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中的应用研究
2023-03-22王薇
王 薇
(福建江夏学院 党委宣传部,福建 福州 350001)
所谓社交焦虑,即是“对一种或多种社交情境或表演情境的显著和持续的恐惧,在这些情境中,个体暴露在不熟悉的人面前或处于他人的审视之下,担心自己的行为方式会让自己出丑,因而表现出焦虑的症状”。[1]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面临着学习、生活、就业等压力,对自我过于关注,认知又不够成熟,极易产生社交焦虑。为了解新时期大学生社交情况,以便在此基础上提出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策略,作者采用网上问卷调查为主、简单访谈为辅的方式,选取了福州大学、福建师范大学、福建江夏学院三所高校的1 000名大学生开展大学生人际关系状况调查。调查问卷采用北京师范大学郑日昌编制的《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此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976份。调查显示,有54.48%的学生表示在人际方面有所困扰;有59.53%的学生表示和生人见面十分不自在。对其分量表的分析中发现,有48.38%的大学生因人际关系问题而产生心理问题,其中有18.72%的学生产生了严重的心理问题。调查表明,社交焦虑已经成为困扰大学生群体的主要问题之一,影响了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如果对这种情况不加以调适,可能导致大学生出现学业成绩下降、退学、网络成瘾,甚至抑郁、强迫、回避型人格障碍等情况,产生严重的后果。
一、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析因
大学生社交焦虑是一种消极的情绪体验,由多种因素导致产生,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1.家庭因素。当前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自小享受的是几代人的呵护溺爱,缺乏集体荣誉感、合作精神和独立生活及为人处世的能力。当面对大学集体生活时,当同学成为自己的“家人”而需要更多的平等、公平和忍让时,就容易出现明显的调适困难,进而引发社交焦虑。
2.网络因素。网络给大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让他们在虚拟世界里可以肆意发泄,可以轻松解决现实生活中必须要面对面才能解决的问题,但也会使他们在实际生活中的社会关系质量下降,孤独感与沮丧情绪上升,心理幸福感降低,对现实中真实的人际关系产生恐惧、冷漠、孤独等多种情绪,引发社交焦虑。罗伯特·克劳特(Robert Kraut)和他的同事对一些开始使用互联网的实验对象跟踪两年进行人格评估之后,用专门的软件跟踪其上网次数的多少以及使用的工具发现,人们花在网上的时间越多,与家人的沟通越少,实际生活中的朋友就越少,同时感到孤独和沮丧。[2]因此,在某种程度上,网络平台强化了大学生社交焦虑的程度,弱化了大学生现实的人际交往能力。
3.学校因素。大学生初入大学,周围的同学来自不同地区,语言、生活习惯各不相同,这要求大学生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有的大学生带着良好的自我感觉进入大学之后,发现自己只不过是大学生中普通一员,无形中也会有失落感和自卑感。人际的不适应、优势感的丧失都易引起大学生社交焦虑。
4.个人因素。有的大学生性格内向,不善于与人交往,把与人交往当成是一项任务来完成,引起人际交往压力;有的大学生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和信心,不注重挖掘自身潜力,从而丧失了与他人交往的勇气;有的大学生总是担心自己不够完美,产生自卑心理,由此引发社交焦虑;有生理缺陷的大学生则更易产生自轻自贱的情绪,在人际交往中感到焦虑和担忧,不愿意也不敢和人交往,由此陷入孤独、沉默、自我封闭、神经过敏的程度。此外,实用主义、功利主义、个人主义淡化了社交中的情感因素,也间接引发了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
二、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在大学生社交焦虑中的具体应用
从弗洛伊德首创心理咨询和治疗理论开始,心理咨询和治疗便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以心理学最发达的美国为例,1959年,哈珀发现有59种心理治疗体系,到了1976年帕洛夫发现共有130余种心理治疗方法,尽管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很多,但实际上在理论导向方面主要集中于几个模式,精神分析、行为主义、认知行为主义、人本主义等依然是心理咨询与治疗发展史上最有影响力的理论体系。
