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铸魂育人的价值、困境和实施路径

2023-03-22苏州科技大学环境学院任云高王倩颖冯哲

办公室业务 2023年2期
关键词:红色精神政治

文/苏州科技大学环境学院 任云高 王倩颖 冯哲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带领先进分子、革命群众为推翻三座大山、争取民族独立、推进国家富强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文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利用好红色资源、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红色文化厚植大学生爱国主义情怀,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围绕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相互融合,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不断培育时代新人,是我们当前应该思考的重点。

一、传承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联系

(一)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从广义上说,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广大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改革开放进程中逐渐形成的理想信念、人生价值以及高尚道德情操,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蕴含丰富的精神内涵。其中所包含的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人民至上的精神宗旨,艰苦奋斗的丰富内涵以及迎难而上的优良传统在新时代仍然闪烁着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民族主义以及革命英雄主义的光辉。同时,红色文化作为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不断实践中实现了对于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机结合,既体现了传统文化中提倡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传统,形成了团结互助、热爱和平、勤劳奋进以及生生不息的优良品格。而这些丰富的民族精神无论是在艰苦的革命、建设还是改革进程中,都铸就了伟大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及改革开放精神等,它们一同构建了红色文化精神的重要框架和深刻内涵,既是马克思主义和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孕育的果实,又是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代精神的文化基础。

(二)大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要求。在《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一文中明确要求“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加大党章党规党纪的宣传力度,同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斗争以来所总结的丰富经验,发扬广大人民群众的斗争精神,增强忧患意识,开展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宣传教育工作,以自觉的实践斗争夺取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针对高校青年大学生需不断加强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这个问题上,必须要以理想信念为核心,以爱国主义为重点,不断增强文化自信,实现青年大学生全面发展。青年是促进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加强社会精神文明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在高校青年大学生群体汲取专业知识的同时,不断以先进的思想和优秀的文化去培育他们的健康人格,坚定理想信念,实现学生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的平稳成长,形成良好品格和高尚人格。帮助青年大学生群体树立远大理想,坚定信念,引导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而不断努力奋斗。

(三)红色文化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逻辑关系。红色文化具有非常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民族特性,其中记载着的那些关于革命先辈们的英雄业绩和高尚品德,蕴含着的团结互助、实事求是、敬业奉献以及艰苦奋斗的精神内涵对于帮助当代大学生不断坚定理想信念,提高个人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同时也是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有力响应国家号召,不断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持续顺应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要求。将红色文化融入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帮助他们筑牢人生路上的奋斗目标,不断增强集体主义观念,培育团结合作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励青年人继承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深耕红色沃土,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投身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建设进程当中。红色文化当中凸显了鲜明的政治以及强烈的思想引领作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精神文化源泉,其内在的教育价值和高校所开展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目标是一致的。红色文化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时代更要发扬其高尚的精神内涵,实现红色文化的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弘扬正能量,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进程不断发展。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一)高校红色文化教育氛围薄弱,传播程度较弱。当前高校所营造的红色文化教育氛围总体薄弱,在开展教育实践过程中不能有机将社会实际与红色文化相结合,以深刻大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认识程度。同时,部分学生对于红色文化的理解仅仅停留在概念层面,认为这只是革命年代的遗留产物,在当今已不符合时代潮流,理应退出历史舞台,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关联较弱。而高校在一定程度上缺乏对于红色文化的宣传与传播,课程设置量少,红色主题活动匮乏等问题长期存在,只有极少数学生会主动接触红色经典影片和书籍。这些现象对于学生个人以及社会和时代的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根本无法营造高校浓郁的红色文化学习教育氛围。

(二)红色文化在高校的影响范围较小、学生认知程度较弱。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在高校课堂内外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过程中会受到多种不同因素的影响,存在很多现实问题亟待解决。在政治、经济以及文化全球化冲击的时代大背景下,部分高校在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同时,没有深刻意识到蕴含在红色文化教育资源背后的德育功能,学校对于红色文化氛围的营造严重不足,尤其是“00后”青年大学生群体,自小就生活在较为优渥的生活环境中,无法对珍贵的红色文化资源形成深刻的认识。

