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刺、推拿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研究进展*
2023-03-22郭建萍
郭建萍
天津市红桥区中医医院,天津 300131
颈椎病属于脊柱退行性病症,多出现于中老年人群,是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项韧带钙化、颈椎骨质增生等对颈部神经根血管或脊髓造成压迫与刺激而产生一系列症状[1-6]。神经根型颈椎病属于颈椎病中较常见的类型,占比达60%以上,主要表现为手臂疼痛麻木及颈部僵硬[7-9]。目前,临床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较多,可采用手术方式根治,但由于术后并发症多、创伤大且对患者短期生活造成明显影响,因此往往只在必要时才会选择手术医治[10-13]。目前,非手术治疗为其首选治疗方法,除了应用营养神经类药物以及抗感染止痛类药物外,采用中医疗法治疗逐渐受到青睐。本研究以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中医治疗为切入点,研究针刺配合推拿手法的治疗进展。
1 神经根型颈椎病概述
颈椎病根据不同组织结构受累而引发的相应临床症状可分为脊髓型颈椎病、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以及其他型颈椎病,其他型颈椎病包含交感型颈椎病及椎动脉型颈椎病[14-15]。除此之外,食管压迫型颈椎病也在此范畴,但临床罕见。颈椎病属于反复发作、渐进式发展的疾病,会直接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在现代医学机理研究中,神经根型颈椎病被认为是因病理改变而出现的纤维环变性、断裂、肿胀甚至破裂,造成原本的平衡结构被打破,引起椎节不稳导致相关症状[16]。髓核由于多种因素影响加快退变速度,其弹性会逐渐降低,适应性减弱,含水量丢失出现脱水情况,逐渐形成裂纹继而破裂[17]。此时髓核随着软骨板向后突出,对神经根造成压迫。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典型症状在于双侧或单侧上肢存在放射性疼痛或麻木感,且不适感会与颈脊神经所支配手臂区域相符[18]。初期症状为颈部偶发性僵硬或疼痛,在特定角度下可能累及胸背部或同侧肩部,深呼吸、咳嗽、旋颈时疼痛加重。随着病情的发展,颈部关节在特定活动时可能发生关节清脆的弹响声,严重时由于血管运动神经受到影响而出现手部肿胀,晚期则可能产生肌肉束颤动感或同侧手臂肌肉萎缩。临床多通过臂丛牵拉实验或压颈实验展开科学评估。
2 针刺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针刺治疗的优势在于促进局部经脉气血运行,让局部血液循环得以改善,可达到促进水肿吸收、消除炎症的功效,帮助肌肉痉挛逐渐缓解,神经受到的压迫程度逐渐减轻,继而对颈椎病引起的麻木、疼痛等症状起到改善作用[19-21]。长期针刺治疗可通过对局部神经的有效刺激促进神经功能恢复。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医学中与气滞血瘀型项痹类似,针刺治疗可活血、通络、化瘀、行气。目前,临床应用针刺疗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方法较多,大量临床实验结果显示,根据经脉走向取针刺疗法,可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多数病理症状,常用针刺疗法主要为电针、毫针、浮针。
2.1 电针一些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存在肩背部明显疼痛感且疼痛感可放射至上臂,部分严重者甚至迁延至前臂。此类疼痛的分布范围特征,更符合人体腋神经支配区域[22-24]。在选择电针治疗穴位时,更适合选择腋神经上相应穴位同时配合肩胛肌痛点。另外,电针治疗能够对神经根的水肿及无菌性炎症起效。
2.2 毫针毫针治疗是神经根型颈椎病针刺疗法中的常用方法,遵循了气至病所、循经传导的原则[25-28]。在针刺过程中,颈椎关节突关节处在毫针刺激下,小关节囊可直接受到刺激,激发经气。现代病理研究表明,华佗颈夹脊穴在毫针刺激下,其穴位深层部位的神经末梢可受到良好刺激,该部位神经末梢分布丰富,通过体液调节系统及神经反射系统产生作用,从而促使病变位置局部组织蛋白分解,末梢神经介质增加,产生更多神经及血管活性物质。如此一来,血清中致痛物质含量会有所下降,继而减缓颈椎不适感,达到调整神经功能、缓解神经性疼痛、减轻临床症状的治疗效果。
