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共经济学视角下的城乡教育公平研究

2023-03-22郝敏

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 2023年1期
关键词:教育资源公平教育

郝敏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北京 100070)

一、绪论

(一)背景及意义

新时期,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们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教育领域中则表现为人们希望得到更好的教育机会与教育事业发展不平衡之间的矛盾。教育事业,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盛发展的基石。

人类自古以来都在追寻公平的环境,而社会公平是维持公序良俗、经济蓬勃发展的重要前提。鉴于教育在社会中占据的基础性地位,是社会公平极其重要的体现。每位社会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保障教育权力的平等事关自身切实利益。“十三五”期间,国家对于教育问题制定了一项重要战略目标,也就是到2020年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全力实现教育公平的这一目标,既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又是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更是我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目标。2021年颁布的“双减”政策,就是为尽快实现教育公平而做出努力的举措。目前,我国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教育不公平现象,不利于现代化进程的发展。

(二)研究思路

政治、经济、文化等权利在教育层面的最重要体现是城乡教育的公平。在知识经济时代,教育与经济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与紧密,经济发展与教育的供求有密切关系。本文试图从当前复杂的教育现象入手,发现其中的不公现象,并以相关理论为支撑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以改善当前城乡教育不公平现象。

二、理论基础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概念界定

1.公平

平等与公平是两个既有联系但又有区别的概念,在教育领域中不可混用。平等可以理解为两个个体之间的对等、等同关系,是可测量的、无差别的;而公平是一种价值判断,是一种质的规定性,它的本质是合理性,不偏袒事件中的任何一方。也就是说每个人要承担起社会责任,并获得相应的回报。如果一个人所获得的收益与承担的责任远不匹配,那么不公平现象就发生了。他会根据自己所获得的回报来决定自己要付出的成本。如果长期得不到解决,就会产生社会问题。

在经济学的范畴中,公平指的是社会各成员之间平等地享有经济成果。经济上要尽可能维持个人最基本的生活水平,个体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各成员所受到的教育也需要公平,包括机会公平、过程公平及结果公平。

2.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是指资源拥有者能依据一定原则,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它符合正义的原则。教育资源的拥有者在多数情况下是指政府,使全体社会成员能合理、自由地分享教育资源。“合理”的依据是需要遵守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维持社会稳定并能够满足社会成员发展的需要,从而对教育资源进行配置,要遵循二者的唯物辩证关系,不能违背社会发展的规律。

借鉴相关学者的论述,认为教育资源配置有三项合理性原则:第一,平等原则。包括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即受教育权平等和教育机会平等。保障公民受教育权利的平等,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内在要求之一。而教育机会平等是一种过程的平等,是在权力平等的基础上设立制度,以保证社会成员平等参与的机会,它要求社会为每位社会成员提供的机会都始终均等。第二,差异原则。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具体情况不同对待,并不是完全均分教育资源的份额。世上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不同的主体有不同的需求,尊重其选择,给予适配的资源才能满足不同个体的多样化发展。其目标是保障受教育者的个性与禀赋得到充分发展。第三,补偿原则。是对处于经济地位不利的受教育者在教育资源上给予补偿。过去,对于贫困的补偿多是物质的援助,解决的是当下的温饱问题,对于贫困家庭的教育问题关注不足,以至于形成贫困的代际传递。而现在,着重通过教育的再分配,让贫困家庭意识到教育的重要性,使子女接受教育以摆脱现实窘境,帮助贫困阶层向上流动。

本文将以公共经济学视角来探讨教育的公平问题。教育公平以抽象价值标准进行判断。教育的起点公平是指,从根本上保护每一位社会成员都有自由发展的权利。教育的过程公平的是指每个受教育的对象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受到公平对待,学校没有环境、经费、师资力量上的较大差距。教育的结果公平是指所有接受教育的学生,在受教育后能够获得与其智力发展水平相符合的技能、道德、知识水平。要实现最大程度的教育公平,需要加强经济技术发展,为落后地区教育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完善薄弱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相关理论

