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绩溪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2023-03-22刘紫云汪伟强

新农业 2023年1期
关键词:绩溪助推纪念馆

刘紫云 , 汪伟强

(1.中国计量大学 人文与外语学院,浙江 杭州 310000;2.中共绩溪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安徽 绩溪 245300)

绩溪县是一片红色的热土,红色资源十分丰富。早在1904年,绩溪籍人汪孟邹创办的芜湖科学图书社就发行了由陈独秀主编、全省最早宣传革命的刊物《安徽俗话报》;1915年,亚东图书馆帮助陈独秀出版发行《新青年》杂志,1922年,出版发行中共第一个机关报——《向导》周报;绩溪县进步分子积极投身新文化运动,成为启蒙引发社会变革的先导。1931年,绩溪第一个党支部建立,1934年5月,中共绩溪县委成立;同年12月,北上抗日先遣队在红十九师师长寻淮洲的率领下,由浙入皖先到达绩溪,播下了革命火种。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绩溪众多仁人志士前赴后继,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全县有革命遗址总计21处。其中,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15处,烈士墓5处,纪念设施1处。在保护级别上,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1处,县级保护5处。革命遗址利用率和利用级别则较低,仅3处确定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1 红色文化资源的实践探索

1.1 积极向上争取“昔日根据地·今日新农村”项目建设专项资金

2016年以来,分别在长安镇梧川村、板桥头乡考溪村、伏岭镇江南村、板桥头乡龙丛村、荆州乡下胡家村、伏岭镇大鄣村、上庄镇旺川村等7个村庄建成“红色·美丽乡村”项目,每个村庄投入5万元建设资金,共计35万元。建成梧川村旌绩边游击根据地革命纪念馆、小九华农会纪念馆、大障陈列馆等一批红色纪念设施,修缮提升改造了炮竹坑战地医院、陈村战斗烈士陵园等革命遗址。

1.2 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发展新模式

结合新四军游击队游击根据地红色资源,鼓励村集体与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互助互赢,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积极修缮新四军游击队革命纪念馆、百坑烈士陵园、百坑会议旧址等,大力开发枫树坞、戴川等红色人文景观。

1.3 充分发挥“党建+”红色文化堡垒作用

推动产业发展、红色文化旅游、集体经济发展、村庄环境整治和脱贫攻坚等工作深度融合,助推乡村振兴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作用,党员带动群众创业,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增加党员群众收入。党员群众互帮互助,共同谋划村集体发展,认真倾听群众意见建议,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促进村集体经济、文化协同发展。

1.4 加大红色纪念场所保护开发

组织对梧川旌绩边根据地革命纪念馆、县博物馆革命斗争史馆展陈及解说词等进行审核把关;对许家朋烈士陵园、龙川胡富纪念馆、县委党校皖南革命斗争史馆等12处红色旧址图文展陈全部审核过筛,并督促相关乡镇、部门落实整改。投入100多万元,对“中国核司令”程开甲院士(祖籍绩溪,集6项国家最高荣誉于一身)的祖居“洛源堂”进行修缮一新,多方征集资料,完成程开甲生平事迹展陈,制作完成《大业光寰宇》事迹专题片。

2 几点思考

2.1 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必须要融入乡村产业发展

农村发不发展,发展得怎么样,说到底就是看产业行不行,乡村产业发展不顺,那么乡村经济也就没有办法保证。只有将红色资源融入产业发展之中,才能更好发挥其独有优势。近年来,红色旅游热、研学热十分火爆,可以大力打好“文化+产业”发展牌,通过带动旅游业、餐饮业等多个行业更快更好发展。同时,还可以通过售出红色文化纪念品,发展文化产业规模,多角度、全方位发展。

2.2 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必须要加大乡村人才培育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标志,有了好的产业,还需要专门的管理队伍,所以人才的培育也是第一要务。如果没有高素质、高能力的人才参与到乡村振兴工作中来,那么一切也就没有办法谈起。培育乡村人才队伍,一方面可以通过长中短期培训,选送相关人才去发达地区学习经验。另一方面也可以采取订单式培养,和省内外高校,联合培养人才,服务地区乡村振兴事业。同时,还可以以社会招募的方式,招收优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

2.3 红色资源助推乡村振兴,必须要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乡村经济,决不能损害当地的生态环境为条件。生态环境是村民们生存的最基础物质条件,不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绩溪始终将生态环境保护作为第一等要务来抓,可以充分发挥绩溪生态环境优势,在红色的基础上,做好绿色文章。使得红色资源和绿色环境相辅相成,共同助推乡村经济健康绿色快速发展,让村民享受绝佳的人居环境,过上美好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绩溪助推纪念馆
加速打击犯罪 多维助推复工
萧军纪念馆
All in a Day’s Wok
ALL IN A DAY'S WOK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五大融合”助推物畅其流
激励机制助推节能减排
微风古韵·文化上庄