2.3 浮针浮针治疗无需深入患者肌肉层,使用一次性浮针在浅筋膜层加以刺激即可,通常选择非病痛位置,能够让疼痛组织生理功能得以活跃,从而达到消除粘连反应及炎症的目的,继而缓解疼痛感。浮针治疗归为浮刺、毛刺范畴,与十二皮部理论关系密切[29]。通过皮下大幅度扫散刺激达到疏通经络的目的,能够增强人体阳气,继而通瘀结、行气血、调和阴阳气血,达到治疗之效。
3 推拿手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治疗
3.1 理筋手法目前,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理筋手法主要有拿法、推法、揉法。通过消除异常应力、调节颈部动力性平衡,让颈部力线得以纠正,让动态平衡与静态平衡有效恢复。理筋手法在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方面具有明显的短期疗效,且效果更优于颈椎牵引治疗[30-35]。除此之外,正坐位、仰卧位、侧卧位、俯卧位进行推经络和拿腧穴的多体位推拿手法,或以点按肩井、臂丛神经弹拨等推拿手法均可有效缓解神经根型颈椎病引起的局部疼痛、麻木等症状。
3.2 整骨手法
3.2.1 拔伸手法在推拿科及骨伤科中,拔伸手法属于常用手法。由于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内外平衡存在异常,颈部肌肉在损伤刺激下出现痉挛情况,导致颈椎小关节紊乱,因此以拔伸手法进行单纯推拿时,通常需要先进行颈椎关节的牵拉来缓解因移位导致的肌肉痉挛,之后通过屈伸、旋转、挤压等方式让移位肌肉得以复位[36-40]。
3.2.2 旋转手法旋转手法的优势在于能够反复实施、操作方便且其疗效已经得到肯定。目前,临床应用旋转类手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常见手法包含端提旋转及定点旋转[41-46],例如仰卧位定点板法、侧卧位定点旋转手法、龙氏治脊疗法正骨推拿、旋转正骨法。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实施此类手法能够有效松解神经根及软组织粘连,缓解肌肉痉挛程度,调整紊乱的钩椎关节,改变椎间孔容积,从而恢复颈椎动力平衡,解除滑膜嵌顿情况,让颈椎的生理曲度逐渐恢复正常。
3.2.3 拔伸联合旋转手法随着对生物力学、生理学、解剖学的不断深入研究,不少学者认为颈椎活动属于复杂三维运动,在应用颈椎旋转手法时可能对颈椎内在结构造成影响[47-52]。采用拔伸结合旋转类手法能够尽可能减少对神经根的不良刺激,让颈椎髓核内压力维持较低程度,使其不易突出,从而改善相关症状。定位斜板结合牵引、动态牵引下旋提手法、分段间歇牵引配合整脊推拿等方法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整骨治疗,能够通过拔伸与旋转相结合的手法获取理想疗效。
3.3 理筋结合整骨手法首先通过弹拨、叩击、摇晃、点揉、推拿、按摩等理筋手法帮助缓解颈椎肌肉紧张感,使其松懈,为整骨操作打下基础。然后通过经筋锻炼法、中下颈段脊柱定点板法、仰卧位手法拔伸、经筋推拿手法、机械牵引等方法,可对神经根型颈椎病起到显著治疗效果。
4 讨论
针刺治疗颈椎病的机制研究多以椎动脉型为主,重点在于神经电生理以及血液循环等方面,在神经根型颈椎病、颈型颈椎病等方面的探索相对较少,分子基因学研究有所欠缺,颈椎病的不同辨证分型缺少大量数据加以论证[53-56]。因此,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穴位的选择可能存在一定程度主观性,这也对针刺治疗的安全性造成了潜在隐患。故临床应用针刺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时,应考虑到颈椎病的分型、各穴位的功效、患者个人因素差异等,实施个性化治疗。在多样本、多指标基础上尽可能减小取穴误差,提升针刺安全性。推拿治疗方面,相较于针刺操作而言,推拿更容易让患者接受[47-50]。采用针刺配合推拿手法治疗时,需注意推拿手法的科学性,不少推拿手法操作取决于医者的操作习惯以及个人经验,在客观指标比较与科学分析方面相对不足。临床应用推拿治疗时应进一步对治疗的禁忌症及适应症加以规范,避免不当推拿造成神经功能受到负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