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赣边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探讨
2023-03-22□文/石兆
□文/石 兆
(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长沙)
[提要]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提高经济发展整体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全面剖析当前环境下湘赣边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与威胁,并提出完善对策。
湘赣边地区系湘赣革命根据地湖南、江西两省交界地区,涉及24个县(市、区),其中湖南省10个,江西省14个,总面积5.05万平方公里,农业是地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该地区一直是湘赣两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重点和主战场。优势特色产业是区域经济的名片,更是一些地区产品对外流通的通行证。湘赣边区生态环境良好,自然与人文资源丰富,具备绝佳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先天条件。然而,因受限于某些因素,当地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并不尽如人意,也由此制约了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阻碍了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SWOT分析,以改变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状况,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成效。
一、湘赣边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SWOT分析
(一)优势分析
1、区位交通优势分析。湘赣边区位于连接环长株潭都市圈(已被国家“十四五”规划列入全国重要增长极打造名单)和环鄱阳湖经济圈的中心区域,地处“一带一部”黄金交汇区,可北上鄂豫皖、南达粤港澳大湾区、东接闽浙沪、西连渝川黔,地理位置优越,基础设施建设良好。同时,当地政府已发布《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交通运输“十四五”专项规划》,计划在“十四五”期间继续加大交通建设投入,绘织衔接顺畅、融合发展的交通网络。
2、科教资源优势分析。湖南是农业大省,农业科教资源丰富,人才储备基础雄厚。省会长沙号称“中国种业硅谷”,具备全国一流现代种业创新能力,目前拥有各级各类创新研究中心达16个。种业硅谷核心区隆平高科技园内共有高校及科研院所25家,是中国乃至世界生物育种研究院所最密集的区域,并已有隆平高科等生物育种产业链龙头企业超200家入驻。
同为农业大省的江西,目前已建立了涵盖农、林、牧、食品加工等产业、学业门类较全、功能较完备的农业科研体系,农业科研项目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两省农业科教资源可为边区特色种业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与此同时,湖南大学的风景园林专业和环境设计专业,湖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的旅游管理专业均具有很强的实力,能为边区开发红色资源、康养资源,发展休闲农业给予强劲助力。
3、产业基础优势分析。湘赣边区是革命老区,区内拥有优良的土壤、气候条件以及地区特有的种植养殖技艺,农业发展历史悠久,产业传承千年,粮食、蔬菜、水果等八大类特色农产品具有不错的产业基础。其基础优势体现为四大特征:一是独有的红色人文资源和革命遗存,边区是湘赣革命老区的中心区域,是秋收起义、平江起义的发生地和井冈山精神诞生地,可供开发的红色生态旅游资源得天独厚。二是种植养殖产业特色鲜明,边区各县市依托丰富的山区特色资源发展山区特色农业,如浏阳黑山羊、炎陵黄桃、井冈山南竹、攸县香干产业等在当地农业经济中占有一定地位,炎陵黄桃、井冈山南竹产业甚至已成为地区支柱产业。三是种植、养殖产业链初具雏形,具备一定规模的产业初步构建了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基本实现了标准化规模种养、集约化加工转化及品牌化市场营销,如攸县香干产业,目前全县有香干企业、作坊400余家,建立县级以上特色产业园13家,产业带动行业从业人员近2万人,2020年实现总产值近19.6亿元。四是边区产业联动效应明显,如湘赣两省共同打造的覆盖湘赣边区的农业区域产品公用品牌“湘赣红”,品牌自2020年发布以来,共授权企业164家,授权产品涵盖8大类362款农产品,已成为推动两省乡村振兴、农业产业发展的重要抓手。
(二)劣势分析
