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研究
2023-03-22迟梅华
迟梅华
(大连财经学院,辽宁 大连 116622)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创新旨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和核心教育目标,统辖各门类专业课程,以课程支撑专业、专业支撑课程,互相发展、交叉结合,最终形成全面协同的育人机制。相较于单一学科课程思政模式,在协同教育理论内涵下,高校课程思政更偏向于构建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情感、信念等多维目标,以此实现跨学科、专业、课程的三级协同教育。
一、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理论内涵
1.“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的概念厘定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是两种不同的思政教育理念,虽然二者只是在叙述顺序上颠倒,但所代表的思政教育内容、内涵、方式、方法均有差异,因此,先对两个思政教育名词进行概念厘定。首先,“思政课程”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显性教育方式,而“课程思政”则是思政教育的隐性渗透,两者呈现方式有差异,但教育目标相通。其次,“思政课程”是一种实体课程,通常以课堂授课形式对学生展开思政教育,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内容,是制式教育中众多分类课程中的一门,具有“教学”属性;而“课程思政”虽是伴随思政教育而生,但却不增加任何一门课程,“课程思政”旨在将“课程”和“思政”有机整合,通常以现有思政课程和其他类型科目课程为载体,以潜移默化的隐性渗透方式完成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具有“育人”属性。[1]总体说来,“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两者相辅相成,前者侧重教书、教学,后者侧重育人。
“课程思政”就教育宗旨而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是其理论核心;就教育内容而言,以社会主义之“德”拓展树人的三个“度”是其主要教育内容。其中,三个度分别对应的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三个方面:一是发展学生世界观内涵下看待和解决问题中所拥有的知识广度;二是发展价值观内涵下学生人际交往中所拥有的包容乐观的人生宽度;三是发展人生观内涵下学生面对纷繁复杂社会现象所拥有的思维深度。[2]
2.“课程思政”协同与“课程思政”协同发展
“课程思政”的教育任务是通过挖掘各类相关思政教育的元素、资源等,以潜移默化的渗透方式进入课程中,从教材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实践活动等各方面全面打造具有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思政教育网络,以达到“有教无类,皆有所长”的教育目标。从广义角度理解,“课程思政”中的思政不仅仅包含政治理念的灌输,还包含培养学生待人待物、为人处世的方式及学生道德素养提升和生命情感熏陶等内容,其中,家国情怀、文化素养、法治意识都是课程思政的重要内容供给。
“课程思政协同”是在“课程思政”这一理念之上提出的更加宏观、明确的“融入性”思政教育目标,它能实现专业、学科和跨学科之间的有序协同局面。在此过程(局面)中,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而行,具有协同效应。简而言之,就是在各类学科教学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且做到学科课程、学科实践活动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协同育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则是围绕课堂育人主渠道上各种机制、体制问题进行创新发展,其中,包括学校内部各部门、各学科、各层级课程的同向、同行协同机制问题,学科教师与思政教师、辅导(员)教师的“合力”机制问题以及思政课、通识课和专业课三大异性课程体系的搭配组合问题,还有高校“课程思政”责任主体合作机制和教师教学评估考核的机制体制问题等。
二、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概述
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涉及三项,分别是系统性与长期性原则、科学性和思想性原则、适应性和超越性原则。确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基本原则,旨在确立处理相关思政教学问题的各种矛盾和关系时应遵循的法则和标准。
