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元化模式在医院药学的带教体会*

2023-03-22王希斌万瑞融程道海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3年5期
关键词:实习生药学处方

王希斌 万瑞融 程道海 黄 春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广西 南宁 530021)

药学实习是高等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医院教学的重要组成。当前,医院药学模式已经从传统的“以药品为中心”向“以患者为中心”转变,因此应该改变传统的带教模式,在实践中不断规范岗前培训,提升带教水平,优化带教思路,加强带教管理,才能为社会培养合格的药学专业人才。本文旨在探索医院药学专业实习生的带教与管理经验。

以往的药学实习带教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实习周期长短不一,周期短的1~3 个月,周期长的6 个月至1 年;实习任务不同,有的侧重于药房调剂,有的侧重于临床药学,部分学生还有科研论文的任务。传统的药学实习生带教主要是教导学生如何摆放药品、打印处方、药品调剂等,采取“我教你听”的填鸭式模式,被动接收信息导致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能力,实习缺乏活力,实习效果不理想[1]。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提高带教效果,保障实习质量,需要教师不断总结经验,优化带教模式,这是本文的宗旨。

1 健全教学管理制度

无规矩不成方圆,为保障实习工作正常开展,由科室主任牵头制订药学专业实习制度,包括《药学类专业实习岗位制度》《药学类专业实习生管理规定》《药学类专业带教管理制度》等,实习生的日常教学管理由教学秘书负责。从实习生进入医院开始,必须强调各岗位的考勤制度,实习生要遵守各岗位的管理制度。考虑到每批实习周期不同,实习任务重,教学秘书根据实习大纲要求,灵活制订每批实习生的实习计划,确保实习工作有序开展,保障完成实习任务。

2 规范岗前培训

在校期间实习生以理论学习为主,走上实习岗位后,以培养工作能力为主,角色发生转变,有必要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工作一般由教学经验丰富的高级职称人员或科室负责人担任,采用专题讲座的授课方式,与实习生就医院药学工作模式,国家法律法规,医院、科室制度等进行交流学习。此外,有必要在实习期间穿插职业道德教育,指导实习生认真学习《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让实习生明白作为一名合格的医疗工作者,除了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保持对患者的同情心、社会的责任心也尤为重要。

在专题授课中,医院药学模式除介绍传统的药品调剂、医院制剂外,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治疗药物监测、医嘱点评、处方点评、临床会诊、临床科研等也是交流学习的亮点。除对医院、科室制度的常规培训外,还应加强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如《药品管理法》《医疗机构药事管理规定》《麻醉药品和精神药品管理办法》等,在岗位上自觉约束自己的行为。

3 遴选培训带教教师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为百年大计,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保障,而优秀的教师是教育的轴心。医院药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实习中带教教师的言行举止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关系到带教质量,因此在组建一个带教队伍中,选择一名高年资药师带教同时,还可以安排1~2 名未参加过实习带教的年轻药师,这样可以保证教学质量,又可以储备药学带教队伍。评价带教教师,可以采用量表评价为标准的考核机制,促使带教教师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最终打造出一支优秀的带教队伍。当然必须管理好带教队伍,对于那些责任心不强,带教比较敷衍,不能按时完成带教任务的,取消带教资格,而对许多工作经验丰富,但带教能力相对较弱的教师,可以针对性开展培训工作,从而壮大带教队伍[2]。

4 制定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是教学活动的行为指南,是作为教学目标、教学效果评价的依据。药学专业实习生要在较短时间内完成实习任务,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这就要求教师做好教学计划,按教学计划进行带教。因此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医院对不同实习生制定出教学计划和量化指标:药学本科侧重安排在门急诊药房、住院药房、药库、静配中心,要求熟练掌握处方调配、用药交代、用药咨询、医院制剂等,适当安排到临床药学轮科,完成药学本科实习量化指标。参考国家卫健委对一年制临床药师规范化培训要求,临床药学本科实习内容包括处方医嘱审核、药历书写、药学查房、病例讨论、用药干预、用药咨询、用药指导、药学会诊、药物重整、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用药错误报告及各类专项评估记录等,实习内容较多,做教学计划侧重点放在临床查房、不良反应监测、个体化给药、医学循证学、药历书写等,完成临床药学本科实习量化指标[3]。总之,可行性强的教学计划能促使实习生妥善安排时间,完成不同岗位实习任务,最终让实习生熟悉医院药学的工作内容,提升药学专业实习生的实践能力。

