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育教学全课内容一体化的实践探索

2023-03-22李建达

体育教学 2023年1期
关键词:体育课教学内容比赛

文/李建达

体育课是学校体育重要载体和课程实施主要形式,体育课堂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和课程实施的总体效能。传统三段式体育教学模式由来已久,它是体育学科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的基本需求,也是体育教学运动负荷变化规律的重要体现。然而,随着学校体育“四位一体”目标和“核心素养”体系的提出,传统体育课准备活动、体能练习和放松活动的效能低下问题也更加突出。这些活动内容往往只与基本部分教学存在运动生理关系,很少为体育课内容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教学服务。体育课堂教学亟需在课程目标指引下,进一步提升在学生核心素养发展中的作用。为此,将体育课的准备活动和放松活动,以及体能课课练等专项活动,在保留其原有价值作用的前提下,与基本部分教学整合为全课一体化教学,将会显著提升体育课的承载能力和教学效能。

一、准备活动专项化,作教学内容的学习铺垫

体育课准备活动是通过安排渐进运动负荷的练习内容,促使学生肌体由安静状态过渡到运动状态,从而更加安全地参与后续的体育学练活动。客观来讲,无论教师在体育课上安排何种形式的准备活动,学生都会经历克服自身运动系统粘滞性的过程,所以准备活动是体育课结构性和必然性的内容。只是常见准备活动多是与基本部分缺乏关联的慢跑、行进间操和定位操等一般性准备活动,即便是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项准备活动也多是侧重于学生身体运动系统的激活,这显然无法充分发挥准备活动的教学效能。为此,教师可以对准备活动进行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专项化处理,为学生学练活动做好技能、身体和心理铺垫。而在一些运动强度不大且安全系数较高的体育课上,教师则可以大胆尝试用教学导入环节直接替代一般性准备活动。

例如,在一节小学三年级前滚翻课的准备部分,教师通过让学生模仿“小刺猬采果实”进行教学内容铺垫。学生从集合时四列横队位置爬行到场地上扇形摆放的小垫子处,然后学生一人一垫地仰躺团身滚动模仿“小刺猬采果实”,随后教师组织学生翻身俯卧团身从胯下向后看,模仿“小刺猬运送果实”时的警惕防备状态。显然,该准备活动不但从课的开始就营造了良好的教学情境,而且还让学生得到了学练前滚翻的身体与技能准备,较之传统准备活动的慢跑或喊数抱团游戏及定位操更加有效。再如,在一节小学篮球传接球课上,教师直接让学生以高低姿势运球和侧向滑步运球进行准备活动,为学生提升控球能力和学习传接球做好了准备。

二、基本部分赛事化,作教学内容的学练检验

竞赛处在整个学校体育体系的核心位置,体育课本身就包括比赛,如果没有体育竞赛,体育课就上得不完整。比赛不仅是学生喜爱的教学形式,还关系到学校体育的价值意义。基于“教会、勤练、常赛”的学校体育基本路径,以大单元教学为特征的运动教育课程模式正广受推崇,体育课成为学校体育赛事的基本部分和主要载体。为此,教师要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能力水平,在遵从运动技能形成规律和运动项目竞赛规则的前提下,组织学生参加贴近正式比赛规则而又能够全方位参与的教学比赛,从而为学生参加班级间和校际间比赛打下良好基础,并为他们正确欣赏和客观评价比赛储备运动知识。

例如,某教师在组织篮球传接球学练比赛时,采用半场五打五的形式进行分组对抗,要求学生只能通过传、接球方式组织进攻。如果某队将球传给对方边线外的队友得1分,如果传球被对方抢断则球权转换。先获得5分的队伍获胜后与下支队伍继续比赛,最多可连赛两场。同时,在场外等待比赛的两组学生,一组负责裁判工作,另一组负责技术统计。裁判组由3名临场裁判、1名记录员和1名翻分员组成,主要观察走步违例和侵人犯规,并做好记录和公告。技术组由2名进攻统计员、2名防守统计员和1名记录员组成,主要统计相应队伍和个人的传、接球次数和抢断次数。通过这种类似正式比赛的形式、规则和分工,让学生对教学比赛和运动项目都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在提升学生参与程度的前提下提升了教学效能,为学生参加正式比赛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体能练习教学化,作教学内容的练习载体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增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而在当前学生体质健康不容乐观的现实背景下,体能课课练早已成为体育课凸显自身价值的普遍形式。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教学模式提出每节课应拿出十分钟左右时间进行专门体能练习,可见体能练习已经成为国内主流教学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通过何种形式组织体能练习则需要教师不断思考和创新。如果教师总是以俯卧撑、开合跳和深蹲等内容进行机械的重复练习,那么体育课将会变成让学生厌烦的体能训练课。这显然不利于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也不利于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为此,教师有必要对枯燥的体能练习内容进行教材化处理,让体能练习成为教学内容的练习载体,帮助学生在学练运动技能的过程中发展体能。

例如,在足球运球教学的体能练习环节,教师通过10分钟的多方法循环运球组织学生进行练习。这不但帮助学生巩固了本课所学的运球技能,还在练习中发展了学生的专项耐力素质。而在一节立定跳远课的体能发展环节,教师组织学生连续跳小体操折垫进行练习。每组学生有5块小体操垫,可自主决定垫子摆放间距和形式。只要无失误完成60人次就算完成练习任务,而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人次多的组获胜。这种以教学内容作为体能练习内容的安排,不仅有效提升了学生的专项运动技能和体能,还在体现竞争性和趣味性的同时提升了练习密度和教学效能。

四、放松活动内容化,作教学内容的运用创新

在重视体育课练习密度和体能发展的背景下,教师应在学生参加较大运动负荷的练习活动后,组织学生进行3分钟左右的针对性放松活动。但常态放松活动多是肢体拉伸和调息冥想等内容,学生的参与热情并不高,放松的效果也并不理想。为此,教师应不断创新放松活动内容,可尝试将教学内容融入放松活动,以提升放松效果和教学效能。

例如,某教师在篮球运球教学的放松活动中,让学生两人一组伸腿坐在地面上成脚对脚姿势,在手触球前提下以推拨球方式相互传接地滚球。先是篮球经膝下绕脚一圈后互传,再是篮球经膝下绕臀一圈后互传,还可以两腿伸直或一屈一直直接互传。这样的放松活动在拉伸肢体的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控制球的能力。再如,某位教师在篮球行进间投篮课后的肢体拉伸时,用创编的篮球裁判操进行放松活动。学生一边做着略带夸张的裁判动作,一边说出该裁判动作对应的判罚内容。这样的放松内容有效提升了学生的篮球运动知识素养,为学生创设了更多参与和了解体育赛事活动的机会。

此外,即便教师未能设计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身体放松内容,也可以尝试在传统肢体拉伸时加入课堂教学的学习认知内容。比如将课堂小结与放松活动相互结合,在肢体拉伸时组织学生一起说出本课内容的动作要领口诀,这一定程度上实现放松活动的教学内容化。

可见,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和课的内容,通过准备活动专项化、基本部分赛事化、体能练习教学化、放松活动内容化,实现了全课内容由负荷一体化向教学一体化的转变,从而有效提升了体育课堂教学的整体效能。当然,全课内容的教学一体化应以运动负荷变化规律为基础,在确保学生活动安全和运动健康的前提下提升体育课的教学效益。

猜你喜欢

体育课教学内容比赛
体育课
选美比赛
比赛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最疯狂的比赛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