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动式教学助力高校应用型课程深度学习的路径探析
2023-03-22张思弘
张思弘
(泉州师范学院商学院,福建 泉州 362000)
2018 年10 月17 日,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指出,要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心,推动课堂教学革命,因课制宜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方法,激发求知欲望,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当前,“深度学习”作为新时代学习的进阶发展受到各界关注,成为我国全面深化课程改革的重要途径。
教育的目标之一是要求学生掌握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的能力。如何通过学生的深度学习以达到教育的这一目标值得思考。近年有学者通过调研发现,目前大学课堂上沉默式教学仍为主流,制度与规则下虚假教学活动比比皆是,形形色色的教学样式无法掩盖高质量交流互动的缺乏,因此催生出脱离学生学情、缺乏问题意识的表演化教学;依赖外在制度、缺乏内心标尺的空壳化教学;课堂内外任务错位、片面追求效率的技术化和标准化教学。[1]显然,诸如“沉默式”“虚假式”或“技术标准式”等模式无法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笔者注意到互动式教学模式与深度学习之间存在着内在联系。互动式教学聚焦于教学过程中的思维交锋,强调生生互动、师生交流,翻转了学生以往接受者的角色,使之作为深度参与者,达到从“浅层”到“深度”学习的质变。本文结合高校应用型课程的教学实践,探析互动式教学助力高校应用型课程深度学习的路径。
一、互动式教学助力高校应用型课程深度学习的优势
互动式教学由哈佛大学的“案例教学法”演进而来[2],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通过交互影响建立起来的互助式合作的教学方式[3],以双向性、实时性、动态性和合作性为主要特点。“深度学习”最初由美国学者提出,现已成为美国21 世纪教育的国策。[4]我国学者将其引入中国后定义为:“深度学习是指在理解的基础上,学习者能够批判地学习新思想和事实,并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在众多思想间进行联系,并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情境中,做出决策和解决问题的学习。”[5]2014 年开始,教育部课程教材发展中心开展了深度学习的研究与实践,学界也发表了系列文章,至此,深度学习成为教与学的新常态。
互动式教学助力高校应用型课程深度学习的优势集中体现于其教学方式的核心要素,即进行双向互动、鼓励思维开放和培养创新能力。笔者认为,互动式教学与深度学习涵盖的三个视点(主体性学习、对话性学习与协同性学习)[6]相契合,能够助推深度学习。
(一)互动式教学可化“单向灌输”为“双向互动”
面对当前社会的急剧变化,“单向灌输”下的“浅层学习”已逐渐被时代所淘汰。深度学习要求学生通过主体性学习,能够凭借自身的能力调控学习,掌握能够应对各种问题的高阶能力。[6]互动式教学变“听”为“双向交流”,变“看”为“主动实践”,因此,能促使师生交流、生生交流,达成有效沟通,引起教学共振,促进深度学习。互动式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作为知识提供者进行双向互动,即推动学生主动思考与阐释问题,将碎片化知识链接自身经验进行逻辑推理,展开批判性思考;教师实时解答与评价,根据课堂情况动态调整方式方法以促进学生对知识的内化,培育职业所需的专业素养和语言素养。学生在双向互动中体验深度学习的过程与成果,进而凭借自身的能力调控学习,将所学知识有效运用以解决实际问题。
(二)互动式教学可化“定向思维”为“发散性思维”
深度学习强调对话性学习,即学习的意义不是基于知识的传递与讲解的理解,而是基于知识的功能性运用与探究的活动。[6]互动式教学可使教学成为一个对话与理解、交锋思想、驱动创新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师生、生生通过语言、心理和情感的深度互动,汇集多种观点和思维进行交流与碰撞,最终得到启发,在有效学程中体会领悟与蜕变的过程。[1]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锤炼,能够以审辨的角度看待问题、解决问题。互动式教学通过理论与案例结合,以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和社会实践等基于知识功能性运用与探究的课程活动,驱动学生对学科理论的深度理解,学以致用。同时,互动式教学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关联,以学科间相关知识的交汇与融合为思考的基本出发点,引导学生将知识融会贯通,以触发联想并结合自身经验加以理解记忆,将知识系统化,从而达到对课程的深度学习。
(三)互动式教学可化“模仿能力”为“创新能力”
高校应用型课程以听为主的“沉默式”教学,催生了学生对知识的“机械”记忆和“例行”操作,导致学生在实际工作中水土不服。深度学习强调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迁移和应用,能够与他人同心协力进行协同性学习[6],利用所学知识通过团队作业解决现实问题。互动式教学设计与深度学习的目标相契合,由教师“帮学”“促学”“导学”与“评学”,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协同性学习,在对问题共同进行深度剖析、理解内化后,融合新旧认知进行深度思考,提出基于逻辑与推理的问题解决方案,形成一个从“识记”“理解”“应用”“分析”“评价”到“创造”的深度学习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孜孜以求,潜心知识的主动构建和有效迁移;教师因生制宜,有针对地分析学生的各种观点,提升学生自信心,促使他们发现自我价值,从而变被动思考为主动创造。
二、互动式教学助力高校应用型课程深度学习的路径
