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和风险管控研究

2023-03-22李伟水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环球市场 2023年7期
关键词:融资资金国有企业

李伟 水发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一直以来,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企业不断探索新的融资方式,优化内部管理机制,通过对融资结构的升级,拓宽融资渠道,谨防融资风险。多数国有企业习惯性采取银行融资方式,但随着企业经营形式的转变,企业还可以同时采用股权融资或债券融资等方式,但必须做好风险的把控,从而提高企业融资管理工作的灵活性。

一、现阶段国有企业的主要融资方式

(一)银行融资

银行融资就是以银行为中介的融通资金活动,是我国物流企业及其服务的广大中小企业通过间接融资方式获得资金的主要形式。除了常见的贷款,金融机构会将企业应收账款、股权以及合格抵押品作为收益计划,为国有企业的融资提供帮助。

(二)债券融资

基于资金融入的目的,企业在一些机构或交易地方发行债券,以此获得资金。债券融资方式与银行融资不同,其融资品类主要有“短期融资券”和“公司债”“中期票据”几种,融资主体就是企业,将债券的发行工作直接委托给承销机构。在评级方式上,评级机构会对发债主体做出评级,同时律师或会计师事务所会进行审计报告,出具法律意见书,同时第三方机构进行担保,企业在获得相关部门的批准后即可开始发行债券[1]。

(三)股权融资

以公开的方式发行股票,或者转换债券,这类方式就属于股权融资。财务指标变化、外部市场环境以及企业评级情况都会对企业融资方式产生影响。此外,企业在进行股权融资之前必须获得相关部门的审批,与债权融资方式相比,股权融资更具有优势,企业可在不改变资产负债率的情况下融入资金,有效的改善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对于国有企业来说,股权会影响企业控制权,因此企业在增资扩股或者转让股权的时候必须加强对股权分配比例的控制。

(四)其他融资方式

以往的融资方式已经无法与当前企业发展需求相适应,企业开始寻找更多融资方式,比如融资租赁等。企业在特定项目中依据国家政策,向银行或金融机构获取资金支持;融资租赁是企业在购置设备但是能力不足时,可采用租赁的方式获得设备使用权,再通过支付租金来进行融资。

二、国有企业实施融资管理的意义

国有企业开展融资管理工作可有效推动内部管理,保持企业资金稳定性,为各项业务的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基于融资管理的合理规划下,企业融资方式日渐多元化,通过建立完善的融资机制,使内部资金更加稳定,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与企业经营风险,从而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在加强融资管理后,企业能够更好地把握资金流向情况,科学编制资金使用规划,制定资金管理战略,以满足未来可持续发展需求为目标,实现资金使用效益的提升。

开展融资管理工作后,企业资本管理结构更加优化,内部权益性和债务性投资的所占比例被有效控制,企业实施的融资决策更合理,企业负债可以被控制一定区间内。做好融资管理的有效控制,监督企业内部财务与经营等活动,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内部资金的优化配置,使资金管理更具有透明度,这是企业树立良好市场形象的关键步骤。

三、国有企业融资方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内部融资动力不足

社会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企业规模日渐壮大,投资支出也呈现出了逐年增长的发展趋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企业资金缺口数目增多。国有企业在经营期间始终存在着效率较低的问题,由于资金积累很慢,无法满足内部需求,融资动力不足,不能达到企业进一步扩张的需要。出现以上问题与企业自身管理水平、运营能力有关,对于内部融资较为匮乏的企业,一旦失去内部融资优势,企业就只能依靠外部渠道来融资,但这样会造成内部资金的安全隐患,甚至会对企业融资渠道产生影响[2]。

(二)外部融资结构不合理

国有企业可以采用的融资方式有很多,需根据自身发展需求确定融资渠道。但是在实际融资工作中,一部分企业存在着短时行为,即融资模式固化,融资渠道单一,融资时过于依赖银行发放的贷款,最终导致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后续企业发展动力不足。目前国有企业也开始加强对融资方式的转变,但实际效果不明显,这与企业外部融资结构不合理有关,企业如果凭借债券融资方式,这会对融资与财务之间形成杠杆作用,无形中给企业带来债务风险,引发债务危机。