1.公共物品理论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认为,纯粹的公共物品是不会随着人们的消费而减少的,纯公共物品数量的增减与个人的消费无关。公共物品理论对于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引导政府转变职能,构建良好的公共财政收支情况具有重要意义。公共物品具有显著的非竞争性,消费者可以免费获得且不需要通过竞争的方式来获得,每个人都可以从中获益,但是它的效用是不可分割的。私人产品是消费者自己付出金钱与成本,是自己独享的产品,具有明显的排他性、可分性与敌对性等特性。而教育既不属于公共物品,也不属于私人物品,它属于准公共物品,介于两者之间。从理论角度来说,教育一般由政府与市场共同供给。只要达到一定的要求,任何人都可以享受教育。但是教育资源本身是有限的,如果增加一个人使用该资源,必然会影响其他人的使用,因此必须通过制度规范。

2.人力资本理论

学者对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始于对经济学的研究。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最早对人力资本进行实践性的研究,他认为人力资本是通过投资形成的凝集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具备的潜能,在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他发现个人通过积累人力资本,能够促进社会经济增长且对经济发展意义重大。为此政府要对有限的教育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同时也要在财政划拨时加大对教育的投入,让更多人能够从教育中受益,努力提高社会中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智力水平。

3.教育公平理论

教育公平理论通常指三方面的内容,即受教育权利与义务平等、受教育机会和条件平等、受教育公共资源平等。在我国,公民依法享有平等的受教育权利,不受政治、经济、民族、信仰、性别等差异的限制。以往学者对于教育公平理论的研究,一般分为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广义的教育公平体现社会公平,保障每个人享受公平的教育资源;狭义的教育公平是指考试制度、教育权利平等等。

4.资源配置理论

西方经济学家认为资源存在稀缺性,物品在生产过程中受资源、劳动力、生产条件的限制。因此,资源配置是对有限资源进行最优组合以实现最大价值。教育资源具有公共产品的属性,每个人消费这种产品不会导致其他人对该产品消费的减少,即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当教育资源缺失时,是无法通过市场进行弥补的,政府必须对其进行干预并进行教育资源的再分配。教育资源配置体现在以下几方面:第一,教育配置主体与客体,主体是各级政府,客体是不同区域、不同学校;第二,教育资源配置的方式,主要是通过政府进行资源配置,市场进行补充;教育资源配置的目的,是实现教育资源均衡化发展并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5.政府责任理论

政府作为政策制定者、执行者及资源拥有者,在解决教育不公平问题上始终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一般是通过法律法规、政策指导及干预财政的方式,对教育资源进行合理化配置。其实现途径是增加教育资金投入,把优质教育普及化,从教育起点实现入学机会平等,从而保障全民教育公平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实现。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科尔曼报告》对美国不同种族学生接受教育的机遇进行研究,指出学生家庭经济状况、家族成员的社会地位等因素,对子女接受教育机会的不平等现象有显著影响;克劳迪娅对接受高等教育阶段的学生进行研究,她通过构建高等教育选择理论模型,发现教育消费支出对于经济困难家庭学生接受高等教育强相关;约翰·杰瑞姆等研究证明,全球范围内四个国家(澳大利亚、加拿大、英国和美国)的子女高等教育入学率,与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收入有紧密联系,且高中时期的学业成绩是能否进入大学接受教育的关键;拉希姆·沃得瓦通过对大量社会数据进行深入运算得出,许多因素都与个体得到教育机会密切相关,其重要程度排序如下:地理位置、类别、家庭收入、学业成绩、教育流程、社会文化资本等。

