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西提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路径研究

2023-03-22赵丰

浙江经济 2023年1期
关键词:加工业广西农产品

赵丰

(广西壮族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研究院,广西 南宁 530000)

0 引言

农产品加工业是我国的重要支柱产业,在提高财政收入、扩大就业、满足人民群众日益美好的生活需求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如同一座桥梁,将农业、农村、农民与工业、城市、市民有效连接,在推动三产业融合和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方面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在生产方式上,它以农、林、牧、渔等产品及其加工品为原料进行工业加工或再加工,其产品的物理形态,性质品质与最初原料相比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农产品加工业覆盖面广,涵盖人民群众日常衣、食、住等方面,涉及产品众多。截至“十三五”期末,我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成效再上一个台阶,其营业收入超过23.2万亿元,比2019年增加1.2万亿元,总体加工转化率达到67.5%。科技在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方面发挥着显著的作用,其贡献率已达到63%[1]。以上数据说明,农产品加工业在我国已形成可观的市场规模。为进一步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国家先后出台了《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文件。在2020年11月10日全国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推进会上,我国提出力争到2025年,农产品加工业与农业产值比从2.3∶1提高到2.8∶1,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从67.5%提高到80%[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加强,市场竞争力大幅提高,基本接近发达国家水平。这说明我国对于事关国计民生的农产品加工业格外重视。

在中央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各省市基于自身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做大做强做优本地区农产品加工业,如山东省打造了粮食加工产业集群、棉花加工产业集群、花生加工产业集群、水果加工产业集群、干杂果加工产业集群等特色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四川省打造了万亿元级食品饮料产业,将名优白酒、粮油食品和肉食品打造成千亿元级产业,将泡菜和复合调味品、名优茶、新型果蔬饮料等分别打造成了500亿元级的特色产业。先进省份农产品加工业的飞速发展,一方面从整体上提高了我国农产品加工业的实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为其他省市的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提供重要借鉴。

1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广西在中央及自治区政府的高度重视下,依照2018年广西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上形成的“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抓创新、创品牌、拓市场”的工业高质量发展路径,以“起步就要提速,开局就要争先”的态势全力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在广西地方政府及各地市政府持续推进下,农产品加工业取得一定成效,并呈现出如下特征。

1.1 产业基础不断壮大

目前,广西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由2015年的不到4 000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超7 600亿元,年增幅为10%左右[3]。年营业收入在2 000万元以上的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达1 900多家,占广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36%;其中,自治区级以上重点龙头企业有241家,年营业额亿元以上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58家[4]。

1.2 原料基地建设成效突出

当前,广西培育了粮食、蔗糖、水果、蔬菜、渔业、优质家禽等500亿元产值的农产品加工产业,将休闲农业打造为300亿元产值的产业,食用菌打造为200亿元产值的产业,茶叶产值突破100亿元。2021年,广西全区蔗糖产量占全国的六成以上,蚕茧产量占全国的五成以上、占全世界的四成;横州市茉莉花和花茶产量占全世界的六成以上;广西蔬菜(含食用菌)的年产量达到3 550万t,水果年产量持续拔得全国头筹,达到2 150万t[5]。广西丰富的农产品原料资源为农产品加工业进一步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3 品牌影响力逐步扩大

当前,广西农产品加工业打造了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知名品牌。一方面,本地品牌知名度持续扩大,例如“三金”“真龙”“两面针”“甲天下”“南方芝麻糊”“漓泉”“丹泉”等;另一方面,一些全国性著名品牌相继落户广西,例如“娃哈哈”“百事”“汇源”等。环江香糯、横州市甜玉米、象州沙糖橘、灵山荔枝、兴安蜜桔、南宁火龙果、大新龙眼、融水灵芝、德保黑猪等21种农产品获国家地理标志认证。截至2021年底,广西农业品牌总产值达到1 397亿元,品牌总价值超过3 200亿元,带动农村就业人口965万,推动2020—2021年广西农产品销售额及销售量实现双增长[6]。