其一,系统性与长期性原则旨在将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作为一个系统工程,强调从教育主客体、课程目标行为和设置、课程教材选择和更新等方面,将课程思政塑造为一个含有内在逻辑联系的整全系统,从整体的视角对学生的学情动态、各学科目标、各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进行动态的协同把握,并根据学科的不同属性、规律等,运用知识迁移的方法,从教学主题、教学内容、学科板块连接和知识层级配套等方面使教育者能够建立起系统的思维,从而保障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能够按照内在逻辑连贯开展。其二,科学性与思想性原则旨在使教书和育人两个教育目标相互统一,科学性解决的是学科搭配合理与否、教学方式恰当与否及教学进程符合学生学习规律与否的问题;思想性解决的是学生的社会思想觉悟、思想信念问题,在我国,社会主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生态……公正、爱国、诚信”的核心价值观念与西方资本主义所宣扬的军事强权、金融霸权性质的“民主、自由、人权”等所谓普世理念具有根本性质的不同。[4]其三,适应性与超越性原则是基于学校教育客观落后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同步发展这一现实困境,提出的“培养社会需要的人”的思政教育原则,在马克思唯物历史观中揭示:“一切客观规律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课程思政协同教育发展亦不例外。因此,考察受教育者思想形成和发展的独特的物质生活方式和身心发展规律,让其适应社会发展,超越社会现实桎梏,并引领受教育者不断明哲现实困境、不断实现人生价值是课程思政教育的终极目标。
三、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体系构建与机制研定
1.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体系构建
(1)打造各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其一,打造各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应着重将工作重心放置于顶层设计,即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应针对协同育人模式、协同育人师资协调(人员组织架构)、考评考核等方面内容制定具体的方案。如课堂思政与实践活动思政、网络思政结合,利用O2O线上线下结合教学模式通过论坛、研讨会、辩论赛、社区实践、学术竞赛、社团活动、MOOC慕课等形式实现思政教育的全方位、立体化育人效果。其二,打造各专业“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生态系统,需在组织架构上(师资人员协调方面)设立分片区、分专业的教师职权自组织框架,让教师明确职能分工、明晰思政课程及课程思政内容融合的边界,避免交叉管理与重复性教育工作。其三,针对高校这一独立的课程思政建设主体而言,协同育人生态系统应该覆盖到高校党委、团委、院系、学生会、社团、学员思政工作者(思政课程教师、学科教师及辅导员)、后勤人员(宿管、学校安保)等,实现全员范围的饱和思政教育。其四,要依托学校平台,优化教育教学评价考核体系,对教师展开科学的教育教学评价并实施动态调整政策,对政治觉悟高、教学水平突出的思政教师进行荣誉表彰,正向激励高校教师群体,引导教师实现“课程思政”教育协同发展的观念转变与行动转变。
(2)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其一,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构建,区别于传统意义上的课程教学,课程学完即结束对学生的思政教育,而是在“全过程协同”理念下将课堂、实践活动、网络MOOC教学体系化为三级课堂,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线下课程教学与线上网络再教育结合,三类课堂相互支撑,互相促进发展。其二,是在“全课程协同”理念下,将知识、能力、价值三维目标相贯通,将思政课程所包含的政治经济学概念、马原理论、学生学习规律、思政教育实施的范围协同管理,以此实现跨学科课程(通识课)、专业课程(思政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人文课)的三级协同教育。其三,是在“全员协同”理念下,调动所有教师的育人意识,提高育人能力,实现协同育人。有道是“众人拾柴火焰高”,课程思政协同发展内涵下的全员育人体系建立,需要各部门、各科目教师打破原有的学科壁垒、职责壁垒,形成合力育人的局面,做到协同互联、协同互通、协同互动。[5]
具体方法如,在“全过程协同育人”内涵下,教师可以在第一课堂专注讲述马原知识、毛概理论、唯物辩证法哲学观点等理论知识;在第二课堂(实践活动)设置能够反映时代发展变化的社情讨论会、学术竞赛等,给予学生实践探讨第一课堂学术理论的机会;在第三课堂,抓住学生关注的兴趣与爱好,通过视频平台的“观课堂”、自媒体公众号等用学生喜爱的趣味方式对一二课堂展开内容进行表达回述,真正实现全面立体化的课程思政。如“全课程协同育人”内涵下,教师可以在知识传授环节对学生在课程中所要学习的学科相关的概念、范畴、原理、定义、规律等知识进行统一讲授,使学生形成一定的记忆和理解,让学生可以通过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对理论概念进行推断、分析、解释;在能力培养环节,专注于培养学生的组织、协调、沟通、语言能力等;在价值观塑造环节,要以宣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积极的价值观为主,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为依据,引领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资本的运行规律,抵御西方资本主义社会思潮下的精致利己主义、为功利谋思想、拜金思想等思潮,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回报社会的社会主义共同奋斗共同富裕理想。