1、产业发展不平衡。由于边区内各县市基础条件不同,资源禀赋各异,政策规划有别,因此地区间农业经济发展极不平衡。以农林牧渔总产值为例,浏阳市2020年实现总产值222.4亿元,而同期桂东县总产值仅约12.99亿元,前者产值是后者的17.12倍;萍乡市实现总产值123.22亿元,井冈山市实现总产值14.06亿元,前后者差距7.76倍,而浏阳与萍乡间差距也十分巨大。以省级产业龙头化企业为例,截至2021年,浏阳市该类企业数量已达35家,而同期郴州安仁、宜章、汝城、桂东等四县总量不过29家,江西萍乡市认证企业总量则有50家以上,区域间数量分布差别很大。
以财政支持能力为例,2020年浏阳市实现GDP1,493亿元,财政收入128.76亿元,而同年桂东县GDP为46.1555亿元,公共财政收入仅3.8667亿元,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强弱差异十分明显。以上不平衡问题的存在对于特色农业发展必将产生不利影响。
2、产业品牌力偏弱。边区各县市虽已在特色农业品牌建设上有所投入,并取得了一定成效,成功申报地理标志产品数项,但总体而言,品牌力还是较弱:一是国际知名品牌很少,目前仅江西遂川狗牯脑茶、赣南脐橙入选欧盟境内100个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目录,区内农产品上市公司只有浏阳盐津铺子和萍乡甘源食品两家;二是国内知名品牌不多,以进入国家级地理标志目录农产品数量为例,浏阳共有5项入选,萍乡3项,井冈山市2项,醴陵仅1项,少数县市甚至没有产品入选;三是大多数品牌影响范围仅限于湘赣两省及周边地区,如茶陵紫皮大蒜,明清时就被列为贡品,20世纪30年代已远销福建和东南亚,多次参会获奖,然而发展至今,产业辐射范围不增反减,目前销售区域局限于国内湖南、广东、江西等地,更多特色产品则无品牌意识,缺乏专业建设团队,消费者认知度低,导致有产无市。
3、产业链标准化程度较低。建立高度标准化的产业链是农产品高品质的保障。发达国家和国内农业发达地区无不以高度的标准化为基础来组织农产品生产,农产品从新品种选育的区域试验和特性试验,到播种(育种)、收获、加工整理、包装上市,都有一套严格的标准,真正做到各个环节有标准可循,出现问题可以及时回溯源头,将损失及后续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然而,由于农产品不同于工业制品的特殊性,加之农民的认识问题,除少数边区知名产品已建立标准化产业链,绝大多数产品仍处于粗放生产流通或补短板阶段,标准化程度低,产品质量良莠不齐,导致产品好却无销路或品牌声誉不彰,这也是边区国家级地理标志农产品名目入列数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机遇分析
1、政策扶持机遇。2018年11月,党中央、国务院出台《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明确提出“支持湘赣等省际交界地区合作发展”。之后不久,湘赣两省就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设立专项工作组,以推动相关项目发展。两省政府也随之推出一系列鼓励发展政策:湖南省政府发布《湖南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0-2022年)》重点提出要“加快发展优势特色农业产业”;长沙市强调要“深化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江西省政府出台《关于新时代进一步推动江西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了九个方面20项具体政策举措,并正在抓紧制定《江西省推进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保证中央政策落实到位。
2021年1月,《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再次提出要“加大对湘赣边等革命老区支持力度,壮大特色产业”。同年10月,湘赣边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国家发改委正式印发的《湘赣边区域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着重点明要“在湘赣边区域布局一批绿色循环优质高效特色农业促进项目,推进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湘赣两省具体实施方案也在紧密跟进中。这些政策举措为发展边区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实现乡村振兴提供了政策支撑。
2、市场需求机遇。据统计,截至2021年底,按全年平均的美元汇率计算,我国的人均GDP已达12,500美元,这意味着我国已经正式步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随着收入水平的不断攀升,国人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在不断提高,不但对于食品安全和绿色、健康农产品愈加关注,购买意愿更加强烈,而且对带有特殊人文符号的休闲农业(如红色旅游)也有着浓厚的兴趣。
湘赣边区西连长株潭城市群,2020年三市GDP总和为17,591.42亿元,已超越武汉、南京等城市,位列全国第八;南达我国经济最为发达、最具有活力的城市群之一的粤港澳大湾区;东接环鄱阳湖都市圈,该都市圈发展方兴未艾;北通的武汉城市圈历来为国家重点发展投入地。通过分析可见,边区所处周边区域民众具有较高的可支配收入和较强的购买能力,对边区生产的高品质特色农产品及开发的注入了红色文化的休闲农业有强烈的需求意愿,这无疑是边区特色优势农业发展的良好机遇。