1.4 产业链不断延伸,产品附加值提高

当前,广西积极探索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产业链不断延伸,促进产品附加值不断提高。食糖精深加工围绕“甘蔗—制糖—糖蜜—酒精—酒精废液—复合肥”“甘蔗—制浆造纸—废液碱回收—再利用”模式,形成具有广西特色的糖业循环经济产业链。金花茶、茉莉花茶等特色茶产业探索出了独具特色的“科研单位+龙头企业+行业协会+基地+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商业模式,从茶叶加工、茶饮料开发、茶业连锁经营到茶园旅游,全面拓宽了产业链条,形成“农产品加工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就业扶贫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广西农产品加工业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不能忽视。

2.1 产业链较短,附加值较低

从总体来看,当前广西农产品加工率较低,大多数产品仍旧处于初级加工、粗加工阶段,精深加工能力较弱且多位于产业链的上中游,下游加工增值链条较短,农产品二次以上精深加工率仅为20%,而果蔬、畜禽、水产品等精深加工率不到10%[3]。鲜活农产品产后商品化处理能力偏低,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冷链运输、初加工等配套设施建设不足,导致鲜活农产品产后损失较为严重。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规模较小,尚未建立起完整的生产、加工、运输产业链,大多数企业在环境、资源、运输等方面优势不足,成本居高不下。

2.2 品牌带动力较弱,无法形成合力

当前,虽然广西农产品加工业涌现出了一些全国知名品牌,并在全国范围内有一定影响力,但是从整体看依旧存在企业单打独斗明显、品牌意识不强、品牌效应较低等问题。大多数农产品加工企业、合作社规模较小,大型知名企业较少,在品牌经营上缺少创新,缺乏自主品牌发展意识,产出效益较低,市场上虽然有高端农产品品牌,但是占有率较低,市场竞争力不强。从纵向看,品牌带动力不强,品牌建设缺失导致无法带动产业上下游及配套企业发展,进而导致产业链缺失,区域品牌和企业品牌资源缺乏有效整合,品牌作用尚未完全发挥。从横向看,同类农产品加工企业之间未能协调合作,出现各自注册商标、各自包装、各自营销的现象,难以树立区域公共品牌形象。

2.3 原材料供应不稳定,影响产业发展扩大

当前,广西本地稳定的农产品原料基地相对分散,成片连片的原料基地较少,特别是缺乏标准化原料基地,与农产品加工业发展原料供应规模化需求相矛盾,出现仅部分行业原料可以在当地完成采购,多数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所亟须的主要产品原料依赖外地采购等现象。部分农产品加工所需原料受季节性气候、地形、土壤等多种地理环境因素影响,原料产量不稳定。农产品加工原料生产方防治病虫害技术落后,原料易受病虫灾害影响而导致减产,使得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供应得不到稳定保障。

2.4 产业人才缺乏,后继不足

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水平,特别是下游精深加工水平不高,产业集聚度低,企业规模较小,大型企业、龙头企业数量较少。企业自身拥有的高学历高水平专业技术人员和研发人员不多,人才结构不优,欠缺领军型人才、一流工程师、优秀技术工人。高端研发人才、技术工人的严重缺乏限制了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的能力。企业自身科研经费严重不足进一步增加了开展技术攻关、实现转型升级的难度。“产学研”用脱节较为严重,企业发展得到专业科研院所、高校的技术支持较少,研发的技术较难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这些因素都使得广西农产品加工业较难在短期内实现科技含量的快速提升。

3 广西提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3.1 推动质量安全体系建设,加强监管

由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牵头,农业农村厅、工信厅等部门配合,共同强化农产品加工标准化体系建设,鼓励加工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创建ISO9000、HACCP等全面质量管理体系,推动农产品加工业标准化生产。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对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认证和监管,建立从种植、养殖、运输、冷藏、加工、销售、售后等全程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鼓励并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利用物联网、质量安全云等技术和信息平台,建立糖、果蔬、罗汉果等产业农产品质量安全云,严格执行强制性标准,应用先进标准,推广标准化生产,提升全流程产品品控能力,保障加工农产品质量,夯实品牌基础。

