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记,为审美教学打开另一扇窗子
2023-03-22东莞市塘厦第一小学陈文秀
文/东莞市塘厦第一小学 陈文秀
审美教学,即艺术审美观教学,是指透过训练人类认识美、认知美、体会美、观赏美和创造美的才能,进而使人们具备美的理念、美的情操、美的品德和美的素质。语文课是一个思想性、人文性都很强的课程,在语文中渗透美育教学是一件义不容辞的事情。
一、以日记为载体,引导学生欣赏自然之美
教学中,我引导学生观察自然、认识自然、感悟自然,和他们一起感受风吹是美,月夜是美;花开是美,草长是美;蜂飞是美,蝶舞是美;雁鸣是美,虫跃是美。自然之美就在我们的身边,需要我们细心地去观察、发现。在观察与发现中,大自然带给学生们美的愉悦,美感就留在他们心底,积淀成一份情愫,润泽他们幼小的心灵,让他们的心变得更加澄澈。在日记中,我仿佛看见学生小芳站在杨树下,开心地望着杨树,或许还拿着那心形的落叶,和杨树一起唱歌舞蹈。一个三年级的学生,享受着和大树在一起的时光,这是大树给予她的快乐。
二、以日记为载体,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之美
生活中其实有很多美好的东西,只是看你能否发现。学生每天都与这些事、人相遇,却不能用心去感受,令心灵得到浸润,着实错失了许多熏陶良机。笔者在课堂中,通过写日记的形式,引领学生去发掘日常生活中这些普通而又可以洗涤人心的生命之美,让学生去描摹,从描写中感受、体验,并从中获得向善向美的教育。不管是清洁阿姨的勤劳,还是朋友的帮助,这些美好的行为都深深打动学生,让他们感动,为之向往。
三、以日记为载体,引导学生完善品行之美
写日记形式比较随意、活泼,学生们都喜欢在写日记过程中倾吐自己真正的心里话,表达自己最想说的话,并提出自己真正的看法。班级里新近发生的大事,以及所有学生的思想动态、精神面貌都能够透过日记一览无余。而日记也成为了老师认识学生品行的另一个窗户,我们可以透过这个窗口时时瞭望,及时捕捉教育的契机。笔者在批阅学生日志时,也会随时关注,如看到学生思维消极,心态不平衡,也会适时启发,并认真点拨,以协助其克服消极因素,鼓励他们热爱生活。如果发现班里发生不文明现象,或不道德行为,就会及时找到学生,和他谈心,让他认识自己行为的不美,引导他不断完善自己,让他们拥有更美好的品行。在日记中渗透美的指引,让学生更愉快地得到灵性的熏陶与美的培养。日记让我走进学生的世界,了解他们成长中的烦恼,从而成为那点拨之人,引导他们走向真善美。
四、以日记为载体,引导学生实践心灵之美
学生在家里的种种“不孝之举”催人警醒,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过着小皇帝般的生活,而且有时对待父母还蛮不讲理。在校园里,学生的集体主义价值观越来越淡漠,以我为中枢,自主意识越来越膨胀。在社会上,一些歪风邪气大行其道,如“金钱至上”“金钱万能”,学生也耳濡目染,深受其害。在文明源远流长的中国,勤奋、善良的人民在漫漫的历史文化发展过程中,积淀、蕴涵了宝贵的社会道德准则,并通过数千年的历史传承,而逐渐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继承与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美德,让学生在其中受到美的浸润与滋养,让它在孩子们的心灵中生根、开花是作为教育者的职责之一。
在实践中,我借助日记这一载体,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和一些特殊节日,让学生进行各种实践体验活动,并以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在实践中,学生用心去体验,各种美的情感得到升华,心灵也得到了净化。例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让孩子们回家为父母做一件事,可以是捶背、洗脚、按摩、陪父母散步等,然后把活动过程写下来。
如学生思琪的日记:
三八妇女节到了,为了给外婆和妈妈一个惊喜,我暗自决定在学校做一张贺卡送给她们,表达我的诚意。
我利用下课时间制作贺卡。不一会儿,大功告成,它有着绿色的外衣,粉色的小条,亮晶晶的小碎“钻”。一翻开贺卡,就可以看到一朵可以抽动的向日葵。看着我精心制作的卡片,总觉得还缺点儿什么?对,还没有画画呢!可是当我拿起彩笔,却不知该画些什么?我想了想,不如就把我们幸福的一家画在卡片上吧!拿定主意后,我又把我们一家人画了上去。“哇!多美丽的贺卡呀!”我心里暗自说道,“待会儿送给她们,她们肯定特别开心。”想到这儿,我开心极了。
放学铃声响起,我马上冲出学校和外婆一起回到了家。
到家后,我来到外婆和妈妈面前说:“祝你们节日快乐!”然后从身后拿出了我制作的贺卡。妈妈和婆婆开心地连声说道:“思琪真的长大了,越来越懂事了,谢谢!”外婆搂着我,我心里甜如蜜。那一刻,真幸福!
简单朴素的语言中,透出纯纯的童真,学生在为妈妈、外婆制作礼物的过程中,体验到了一份对长辈的关爱,这是一份美好的情愫,它萦绕着学生的心田,美好的情感就这样熏陶着孩子们。
综上所述,美育教学主要是以熏陶学生的审美精神为目的,其过程,一方面是由教育工作者用美的对象来教化人,另一方面是被教育者对美的认识或感受。我们以日记为媒介,引领他们看到美、感受美,在对美的情感的陶冶中实现美、发展美,最终使美育的教学取得了“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显著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