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林绿化对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及有效途径
2023-03-22卢春英
卢春英
(绥中县自然资源事务服务中心,辽宁 绥中 125200)
目前,生态建设是众多行业建设的基础保障,其能否高效率、高质量地开展,将对各行业的建设环境有着重要影响,所以,生态建设是当下国家发展中一项关键战略。其中,造林绿化通过对林业种植面积的扩大,使生态环境可以得到有效保护,有效解决林业匮乏现象。但是,在实际工作的落实中,各地区的工作开展进度有着明显区别,一些地区的工作开展极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因此,在造林绿化的工作开展中,要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以及防止外界影响的措施,并且结合时代需求、国家政策开展有效的造林工作。同时,生态建设者要明确造林绿化的目标以及方向,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要能根据实际工作中的问题进行更全面的优化。
1 造林绿化对促进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
1.1 造林绿化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现阶段的国家发展中,由于工业建设的大规模开展,诸如二氧化碳类的各种有害气体排放量远超过生态系统的处理能力,这造成近年来的温室效应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生活以及国家发展都有着较为严重的影响。而对于这些气体的处理,可以通过大量的林业进行处理,其通过光合作用可以有效地将二氧化碳转换为氧气,并且花草树木等对于净化空气有着较好的效果,可以大幅度降低有害气体对于环境的污染。随着人口的急剧增加,国家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利用也呈现出过度开发的现象,逐渐形成土地沙漠化的趋势。对于这类现象也需要通过大量的造林绿化加以解决,大规模的林业面积可以有效改善地下水质以及土壤环境,并且可以抵御风沙,从而防止水土流失等现象的产生。此外,大规模的造林绿化对于提高物种的多样性有着重要意义,而物种的多样性对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着重要作用。
1.2 造林绿化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随着国家经济的增长,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得到了显著提高,而这也使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加强烈,单一的物质生活已经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这时就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文化需求来增加人民对生活的热爱。造林绿化在这需求中可以发挥较为明显的作用,在各地区建设中结合当地特色进行风景的建设,可以形成较为新颖的旅游胜地,在维护生态环境的同时也能带给人们惬意的美感,从而满足人民的精神需求。并且,造林绿化也是一种文化体现,让人们可以获得更加丰富的知识,提高自身的生活品质。
1.3 现阶段加强造林绿化的重要性
现阶段,生态环境的破坏仍处于较为严重的局面,这对造林绿化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开展中,其自身的特性导致其工作效率较低。主要表现在造林绿化工作获利减少,导致其投入的成本也相对较低,而缺少了足够资金支持,工作效率自然会有所不足。同时,在工作开展中缺少系统的管理,导致工作重心难以合理划分,进而就造成了造林绿化工作难以发挥应有的作用作用。另外,制度的制定以及落实也有所不足,这些都需要进一步加强造林绿化工作。
2 造林绿化促进生态建设的有效途径
2.1 采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方式
在造林方式的选取上,要充分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开展,对于一些产量难以稳定保障的耕地,可以实行退耕还林技术,增强当地的森林覆盖率来改善土壤环境,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在具体的退耕还林工作中,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等特征的林业种苗,在原有的耕地上进行种植,并且采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对林木进行维护。同时,要对种植的区域,各种苗的协调性进行详细规划,以此确保退耕还林可以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以及经济效益。此外,还要对资金的筹集、开工时间、森林的类型这类基础保障加以重视,使得退耕还林工作可以顺利开展,这样才能发挥退耕还林方式的应有良好效果。对于一些自然条件适宜的山区可以选择封山育林的方式,这一方式所需要投资的成本较少,并且作用效果较为明显。在工作开展中最大化地利用了森林的更新能力,可以快速恢复区域内生态系统的修复能力,也是造林绿化工作中最常用的方式。具体操作中该方式通过定期封锁山林,禁止放牧、砍柴等人为活动,从根本上避免了外界因素对植被恢复的影响。所以,在封山育林的过程中,要严格制定管理制度,并且加强在工作中的落实,以此保证封山育林方式的有效性。同时,封山育林的种苗选取,要在符合生态要求的前提下以经济性为主。
2.2 选择符合需求的林业种苗
林业种苗的选取在造林绿化工作中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其是确保造林绿化工作有效性的基础保障,因此,在林业种苗的选取上要符合需求,并且科学合理。第一,要根据当地气候特征及实际情况进行选取,一般选择当地常年长势良好或者引进多年已经适应当地环境且生长较好的乡土树种进行种植,这样可以提高种苗的成活率;第二,林业种苗的选择要以具备的防止水土流失的特性为主,这类种苗具有较发达的根系,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有着较好的效果,在水土流失的地区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同时,还要结合树冠以及落叶进行选择,因为量大易分解的落叶对土壤环境的改善更加有效。第三,要坚持造林的基本原则,也就是乔灌草复合种植原则,具体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进行配置,需要注意的是,要确保配置的科学合理性。
2.3 增强林业种苗的栽培技术以及养护管理
林业种苗的栽培工作及养护管理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其有效地开展可以促进林业种苗的生长,对造林工作的效率以及质量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对于林业种苗的栽培技术以及养护管理技术的要求较为严格。具体需要在工作开展中,首先将技术以及生产同步化,实现最大化的经济效益来推动技术的创新,同时,在种苗栽培中,要以抵抗病虫灾害的种苗为主,为后期的种植提供有力的保障。其次,要对植被的生长状况进行监测,减少病虫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并且要选择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小的除虫药等药品。之后,要根据当地降水情况合理地对植被进行灌溉,确保其可以吸收足够的水分,同时对于施肥过程也要加以管理,例如施肥的深度、用量、类型等要结合植被选择。最后,就要相关部门成立专门的种苗管理团队,并且明确职责划分,做到对种苗栽培、养护等工作进行严格管理,若出现违纪行为,则要严格处理,以确保管理工作的充分落实。
2.4 提高人民群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若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人民的日常生活也将受到严重影响,所以,造林绿化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的同时,也保障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因此,人民群众要树立正确的环境保护意识,为生态系统的修复以及保护贡献自己的一份力,从而为林业工作人员分担一份压力,以此来提高林业建设的效率以及质量。在实际工作中,林业建设单位要使各部门进行协调配合,并且在工作中要能将经验转换为能力,不断地对造林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同时,运用现代化技术以及传统技术对人民群众进行林业建设、环境保护的宣传,加深人民群众对林业建设的认识,从而实现大众参与的目标。
总之,在当下的生态环境中,生态建设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相关人员必须采用合理的措施促进生态建设的发展。其中,造林绿化工作的开展尤为重要,其对于生态建设有着实质性的推动作用,无论是在社会发展中还是生态环境中都发挥着较高的作用。因此,相关人员要对造林绿化的重要意义有个充分的认识,做好生态建设方面的工作,根据现阶段的社会发展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工作计划,采用正确的优化措施,避免各类负面因素的影响,切实提高造林绿化工作的效率,为国家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