3.2 推进精深加工,延伸产业链

由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工信厅等部门共同发力,一是建设一批农产品精深加工示范基地,引导企业采用先进精深加工技术,生产种类丰富的加工产品,推动农产品加工往后端发展,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二是改造传统优势产业,推动农产品加工产业提质增效,重点抓好果蔬、蚕茧等基础好、发展潜力大的传统产业,支持和引导传统产业“二次创业”。三是支持企业打造全产业链,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前端延伸,带动农民建设原料基地,延伸建设物流营销和服务网络,大力推行“生产基地+中央厨房+餐饮门店”“生产基地+加工企业+商超销售”等商业模式,推动加工新模式向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方向发展。引导农产品加工业与休闲、旅游、文化、教育、科普、养生养老等第三产业深度融合。四是加大新产品开发力度,开发各类具有生态资源优势的养生保健、抗疲劳、抗衰老等具有改善人体健康的功能食品和新资源食品,延伸产业链,打造大规模、高品质、多系列、高效益、可持续的优质生态长寿农产品加工产业体系。

3.3 强化品牌建设,大力塑造品牌

由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农业农村厅、工信厅等部门协同配合,一是实施农产品加工质量品牌价值提升行动,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打造农产品加工品牌,开展绿色生态食品、有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二是加强宏观谋划,规划建设“三品一标”生产基地,提高“三品一标”品牌公信力,推进“老字号”提升工程,重点培育一批特色农产品地理标志商标品牌、区域公用品牌、企业品牌,着重打造一批“桂字号”农产品加工品牌。三是进一步提升优势特色富硒农产品产业链及品牌价值。充分发挥“长寿、绿色、生态”品牌效应,加快品牌建设力度,建立农产品加工品牌培育、发展和保护体系,推动一批加工农产品申请、认证为中国驰名商标和广西著名商标。四是大力发展特色富硒农产品,打造一批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广知名度的“桂”字头富硒农产品品牌。五是以政府引导帮扶为主,树立团体意识,结合当地自然环境优势,申报集体商标、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培育知名、著名商标,做到一个系列产品、一个品牌商标。六是培育农产品加工品牌,建立专家队伍,宣传推介品牌创建典型,针对品牌创建开展专业服务,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将质量和信誉凝结成品牌,以品牌影响力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七是深入挖掘品牌文化内涵,充分挖掘壮乡、瑶乡的农耕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等历史故事,提升农业文化品牌价值。八是充分利用农业博览会、农业展销会、产销对接会、电子商务等多种营销平台,借助互联网、大数据、5G、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强化品牌市场营销,提升品牌农产品市场占有率,实现农产品优质优价。

3.4 加快集聚融合,拓展经营模式

由自治区工信厅牵头,农业农村厅等部门配合,一是引导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区加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力度,完善产业园区功能,突出产业园区特色,强化产业园区企业分工,吸引龙头企业向加工园区集聚。二是引导农产品加工企业向工业园区、优势主产区集聚,在优势农产品产地打造产业集群,打造农产品加工专业特色小镇。三是重点扶持农商产业联盟、农产品加工产业化联合体等新型产业链主体,培育一批产加销一体的农产品加工全产业链企业集群。四是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作制等方式与上下游各类市场经营主体组建农产品加工联合体,积极推广“企业+合作社+农户”等共赢模式,积极发展生产资料供应、种子种苗繁育、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农机作业等生产性和经营性服务,巩固农户与企业、合作社、生产基地的利益联结机制。五是鼓励发展股份分红、利润返还等方式,帮助农产品加工企业对接市场、节本增收,提高农产品加工业组织化程度、生产经营能力和抗风险能力。

