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在福建的孕育与实践
2023-03-22林晓娇
林晓娇
(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福建 厦门 361012)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是他在不同从政岗位上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实践所积累思想成果的深刻总结和高度凝练,为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1]从生成逻辑来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教育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从实践逻辑来看,其所根植的现实沃土离不开深厚的福建土壤。从1985 年入闽到2002 年赴浙,在福建工作的17 年半间,习近平同志对什么是新的教育观以及应该怎样办好教育、办好什么样的教育等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和探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2021 年在福建考察时所言:“在这里工作期间的一些思考和探索,在我后来的工作中仍在思考和深化,有些已经在全国更大范围实践了”。[2]3
一、回答教育价值之问:坚持教育先行,破解发展困局
中国自古便有崇文重教的优良传统,历代从政者以积极推行文教事业为荣,视敬教、兴学、育才为“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重要政绩,为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注入了一脉相承的民族基因,使其流淌着独特的文化血脉。“敬教劝学,建国之大本;兴贤育才,为政之先务。”[3]173——这是时任宁德地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1990 年2 月所作《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一文中认为“很有见地”的古人观点,并在从政之路中以此为鉴。在2019 年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提及这句话,并进一步强调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德政工程。由此可见,尽管历经从地方到中央的为政岗位变迁,习近平总书记对教育价值的认识不仅一以贯之,更是持续深化,站位不断提高,体现了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对于教育社会功能的全局把握。
(一)重视教育马太效应,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教育被狭隘地当作阶级斗争工具的认识得到扭转,通过培养人才为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的主要功能得到承认和强调,其重要作用日益被深刻认识。1988 年调任宁德地委书记后,习近平同志发现当时的宁德因财力紧张,拿不出那么多钱办教育,陷入了经济发展与教育发展的双重困境。面对陷入“穷”和“愚”恶性循环的闽东地区,习近平同志提出闽东经济发展要处理好六个关系,其中之一就是科技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即经济不发达应成为兴办科技教育的动力而非障碍。1990 年,习近平同志特地撰文思考《我们应怎样办好教育》,指出宁德经济发展受到了人才缺乏的严重制约。在此文中,习近平强调教育上的马太效应,越穷的地方越需要办教育,越不办教育就越穷。如何破解两者已然形成的恶性循环困局?习近平同志认为必须站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高度来思考教育问题。为了统一思想,他首先提出了贯彻新教育观的评价方向,衡量闽东的教育现状不能就教育论教育,而是要扩大视野,将教育作为社会系统的一部分来考察判断,应该看其是否“适应并且促进了本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3]172其次廓清了经济与教育之间关系的逻辑理路,经济发展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靠人才支撑,而人才培养靠教育事业。故而,“教育发达—科技进步—经济振兴”[3]173的过程是相辅相成、循序递进的。有了对教育价值这样深刻的认识,解决闽东没有足够经济实力来发展教育的这个两难问题也就有了突破口和导引线。那就是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发挥其逻辑起点的引领作用,“努力实现教育、科技、经济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3]174。在这一理念的指引下,闽东终于摆脱“意识贫困”“思路贫困”,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解决方案聚焦在如何立足实际办好教育的问题上,最终探索出一条推动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积极构建教育、科技、经济之间良性循环的发展路径。
这么一个偏远贫穷的地方,却孕育出超前于那个年代的思想观念[4]。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这一重要论述与习近平同志当年在闽东充分考量教育经济功能的总体思路是一脉相承的。这表明,习近平同志从时代发展的实践热土中反复确认教育、科技和经济三者之间良性循环方法论的可行性和正确性,坚持通过传递知识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生产能力提高,进而提高生产力,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二)增强地方发展后劲,从科教兴市到科教兴省