1.精神分析疗法
精神分析理论是第一个全面系统的心理治疗体系,也是现代心理治疗的奠基石,它的理论和技术为各种心理疗法的成长提供了丰富营养。精神分析理论关注的是个体从出生到六岁的生活事件对个体后来人格发展的影响。精神分析理论认为,问题产生的根源通常是由未获得解决的冲突累积而成。德裔美国心理学家霍尼(Karen Horney)强调由于童年的不安全感、不被喜爱感或不受重视感,产生了基本的人际焦虑,个体会采取迎合、对抗与远离人群的方式应对。如幼年时养育者比较严厉,随着成长,个体就会把严厉的养育者形象内化为自己性格(超我)的一部分,当自我出现时,超我就会对其进行约束,不允许其释放基本的自由。超我和本我之间会有剧烈冲突,自我往往以不成熟的防御机制来应对,妥协的结果表现为社交焦虑症状。[3]精神分析理论强调了探索潜意识的重要性,挖掘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使其从潜意识进入到意识中,转变为个体可以认知的内容进行再认识,使个体重新认识自己,发展更具建设性的适应方式,并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达到治疗的目的。[4]自由联想、催眠、梦的分析、移情分析、阻抗分析及解释等都是精神分析学派常用的治疗技术。因此,在处理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时,可以引导其对社交焦虑的感受进行自由联想,使其将进入自己意识中的任何内容,无论其性质如何,都能无所顾忌的讲出来,根据其诉说的内容引导联想,发现问题。一般来说,越是痛苦的东西,越不愿回忆,越不愿回忆的东西越有可能隐藏问题的根源。在咨询过程中,个体可能会回避引起痛苦的联想,表现为阻抗。及时发觉个体表现出阻抗的内容,比如曾经在人际中受打骂、侮辱事情,引导其回忆当时的场景并体验当时的情绪,并试着去对“当时的自己”进行安慰,“我与你在一起,理解你,陪伴你,我知道你的感受,你很痛苦,这都是可以的,不过这只是一种感受,只是一种能量。我们可以让它释放,让我们一起呼吸,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它一起成长……”接纳当时的情绪,给予“当时的自己”爱和能量,疗愈“当时的自己”。当个体处在自我接纳状态中时,是与其内在的关爱、智慧等资源联结,可以帮助其更加勇敢地直面问题,接纳自己,在面对社交焦虑问题时更有勇气、更有力量。
2.行为疗法
行为主义理论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早期,该理论利用经典条件反射原理及操作条件反射原理治疗行为问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个体所有的行为都是学习的结果,如果个体有问题,问题就是不适行为本身,而不是什么假设性的内在的原因。如一个6岁的小孩对某种社交场景感到害怕,可能是因为这种人际交往场景与另外一个伤害性的刺激(比如被侮辱、被打骂)同时出现,从而产生具有伤害性的社交场景,对该小孩来说,带有了某些恐惧元素。如果该儿童对这种恐惧进行了回避,就会使这种恐惧、焦虑得以减轻,回避行为则得到强化,而恐惧对象也有可能泛化,结果导致社交焦虑的产生。还有观点认为,社交焦虑的产生是模仿习得的结果,与父母及其他重要的人的人际焦虑模式相似。或是由于社交技能缺乏,锻炼机会少,导致社交能力不足所致。行为疗法主要治疗技术包括操作性条件反射技术、放松训练、系统脱敏、暴露疗法。系统脱敏法是由南非精神病学家沃尔普首创,也是目前最盛行的行为治疗方法之一。就是让个体处于全身放松的状态下,让个体想象自己处于所恐惧的刺激情境中,并让其从最不恐惧的情境到最为恐惧的情境逐步脱敏,从而减轻原来所惧怕的情境的敏感性。具体到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可以引导其想象社交的场景,如果能清晰的想象并感到紧张时,停止想象并全身放松,接纳这种紧张感,之后反复重复以上过程,使其逐渐通过想象,经历从最小焦虑到最大焦虑的各个等级,直到不再对想象感到焦虑或恐惧,想象脱敏即完成,最后迁移到现实生活中,不断练习,巩固疗效。通过系统脱敏训练,可以帮助大学生降低人际交往的恐惧和紧张,增加对于快乐的敏感度。
3.认知行为疗法
20世纪70年代以后,行为治疗中出现了一支新的力量——认知行为疗法,认为个体自我陈述的重新构造过程可以促进个体行为的重构。[5]认知行为理论强调人的理性作用以及认知在社交焦虑形成中的作用,即人的大部分情绪困扰和心理问题,都来自于不合逻辑或不合理的认知。不合理的认知,如对自己在社交中表现的否定性自我评价、在社交之前或者之后的否定性自我声明、不合理信念、对自己社交表现中积极与消极事件的选择性记忆、注意力偏向社会威胁性线索、对于自己能力和表现的高期望等,常常伴随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况和灾难化的特征,导致了社交焦虑情绪的产生,最终导致社交回避行为。[3]认知行为疗法重点在于让个体了解到自己的信念和想法是如何影响情绪和症状,并通过相应的干预技术,帮助来访者的情绪和行为得到相应的改变。常见的认知行为疗法有合理情绪疗法、贝克认知治疗等。阿尔伯特·艾利斯创建的合理情绪疗法是第一个认知行为疗法。他认为,引起情绪障碍(c)的不是诱发事件本身(a),而是人们对该事件的评价和解释(b),c是由a和b综合作用的结果,改变b就可以改变c。[6]对事物合理的评价会引起适度的情绪和行为反应,反之则会产生不恰当的反应。因此,改变个体不合理的认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不合理信念带来的不良反应。
