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案例教学法助推青少年的生命教育

2023-03-22清远市清城区飞来湖中学麦百灵

师道(教研) 2023年1期
关键词:案例教学法生命

文/清远市清城区飞来湖中学 麦百灵

一、案例教学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教学是指教师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以及所讲解的知识点为学生提供一个与之相关的案例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案例教学能够启发和促进学生对生命的思考,以它的趣味性带动学生思考探究的积极性。“生命的思考”是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的单元主题。生命的存在本身是一个奇迹,充满了奥秘。每个人的存在都是一种幸运,短暂而珍贵。纪录片《生命的起源》与《人类的起源》里面有丰富的案例,生动形象地展示了生命诞生的过程。第八课是“探问生命”,利用这两个纪录片可以很好地回答学生“我为什么会存在?”这个问题。“存在是为了什么?”人终其一生都在思考着这个问题,但难以有明确的定论。对于中学生来说,这个问题既神秘又复杂,需要老师与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在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的教学中,我在家长群和已毕业学生群发出了邀请,邀请从事不同行业的两位家长以及一位就读高中的学生跟同学们分享。作为家长、员工、子女多重身份的两位家长跟学生畅聊在工作与生活中所承担的责任;在不同角色中转换,他们遇到的矛盾、挫折;在每个角色中他们发挥的作用和收获;他们回忆中的初中生活以及那段人生给他们带来的影响。就读高中的男生给同学们分享了高中的学习与生活,刚离开初中母校进入高中时的感受还有给同学们的建议。在这次分享中,学生们明白了“初中生”这个身份的任务,初中阶段在人生中的意义以及如何使自己活得更充实更精彩;明白了每个人生阶段、每个角色都会有困难、挫折,冲破它能收获自己的成长,使自己变得更强大。

二、案例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感

案例能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能带给学生实践体验感。案例越贴近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这种实践体验感就越发强烈。体验感越强烈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就越深刻。七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生命的思考”这个单元有很多古往今来的典型案例供教师选取利用。比如在“珍视生命”这课,我邀请了班里怀着二胎的学生妈妈,让家长跟学生分享自己怀二胎以及一胎养育过程中的经历和感受。这位妈妈分享了怀孕期和养育期的喜悦和期待、顾虑和不安。听着同学妈妈的娓娓道来,学生们的神情很丰富,从他们的脸上你读出了好奇、感动、敬佩、愧疚等等。从这位妈妈的案例中,他们体会到了生命的神奇,生命诞生的不容易,生命存在的意义;体会到了妈妈的伟大,妈妈的不容易;体会到了自己的生命对于家人来说意味着什么。学生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不只是属于自己,还属于生你养你的母亲,属于你的家人。继而会联想到,对于朋友、社会来说,自己必然也会有存在的意义。

三、案例教学法有助于消除学生的思想障碍

不同性格的学生消除烦恼的方式不一样。乐观外向的学生擅长沟通,朋友多,兴趣爱好多,比起内向悲观的学生更容易排除烦恼。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可以利用案例教学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些成长阶段中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来自身边的案例更具有可信度,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同和激发学生思考。在“活出生命的精彩”这课中,我组织了学生分享会。在分享会前,我布置学生写下三个曾经遇过的烦恼,并描述烦恼最终是如何过去或被解决的。在分享会中,我引导学生自由畅谈,分享自己的成长案例。同龄人的成长经历是学生的关注热点,所以当学生在分享时,其他同学都会乐意倾听。这些分享的案例带有相似性,很好地引发了他们的共鸣和思考。比如跟父母、同学出现沟通困难,面对身体的变化出现心理波动,学习成绩不理想,面对各种物质、游戏等的诱惑却无法实现等等。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定正确,但可以给其他同学作为参考。在谈分享会感受时,我能感受到,来自身边同学的案例带给了他们思想上很大的撼动,“原来我所面对的挫折、困难,我的同学、朋友也会遇到,这是一件很平常的事情。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我相信,学生们这种意识的获得是这次分享会最大的收获。分享会后我给同学播放视频,分享了疫情以来,医护人员、志愿者们、普通老百姓他们不同的表现。生命的渺小,生命存在的意义和价值,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何让生命更具有活力和张力,这场疫情给予了很好的阐释。

猜你喜欢

案例教学法生命
案例4 奔跑吧,少年!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随机变量分布及统计案例拔高卷
发生在你我身边的那些治超案例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一个模拟案例引发的多重思考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假弱”教学法你用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