3.5 推进科技创新,培育技术人才

由自治区科技厅牵头,工信厅、农业农村厅、人社厅等部门配合,一是加快农产品品种改良和先进实用技术推广,优化农产品品种结构,提高农产品加工原料品质。二是加快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体系建设,打造一批农产品加工技术集成基地,遴选一批成熟、适用的加工技术、工艺和设施设备,择优选择优势产区建立技术示范基地,开展产学研技术对接活动,提高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三是全面实施农产品加工绿色发展行动,推动绿色生产方式,加大先进适用技术推广力度,加强科技攻关力度,以良种研发和技术创新为重点,开展畜禽品种选育繁育、农产品精深加工、生态种养等农业关键技术攻关,深入推进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智能化技术研究,加快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推广应用,推进科技与农产品加工深度融合。四是积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技术推广部门等加强产学研合作,引导高新技术企业创立农产品加工试验站,在生产一线推进数字化农业发展,突破农产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瓶颈,携手开发和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产品。五是积极培育农业科研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创新团队和基层农业科技人才,建议高校在本科、硕士、博士等教育阶段,开设农产品加工方向专业,同时与企业、科研院所共同构建农产品加工人才培养基地,夯实“产学研用”;由相关部门建立农产品加工人才培养基金,专门用以支持高校、企业、科研院所培养相关专业人才;鼓励、引导外省广西籍优秀农产品行业企业家及专家学者回桂发展,带动、培育本地农产品加工人才,通过多套“组合拳”,为农产品加工提供科技人才保障。

3.6 加大政策扶持,惠及企业发展

由自治区人民政府统一牵头,工信厅、农业农村厅、发改委、财政厅、科技厅、人社厅、交通运输厅、金融监管局配合,一是抓住国家实施乡村振兴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加快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发展,争取在财税、金融、能源、科技、信息、人才、物流等各项政策方面取得更大突破,形成对广西农产品加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支撑体系。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围绕规划中的重大工程项目和建设任务,大力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国家有关资金和项目支持。三是重点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自主品牌建设、产业链延长、高附加值、质量认证、产业融合、市场拓展等领域的政策支持。各部门在政策谋划、制定、出台等环节要加强协同,制定出台切实的相关配套政策措施和实施细则。

3.7 强化财政支持,畅通金融活水

由自治区财政厅、税务局、金融监管局、人民银行南宁支行、广西银保监局、广西证监局等部门共同发力,一是整合各级财政部门资金,用以支持农产品加工集聚区基础设施、工农服务平台建设;加大财政资金支持,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创新研发、品牌推广、市场开拓;扩大财政支持农产品加工补助的资金规模;农业相关财政税收补贴政策积极向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倾斜,尤其是向加工设备的购置倾斜。二是鼓励银行业等金融机构提高对农产品加工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提升对农产品加工企业授信额度,适当降低农产品加工企业申请贷款的担保抵押门槛。三是强化对农产品加工产业链核心企业及其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支持,运用好流动资金贷款、转贷款、专项贷款等信贷服务,开展农产品加工产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业务,对农产品加工产业贷款利率不上浮。四是发展依托流通农产品加工流通环节的物流融资、供应链金融,支持产业链上配套中小企业发展。五是积极引导融资担保机构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业贷款担保等增信服务。六是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采取项目融资、租赁融资、信托融资、供应链融资等多种形式,满足其自身资金需求。七是积极开展农产品加工企业上市培育工作,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挂牌)上市发行股票和企业(公司)债券。

4 结语

通过开展广西提振农产品加工业发展路径研究,本文对当前广西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基于广西的实际提出一些对策建议,对相关部门的决策有一定的参考意义。本次研究的不足之处在于研究方式方法较为单一,主观性阐述居多,理论研究和数据分析较少。下一步研究方向将聚集农产品加工理论基础研究,同时在研究方式上加强数据分析,做到既有理论基础,又有扎实的数据支撑。

猜你喜欢

加工业广西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农产品加工业经济运行发展现状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与Arburg(阿博格)携手共进塑料加工业的数字化未来
农产品加工业稳中向好
广西尼的呀
农产品争奇斗艳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