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教师在将思政元素融入各学科课程之中时,要避免一刀切式的“泛思政化”倾向,平衡好思政课程的学术性功能、专业课程的应用性功能和综合类课程的人文功能。如在“全员协同育人”内涵下,教师之间要增强联系,互相交流所授课班级、所带班级学生的思想动态,互相沟通学生的学业状况、技能学习阶段和心理状态,以便利于双方、多方教师共同合力,以此展开更有针对性的教育工作。
2.高校“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机制构建
(1)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教学实施和管理机制。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教学实施和管理机制,是一项系统性的协调工程,需要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育内容(教材)、教学实施、教学方法等方面全方位的协调配合、环环相扣。
因此,首先针对教学对象(学生),教师应加强其自我学习的主体性意识和主动性效能,让学生根据自我的个人目标、个人能力、个人阶段水平及社会发展进程,有目的、有计划、有选择地学习,形成自我教育、自我驱动的能力。其次,是提升思政教育教学的可信度、现实度,教师要能够结合中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民情变化、社会问题,讲真话、说实例,而非空泛的讲理论,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目标确立上,应凸显立德树人总目标,树立学生的学科观、专业观,在课程目标上以专业技能培养为依据,在专业目标上以培养学生满足市场要求为依据,在学科目标上以传授学生通识知识为依据,以此完成“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传道、授业、解惑总目标。在教学计划设置上,应贯穿全员、全过程、全课程育人理念,将社会实践、生产劳动、人文素养提升都列入教学计划中,使大学生在综合的学习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在教学纲领方面,应贯穿“课程思政”的内核,首要考虑学科的科学性,考虑课程内容是否符合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和社会发展进程,并以此指导教师教学活动、课程考核及教学效果评价等。在教学方法上,应趋向多元化,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互动式教学组织形式,根据实际教学情境引入讨论式、案例式、任务驱动式、现场感受式等教学方法,在生命情感体验角度感染学生、影响学生,这样才能真正地提高教育影响的质量。在教材内容选用方面,应体现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最新研究成果,体现新时代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新问题,体现新时代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精神需求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提升教材的思想性、科学性、时代性,使得教材能够反映真实的中国国情,而非照搬“洋教条”,教材内容如若做不到中国化,那便脱离了教育教学实事求是的终极目标,终将丧失教育的存在意义。
(2)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保障机制。构建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保障机制需在教学资源保障与教学制度保障两个方面发力。第一,教学资源保障,即在人力资源方面采取教职工薪酬激励制度、教职工荣誉表彰激励制度、教职工学科能力培训制度,并在职称评定上对教师的“课程思政”协同能力、协同水平、协同贡献进行加权平衡,增加教师“课程思政协”同内容在职称评级评定中的加分比重。在物力资源保障方面,学校应加大微格教室、板书教室、形体教室、实习基地等的建设,跟进教育技术设备和基础设施的配套。在财力资源保障方面,高校应加强对“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资金投入,聘请专家指导,建设网络学习资源课程库,吸引社会多方资金投入并共同参与“课程思政”协同创新。第二,教学制度保障,即要落实教学大纲及教案制度、教师集体备课制度、教师考核制度、系科座谈制度及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教辅制度,使“课程思政”教育实施的参与教师们能够互相了解、互相协作。
四、结语
综而述之,高校“课程思政”协同发展首先需构建起“课程思政”协同发展的教学实施和管理机制,其次是建立起全课程、全过程、全员协同育人体系,以此才能完成对学生的知识、能力、价值、情感、信念等多维教育目标培养,以此实现跨学科、专业、课程的三级协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