3、数字经济发展机遇。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技术正以全新模式深度融入人类经济生活,数字经济发展已是大势所趋,它已对原社会经济格局产生巨大冲击,并将深刻改变现有利益分配模式。基于此背景,利用京东、天猫、抖音等平台带货的数字营销模式正在快速变革传统的购物方式和理念,它在带给受众全新体验的同时,也为供应商创造了前所未有的收益。以炎陵黄桃营销为例,自2015年炎陵入选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以来,县政府投入巨资打造了株洲首个电商产业园和电商助农中心,当年产品通过电商销售量即占总产量的32%,而2020年通过电商销售黄桃3.6万吨,占总销量比重达到70.3%,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另外,炎陵还以数字技术为助力,将农村电商与传承红色文化的特色休闲农业相融合,为当地乡村振兴事业发展开拓了新局。
(四)威胁分析。目前,边区种植、养殖及食品加工业遭受的威胁较为直接和明显,而由于资源的特殊性及不可复制性,基于红色文化资源发展的特色文旅农业所受威胁相对较小。
1、国内其他地区产业发展威胁。目前,各地政府对于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及品牌建设均十分重视,投入不遗余力。湘赣两省内其他地区与边区地貌相近、资源相似,客户群体及消费偏好大致相同,近几年通过政府引导和学习品牌经营成功经验,也已取得不错成效,并开始对边区特色农业产生切实威胁。如,炎陵黄桃现在就面临来自湖南怀化麻阳、江西吉安永丰等地黄桃产业的威胁,井冈山南竹也直面湖南益阳桃江、江西宜春宜丰等地的激烈竞争。另外,国内其他省份特色农产品对于边区产业的威胁也是现实存在的,以水果为例,两广地区生产的荔枝等借助物流的仓储运输功能已基本能实现全年无差别供应,可以为消费者带来不同于边区产品的口感和体验;类似的还有养殖业,北方出品的绵羊肉质较绵软,但出肉率高,价格相对便宜,而本地浏阳产的黑山羊肉质紧,口感较好,但价格略高,部分对口感无太多讲究而对价格较敏感的消费者就会偏向选择外地产品。
2、进口农产品威胁。自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严格按照入世承诺大幅开放了农产品市场,市场准入门槛明显降低,2001~2020年农产品贸易额由280亿美元增至2,468亿美元,年均增长12%。这些举措在促进国内农业快速融入世贸体系的同时,也必然导致包括边区在内的部分地区小规模特色农产品直接面临来自国外的威胁,即部分新增需求市场被进口产品占领、生产被挤压、价格受到抑制等。例如,澳洲进口的橙子和南美进口的肉制品就挤占了一定量的边区农产品市场。
另外,由东盟十国以及中日韩澳新五国共同签署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已于2022年初生效,协定生效后区域内包括农产品在内的90%以上的货物贸易将最终实现零关税,届时,进口自东南亚的农产品特别是热带水果以及澳新等地的牛羊肉、乳制品必将为边区农产品带来比原来更大的威胁。
3、市场恶性竞争威胁。由于部分企业品牌保护意识不强及某些不良商贩的投机取巧心理,加之以前法律规范不健全、监管存在盲点,市场上以次充好、品牌造假的情况客观存在,且短期内难以完全清除,这种情况所造成的威胁是必须面对的。以赣南脐橙为例,在2016年就因竞争对手非法使用其注册商标、侵犯地理标志而诉诸法律,2020年又遇到某平台商家以外地同类产品冒充其产品、低价争抢客户等问题,这些恶性竞争问题不但增加了赣州商家的管理成本,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其商誉,导致部分市场流失。而区内其他品牌产品也或多或少遇到过类似问题。
二、湘赣边区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对策
(一)继续完善边区基础设施建设。要想富先修路,要实现乡村振兴目标必须道路先行,边区应加快推进长赣高铁及衡阳经茶陵至吉安铁路扩能改造项目及桂东机场等建设工作;力争沪昆高速公路部分路段扩容工程,实现区内国省干线升级改造;提升井冈山、宜春等机场综合保障能力,并加速推动赣粤运河前期论证。
(二)统筹优化边区产业发展机制。针对区内各县市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继续优化两省联席会议制度,统筹设立产业建设规划委员会,综合考虑各县市原有产业支持政策,推动政府、金融机构及民间资本共同建立产业发展基金,基金投入要一定程度上能保证削峰填谷,即向财政收入较为弱势的地区产业倾斜,并辅之以配套政策,以此减少产业差距,实现产业共同发展的目标。
(三)强化品牌培育,扩大品牌影响。品牌是企(产)业竞争力的综合体现。为此,各地政府主管部门应针对整体品牌力偏弱的问题,积极为企(产)业服务,开展品牌挖掘、培育、申报、创建工作,主动与企业对接,引导企业申报品牌,对企业申报流程进行全程指导。同时,不断提高品牌的开发和运用水平,并提高法律意识,健全与市场监管部门沟通机制,注重品牌的保护,在保障产品质量的同时扩大品牌影响力。
(四)提升产业链标准化水平。边区特色产业应努力提升农产品从种植养殖生产源头经仓储运输等流通环节直至消费终端的全产业链标准化水平,在政府的指引下,通过行业协会协调,建立产品质量标准化管理体系,并以此为契机提高产业准入门槛,从而在维护产品质量和品牌形象的同时把产业做大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