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黄牛改良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黄牛品种改良工作为例
2023-03-22满囤
满囤
(巴林左旗农牧技术推广中心 内蒙古赤峰 025450)
笔者在乌兰达坝苏木从事黄牛品种改良工作20 余年,期间于2000 年在巴林左旗乌兰达坝苏木政府,调任一位畜牧兽医专业毕业的苏木达(乡镇长),他对苏木经过一段时间的调研了解后,决定主抓黄牛品种改良工作,解决当地基础母牛质量差,产下的牛犊小,生长发育慢,产肉率低,母牛产奶量少的问题。笔者主抓黄牛品种改良工作,在苏木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从建设改良点,购置改良设施设备,聘请改良员,以人工授精技术为切入点,提高当地牛的品种质量,增加农牧民的收入,制定了长远的畜牧业发展规划。
首先开展黄牛改良人工输精试点工作。苏木政府出资在哈布其拉嘎查(村)建设黄牛改良冷配点,聘请一位改良经验丰富的,上个世纪60 年代搞黄牛改良工作的老改良员,进行3 个多月的黄牛冷配,在苏木政府资金和政策的大力支持下,在嘎查两委班子和农牧民的配合下,完成了400 多头基础母牛的冷配工作,圆满完成了年初制定的各项计划。经过285(加减3)d 的预产期,受胎率80%以上,产下来的牛犊有三六九等,确实有优质的牛犊,与冷配的冻精相符;但也有质量差的与冷配的完全不相符(母牛是黄白花,冻精是西门塔尔牛也是黄白花或红白花,但产下的牛犊是黑色的),还有两可之间的牛犊,对这种技术产品养殖户是不认可、不接受,对牲畜品种改良工作产生质疑,不支持和反对改良工作。继续开展黄牛改良工作有了难度。下面就是笔者在工作中总结出来的问题及下一步要采取的措施。
1 牛群中有种公牛和土种公牛
畜牧业是当地的主要生产力,地理位置和生态植被比较适合放牧,所以当地农牧民,很好地利用了大自然赋予的恩赐。每家每户都养牛,少的10 头,大部分养40~50 头左右,还有养100 来头的。按10 头基础母牛每年产8 个牛犊计算,性别比例按50%计算,每户有4~5 头土种公牛,多的几十头。没有进行去势手术的公牛销售市场非常好,出售价格也高。实施去势手术后的土种公牛生长发育慢,而且销售价格低,所以出现养土种公牛不进行去势手术的问题。
对此采取的措施: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土种公牛进行结扎手术,结扎手术保留了土种公牛的睾丸等雄性器官,所以不影响土种公牛的生长发育,也不影响销售价格,两全其美,是解决黄牛改良工作中最大难题的杀手锏。
2 基础母牛(参配牛)没有组群
因放牧场是山林地区,当地植被生长茂盛,水草丰美,牛进入山林后夏天晒不着,吃饱喝足就在树荫下休息,天黑前被放牧人(牧工)赶下山来,只有赶出山林后才能发现发情的牛,平时很难发现,即使发现了,有可能最佳冷配时间已过,如果山林中有种公牛和土种公牛,有可能早已交配了,很难掌握发情时间的问题。
对此采取的措施:对基础母牛采取组群在草原上放牧方式,每100 头基础母牛,按2%~3%的比例放养试情牛,有利于观察掌握发情牛,牧工(放牧人)跟着牛群放牧的措施。这样牧人能及时记录基础母牛发情的时间,第一时间告知改良员,让改良员掌握最佳授精时间,提高受胎率。中午和晚上休息时,把基础母牛在围栏里群圈起来,一是防止基础母牛进山,另一个是防止土种公牛进入基础母牛群交配。
3 土种公牛清群不彻底
每年清明节过后,苏木政府组织畜牧兽医工作人员,在各个嘎查村挨家挨户对土种公牛进行结扎手术或去势手术,但因各种原因总有落网的土种公牛存在,影响牲畜品种改良工作。
对此采取的措施:对私自饲养种公牛或土种公牛的,依据种畜禽管理条例管制,对散养的种公牛和土种公牛,每发现一头进行结扎手术或去势术。对结扎过的土种公牛进行加挂耳标或喷漆做标记管理,加大对牛群的监督检查频次,采取早上赶出牛放牧时、中午在河边喝水时和晚上圈牛时观察是否还有未结扎的土种公牛;设群众举报电话和投诉箱等奖励机制,解决清群不彻底的问题。
4 养殖者的传统饲养观念未改变
一部分养殖户对牲畜品种改良工作不认识或认识不高,还有一部分人对改良技术有质疑,也有一部分人对冻精质量有疑问,再有一部分人嫌人工输精太麻烦,说传统的方式好,对传统饲养种公牛交配方式有信心,而且省时省力省钱还方便,而且本地牛有抗寒抗疾病能力强,易饲养等特点,所以从思想上不愿支持黄牛改良工作的观念。
