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标准下对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

2023-03-22林建辉

学苑教育 2023年3期
关键词:课程标准新课标素养

林建辉

(福建省南平市浦城县临江中学,福建 浦城 353400)

2011年是义务教育全面普及的年份,教育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新挑战,必须深化课程改革,加强义务教育课程建设,才能引导教育教学稳步发展。因此制定颁布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但是,由于缺乏经验,标准还存在很多与新形势要求不和谐的方面,就这样磕磕碰碰历时十一年,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修订完善再次颁布。该版本的数学课程标准完善了培养目标,优化了课程设置,细化了实施要求。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了数学和各学科之间的联系,实现学科互通,形成跨学科的应用意识与实践能力。依据核心素养发展水平,结合现阶段的课程内容,规定了初中学段学生数学学业成就,更好地引导和帮助数学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数学教师应该学会围绕课程标准改革的重难点问题,开展课堂教学创新实践活动。

一、新课程标准关于核心素养的解读

(一)新课程标准明确的初中阶段核心素养

数学有六大核心素养,这些核心素养对于数学教育具有一致性、整体性、发展性和阶段性。2022年出版的数学新课标再次明确了数学核心素养为“三会”。新课程标准把目标定得更具体化,要求教师教学能使得学生直观感受进而更好地明确概念。因此,教师在初一初二阶段培养学生的应用创新意识;初三阶段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学眼光体现了数学具有一般性;数学思维体现了数学的严谨性;数学语言体现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教学应从各校学生的实际发展出发,根据难易不同创设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促使学生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核心素养下的课改教学

在2022年新出版的课程标准中,核心素养是教师教学过程中应当贯穿始终的。对于学生来说数学学科强调逻辑思维与推理能力,而具备这些能力又是不容易的。因此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加强数学的重点知识与核心素养的紧密联系,实现新课标中明确的“三会”,逐步养成讲道理、有条理的思维习惯,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逐步养成用数学语言表达与交流有关事物的习惯。

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更注重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的循环检测,而弱化培养学生独立自主与交流合作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及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使得学生不能感知数学中的奥秘及情感价值,所学知识不如预期。因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课堂教学中的更高升华,提倡教师们多引导学生进行趣味性及创新实用性的数学活动,教师们在引导过程中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不以完成任务为首要目的,而是以学习兴趣为前提开展数学活动来充分调动初中生的数学学习热情。最终,学生们就会主动投入到数学的知识海洋中,积极探索与合作交流,拥有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与同伴交流合作的能动性。最终学生能通过教师的引导,并结合数学实践活动的特点,形成新课标中蕴含的数学科学观与社会责任感。

二、新课标下初中数学的变化趋势

(一)课标内容的变化及教学改进

初中数学包括四个领域: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统计与概率、综合与实践。课标内容的变化:把小学负数、方程、反比例内容移到初中。为了有效衔接初高中数学知识,把等式性质提升为“基本事实”,把九年级上册人教版第二十一章中打星号的选学内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关系(韦达定理)做了新的更改,更改为必学内容。

过去小数数学单纯介绍负数的概念,没有负数的计算与比较,缺乏负数的应用意识,忽视了数学核心素养。新课标要求教师们重视数学概念的生成过程,结论的推导过程,方法的获得过程,思路的形成过程,通过直观的问答环节及操作活动和多层次的思维活动,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知识形成、发展和应用的过程。因此,初中数学对于数系进行了扩充,从正数到负数,从有理数到无理数,使学生感悟数学研究对象拓展(数域扩充)的过程与逻辑。例如,可通过正数和负数表示收入的多少,卖牛马收入的钱为正,买猪付出的钱为负,这更加体现意义相反的一般性。新课标体现了负数的本质是对数量的抽象,那么课堂教学就不再是单纯介绍概念,而是注重培养学生形成对数学研究对象的抽象意识。过去小学高年级的数学会介绍如何解简单方程,该阶段课堂教学注重未知数的算数求解,而很少讲到等式的基本事实和字母表示数。新课标的更改,小学不再涉及简易方程。要求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应当强调建立方程的背景,加强用字母表示数的内容。让学生知道方程的等号两边是讲两个故事,两个故事量相等,等号表示数量关系,而不是表示传递性,达到让学生感知学习方程的必要性。

针对教师发展和未来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教师们要分清教学重难点与教学提示,关注数学知识的本质,且应当与强调的核心素养相辅相成。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因地制宜,制定符合本班级学生学情的教学方法。小学不讲方程的目的是为了初中教学加强字母表示,认识字母表示数,最终得到代数式。丢番图用字母表示未知数还是强调算数,而韦达用字母表示方程系数则是代数的开始。字母是数的更高层次的抽象,从理性具体上升到理性一般,这是初中数学的普适阶段。

此外,新课标要求教师们不能再像以往课堂教学一样以课时为单位进行教学设计,而要顾全大局,体现单元中数学知识的串联,进行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单元作业设计。整体理解和把握数学知识是新课标强调的重点方向,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教师们要有更高的整体与局部意识,进行核心素养的大单元数学教学设计。在大单元设计中,教师们应该有整体的把握,构建单元体系。先有关联性学习的意识,再对每节课的重点进行逐个突破,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知识困惑,突破过程老师可以稍作协助或者同学间进行交流。最终,大部分学生可以根据老师对单元的一个整体建构,模仿形成自己个性化的建构。每个班还有一部分的优生,可以根据老师对整个单元的整体学习,建构出自己的模型。不是学老师,成为老师,而是学老师,成为自己。在创造性的学习中,产生创新力、思维力。例如我们教师在教学方程时,先教一元一次方程,然后教二元一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几个知识点分布在不同年级的教材中,所以在教一元二次方程的时候,首先要唤醒学生对二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方程的记忆,并为二次函数作铺垫。这种大单元整体教学也能为初三中考数学总复习的课堂带来有效帮助。