(三)政府影响企业融资决策

一直以来我国都会采取宏观调控手段,以此控制企业的经营发展,但这会对企业融资带来过多干涉,特别是在企业融资审批期间,政府职能部门的过度干预会影响国有企业融资体系的完善。企业为了融资成功,不得不延续传统的内部融资方式,最终导致融资渠道单一,融资决策缺乏合理性。

(四)企业存在融资风险

1.宏观经济环境不稳定引发融资风险

国有企业在当前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着较大的经营发展压力。一方面,“双碳”目标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政策的颁布与实施要求企业必须调整产业结构,使产业布局得到优化,但这样会增加企业投资成本,导致企业面临着较大的资金压力。比如“双碳”目标的提出要求企业必须加强对新能源的技术研发,及时淘汰高耗能设备,虽然长期来看这类措施可以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但短期时间内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利润空间受到挤压,企业不得不采用负债融资的方式获取资金,以此增加了融资风险发生概率。另一方面,随着国内宏观经济货币政策收紧,企业负债融资成本提高,财务风险加大,企业不得不面对着融资风险问题[3]。

2.投资决策不合理引发融资风险

无论是经济体制改革或者是境外投资经营,一直以来国有企业都凭借着政策支持与资本实力处于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地位。如今企业需要转变投资手段,扩大市场规模,但以往的经营管理模式依然无法摆脱政府的干预,且部分投资决策会受到政府宏观调控的影响,而政府部门并不是企业经营的直接参与者,有时难免会出现投资失策的情况。一旦投资决策不合理,企业偿债负担将会加重,甚至会引发资金投入损失。

3.融资渠道不足引发融资风险

目前国有企业一般是通过股票与债券发行、商业银行或金融机构借款的形式获得融资,多数融资来源于银行贷款。但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会让企业面临融资风险,企业债务规模扩大,负债成本增加,一旦资产负债率过高或负债结构不合理,企业就不得不面临着偿债风险,利润用于偿债,企业利益严重受损。此外,商业银行对于企业贷款审核时,为提升自身业绩,没有加强对企业贷款项目的细致化审核,造成一部分问题的疏漏,导致银行自身也会面临着债券风险。

四、国有企业融资风险管控的有效对策

(一)树立良好企业形象,加强和金融机构的合作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在市场中树立良好的企业品牌形象至关重要,这是降低银行贷款融资的有效途径,有助于搭建良好的银企关系,使银行与企业之间朝着互利共赢的方向前进。对此,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国有企业加强对品牌信誉的建设,为金融机构提供自身盈利或经营数据的时候,必须保证所有数据真实准确,向金融机构反映真实的经营情况,使金融机构可以更合理地对企业经营情况进行评估,降低企业融资成本。(2)企业与金融机构积极沟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比如采用融资租赁的方式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实现企业结构产权升级,加强对成本的有效控制。比如企业为满足业务扩展的发展需求,需要采购一批二氧化氯制备系统,资产价值高达7000万元,如果向银行申请贷款,但是企业会受到信用额度的限制,导致企业无法在短期时间内获得资金,且银行贷款的成本已经超过了融资租赁的成本,所以企业决定直接与融资租赁公司合作,向对方申请融资租赁,最终获得了5000万元的额度促进了企业的稳定运营[4]。

(二)优化融资结构,改善融资环境

1.优化融资结构,保持资金流动

经济全球化发展形势下,企业想要提高竞争实力,就要做到“开源节流”,以融资成本的控制作为“节流”的重要方式。国有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战略进行融资计划的科学规划,再依据经营管理水平,分析所需的资金数额,判断自身风险承受度,以此为前提优化融资策略,降低融资风险。优化企业融资结构,加强对融资结构的科学管理,提高国有企业竞争水平,有必要将融资管理放在融资成本控制等方面,科学分析企业发展战略,衡量融资目标和企业对风险的承受能力,科学制定融资管理决策,积极吸引战略投资者,保持资金流动性。融合“引进战略投资者”“增资扩股”以及“发行债券”等方式,充分利用引进外资提高企业流动资金,为自身创造更多盈利机会。比如某国有企业自从上市以来,企业净资产收益率就始终保持着较好的增长势头,但2020年企业资金流出现了7.2亿元的负值,为尽可能地弥补资金缺口,使资金量更稳定,企业决定发行可转换债券。发行债券之前,企业的资产结构如下:资产总额64.83亿元,负债总额33.57亿元,资产负债率51.78%;发行债券之后,经过融资后的企业资产结构如下:资产总额79.83亿元;负债总额48.57亿元,资产负债率60.84%。通过融资,企业的资金缺口被弥补,同时企业利用杠杆提高了收益水平,也让企业的资本结构得到了优化和调整[5]。