对此采取的措施:宣传优质牲畜品种改良地区的做法和成果,说服教育思想观念落后的养殖户,政府设立奖励机制,每年进行牲畜品种改良成果评比大赛,奖励牲畜品种改良好的养殖户,激励那些保留传统饲养观念的养殖户,积极参加牲畜品种改良工作。
5 基础母牛品种质量差
因当地海拔高,气候寒冷,很多养殖户,不愿从外地引进优质基础母牛,更乐于饲养本地的基础母牛,所以存在基础母牛质量差的问题。
对此采取的措施:最好最快的方法是出售原有的本地基础母牛,购买优质基础母牛,提高基础母牛质量,成本高效益快。另一个方法是饲养改良出来的优质母牛,再次进行改良,改良一代牛需要2~3 年,达到优质品种(3~4 代)需要10 年左右的时间,时间长但成本低。
6 改良员冷配技术
因改良员外出参观学习培训少,缺乏实践工作经验,因牛的品种、年龄不同,发情期不一,一年四季一头牛的发情期也不一,有一些新改良员这方面经验少;还有精子的活力;改良工作室内卫生情况、室内温度、解冻液的温度、吸管装入输精枪的熟练度、有无异味物质;改良员是否有吸烟喝酒的习惯,把握子宫输精技术和消毒的程序和质量等都是影响改良技术因素。
对此采取的措施:新手小改良员一方面要勤奋自学业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向老改良员多请教实践经验,每头牛在不同季节发情期的长短,掌握最佳时间输精,提高改良技术。检查每一批次精子的活力是否在0.3 以上,活力低于0.3 的影响改良技术和受胎,不准使用。改良工作室内不准放入与改良设施设备以外的物品,并保持室内干净通风,改良员不吸烟喝酒,严格按操作规程开展工作,提高改良技术水平。
7 冻精质量、液氮供应和收费
冻精一方面存在活力低,另一方面存在品种质量差的问题。液氮因生产和运输原因,当时是各旗县改良工作站到生产液氮的厂家自己运回,再补充各个改良点,一般从6 月1 日供应到10 月1日,冬春季因停产停止供应液氮,改良工作出现间断的问题。改良一头牛国家收费标准当时是20~30 元,刨除费用(购买防护用品和供应液氮精子费用),改良一头牛剩10~20 元,一年改良400~500头牛收入不到一万元,存在收费标准低的问题。
对此采取的措施:冻精质量差的问题,应当加强监督检查冻精生产企业是否存在以次充好的问题,还是生产加工技术存在问题,这个问题需要最高业务主管部门去解决。现在液氮供应不存在间断的问题,液氮生产厂家常年生产液氮,并运送到各旗县改良站工作站,各苏木乡镇的改良员自己随时可以来补充液氮。改良一头牛收20~30 元是1992 年的收费标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价的上涨,已不适应当前形势,农业农村部和国家物价部门应当协商废止收费标准,重新公布新的收费标准,让改良员有个收费依据,解决养殖户说乱收费的问题。
8 基础母牛患有疾病
基础母牛因常年人工输精,有时难产和胎衣不下,引起基础母牛患有子宫内膜炎、子宫囊肿和子宫积液等产科疾病,出现不受胎的问题。还有感染口蹄疫引起基础母牛隐性流产,牛感染布鲁氏菌后3~4 个月流产,这些疾病都影响改良员的技术水平和基础母牛的受胎率,也是黄牛改良中存在的大问题。
对此采取的措施:基础母牛经人工授精8~10 年后,患有子宫内膜炎等产科疾病的,建议淘汰病牛购买新的青年牛,患有子宫积液和做剖腹产手术的牛,经治愈后仍然不受孕的也要淘汰更新。患有口蹄疫和布鲁氏菌等传染病的牛要按国家法律法规处置。
9 有配种记录没有系谱记录
配种记录主要是记载和掌握母牛的配种时间、判断预产期、第二次发情时间和受胎率等内容。系谱记录是记载和查阅牛犊的父母、祖父母和外祖父母或是更远的档案。没有建立系谱档案近亲交配繁殖,有产下怪胎的可能性,影响牛犊的正常生长发育和繁殖。
对此采取的措施:地方人民政府出资、出人,建立健全纸质或电子系谱档案,专人负责管理,做到选种选配,防止近亲交配繁殖,有利于提高牛品种的纯度,不断提高生产性能,增加经济效益。
结扎手术在牲畜品种改良和农牧民增收中的优势作用。牛的结扎手术是把牛的输精管切断术,使种牛丧失射精功能,保留雄性器官的手术,手术切口小,术后1~2d 痊愈,对牛的生长发育没有影响,也不影响出售价格。结扎手术解决了牲畜品种改良和农牧民增收中的主要矛盾,结扎术促进了牲畜品种改良质量,保障了土种公牛的销售价格。结扎的牛可以放养,省去了饲草和人工费用;结扎牛当试情牛用,能第一时间发现母牛发情,有利于改良员掌握最佳配种时间,提高受胎率,也节省输精频次和费用,提高改良员的技术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