提供强有力的保障[16-17]。

术前及出院前,两组Barthel 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个月及6 个月,两组Barthel 指数评分提高,研究组患者Barthel 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患者SF-36 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相对来讲比较片面,缺乏针对性、预见性,未激发护理人员的主观能动性,无法站在患者角度审视临床护理服务成效[18]。分阶段护理模式以时间为干预链条,干预目标明确,操作性强,紧密联系恢复进程,并渐进式推进干预措施[19]。分阶段护理模式可有效划分护理内容,根据患者病情恢复程度实施护理干预,有助于完善护理系统[20]。

综上所述,对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阶段性护理可促进髋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及生活质量,减少关节脱位发生。

猜你喜欢

置换术髋关节关节
髋关节活动范围
冰球守门员髋关节损伤与治疗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
成人型髋关节发育不良的分型与治疗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引流对血红蛋白下降和并发症的影响
用跟骨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合并跟距关节及跟骰关节损伤的效果探讨
反肩置换术
髋关节翻修术Gross型髋臼骨缺损重建的研究进展
miRNA-140、MMP-3在OA关节滑液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CT和MR对人上胫腓关节面坡度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