2.改善融资环境,监管融资流程

国有企业在内部建立财务会计管理机制,加强对筹资活动、投资活动以及决策活动的管控,实现对融资风险的有效控制。强化内部理财意识,做好融资流程的监督管理,确保财务部门收集到的融资数据真实可靠。科学制定完整的财务报表体系,将和融资有关的报表定期提交给外部审计机构,由对方进行审计分析。遵循法律要求,当前商业银行的现有业务产品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融资需求,也不能为其提供更加多样化的融资服务,所以有必要健全信贷激励机制,引导信贷机构寻找贷款业务,帮助企业拓宽融资渠道。在国有企业内营造良好的融资法律环境,制定信用标准,用于控制融资期间的风险问题。积极转变融资管理理念,加大融资监管力度,简化审核流程,从而提升融资效率。

(三)提高自身盈利能力,增强内部融资能力

低成本的融资方式属于内部融资,这是因为有的企业盈利水平偏弱,内部融资难度较大。面对这一情况,企业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经济管理水平,提高经济效益,保持盈利能力,这是企业提高内部融资能力的关键。以下建议可供参考:(1)国有企业应对内部优化升级,加强对员工的思维管理,引导人们意识到一个良好的品牌形象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树立竞争思维意识,采用先进管理设备,培养人员创新能力,致力于对内部融资问题的解决。(2)提高资金管理能力,提升资金使用效率。企业应全方位了解内部情况,对于融资现状和钱款偿还情况加以把握,做好融资前的准备工作,科学评估融资风险,提高资金使用率。做好融资成本的规划分析,对下设部分公司统一调度管理,确保资金正常使用与流转。(3)加强融资监督,完善融资后评价机制。融资活动结束后,企业应对后续情况进行追踪,重视融资机制与评价,确保企业内部资金能够被合理使用。全方位管理融资过程,做到及时预防和有效控制,及时改进不足。优化信息披露机制,保障资金安全,及时对融资效果展开客观评价。

(四)拓宽融资渠道,建立融资风险防控体系

1.拓宽融资渠道,持续优化资本结构

首先,积极发行境外债券。当前很多国有企业已在境外市场实现了良好的经营发展,所以企业可采取发行境外债券的方式获得融资,这些融资多来源于国外市场。企业通过国际信用评级获取债券发行资格,再确定计价货币,设置债券利率,规划目标市场,延伸融资渠道。

其次,实施资产证券化,依靠现金流整合资产,将固定且难以流动的资产转为有价证券,减少企业对于外部资金的过度依赖,提高资产利用率。

最后,制定债转股方案。通过这种方式,企业将债权人的债务转为其在企业内的股权,从而减少国有企业的负债规模,降低债务成本。

2.建立并完善融资风险防控体系

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完善内控机制,优化风险管理体系,将财务杠杆和财务风险相关联,依据市场变化和行业特征情况,按照融资规模需求进行风险评估。从企业盈利、偿债、营运以及发展四方面能力出发,综合模糊评价法、因子分析法建立融资风险模型,实现风险量化评估,完成风险的有效识别与防控。建立风险预警与处理机制,财务人员在识别到风险之后,应及时将风险问题上报,企业立即组织人员进行风险评估分析,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实现融资风险防控。

五、总结

总而言之,经济全球一体化环境下,国有企业面临的发展环境日益复杂,外部竞争压力扩大,内部经营难度加大,融资管理对于企业未来发展至关重要。根据常见的融资方式,掌握企业面对的融资风险问题,不断优化融资结构,改善融资环境,通过建立风险防控体系拓宽融资渠道,提高企业综合效益。

猜你喜欢

融资资金国有企业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融资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超大单资金净增(减)仓股前20名
融资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7月重要融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