中考以课标为核心,数学教师们应该重视基础,淡化综合,立足课堂教学,提高学生数学阅读能力。近几年中考对数据统计方面进行了广泛考察,大多以生活中的实际背景进行大数据分析。随着题目的阅读量增多,同时也增加了学生们提取关键信息的难度。因此在课堂教学上教师们应该注重对题目较长的数据分析题的教学,引导学生如何有效提取信息并运用新的统计量进行衡量,能够感悟数据的意义与价值,有意识地使用真实数据表达、解释与分析现实世界中的不确定现象。数学题不是不会做,而是读不懂题,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多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获取更深层次的数学思考,引导学生将数学中的思,译,练,说相结合,进而培养学生会读题,读懂题,相信孩子们的能力一定会有所提高。例如新课程标准中出现的四分位数和箱线图,就需要教师们提早学习,利用网络资源和新课改培训资料进行课堂教学。新知识的提出是需要一个过程和适应时间,适应能力强的学生可以很快进入新知识学习状态,很好运用知识,那能力稍弱的学生就需要教师们循循善诱,反复讲解。

(二)课堂教学中实践能力的培养

在动手操作方面,新课标将简单的尺规作图,如:“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不在初中阶段专门进行考查,而是放到小学数学进行测验。对于初中生来说,尺规作图是一种实践能力,体现了对数学文字语言及图形语言的分析和理解的能力。教师们在课堂教学尺规作图讲解过程中学会渗透数学文化教育,重视作图依据和原理;尺规作图实践过程中渗透数学思想,淡化对作图步骤语言表述,学会欣赏数学语言的简洁与优美。培养学生更加强烈的图形意识、空间意识和实践能力。初中数学容易让学生产生误区,数学的证明只表现在几何中,没有表现在代数中,这是不确切的。新课标强调了以前没有重视的代数推理证明。教师们需要帮助学生积累代数思维的经验和做事的经验,引导学生思考与感悟。

新课标强调了初中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形式,即项目式学习。初中数学活动课项目式学习以学生为主体,以小组合作为载体,以实际数学问题解决为导向,会整合初中各学科的知识和思想方法,发现问题,能独立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鼓励形成物化成果。强调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与生活及传统文化的联系,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问题,尝试让学生自己得到结论。比如超市问题,有一条道路连接两个居民小区,计划在路边建一个超市,你认为应当建在什么地方,为什么?教师可以对学生的回答建立满意原则和加分原则。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问题,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问题。尝试让学生提出有意义的问题,如滑梯问题,在三角函数章节的综合与实践中引导学生提出什么情况下的滑梯可以滑更远这类有意义的问题。教师可以布置小组合作探究问题,留出一段时间为小组提供展示的机会,除了公布小组合作的探究成果外,还可以表扬或嘉奖组内解题用时最短的学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数学活动中来。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小组集体意识,另一方面也推动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结果就是,学生遇到问题不容易退缩,而是先独立思考再进行小组合作,从而促进学生初中数学素养的提升。

三、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指导

新课标基于数学核心素养制定了学业质量标准和学业水平考试要求。教学内容中的四大板块,每一部分都从三个方面展开,其中数学活动经验不仅仅是解题经验,更重要的是思维的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思考的一种经验。新增学业质量章节,揭示内涵并为考试命题及评价制定标准,课程实施章节中新增学业水平考试要求,规范以后的学业水平命题。教导学生从概念记忆到概念理解,让学生根据性质,自己描述概念,甚至给出定义。从回答问题到提出问题。猜想结论的发展从具体到一般。把握实质,凝练思想,举一反三,才能有效地进行问题探究。在新课改及“双减”的大环境下,教师需要更加信任学生,要相信学生完全有学习的能力,把更多的实践机会交给学生独立或者合作完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更多充当一种引导者的身份来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结语

核心素养理念下的2022年版数学新课标能够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完成教学任务,为今后高中甚至大学的数学学习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目前,课堂改革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各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及教学理念层出不穷,初中数学教师不能全盘照搬而应当因地制宜地吸取经验,积极开展新课标数学课堂教学改革试点工作,结合前后知识联系,了解学生在本单元教学之后数学知识应当掌握到什么样的程度。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是关键,教师做好本堂课程的引入,注重学生的数学课堂交流,在课堂中指导学生怎么做才能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注重数学思想,数学方法,积累活动经验,注重通性通法。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课堂教学关注个体差异,善于激发学生的个人潜能,利用建模思维与直观想象,加深学生对数学抽象知识的理解,使学生感受数学的魅力,促进学生数学能力的整体提升,从而主动地投入到数学学习中。这样才真正达到新课标改革的目的,达到良好教学的效果。

猜你喜欢

课程标准新课标素养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立足《课程标准》优化一轮复习
稳中求进,不断替身
——依托《课程标准》的二轮复习策略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