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TEAM理念的传统弦乐器制作的实践与探究

2023-03-22曾雪莲

师道(人文) 2023年1期
关键词:弦乐器音高乐器

宋 豫 曾雪莲

STEAM教育,即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艺术(Arts)、数学(Mathematics)的有机融合。在STEAM理念下的器乐主题活动中,如何让活动有效开展,不流于形式?如何在器乐教学中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笔者在本校四年级的STEAM教育项目式学习案例《玩转古琴 为你而鸣》小学传统弦乐器制作活动中,总结了以下经验,以供参考。

一、教学内容传承发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笔者在学校与各科教师成立了《玩转古琴 为你而鸣》校本课程开发团队,我们列出了活动的任务:

岭南弦乐,清朗淡雅、古朴醇厚,源远流长,具有浓重的人文色彩和民俗价值。为了让这一传统乐器在我们手中焕发新的光彩,欢迎同学们加入“玩转古琴 为你而鸣”项目组。在这里,你可以自制弦乐器,尝试弹奏乐曲,还可以把弦乐器放到坪洲小学岭南文化展馆中展览哦!

在任务驱动下,孩子们兴趣盎然,课堂上跃跃欲试,体验试奏古筝、琵琶、古琴等传统弦乐器,课后寻找探索自己喜欢的传统弦乐器。继而积极投入到制作弦乐器原材料的市场调研中,从材质、环保、价格等方面对原材料进行对比,根据经费选择出最优的材料。设计创意传统乐器图纸,制造传统乐器雏形,然后改进乐器形制,美化乐器外观,优化乐器音色。这一系列跨学科活动将课堂延伸至现实生活,把知识技能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生获得了核心素养的提升。

传统乐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制作传统弦乐器的活动能在传统文化和现实审美体验中构建起联系的桥梁。从中学生能体会到古人对美学的认知、对材料的选择,对宇宙自然、现实人生的文化理解,探究传统琴律中蕴含的精密数理逻辑,理解地域风俗文化的差异,传承古人澄澹高逸之品格,从而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

二、教学方法灵活多样,鼓励合作探究

弦乐器制作是一个综合复杂的过程,我们团队将其设定为“提出问题—设计解决方案—建造—测试—改进再制造—再测试—模具产品”。在学生出现瓶颈期时,需要教师适时介入,予以引导,所以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到的是启发诱导的作用。例如:在音高调试环节,部分同学无法调试出音高,根据老师的指引,学生找到影响音高的几个因素,通过加装琴桥改变弦长,从而改变音高,还有的通过更换琴弦固定材料,改变弦的松紧来调节音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加强引导,鼓励学生创新,鼓励学生试错,让学生在做中促学,学以致用。

工程设计具有合作性、社会性特征,制作乐器需要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就要求学生通过团队合作来完成任务。团队合作是项目实施的有力保证,而个体也能在综合实践中获得自身能力的全面提升,还能培养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整个器乐实践主题活动中发挥了推进作用,真正培养了学生的合作、创新精神。

三、教学过程动态变化,巧妙引导探索

STEAM教育下的弦乐器制作活动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在这个复杂、长时间的过程中,会出现很多不可预测的因素,需要教师实时监测教学过程,予以调整。例如:乐器设计中有学生没有考虑共鸣箱的配备,导致后期制作的乐器共鸣不丰富,音量过小。他们通过尝试改变弦的长度、松紧都未能改善。在这种情况之下,老师们及时研讨,为此设计了一堂《寻找最美音色》课例。同学们在寻找音色的过程中,通过对比两台体积大小不一的古筝所产生的音量,推论出同等条件下共鸣箱越大,引起的空气共振更多,因此音量也就越大,反之会越小。于是学生在不改变原有乐器结构的情况下,为乐器加装了共鸣箱,最终解决了音量问题。

面向真实情境的STEAM教育是和孩子的生活经历、知识储备、认知习惯等主观因素相关的,也受社会条件、生活情况、物资材料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所以这个学习的过程是呈动态变化的,教师需要充分预设,但又不能拘泥于预设,尽力促进新的生成,也是STEAM教育的核心理念。

四、教学评价强化过程,注重能力培养

STEAM教育在项目的驱动下最终会有产品的产出,这是诊断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依据。笔者认为需重视过程性评价,弱化结果性评价。我们在实践活动中,更需要重视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态度与表现,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重点考察学生的能力是否有所提升。

首先,注意评价主体的多元化,除了老师,我们鼓励学生、同伴、家长都成为评价的主体,这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其次,将鼓励性评价贯穿始终,充分利用评价的激励和改善功能,用鉴赏的眼光去评价学生,以此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最后,尤其重视能力的养成。项目团队老师会从项目参与度、合作能力、动手能力、创意能力、作品完成度这五个维度来考察学生的能力,大致按熟练、较熟练、基本熟练、不熟练几个程度评定等级,有助于学生及时了解自身的情况,学会用反思的态度去认识自己。

在这一主题活动实践中,我们总结积累了部分经验,探索出了一定的教学方法、评价方法,学生也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探究的能力、创新能力、对传统弦乐文化的理解能力等方面得到了提升。但是学生制作的弦乐器种类较为单一,创意设计不能完整呈现于实体乐器,音色还需进一步优化等,这些问题是我们后期亟待改进的方向。

猜你喜欢

弦乐器音高乐器
学乐器
里盖蒂《小提琴协奏曲》中的“双律制音高组织”研究
弦乐器的练习与演奏分析
乐器
乐器中的物理学现象分析
改进音高轮廓创建和选择的旋律提取算法
弦乐器演奏技巧与情感表现
序列的蜕变——皮埃尔·布列兹室内乐作品《无主之槌》音高组织初探
音乐是一种特殊的语言——聊聊音高的魅力
浅谈弦乐器的练习与演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