人是生产力中最重要的要素。“文革”期间,我国教育事业蒙受巨大损失,人才培养出现断层现象,导致改革开放后经济和社会发展缺乏有力人才支撑。1978 年3 月,全国科学大会会议精神为中国科学和教育工作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习近平同志善于学习,尤其注重经济、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5],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时敏锐把握时代浪潮,前瞻性地提出“科教兴市”的战略目标,明确走依靠科学技术实现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之路。在修改福州市委办公厅起草文稿中所写“科技贡献力每年要达到一定的指标”有关内容时,习近平同志在后面补充了一句话,其中提到了一个词“科教兴市”。当时常规性提法都是“科学兴国”“科技兴市”。所以工作人员以为是笔误,自作主张做了修改,结果又被习近平同志改回去。[6]3481995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科教兴国”战略得以确立,我国要大力发展科技、振兴教育。习近平同志主动把握新形势新政策,“科教兴省”作为福建省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于1996 年写入《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纲要》,提出科教兴省战略的基础是教育,必须确立教育的全局性、先导性基础地位,优先发展教育,提高国民素质。
落实科教兴省战略呼唤更加强劲的教育动力,尤其是高等教育对科技人才的培养。由于历史等原因,福建高等学校数量少、规模小。虽然教育部门竭尽全力在省内高校挖潜扩招、争取省外高校扩大对闽招生,但“九五”期间,福建每万人高校在校生数仅居全国第19 位,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仅为9.33%,低于全国11%的平均水平。更深层次的问题,则是高校学科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不合理,社会需求极大的应用学科、新兴学科和理工科人才严重不足,无法为已露峥嵘的知识经济提供足够的智力支持。[2]163《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继续强调要加快科教兴省步伐和大力开发人才资源。在习近平同志的带领下,省政府大大加速了福建省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升。2001 年10 月8 日,福州地区大学城总体规划在省长办公会上审议通过。会议明确,大学城建设是调整教育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的重大举措,要高起点搞好基础设施建设和学科建设,把大学城建成福建最好的教育基地。2002 年,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前往集美大学调研强调科教兴省的基础是教育、是人才。[7]通过多方努力,“十五”期间福建省教育事业加快发展,调整组建普通高校47 所,高考录取率达70.9%,比2000 年提高了20 个百分点。[8]
新时代新征程,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坚持“优先发展”的立场,紧扣“引领发展”的目标,在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我国建设教育强国的总要求,并指出必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的总战略。2018 年9 月10 日,全国教育大会强调要坚持把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作为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党的二十大报告再次强调要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这些重要论述既是对发挥教育先行官作用、构建社会良性循环系统思想的延伸拓展,又是对科教兴市、科教兴省人才战略的升华推进,体现了教育应以未来经济发展需要为依据培养人才,教育发展应领先于经济发展的政策理念和政策安排。
二、回答教育目的之问:培养适切人才,回应社会需求
国家与个人存在相互塑造的关系,国家希冀通过教育塑造个人的精神与品行,确保事业发展后继有人。从新民主主义时期培养政治人才、军事人才、知识分子和教育广大劳动人民,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再到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党的教育目的始终随着社会主义事业发展需要而调整变化。改革开放初期,投身福建工作的习近平同志,积极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推进现代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不断深化对教育与生产实践本质联系的认识,在深入思考如何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丰富实践中,准确定位了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的目标指向。
(一)人才培养规格标准:重实效、讲应用
正如前文所述,习近平同志认为不能就教育论教育,而是要把教育问题同经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他坚持立足社会系统循环运转的全局观,在审视教育价值的基础上因地因时因势提出具体的人才培养标准。应如何通过教育培养出能够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习近平同志根据闽东的现实态势,因地制宜指出闽东地区主要是农村,需要有一个“泥土味十足”的教育特色。他强调,为了适应闽东农村经济发展,“我们的目标是培养更多的能脱贫致富的知识型劳动者。……我们讲的是有实效”。[3]176