国内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最早始于1994年,苌景州发表一篇名为《建立有利于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资金保障体系》,初次对我国教育资源配置进行研究。他指出教育资源配置的合理程度影响教育公平程度,此观点引发热烈社会讨论。此后,更多学者关注教育资源配置问题。国内学者对于教育公平问题的研究多基于不同视角进行分析,运用定性或定量演技的方法。其一是以数据思维的范式研究,考查教育不平等的现实形态。李春玲采用国家统计局2005 年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发现,尽管我国在不断兴建各类大学,且总体学生数量在不断扩招,在一定程度上为更多学子提供了接受教育的机会,但并未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我国高等教育的阶层差距。家庭成员的职业、社会地位及接受教育程度,对子女得到教育机会仍有较大的影响;刘精明在2006 年提出,近些年高校入学机会在数量上的不平等有所缓和但是质量上出现分化。刘精明在2007 年的一篇文章中,剖析一系列指标,发现教育机会两极分化程度仍在加剧,尤其体现在直辖市与西部落后地区的差异上;杨东平则更多关注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情况,农村学生多聚集在非重点院校或者地方院校。农村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与基础教育阶段社会分层之间存在正相关;杨江华认为,一个省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了该地区拥有重点大学的数量,而重点大学数量与当地重点大学录取率之间存在高度正相关。其二是以质性研究的方式考察教育公平的决定因素。郝文武认为,社会公平的稳定对于促进教育公平的实现具有重要意义,努力达成保障社会稳步发展的同时,有序协调不同利益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教育公平;高耀、刘志民等研究发现,高等教育不公平导致社会阶层固化,而社会阶层传递机制又会导致高等教育愈发不公平。两者互为因果,形成了一段闭环的逻辑关系,使这种局面难以突破;张意忠认为,可以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重新建立社会福利分配体制等办法缩小基础教育差距,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社会发展阶段与现实条件约束;闫坤等人采用基尼系数和泰尔系数分解的方法,通过对比不同地区和城乡之间的差距,发现教育资源配置每年间的“增量”在逐渐变小,但是“存量”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教育资源配置的历史遗留问题仍存在。

三、教育不公平现状

(一)教育不公平体现在城乡差异上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的经济、文化、互联网等行业都进入了飞速发展的阶段。经济发展的同时带来一系列社会问题及隐患,如区域内贫富差距的鸿沟被无限放大。优质教育机会、教育资源被拥有权力和社会资源的群体占有。

由于出生地的不同,每位社会公民自出生之日起可享受的教育待遇也不同。比如经济发展落后的城市,抑或是地理位置偏远的村镇,其可利用的资源是十分有限的,加上家庭可支配收入的不足,直接导致对于教育的投资能力更弱。这不仅是教育资金的短缺上,更多表现在基础设施严重不足、教师待遇很低等方面。尽管我国基础教育普及化进展顺利,同时高校也在不断扩招,给予更多人受教育的机会,但是学费高、就业难的问题,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一部分家庭接受教育的机会。很多来自农村的学生没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更别说接受需要费用高昂的高等教育,因此形成了贫困的代际传递。随着利益集团对教育资源的垄断,教育不公平问题会愈加严重,因此要实现教育公平的第一步,是改善当下教育的不公平现状。

(二)教育不公平的原因分析

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中高速发展阶段,但是总体上来讲,东部的发展水平远高于西部,城市发展速度及水平远高于农村,主要体现在师资力量、教学方式、教育设施上均存在显著差异。受经济因素的影响,生活在不同行政地级市的人们,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也存在很大差异。就基础教育而言,国家在普及义务教育上付出的努力,成果斐然,有目共睹。这一利国利民的举措,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农村地区适龄儿童接受教育的情况,但在整体上还是与发展较快城市之间存在很大差距。

四、实现城乡教育公平的建议

(一)提高教育内部资源利用率

提高教育内部资源利用率,关键是将内部教育资源进行整合,对各类教育的资源重新进行合理分配。首先要保证基础教育的可分配数量,最大程度上保证公民享受基础教育的权利。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经济来源,主要依赖于财政支持与家庭的支撑,因此,要实现城乡教育公平,就需要农村地区教育财政与家庭可支配支出都得到保障。

(二)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地理位置等客观因素造成发展缓慢的地区应该优先发展教育,其好处在于不仅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增长,更拥有长远的投资收益。只有当地政府从观念上意识到接受教育的重要性,从行动上支持发展教育事业,才能保障当地居民接受教育的权利,从而增进社会公平。

(三)完善并落实学生受教育的资助体系

在义务教育阶段,我国实行“两免一补”的政策,使更多人有机会接受基础教育。在高校中,对于家庭贫困的学生可以借助奖学金、助学金等方式帮助其完成学业。同时,国家开设国家、地方无息助学贷款也是一个很重要的资助渠道,解决了学生的燃眉之急,给予学生充足的还款的时间。

从公共经济学视角分析我国教育公平问题,不仅需要从国家层面对教育资源进行再分配,更需要社会各界支持与帮助,以此保障城乡公民平等受教育的权利。

猜你喜欢

教育资源公平教育
公平对抗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怎样才公平
整合校外教育资源 做好青少年道德教育
笨柴兄弟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公平比较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