5 多元化的教学手段

由于药学部内部岗位设置不同,每个岗位工作重点也不同,带教教师应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以提升学生学习主动性,如集中授课、一对一带教、查房带教、讲座教学、药物监测、不良反应上报、案例教学等[4]。同时根据不同实习生专业背景、学历层次,在不同的岗位调整带教的重点,这样可以在岗位轮转过程中发掘实习生的兴趣和潜能,明确实习生职业发展方向。

5.1 药房 根据教学大纲,门急诊药房实习的内容主要是熟悉药品、药品的分类管理、处方调配、用药交代、用药咨询等。门急诊药房的核心工作是药品的调剂,带教教师一定要给实习生灌输好“四查十对”思想,每调配一次处方都要做到“四查十对”,避免用药差错的发生。带教中发现不合格处方,一定要给学生讲解透彻,比如:前记部分缺项、单张处方超5 种药品、门诊处方用量超7 d 用量、无适应证用药、重复用药、配伍禁忌、超说明书用药等,避免调配差错的发生。带教中禁止学生擅自修改、调剂不合格处方,指导学生正确处理不合格处方。调配药品后,准确发放药品,做好用药交代是药品调配的核心,用药交代包括患者身份、每种药品用法用量、用药注意事项等。有研究[5]显示,人均带教时间不少于75 个工作日,日均带教处方不少于500 张,带教处方调剂不少于15 万药品条目,只有足够的调剂处方量,才能给实习生带来工作经验的积累。

5.2 药库 根据教学大纲,学生在药库轮转期间,必须熟悉药品的采购、验收、入库及仓管的基本流程。药库工作比较琐细,可以将药库实习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实习生入库第1 天,带教教师结合药事管理相关知识点,实地介绍药库的布局、设备功能、各类药品储存要求,让实习生尽快熟悉药品存储位置,其中重点掌握药品入库验收、药品上架、保管的法规制度,强调入库验收一定要核对好药品名称、规格、数量、厂家、批号、有效期、批准文号、外包装完整性。第二阶段,主要学习药品的储存和养护,熟悉药品的定期养护和检查要点及有效期管理,特别要求掌握药品的分类储存和色标管理,这个阶段要求每一位实习生学会做日常养护记录。第三阶段,熟悉特殊药品包括毒性药品、麻醉药品和一类精神药品的管理,掌握特殊药品管理的药事法规:如何使用麻醉药品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购用印鉴卡》;如何审核特殊药品供货单位的合法资质、相关证明资料并建立档案;如何按需做好购进计划、合理调配库存,不超过规定储存量;什么是麻醉药品的“五专”管理;为什么第一类、第二类精神药品实行专柜加锁专人保管;了解特殊管理药品包装的标签或说明书上必须印有规定的标识;特殊管理药品如何账货管理,做到账、货、票相符,发现差错如何查找原因等。第四阶段,了解药品采购计划,采购内容的制定。按照上面的教学步骤实习带教,使实习生逐步熟悉药库的工作性质、工作流程,最终按时完成教学任务。当然在药库带教技巧上,有文献[6]报道采用“问答式”实习带教方式可以获得较好的效果,一方面是做好“问”的带教实习工作,另一方面结合“答”的反馈信息促进实习生业务水平提高,以达到“授人以渔,教学相长”的效果。

5.3 临床药学 临床药学是医院药学的重要组成部分,2007 年,原卫生部推行医院临床药师制的试点工作,医院药学发展重点转变为开展临床药学服务[7]。

临床药学实习包括理论知识培训及实践培训。理论知识培训除了岗前集中授课外,以每周1 次的病例讨论为主,要求学生熟悉:患者基本情况、现病史、既往史、用药情况、疾病诊疗过程,并进行用药指导和药学监护。所有参会的临床药师、基地进修学员、实习学员可以对该病例汇报进行提问,由实习生解答。病例讨论会结束时,带教教师要对病例汇报总结点评。通过病例讨论,实习生巩固了专业知识,提高了临床会诊意识。此外,在病例讨论中,带教教师可以把平时带教的困惑提出来,带教教师相互解答。每周的病例讨论相当于一次集体带教,其优势在于集体带教弥补了各自带教的不足,实习生和教师相互受益。

