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中山乡土历史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存在问题及对策

2023-03-22中山市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吴剑华

师道(教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中山研学乡土

文/中山市南头镇教育和体育事务中心 吴剑华

挖掘和利用乡土历史资源,并将其融入到统编教材中,不仅能拓展统编教材的内容,增强学生对家乡历史的了解,还能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加深国家认同,提升国际理解能力,使学生成长为新时代的合格接班人。笔者通过对中山市南头镇初中学生进行调查,探寻利用乡土历史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调查情况

为确保调查的科学性,笔者围绕对中山乡土历史资源、学生核心素养的了解程度,了解途径,教师授课与统编教材的融合程度,学生对中山乡土历史资源的关注重点等,编制了《挖掘和利用中山乡土历史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问卷调查提纲》。为确保调查的客观性,采取抽样调查法开展调查,选取了南头镇初级中学和南头三鑫学校初一年级和初二年级的1064名学生作为调查对象,调查对象涵盖面广,具有代表性。

二、存在问题

1.学生对中山乡土历史资源的了解不够,了解途径单一。一是对中山乡土历史资源了解不够。11.84%的学生表示很了解,17.58%的学生表示不了解,70.58%的学生表示了解一些,这表明大多数学生对中山乡土历史资源略有了解,但了解得并不全面、深入。二是了解的途径较为单一。80.17%的学生通过长辈或教师的口述了解,当然,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学生表示通过实地走访纪念馆、故居、博物馆(79.7%);阅读相关乡土书籍(76.88%);网络平台搜索(76.13%)的人数也较多,但总体而言,大多数学生通过长辈或教师口述的方式了解乡土历史,途径相对单一。

2.学生对核心素养的知晓面不宽,理解不深。一是大部分学生对核心素养的了解不够。按照教育部对核心素养的定义,学生核心素养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具体细化为18个基本要点。从调查问卷看,62.59%的学生表示有点了解,16.82%的学生表示不了解,近80%的学生对学生核心素养的理解不深入。二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习乡土历史后,在核心素养能力的提升方面较为有限。在中国学生核心素养的18个基本点中,93.42%的学生认为能提升社会责任,85.06%的学生认为能增强国家认同,66.82%的学生认为能提升国际理解等3方面的核心素养。由此可见,学生对核心素养的知晓面不宽、理解也不深。

3.与统编教材的融合不深,融合频率不高。一是中山乡土历史教材与统编教材的融合度不够。教师在授课时,未能主动将乡土历史知识融入其中,39.76%的学生表示融合度“好”,12.97%的学生表示“一般”,1.69%的学生表示“不好”。总体而言,超过50%的学生表示,中山乡土历史资源与统编教材的融合度不高。二是教师授课过程中,自觉将中山乡土历史资源融入到统编教材中的频率不高。调查显示,52.63%的学生表示“偶尔会有”,4.32%的学生表示“从来没有”,从中可以看出,教师在授课时,主动将中山乡土历史融入统编教材的意识不够,工作中主动融入的动机也不强。

4.学生对中山乡土历史遗存了解较少,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知之甚少。从调查问卷情况看,57.42%的学生表示,对中山的历史遗存了解较少,甚至大多数著名的中山乡土历史遗存没有去参观过。75.1%的学生对中山籍历史名人领导的重要历史事件了解不够,近80%的学生对中山除孙中山以外的历史人物了解不多,乡土历史知识相对贫乏。

三、对策建议

1.把握着重点,从根本上解决教师和学生的观念问题。一是要引导教师深刻理解新课标要求。《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形成对国家和中华民族的认同,具有国际视野,有理想、有担当。”在“教学建议”中指出:“确立基于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由此可以看出,新课程标准对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具有明确的要求,而要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将乡土历史知识融入到统编教材中,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授课中,就要紧紧围绕新课标的要求,自觉将中山乡土历史融入到教学中,并且要注意考察学生核心素养点的落实情况,尤其是跟乡土历史知识紧密相连的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国际理解等方面核心素养点的落实情况。二是要利用中山乡土历史资源进一步丰富和拓展统编教材内容,引导学生自觉落实核心素养。教育研究部门和学校进一步开发和利用中山的乡土历史资源,并将该乡土历史资源和初中历史统编教材结合起来,丰富统编教材内容,在课程中激发学生爱党、爱国、爱乡的情感,培养学生认知历史、感知历史故事的能力。引导学生通过初中历史知识的学习,提升学生认识历史人物,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落实核心素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2.找准切入点,不断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和学习兴趣。一是要提升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上文提到,教师和学生的知识储备量不足,是制约其教授和学习中山乡土历史知识的重要因素。首先,要通过引导师生阅读《中山市志》《中山党史》《香山魂》《中山红色地图》《中山简史》《中山传》等书籍,加深对中山乡土历史的了解。其次,要开发研学路线,在疫情得到缓解时,按照不同的研学主题,带领学生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研学旅行中接受历史文化教育,让初中历史课程从传统课堂中走出来,让学生带着眼睛“看”历史,带着脑子“想”历史,拓宽历史学科育人的的方式和渠道,培养学生爱党、爱国、爱乡的情感。通过深化体验教学,强化家国认同,增强学生文化自信。二是要靶向施教,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从问卷调查中得知,81.7%的学生希望教师在课堂中能自觉融入中山乡土历史知识的有关内容;87.88%的学生表示,将中山乡土历史资源融入课堂,能拉近与宏观历史之间的距离,提高历史的学习兴趣;85.53%的学生表示,可以学会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看待历史问题;83.65%的学生表示,能认知和感受家乡伟人事迹。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对了解中山乡土历史抱有极大的热情,教师在讲授中山乡土历史知识时,可进行靶向施教,围绕学生关注的点进行授课,提升学生学习中山乡土历史的兴趣。

3.把握着力点,多渠道多途径将中山乡土历史知识落实至核心素养中。一是利用好课堂上的时机,在教授统编教材时,根据课文的内容,将中山的重大历史事件、历史名人等,与教材进行有机结合。在问卷调查中显示,占73.1%的学生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中进行有机融合,从而达到落实核心素养的目的。二是能在研学过程中增强学生对中山乡土历史知识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发主题明确的研学路线,开展研学活动,让学生在研学过程中丰富乡土历史知识,在调查中,希望通过这一形式学习乡土历史知识的学生达到74.5%。三是引导学生阅读有关中山乡土历史书籍。调查中,58.2%的学生希望通过这一途径加深对中山乡土历史知识的了解,引导学生阅读《中山红色地图》《中山简史》《中山传》等书籍,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培养学生爱国、爱乡的高尚情操。

4.抓好落脚点,从评价机制和经费投入上保障该项目持久运行。一是要强化机制保障。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要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将中山乡土历史知识融入课堂情况纳入到对历史教师的考核中去,引起教师的重视。同时,在试题命制时,在试题中安排适量的中山乡土历史知识题目,增强学生的重视程度。二是教育科研部门和学校建立起专家引领机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让该项目成效更明显,效果更显著。

总之,在利用中山乡土历史资源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过程中,可以探索解决的方法还有不少,我们只有认真解决了上述问题,才能在乡土历史融入统编教材的探索中,让学生的核心素养更好落到实处,才能真正落实好新时代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中山研学乡土
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比深圳离前海更近 3年超500亿打造中山“前海”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把研学从省内延伸到省外、拓展到国外
中山君有感于礼
中山靖王的动物园
研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