针对目前高校课堂存在的不顾学情、缺乏问题意识、片面追求效率的“沉默式”“虚假式”和“技术标准式”的教学现象,教师应首先认识到学生学习风格与学情基础的差异,结合教学环境制定教学策略,旨在培养学生认知、人际、自我三方面的高阶能力,即能够解决复杂的问题、能够沟通协作以及能够学会自学,以达到学习结果的深度。[4]以下笔者结合现代推销学课程的教学实践,阐释互动式教学助力高校应用型课程深度学习的路径。
(一)通过情景模拟寻找“兴趣点”,以趣引动,推进学习参与的深度
从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的发展趋势看,高校的教育质量内涵已经指向学生的学习成果,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学得好”。因此,教师的教育思想必须转变,以驱动学生学习动机的改变,即从“要我学”的“浅层学习”变为“我要学”的“深度学习”。而“兴趣点”是“我要学”的诱因。作为课堂的主动参与者,学生真实参与教学活动是深度学习的必要前提。
开展互动式教学,教师必须思考:如何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建构知识;如何鼓励学生大胆求真、勇于表达;如何引导全员融入多边互动环境,激发学习被动、不愿思考的学生产生互动的兴趣并积极参与互动。如在“推销模式”的教学中,教师探究本章理论与学生生活存在的联系,挖掘引趣点,产生共同话题,以引起共鸣。课堂上教师首先导入任务,让学生自选推销产品与推销模式;每两组同学互相推销,最后师生共同对结果进行评价与反思。互动中“抽象的理论”与“学生的生活”深度融合,难懂的知识通过与学生引起共鸣的讨论变得通俗易懂。教师观察学生的语言表达、应变、心理素质与运用能力等,对学生的各方面表现进行点评;学生得以温故而知新,在自由讨论中兴趣盎然、相互启发、动情争辩,体会互动学习的乐趣。以趣引动,锻炼了将理论知识结合自身经验最终付诸实践的能力,推进了学习参与的深度。
(二)通过案例分析寻找“探究点”,以研引动,获取深度学习的方法
为培育学生实现能力的有效迁移,需要有深度的学习方法。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由“教—学”转为“导—学”。因此,教师除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外,还必须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追踪本学科前沿信息和热点问题,将学界和自身的相关研究成果融入课堂,采用与时俱进、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深度学习方法,带领学生边学习、边研究、边实践,启迪学生学会探究与独立思考,掌握能够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互动过程中学生由感性到理性,逐步走入探索的氛围,对所学知识有一个从识别、理解到思考、创造的升华过程。更有深度的学习方法是促进学习结果更有深度的关键。
在互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案例分析法找到“探究点”,引导学生协作讨论,进行头脑风暴,探究问题的解决方案。如教授“推销要素”时,教师将国外的新型推销方式做成案例,课前将案例材料发给学生研究;学生以小组作业形式查阅资料,进行信息筛选与整合,得出案例中问题的原因分析和解决方案。课堂上教师围绕推销人员、推销品和顾客三大推销要素引领学生展开讨论,结合重点理论探讨国外推销方式的可供借鉴之处,在“理解”的基础上重审问题,思考在同样要素下是否存在更好的方案,方案落地我国又应如何实施等,以引发思维碰撞、驱动创新。课后布置类似任务,以促进所学知识的内化,巩固探究方法的掌握。学生汇报课前准备的解决方案,就方案结果展开讨论;教师有意引导,积极唤醒认知经验,鼓励学生慎思明辨,清醒认识自己的“不懂”与“不会”,通过集体智慧“弄懂”和“学会”,锻炼如何、为何、何时应用不同的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通过团队作业寻找“契入点”,以用引动,深化深度学习的结果
教师“以趣引动”“以研引动”,带领学生参透课堂知识,在此基础上如何让学生在工作实践中学以致用是最终深化深度学习结果的重心所在。在互动式教学中,教师应注重与学生进行以相互倾听为基础的对话,通过团队社会实践进一步强化巩固知识,“以用引动”来培养学生在认知、人际、自我三方面的高阶能力,最终深化深度学习的结果。
设计互动教学环节时,如何将课堂所教知识与工作实践无缝对接至关重要。通过情景教学、角色扮演和社会实践等环节进行团队作业可作为课堂知识与工作实践的“契入点”,如安排学生课前到课程涉及的相关工作场所实践,以团队形式模拟真实的企业部门团队以协同作业。课堂上教师围绕理论知识设定课堂任务,并引入竞争机制,互评与反思,激发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与竞争力;学生从实际出发,分组研讨解决方案。在互动中,教师提出不同观点刺激学生主动探讨、分析问题,挖掘自身潜能,学会用发散性思维思考问题。以教授“推销洽谈”为例,教师让学生自选推销场景,课前进行社会实践;组内自行分配角色与任务,模拟企业团队作业。课堂上学生各自扮演企业团队中的不同角色,借助多媒体等手段展示说明实践过程运用的推销理论和技巧。在互动中,训练了学生协同合作以寻求信息、接受信息、处理信息、构建新信息、输出新信息的能力,深化了学生认知、人际、自我三方面能力的深度学习结果。
三、结语
2014 年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进行的“2030年的学校”调研活动结果表明:学校将成为一个交互学习的场所,教与学将发生根本性改变。教师的主要功能是引导和指导学生,学生亲身参与教学活动以及人与人的交流仍将是未来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7]这是一个重要信号。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诸如腾讯课堂、钉钉、雨课堂等在线平台逐渐融入课堂,促进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发展。当前高校着力推动课堂革命,在线平台作为时代发展下的新产物与互动式教学的深度融合值得进一步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