药学文献检索作为临床药学专业的必修课程,是临床药学专业一体两翼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献检索作为一项重要的临床科研技能,“得门而入,事半功倍”,能加强学生的药学信息意识,使学生具有检索文献的技能和分析、加工、评述、利用文献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药学服务技能[8]。每周下午安排一次文献检索汇报,文献检索的方向是临床查房中碰到的疑难点,重点关注常见病种,如:慢性阻塞性肺病、支气管扩张、医院获得性肺炎等。文献检索汇报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高效查找并分析海量医学文献的能力,从中解决临床实际问题,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在实习阶段培养文献检索能力,掌握精准追踪文献的技能,并高效分析海量文献资料,最终能提高实习生的科研能力,有利于今后研究生学习。

合理用药是实践培训的重要组成部分,带教内容包括门急诊处方点评、抗菌药物围手术期医嘱点评、PPI 点评、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用药差错报告、临床查房与会诊等。通过采集临床资料,进行处方和医嘱点评工作,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能力,从而建立合理用药的执业理念。

药历报告是掌握合理用药的一个重要手段,学生通过药历报告,可以提高个体化用药能力,容易掌握药物治疗特点[9]。考虑到实习时间有限,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药历重点监护点可以放在特殊人群,比如老年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心功能衰竭者、新生儿等。带教教师通过对药历的批改,可以了解实习生合理用药状态。

在临床药学带教技巧上,有文献[10]报道采用案例教学法(Case-based study,CBS)以案例为素材,将学生带入特定的情境中主动学习,围绕案例提出一系列相关问题开展教学,激活了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临床思维,同时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6 实行考核制度 评估带教效果

教学考核不仅可以检测教学效果,还能促进带教教师对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完善,是带教环节的重要一步。传统的带教考核评价方法采用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11],定性考核评价主要采用问卷调查、座谈等方式,评价内容涉及对带教内容及教学效果评价,包括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和教师对药学带教模式建议。定量评价以考试为主,重点考核日常工作技能:处方/医嘱审核、用药交代、药品库存管理、临床会诊、药物不良反应(ADR)报告等。当然,可以根据实习时间长短,借鉴药师技能考试的模块,适当增加定量考核的模板,将药物咨询、药学信息检索、药学查房等纳入进来,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实习生主观能动性,使考核成绩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实习效果。

7 建立带教反馈机制

实行带教反馈机制,改变原来带教单向反馈机制,目的是使教与学双方在实习阶段不断发现问题,提出改进措施,解决问题、总结经验,最终提高带教效果。

带教反馈方式采用教学质量评价表,从带教效果进行综合评价,反馈内容包括:是否提高学习兴趣、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医患沟通能力、临床思维能力、文献查新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教学反馈的目的在于促使带教教师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改进教学方法,最终提高教学水平。

除了反馈机制以外,“教”与“学”沟通也至关重要,良好的沟通能解决实习中的困惑,使实习生在工作中产生归属感。教学秘书定期召开座谈会,对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疑难点进行沟通,从而改进教学方法,提升实习效果。尤其是通过座谈沟通,引导学生处理好实习与考研的关系,实习与考研不能割裂开来,顾此失彼。首先,实习和考研复习并无本质上的冲突,实习与考研都是为了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其次,考研不能以牺牲实习为代价,如果研究生没考上,而药学技能差,就业机会就更少。因此引导学生合理安排考研复习时间,把实习工作尽量安排在考研前2 个月和考研结束后,做到实习与考研都不耽误。

8 小结

实习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的重要阶段,也是医院教学的一部分,因此必须改变传统带教的弊端,比如教学的随意性较大,缺乏系统性[12]。在医院带教过程中应加强教学管理制度、规范岗前培训、采用多元化教学模式、强化教学考核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带教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只有这样才能把带教工作做好,培养出合格的药学人才。

猜你喜欢

实习生药学处方
人间处方
解决因病致贫 大小“处方”共用
浅谈心电图医学实习生带教体会
处方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儿科实习生四诊能力的培养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
最牛实习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