有社交焦虑问题的大学生往往存在不合理信念,比如人际交往很可怕、对方会不喜欢我、我不如别人、我一无是处,等等。运用合理情绪疗法,引导大学生认识到需要改变的并不是这些客观存在的条件(a),而是自己不合理的认知(b),分析不合理信念是什么,是否存在绝对化的要求、过分概括的思维或灾难化的想法,帮助大学生认识到人际交往中的担忧不是客观事实,大都是自己的假设,尝试与不合理信念辩论,从科学、理性的角度对不合理信念和假设进行挑战和质疑,从而改变不合理信念,找回合理信念,对社交关系持更乐观积极的想法。
4.以人为中心疗法
以人为中心疗法表现出强烈的人本主义倾向,该理论是20世纪60年代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它把人看作是一个努力寻求健全发展的人,相信人生而有潜在的能力,都是理性的、能够自立和自我负责,每个人都有积极的人生趋向,人可以不断成长与发展,迈向自我实现。但是由于外界环境有形无形、有意无意地干扰与阻碍,个体为了保持自我对外界环境的适应,会为了符合别人的期望而否认和改变自己的价值,从而引发社交焦虑。如一个孩子受到家长的贬低而非常生气,但他从小到大接受的观念是,不能恨父母,父母是为自己好,所以他就会压抑自己真实的感受,接纳他人的价值观。此时,他的自我内部就发生了分裂,个人的这些潜能遭到压抑得不到合理的发挥,就会感到紧张、不舒适。为了阻止这些使自己感到威胁的经验形成意识,他就要建立防御机制,来维持自身造成的假象。这时这个人就越来越不能与环境相适应,并出现烦恼、焦虑和各种异常行为。特别是当外界环境严重威胁到自我人格时,就会导致各种心理疾病,包括社交焦虑。究其本源,社交焦虑就是自我完善的潜力遭到压抑、发生扭曲的外在表现而已。[4]对于有社交恐惧的大学生,可以充分挖掘人的内驱力和内在潜能,让其找到自己可选择的范围。比如,我们无法选择他人的评价,但是可以选择我们对待这些评价的态度,我们所拥有的一切都是我们选择的结果,以此激励他们评估自己当前的选择,认识到自己才是生活的主人,而不是毫无控制能力的环境的受害者,增强对生活的掌控力,建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交友观,并持续鼓励其接纳自己的选择或行为的结果。以人为中心疗法认为,人都是值得信任的,可以合作的。所以,面对有社交焦虑的大学生,要如涓流一般真诚耐心地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鼓励其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分享喜怒哀乐,并设身处地站到他们的角度看问题。当其在社交活动中表现向外探索的欲望甚至行动时,立即给予温柔的赞美、肯定和鼓励。当其表现出退缩行为或犯错时,不要责骂,而应给予积极的引导,帮助其建立自信。
5.森田疗法
森田疗法是20世纪20年代日本精神病学家森田正马博士创立的一种基于东方文化背景的、独特的、自成体系的心理治疗理论与方法。森田疗法认为,当人出现一些不适的感觉,比如当众讲话恐惧、社交焦虑等时,如果把注意力集中在这种感受上,这种感受非但不会消减,反而更加敏锐,越发加重了社交焦虑症状。森田疗法提出“顺应自然,为所当为”的治疗原则,鼓励来访者活在当下,忽略对症状的关注和克服症状的欲望,带着症状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学会接受与症状共存,不对抗、不强化、不回避、不指责,不给自己贴标签,接纳、承认自己的感受,无论情绪好坏,像健康人一样生活,以打破负性情绪的维持和循环,在积极主动中重新寻找自我,提升行动力和自我效能感。因此,大学生在面对社交焦虑问题时,可以带着焦虑与人交往,害怕见人没关系,但该见的人还要见,注意自己要做什么,而不是是否又焦虑了,坚持做下去,恐惧就会逐渐减轻。尽管这样做很痛苦但也要坚持下去,打破了过去那种精神对行为束缚的模式,反而对人际交往能起到正向的作用,当大学生接纳焦虑是自己社交的一部分涵容这个状态时,那么社交焦虑问题也就不攻自破了。
三、结语
社会的快速发展要求心理咨询与治疗必须提高疗效,缩短时间,由此促成了各心理咨询与治疗流派间的相互学习,强化了技术和理论的融合。在运用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处理大学生社交焦虑问题时,可以尝试运用整合疗法,使用所有流派思想中最适合的元素去处理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时因地制宜,保持尊重、真诚的态度,促进大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从容应对社交焦虑问题,发挥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