(三)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匮乏、教育手段单一。高校的校园文化包括精神、制度、物质及政治几个方面。红色文化应有机融入这些校园文化体系中,相互配合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但目前大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建设水平较弱,教育资源匮乏,缺少将红色资源引入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识。传统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内容较为单一,针对现实问题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时效性不强。高校应结合时事热点,与国情实际相糅合,丰富高校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在教育形式上,当前高校所开展的红色文化教育形式较为单一,通常会组织学生到烈士遗址及红色纪念馆参观学习,但这样的教育形式所耗成本过高,会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且实地参观又易流于表面,实际教学效果有限。另一种则是观看红色主题影视,这种教育形式的娱乐性较强,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不能结合影视资源的具体历史背景以及思想内涵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无法达到更深层次的教育目的。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结合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学的实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更好地推进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一)抓住主渠道,在思政课程中有力传播弘扬红色文化。高校课堂是对学生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利用课堂传授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实现红色文化进校园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方式。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教师授课过程中,应在坚持理论传播的基础上注重教学手法和教学风格的创新,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历史事件,鲜明的历史人物,利用案例教学法串联起红色史实和当下的热点时事,巧用现代多媒体教学媒介,通过多样化手法将红色文化资源和红色精神活灵活现融入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将校园红色文化资源中所蕴藏的育人因素不断渗透进日常的课堂和学生教学中。高校思政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将教学活动从室内延伸到室外,利用红色文化实物展陈、校园红色雕塑、校史馆以及革命历史碑文等教学媒介不断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实践能力,以生动的教学形象让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红色文化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指出:“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特色和优势,是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是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抓手和关键一招。要努力营造大思政环境,打造门门课程讲思政的大格局,持续将红色文化资源以及中国共产党人的家国情怀融入学生的专业课程学习当中。“要润物细无声,发挥精神文化产品潜移默化的作用,运用各种文化形式,生动具体地表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红色文化作为内在的灵魂和有力的驱动,帮助学生在吸收专业知识的同时继承优良的革命传统,唤醒历史记忆,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导向,同时凝聚他们的政治认同感。

(三)占领主阵地,借助网络新媒体渠道加强红色文化宣传力度。当前,网络对于校园文化的影响已越来越不容忽视,学校可以充分利用校园网作为网络宣传的主要载体,与传统的校园媒体相糅合,加强优势互补作用,不断增强红色文化的鲜活性和生动性,让校园里的网络教育更加具有亲和力。同时,在宣传红色文化的过程中,要注重红色专栏建设,以图、文、视频并茂的形式充分与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在专栏下设特色栏目讨论区,鼓励学生发表个人见解,在有力加强社会责任感的同时,不断促进他们个性与新思维的发展。专栏还可以增设红色文化数据库,方便大家检索下载与红色文化相关的一些课程资料内容,激励他们不断汲取红色文化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提供便捷的渠道。同时利用校园广播载体可以在固定时间段播放与党史教育以及党的建设相关的内容,方便学生了解最新动态,不断强化教育成果。要构建红色网络文化主阵地,需挖掘一切有利资源和积极条件以搭建具备开放性和代表性的红色主题网站,抢占当代青年大学生群体在思想道德建设进程中的网络环境制高点,综合本校学生的个性特征,利用微信、QQ、微博、抖音等新媒体网络渠道加强弘扬红色文化。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学校开设了“华中农业大学红色微博”以强化红色文化的宣传,加大学生的学习力度。当前的青年大学生群体已经成为网络用户的活跃主体,利用各类新媒体渠道以及多样化的网络平台集合众人力量讲好红色故事,汇聚不同地区不同时间段的红色主题素材,注重那些容易被遗忘、忽略的红色故事的挖掘和搜集,最终实现借助网络搭建转发和分享的无障碍平台,增强传播性和趣味性。

(四)推进第二课堂建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推进实践育人。不断树立文化自信,坚定不移推进校园文化育人,让红色文化融入学生的学习与生活当中。创新各类红色文化的主题纪念活动,丰富活动形式,还原历史场景,让学生深刻感知风云激荡的革命年代,进行跨越时空的情感体验。借助各类重要节庆事件和人物纪念等时间深入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渗透进学生的生活与学习中。学校可以积极开展主题党课,不断提高党员及团员青年的红色文化素养,各班级团支部可以定期召开红色主题班团活动,让红色精神成为引领青年思想活动的主导力量,可以积极组织开展红色主题征文活动、红色主题读书活动、唱红歌比赛以及红色励志影片展播,利用节日纪念日还可邀请老党员和英雄劳模进校园,和学生面对面讲述革命故事。学校各红色社团则应积极组织学生举办各类主题宣讲,让学生亲身讲述红色故事,感受红色文化精髓,大力宣传、发扬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涵。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特点,增强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通过开展一系列实践活动让青年学生感受厚重的红色文化内涵及爱国主义情感,近距离感知形象鲜明的英雄人物,感悟中国人民为民族独立和国家解放而英勇斗争的光辉历程。

青年大学生群体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引领青年大学生群体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时代的需要,同时新时代也更加能够发挥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通过努力引导新时代青年勇担时代使命,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国青年的殷殷寄语。传承红色精神,厚植家国情怀,以实干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猜你喜欢

红色精神政治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红色是什么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红色在哪里?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政治攀附”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拿出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