这一理念在习近平同志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和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时得到进一步的实践和发展。习近平同志特别指出地方职业大学的生命力在于培养当地社会所需人才,闽江职业大学是职业大学,要把每一位学生造就成多功能应用型人才,注重强化技能训练与动手能力的培养[6]161-162。1996 年4月3 日,即将卸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的习近平同志在学校座谈会上再次强调课程设置要培养能够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6]162。1999 年,习近平同志为闽江职业大学15 周年校庆题词——“办出特色,繁荣十邑”,再次为学校的办学目标指明了方向。2000 年8 月14日、2001 年12 月19 日,习近平同志在集美大学视察时先后强调,集美大学在厦门办学,要为特区发展服务,学科建设应突出“工、海特色,培养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要注意适当地发展一些市场需求、各方面需要的工科人才”[7]。这些论述集中体现了当时主政一方的习近平同志对教育应该培养什么人的深度思考,反映了科技兴农、科教兴市、科教兴省战略目标实现了从施政理念到行动纲领的探索与实践。简而言之,习近平同志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所体现出的务实品格,标识着其根植实践、回应实践、改造实践的目标指向。2021 年3 月回到福建考察,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调研闽江学院(原闽江职业大学)办学情况,仍然强调“社会需要的人才是金字塔形的。高校不仅要培养研究型人才,也要树立应用型办学理念,培养青年一代适应社会需要的技能”。[9]
(二)人才培养素质要求:重立德、讲精神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10]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强调人才素质结构的品德元素和精神张力。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物质财富要极大丰富,精神财富也要极大丰富”。[11]新中国成立以来,党从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的战略目标出发,始终将德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目标,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中国传统文化非常注重德在人才培养目标上的统帅作用,古往今来所崇尚的人才培养逻辑是:德为才之帅[12],要成才先成人,要成人先立德。[13]深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熏陶的习近平同志充分传承这一文化基因,无论是选拔使用干部、评价历史人物还是吸取发展经验,都对个人德行以及精神力量高度关注,凸显出对人才素质的综合要求。
担任福州市委书记期间,习近平同志在选才、用才方面特别要求德才兼备。当时在干部选拔方面有个常见观点,即要大胆使用干部,特别要大胆使用有争议、有能力的干部。习近平同志却认为,有争议就说明毛病多,有能力未必有道德,干部一定要德才兼备才行。他举例,公开招考中考分高而实际工作搞得不怎么样的人,大有人在,甚至有的人为了得到更好的职位,平时不认真工作,一心复习应考,甚至请假复习考试,这样的人不能重用[6]103。这表明习近平同志在人才使用过程中对工作态度和道德品行的重视。调任浙江工作后,习近平同志进一步提出:“人而无德,行之不远”。[14]基于对人才使用过程中德与才双重维度的辩证审视,习近平同志反推出人才培养是育人和育才相统一的过程,其核心要素在于育人,而“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15],这些不同时期的见解和论断的理念内核都是根本相通的。
1991 年,习近平同志前往日本走访一些大企业。对于日本的现代化成就,习近平同志表示相信日本的先进科技等物质文明很快也能在中国见到。他对日本员工认真的工作态度感触特别深,“看了几家工厂,根本看不到偷懒或无所事事的人。日本农民也十分勤劳。日本现在能够建设得这么好,经济发展这么快,主要是靠各个阶层的勤奋工作,这是最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6]71。这些论述体现了习近平关于教育重要论述对个体品行和精神力量的高度关切,此时已勾勒出时代新人的理想群体画像,为后续立德树人重要论述的逻辑生成提供了明确而具体的价值指向。
三、回答教育方法之问:打造复合环境,彰显人文关怀
教育目的的实现取决于适切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出于对教育价值的高度认同和教育目的的现实关照,习近平总书记同样非常关心人才培养的具体路径,即何种教育方式和方法有利于培养出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兼任闽江职业大学校长还是集美大学校董会主席,习近平同志都郑重表态“从我开始不当挂名校领导,关心这个学校建设,应该及时解决问题”[2]161“在其位谋其政,挂了就要关心、就要过问”[2]367。身兼主政者和治校者的双重身份,习近平同志尤为强调教育环境的重要作用,主要在宏观层面通过打造复合校园文化来把握教育环境创设,以对所有学生施以影响。此外,虽然他并未从微观层面直接指导某门课程具体的教学方法,但是他在与后辈青年交往过程中所彰显的师者风范,已然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探索“春风化雨”般的教育方法做出了榜样示范。
(一)注重以文化人,打造复合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具有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因为学生不仅在课堂里成长,更重要的是在校园里成长。[16]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善于发挥校园文化的浸润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在校园物质文化建设方面,根据发展需要对学校面积、校园建筑、教学设施等基本物质环境进行有力补充。1988 年的闽江职业大学只有35 亩校园面积和3 栋楼的硬件设施,处于缺校舍、缺师资、缺图书设备的“三缺”状态,被列入国家教委公布的办学条件不达标、需要充实整顿的高校名单。1990年习近平同志到任后,明确要按照有关要求做好整顿工作,随后加速进行整改规划,及时调整专业设置,逐渐扩大校园建设,各方面工作取得前所未有的进展。[17]2001 年,习近平同志到集美大学调研,看到新建的工科实验室和航海模拟实验室设备还比较少,马上决定从省长基金拿出一部分补贴给学校建设实验室[2]367-368。他认为,通过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的建设改造,让青年学子感受到祖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就,有助于养成自信的精神风貌。二是在校园精神文化方面,习近平同志就闽江职业大学应如何加强思想政治和德育工作指出:“教师不但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向学生传道授业解惑……还要以自己高尚的品德、模范的行动感染他们,陶冶他们的性情,提高他们的政治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17]在集美大学,习近平同志特别强调“思想政治工作结合自己的特点”[18],集美这个地方就要弘扬陈嘉庚这面华侨旗帜,把这一特色运用在集美大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中[7]。简而言之,这些举措都有利于学校通过有形物质文化和无形精神文化对学生进行多重复合熏陶。
(二)注重因材施教,践行春风化雨模式
《孟子•尽心上》提及君子用于因材施教的五种方式:“有如时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达财者,有答问者,有私淑艾者。”其中“如时雨化之者”指的就是如及时雨般给受教育者点化,关键在于教育的时机。就像草木生长,如果能够得到雨水的及时滋润,长势便能更好。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写出了春雨悄然滋润万物的美好。这一传统文化经过数千年的广泛流传与融合创新,其现代表达便是常用“春风化雨”来形容潜移默化而适逢其时的教育方式。2000 年4 月,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同志为厦门海洋职业技术学院(原集美水产学校)八十周年校庆题词“春风化雨桃李满园”,对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寄予厚望,这也是习近平同志对教育真谛的总结和对学校教育的期待,蕴含着他对教育本质的深刻理解。习近平同志“春风化雨”教育理念强调以身作则、润物无声的教育方式,他虽然不是一线教师,但甘为人师,不仅是春风化雨教育理念的传承者、发扬者,更是践行者、创新者。最典型例证是时任厦门市副市长的习近平同志与厦门大学经济系本科生张宏樑的交往过程,体现了他注重时机、循循善诱的师者风范。
在张宏樑上学时,习近平同志通过言传身教告诉他年轻人要“自找苦吃”,与张宏樑分享自己在梁家河的下乡经历,支持他利用假期前往正定开展旅游业发展的社会实践调研,并带他一起到厦门贫困村进行调研,了解群众疾苦。在张宏樑以《浅析我国农业土地集中问题——从河北正定县土地集中难谈起》为题撰写大学毕业论文时,习近平同志从选题方向到题目、结论都给予指导甚至亲自修改。在张宏樑毕业之际,习近平同志又送其“志存高远,行循自然”8 个字,并嘱咐他:“这八个字,你要好好体会,立志的同时,要务实、要实干”。[19]199-2002018 年,在回忆起30 多年前和习近平同志的交往经历时,张宏樑感慨地说:“他的谆谆教诲和嘱托就像春雨沁人心脾,像清泉洗涤韧性,像春风唤醒绿叶,像闪电激荡尘埃,对当代大学生肯定会有重大指导意义”。[19]204-205
2014 年5 月4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指出“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以生动的比喻说明给予青年适当价值引领的重要性。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应如何精心引导和栽培呢?就是要针对青少年成长的不同阶段,有针对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注重建立覆盖全员、全程、全方位的浸润式育人模式。这些重要论述进一步阐明了教育方法上抓住关键时机的重要意义。
四、结语
概而言之,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立足经济社会发展热土不断深化对教育现象和基本问题的认识,主要回答了教育价值之问、教育目的之问和教育方法之问,为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之际,习近平总书记不仅在个人、民族层次上,还站在整个人类的高度来论述教育观,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在这里不再限于个人的成才,也包括由个人组成的群体、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发展与进步。[20]未来,我们要在此指引下,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更多更好能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贡献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